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钢铁皇朝 >

第392章

钢铁皇朝-第392章

小说: 钢铁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们闻言附和起来,晁俊说道:”由此可见皇上高瞻远瞩,青州百姓生活这么舒适都是因为物产丰富,而物产丰富又离不开商业和工业。“

    “晁尚书说的极是,这青州的物产的确比长安丰富。“

    “看来这商业和工业也是有好处的。”

    “……”

    事实胜于雄辩,官员们一个个附和起来。

    对大殿中官员们的表现微微满意,萧铭抛出了这年前最重要的国家计划,他说道:”诸位爱卿都是明白人,生活在青州久了,这是非曲直也能够看得清,此次早朝不为其他事情,专为这工业和商业发展,为此朕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

    说着,萧铭让钱大富将一份份刊印的小册子发下去。

    斐济和庞玉坤拿到之后立刻看了起来,顿时露出震惊之色。

    这小册子上明确地记录下了这未来三年朝廷要办的大事,从农耕到商业,从政务到军事应有尽有。

    “这次朕要说的话都在里面了,这未来的三年,六州府衙要严格按照这上面的计划办,若是三年之后完不成,谁拖后腿,朕就拿他试问,所以趁着现在,想问什么的就问。“

    官员们这时抬起头来,这种政务方式他们还是头一回见。

    (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八章 进击的萧铭

    “三年时间内建立包裹青州钢铁坊,莱芜钢铁坊,开平钢铁坊在内的三座大型官办钢铁坊,实现钢铁年产量三十万吨。“

    庞玉坤将内容念了出来,这“吨”的重量单位也是在博文学院学会的,不过对这三十万吨他还是没有什么概念,于是他嘀咕道:”现在青州钢铁工坊的年产量是多少?“

    “不到两万吨。“萧铭直接回答了庞玉坤的问题。

    “这么少。”斐济皱了皱眉头,“皇上,这青州钢铁工坊尚且年产不到两万,如何三年内达到三十万吨。”

    萧铭笑了笑,这三十万吨自然不是萧铭胡乱编的,事实当代英国一年的钢铁产量也就在三十万吨左右。

    有了转炉炼钢法,他相信三年内达到这个数值不是问题。

    “斐阁老不必担心,你只要将这剩下的两个钢铁坊建造出来,产量自然就到了。”

    斐济对工业方面也不甚了解,于是不再多说。

    沉吟了一下,萧铭觉得还是有必要对这三年计划进行一下说明,否则这些官员还是稀里煳涂的。

    于是他说道:“此次三年计划主要针对文教,工业,商业,政务,军队方面,其中文教最重要的改革是在学堂中普及尚武精神和军事训练,凡是入学的学员必须从小接受学习之外的军事训练,比如刺刀格斗训练。“

    晁正文点了点头,将萧铭的话记下,他说道:“蛮族的士兵之所以如此骁勇善战都是因为自小便在马背上弓马骑射,这点大渝国却是比不上的。”

    萧铭对晁正文露出赞赏的神色,这个文教主官是选对了,至少在思想上,晁正文是和走在一条线上。

    他之所以定下这个计划就是为了在大渝国全国范围内形成一种尚武的风气。

    大航海时代,世界的本质是强盗的舞台,不下狠心如何能和西方军队较量。

    毕竟西方人人高马大,在力量上这是大渝国人劣势,再不从技巧上磨砺刺刀肉搏,这真的拼起刺刀只怕很惨烈。

    顿了一下,他又说起了商业,这便是正式成立商务司的事情,他给李开元的命令是三年内在六州普及商业法,同时建立起一套监督商人,收缴赋税的政务机构。

    工业方面除了钢铁,纺织等等还有军工坊的扩建,现在军工坊的产量只能应付国内的叛乱,但是距离走上国际舞台还差了一截,所以这三年内,军工坊将会进行再一次的扩建,而且陆通的火药坊也将并入军工坊。

    至于政务方面他再次进行了细化,除了建立商务司还强化了少府监,将六州的工业都交给了少府监打理。

    之外,萧铭还撤销了传统的府衙捕快,从此六州只有警卫所,警卫将负责各州县村的治安。

    而这次变革最深的当属军队,当说完工商和政务之后,萧铭看向了牛等一众将领。

    首先他让钱大富念了此次对将领的嘉奖,接着他便说道:“军队乃是国之重器,朕不得不重视,从今日起朕决定成立军机部,从此用兵之事俱都由军机部来决策。“

    这件事萧铭和牛早就提过,所以牛倒也不吃惊,这军机部说起来就是制定战争计划,下达战争命令的军队最高官署。

    军机部的官员直接对萧铭负责,而军机部管辖的将领直接对军机部负责,如此层层管理,其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为了避免将领将军队私兵化。

    因为军机部负责一切军队事务,这粮饷自然也要通过军机部的审查,从而明确地告诉士兵他们吃的是皇粮,拿的也是皇家的银子,弱化将领对军队私自控制。

    口干舌燥解释了一个时辰,萧铭这才基本上将事情解释清楚了,而为了能够让这些官员理解和记忆,他还利用了科技晶石。

    “皇上,臣懂了。”

    庞玉坤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这三年计划是在对他的胃口,他不由高兴的说道。

    “臣等也懂了。”大臣们跟着附和。

    萧铭满意地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此次朝会之后,诸位爱卿就按照朕给你们的册子去办,三年之后朕可不想失望。”

    “是,皇上。”大臣们声音洪亮。

    推出了三年计划,萧铭心中一松,今天他把未来三年的事情都说了,接下来他就可以沉浸在提升科技的事情上了,毕竟下面的事情按部就班就足够了。

    该说都说了,这时萧铭示意了钱大富一下,让钱大富宣布退朝。

    众臣高唿万岁退下,萧铭和钱大富离开了议政殿。

    不过二人没有立刻回行辕,而是去正在建造的皇宫转了一圈,在这么冷的天里匠人们还在干活,两万多人忙忙碌碌的。

    在这么多人的辛苦劳作下,现在的皇宫已经基本具备了雏形,这样下去估计明年就能够搬进去了,毕竟他的皇宫不讲究古代帝王的奢华,追求的只是简朴大方,够用就行。

    巡视了皇宫,二人回了行辕,今天朝会之后他是彻底放松下来了,准备这段时间多在文教和科技上面下一点功夫,顺便抽出时间享受一下这古代生活的乐趣。

    来到这个世界也五年多了,他一直活在胆战心惊中,如履薄冰,没过过一天舒服的日子。

    现在尘埃落定,他的羽翼也渐渐丰满,倒也有资格劳逸结合了。

    不过他闲下来,斐济和庞玉坤这些官员却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噩梦,散了朝,他们各自回到官署,对着三年计划的册子召集官员开会,分配任务。

    首先他们从当前成熟的工坊中选出了一批优秀的匠人,然后庞玉坤和斐济联合签署命令招募流民。

    这些招募而来的流民将会随着匠人前往矿山,在矿山附近建立煤矿,铁矿,钢铁坊,并且最终以矿山为和核心形成一座城池。

    除了矿山,还有一部分流民会纳入铁路司麾下,他们将在铁路司的指挥下修建以青州为中心的铁路网。

    朝廷忙的不可开交,民间同样也在此时火热起来,在残酷的战争之后,一场遍及六州的大发展即将到来。

    (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九章 资本萌芽

    朱家村,朱五六被众星拱月一般围拢着。

    昨日他不负众望拿下一套蒸汽机纺织生产线,这让朱家村的百姓着实兴奋了一宿。

    “五六哥,这蒸汽机工坊的人什么时候过来,这银子也给了,也不麻熘一点。“

    上官勇有些着急,他恨不得现在就让纺织坊动起来。

    朱五六闻言,淡然说道:“急什么,这府衙的土地还没下来,有了蒸汽机也只是摆设。”

    上官勇挠了挠头,他转口问道:“五六哥,你见过这蒸汽机吗?这东西真能纺织?”

    “当然见过,为了这事我可是亲自去过青州的纺织坊,不怕告诉你们,就这一个蒸汽机生产线抵得上上千人织布。“

    朱五六心知村里人能拿出银子是对他的信任,所以这件事他一点也不敢马虎。

    ”上千人。“

    朱家村的百信面面相觑,接着每个人的眼中露出了狂喜之色。

    一群人正在议论着,这时候朱五六的父亲出现在村口,村里的百姓立刻跑了过去。

    朱五六跑的最快,到了父亲的面前,朱五六问道:“爹,这工坊土地的事情怎么说?“

    朱五六的父亲黑着一张脸,似乎十分生气,什么也没说,只是重重叹了口气。

    朱五六见状脸色蜡黄,此次变法六州皆知,府衙传到各州县的政令中明确规定无偿租借工坊用地五年时间给开设工坊的商人。

    正因为这个政令,朱五六才打定了主意再开一家纺织坊。

    “府衙不给地?“一股怒火突然充斥了上官勇的身体,他吼道:”这下可怎么办?蒸汽机也买了,我们的银子只够买一些棉花,现在整个人村子都完了。“

    朱五六比上官勇还有着急,他惊慌失措地说道:“我去庞首辅,这话是他说的,这府衙怎么能这么骗人!”

    “噗,哈哈哈……“

    就在村民们义愤填庸的时候,朱五六的父亲忽然大声笑了起来,他从怀中拿着一张契约对朱五六说道:“骗你们的,这地府衙批下来了,就在青州城外。”

    “爹,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来诈我们。”朱五六气的翻白眼,他的父亲一向喜欢耍些小聪明,这次不想又中了给他的奸计。

    朱家村的百姓这时候都放松下来。

    上官勇的神色由阴转晴,他说道:“这次的变法是皇上推行的,我就说没人敢乱来。”,

    朱五六的父亲止住了笑声,他说道:“你们别高兴的太早,这地是下来了,但是这工坊的房子却需要村里人出力给盖起来。”

    “这还不简单,现在冬天左右无事。”

    ”只要来年能够有银子拿,这点事根本不算什么。“

    “……“

    朱家村的百姓一个个抢着说道。

    朱五六点了点头,这时他开始给村里的人分配事情,一部分去购买水泥和红砖,一部分去工坊的土地上清理场地。

    这次府衙如同建立工坊区一样在青州城外单独划出了一大块地方给商人,他的工坊土地就在其上。

    得了朱五六的命令,村民们立刻动起来,投入到工坊的建设中。

    于此同时,丁武,戴子星等青州巨贾已经率领仆役和奴隶在属于自己的工坊土地上动起来。

    “丁兄,听说此次拍卖会上你和曹正阳闹得不是很愉快?”戴子星巡视着正在干活的奴隶和仆役说道。

    从制造水泥管道发家,戴子星现在俨然成了青州城内不多的巨商之一。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丁武轻轻哼了一声,他和戴子星的关系一向不错。

    沉吟了一下,他说道:”这个曹正阳现在有些目无一切,而且我总感觉他有些心术不正。“

    “心术不正?此话怎讲?“戴子星哑然道。

    丁武思索了一下,他说道:”这个曹正阳野心太大,而且时常口出惊人之语,据说他聚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