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钢铁皇朝 >

第366章

钢铁皇朝-第366章

小说: 钢铁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变革只能由他主动推行,这也是他为什么当皇帝的原因。

    只有掌握了至高皇权他才能够推行改革,否则要求变革之人只会死无藏身之地。

    毕竟现在他以皇帝之威下达此等政令就遭遇了这么多官员的反对,可想而之动了他人奶酪的可怕。

    不过官员们的反应越发让萧铭下定了改革的决心,这些日子他一直分析大渝国当前的情况。

    现在总体来说还是一个士大夫阶层没有落寞,而平民阶层还没有强大的阶段,所以他推行这种政令才会遭到集体反对,因为他触动了这些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都给朕闭嘴!”议政殿俨然成了菜市场,萧铭忽然呵斥道。

    含怒而出的话顿时让朝堂安静下来,这时萧铭站了起来,他朗声说道:“你们以为朕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嘛?说破天去,你们为的还不是自己!寒窗苦读十年方有一日位极人臣,你们不甘心呀,凭什么这些满是铜丑的商人,种地泥腿子能和你们平起平坐,对吗?”

    萧铭一边说一边从龙椅上走到斐济等官员的面前。

    “只是你们也不想一想,没有这些商人出钱出力,这幽州,这金陵城能这么顺畅地打下来了吗?没有百姓加入军队,朕又怎么去和赵王打,以前大渝国烂成什么样子,你们忘啦!难道还让朕走先皇的老路不成!”

    转到庞玉坤面前,萧铭指着庞玉坤就骂:“庞首辅,你是白在博文学院读了这么长时间的书,全都还给朕了,你现在还有一点以前的进取之心吗?”

    庞玉坤羞愧地低下了头,如今战事顺利,眼见北方一统,不少官员都开始想着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而忘了艰难时期的积极进取。

    被萧铭一顿臭骂,他顿时如遭当头棒喝。

第六百五十四章 决不妥协

    议政殿中鸦雀无声。

    萧铭含怒的一番话说出,官员们面面相觑,庞玉坤为首的革新派自然羞愧难当。

    正在萧铭以为自己的一番话能够骂醒这些官员的时候,只见从斐济身后十来个官员齐齐跪了下来。

    “皇上,此等政令臣等闻所未闻,若是推行必然引起天下士子的不满,望皇上收回成命。”俞明急声说道。

    “请皇上收回成命!”其他大臣同声附和。

    萧铭见状顿时气笑了,没想到他以前常在电视剧中看见戏码这次竟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些大臣准备以长跪不起要挟自己?

    “朕若是执意推行呢?”萧铭冷声道。

    俞明说道;“若是皇上不收回成命,臣等就一直跪着。”

    萧铭这时看了眼斐济,这俞明和晁俊都是他曾经推荐给自己的人,因为这二人在长安官员中素有贤德之名。

    当时这两个官员对他来说的确有用,毕竟二人属于难得清廉的官员,只是现在问题来了,往往大渝国以前贤德的官员对他的政令反对却越发激烈。

    对这个问题萧铭略微思索便明白了,在他看来这些人就如同当代的三好学生,他们太过于尊师重道,以至于到了迂腐的程度。

    所以在他们看来萧铭有些政令是离经叛道的,若萧铭不是皇帝,估计他们的口水就能将萧铭喷死。

    这么长时间以来,萧铭和官员们第一次出现如此激烈的对抗,此时萧铭懂得,这其实是一次君权和官僚集团的斗争。

    如果他这次败下阵来,这些官员以后将变本加厉制约自己的权利,他们看不顺眼的事情必然会极力阻挠。

    想到此,萧铭越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对俞明说道;“既然你们喜欢跪着,那么就一直跪着吧。”

    说罢,他径直出了议政殿,不再理会这些官员。

    钱大富见萧铭走了立刻喊了一声“退朝!”,经过俞明身边的时候,他阴阳怪气地“哼”了一声。

    众官员望着萧铭的身影消失,这时候庞玉坤对俞明说道:“俞尚书,别跪着了,我看皇上这次是铁了心了,你就是跪死也没用。”

    斐济叹了口气,他对庞玉坤说道;“庞首辅,皇上以前也是这个脾气吗?”

    庞玉坤回忆了一下说道:“皇上的脾气现在可好了不少,若是以前他的政令可没人敢违抗。”

    斐济点了点头,自从萧铭听从了他关于豪族,迎娶崔雪儿的建议之后,他忽然感觉回到了和萧文轩相处的日子。

    那时萧文轩对他的建言基本上都会听取,这种熟悉的感觉让他以为萧铭和萧文轩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不过今日早朝上的事情让他终于见识到了萧铭的另外一面,不同于平日里和善的萧铭,他刚才从萧铭身上看见了一个帝王的威势。

    “俞尚书你就别跪着了,起来吧,皇上都走了。”斐济也劝道,尽管他也反对萧铭的政令,但是和稀泥的本能让他没有把自己逼进死角。

    俞明在长安一向以谁的面子都不给闻名,无论是奸臣还是贤臣他都不怕,只按照自己的初衷做事。

    “皇上不收回成命,下官就一直跪在这议政殿。”俞明一副准备死磕到底的样子。

    斐济和庞玉坤对视一眼俱都有些无奈,他说道:“这又是何必,我们和皇上慢慢耗着便是了,也许皇上只是一时的兴致,过些天也就该了主意。”

    俞明摇了摇头,还是不理会,他说道:“皇上此等政令只怕会乱了民心,若是没了士农工商,谁还读书为官,谁还辛苦耕作,不如都去当那贩夫走卒。”

    庞玉坤说道:“俞尚书的话有几分道理,只是皇上呵斥之下下官忽然觉得皇上也有自有其道理,在此之前封国的政令都是由皇上制定,如今才有了封国的强盛,若非如此,恐怕已经没有了这青州,也没了这议政殿。”

    “庞首辅此言差矣,以前皇上只是齐王,这顾念的自然只有齐地,只是现在皇上是大渝国之主,必须的顾忌其他地方的百姓,在青州你能够行得通的未必在其他地方行得通。”斐济说道。

    庞玉坤说道;“难道齐地以前就能行得通吗?事在人为而已。”

    说罢,他摇了摇头,转身出了议政殿。

    这次他反对的原因是这两项政策推出将会降低文官在朝堂的地位,不说他反对,恐怕所有人文官心里都有些不舒服。

    只是抛去这个,这两样政策倒是对大渝国极为有利,在朝堂上他也是一时鬼迷心窍了。

    想到此,他越发羞愧,因为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考虑自己的利益,而这是以前没有的。

    咬了咬牙,他叹息了一声,觉得自己改回去反省一下了。

    官员们还在议政殿闹腾的时候,萧铭已经在禁卫的保护下回到了行辕。

    “大富,你替朕盯着议政殿,有什么事情就和朕说。”萧铭命令道。

    钱大富点了点头,“这个俞明是个死心眼,说不得还真会一直跪下去。”

    萧铭有些头大,他需要一些耿直的官员,但是耿直的官员有时候也是双刃剑。

    “他喜欢跪就让他跪几天,此事朕是万万不会妥协的。”萧铭冷哼一声。

    钱大富点了点头,“皇上说的极是,这些官员简直是反了天了,这次皇上若是听了他们的,以后不知道还有多少事儿呢,老奴现在就派人盯着去。”

    说完,钱大富转身离去。

    目送钱大富离去,萧铭皱了皱眉头,他倒是不怕这些文官,因为后世的道理告诉他枪杆子出政权,所以他的重心一向是军队。

    想到此,他不知道牛是否攻下庆州,这又是否已经按照他的说的去劳军了。

    他在想这些事情的时候,牛和一众将领正在商讨一场迫在眉睫的战事。

    准备去寻找青楼女子劳军的鲁飞忽然接到一个秘密信息,这个信息告诉他们赵王兵马正在向庆州城前进。

    默默观望了这么长时间,赵王终于走上前台。

第六百六十五章 首次交锋

    “葛宜人?”

    居庸关大营中牛手中拿着信件,这正是鲁飞刚刚得到密信。

    在他准备出城的时候,这时一个在城外鬼鬼祟祟的仆役引起了他的警惕,因为怀疑此人是细作,他立刻差人将此人拿下。

    不曾想这个仆役却将一份密信交给了他,并言称他们是葛宜人派遣来的。

    “将军,这个葛宜人是什么人?”牛对长安的官员一点也不了解。

    牛将密信放在蜡烛上烧成灰烬,这时候说道:“这个葛宜人出自长安葛家,据说和斐阁老有些私交,曾在朝中任职左仆射一职。”

    “左仆射?”鲁飞唏嘘了一声,“这可是一品大员,位高权重的大臣呀。”

    罗宏在长安为将,对葛宜人自然熟悉,他说道:“这个葛宜人很会见风使舵,如今他将赵王意图进攻居庸关的消息送过来,必然是为了将来投机取巧。”

    牛说道:“葛宜人为人如何姑且不论,若是属实,我们必须早加防范,如今梁王和燕王已死,他恐怕是坐不住了,此时难免会和蛮族勾结,狗急跳墙。”

    “是,将军。”将领们同声说道。

    顿了一下,牛继续说道:“白木,你立刻派出猎骑兵寻找赵王兵马所在,其余人等随本将坚守居庸关。”

    众将得令,各自离去。

    牛这时让鲁飞清点居庸关中士兵的数量,部署城中的防御。

    此次为了拿下居庸关,鲁飞只是带了三万精锐前来,加上戚光义和白木的骑兵总共七万人,剩下的士兵都在庆州城。

    如今梁王已死,进攻庆州城没有任何意义,赵王此时出兵居庸关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梁王和燕王已死,现在唯一能够助他一臂之力的只有蛮族,若是居庸关丢了,蛮族就只能通过他的封国进攻萧铭的军队了。

    原州。

    这是赵国境内一座毗邻梁国的军事重镇,位于长安西北二百里处,从这里出发向西一百八十里便是庆州,向东北方向前行一百五十里便是居庸关,自从齐王军队攻入梁地之后,这里便空前的热闹起来,大批军士从赵国各地进入了这座城池。

    “世子殿下,如今城内已经集结十二万兵马,包括火枪队二万人,骑兵三五万人,弓箭手和刀盾手五万人。”

    原州大营内,一众赵国将领汇集,赵元良坐在主位上听着一众将领对战事的见解。

    “郑成文已经派人带来消息,他说金帐汗国借给他的十万大军依旧在他麾下,到时我们可以内侧进攻居庸关,而他们则可以从外部进攻居庸关,如此一来,内外交攻之下仅凭居庸关的那些人马必然是顶不住的。”赵元良沉吟着说道。

    这次齐王的军队一路从郓州城打到庆州,这让长安的官员和将领俱都十分惊恐。

    因为这庆州城就在长安城正北不足二百里处,只需几天的时间齐王的军队便可以从庆州城抵达长安城下。

    面对齐王的步步紧逼,赵王无奈之下只能从巴蜀抽调军队前往原州城,准备进攻居庸关和庆州城阻止齐王的军队南下。

    只是没想到这时郑成文忽然派遣信使前来,二人一拍急合,准备猛攻居庸关。

    拿下居庸关的同时,他们还为金帐汗国打通了南下的通道。

    “世子殿下,这居庸关只有三万齐王士兵,二十万进攻居庸关必然马到成功。”一个降临说道。

    赵元良眯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