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钢铁皇朝 >

第148章

钢铁皇朝-第148章

小说: 钢铁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青州城进入驼山只有一条山道可走,而且平日里驼山也罕有人迹,因此军工坊越发不容易被窥探。

    因为往往有人入山就会被保护军工坊的侍卫发现,立刻驱逐。

    “殿下,这一百门火炮都在这里,按照殿下的吩咐,为了缩减射程,火炮的炮管短了,总体来说,射程能有我们的一半就不错了。”

    军工坊处在深山中的一个山谷中,只有一条路通往外界,在军工坊外是一个大院子,火炮在这里便可以进行试射。

    萧铭点了点头,除了减短了火炮的炮管长度,这次送去的火药也是传统的黑火药,而不是他的颗粒火药。

    如此一来这足以保证自己在军事武器上的优势。

    一百门火炮在军工坊的院子里一字排开还是很震撼的,他说道:“嗯,很不错,现在拉出一门火炮试射一下,让本王看看性能如何?”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八章 特事特办

    军工坊院子两侧尽头都是山体,平时试射都是以山体为目标射击。

    陈琦这时让匠人拉开了火炮上的帆布。

    萧铭看去,果然如同陈琦所说,这批火炮不但长度缩减了,而且炮口的口径也缩减了。

    火炮设计的理论萧铭曾经和陈琦说道,看来这就是他学以致用的结果。

    所以,这次满意的不是火炮,而是军工坊已经能够独立研发其他类型的火炮,这才是军工坊真正的进步。

    围着外销型的火炮转了一圈,萧铭再次点了点头,总体来说,在不考虑炮弹的情况下,决定火炮射程和威力的只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炮管长度,一个是口径。

    对于口径,自然是口径越大,炮管越粗,威力越大。

    而炮管长度相对于口径,炮管越长,越有利炮膛内高压气体对炮弹的作用时间。

    时间越长,炮弹的初速越大,射程也就会越远。

    利用这种原理,便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火炮,现在青州已经具备了火炮生产能力,下一步萧铭就要完善火炮体系,让青州的战舰有舰炮,野战军有野战炮,守城士兵有守城炮。

    熟练地装填完毕,点火之后随着一声轰鸣,炮弹笔直飞向了远方,在七百米之后炮弹开始下落在地上滚动,最终炮弹遇到山体被阻挡下来。

    “直射七百米的射程,嗯,可以了,既然如此,本王便让禁军将这火炮运走了。”萧铭说道,不只是魏王在催。

    萧文轩也一直在催火炮之事。

    为了让萧铭尽快交货,禁军的船只已经抵达了青州,昨天魏王的使者走了之后,禁军负责运输火炮的将领便到了。

    这位将领自称是新编火器营的校尉,专门负责火炮事宜。

    听到火器营这个名字,萧铭当时有些无语,恐怕自己这次沧州之战慢慢将大渝国引入了火器时代。

    萧文轩专门建立一个火器营,可想而知他的心思。

    检查了外销型的火炮,萧铭跟着陈琦进入了军工坊。

    在环形山谷中,军工坊的作坊从南到北一共是十二个厂房,每个厂房里的匠人负责不同的工序。

    钢铁炼制,泥模,铁模铸造,浇筑,清理,打磨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厂房的面积不小,从南到北一间厂房足有一百米长,十米宽。

    “昨日魏王使者又给本王送来三百万两银子,陈琦,你这军工坊现在成了青州第一赚钱大户了。”萧铭和陈琦一边聊着,一边巡查军工坊。

    陈琦咧着嘴笑着,“殿下,既然咱这军工坊这么赚钱,是不是要再扩建几个厂房,这薪俸也给匠人们提高一些。”

    “哈哈哈,你这刚刚走马上任,成了军工坊的坊监,这就要开始护短了?”萧铭笑道。

    陈琦一脸的苦笑,“殿下,以前不当官,下官不懂,现在当了坊监才明白这官不容易当,这军工坊上万个工匠,每个工匠都得过日子,这手头宽裕了,才能一心干活不是?而且里面不少匠人还是奴隶身份,殿下,你以前说过,要是他们干的不错,就解除他们的奴隶身份,给他们一个青州户籍,现在一年过去了,这些匠人可都等着殿下你的意思呢?”

    “嗯,身为一个坊监,为自己的手下的匠人谋些福利是应该的,你说的对,本王画的饼也不能一直这么吊着,不然这青州的奴隶们就会说本王言而无信了,好吧,你把一些表现优异的匠人名单给本王,今天本王来了就特事特办。”萧铭说道。

    陈琦大喜,说道:“好嘞,殿下,稍等,我这就去拿名单。”

    闻言,萧铭苦笑了一下,原来这陈琦早有预谋。

    不过这也是正是萧铭最近打算做的,马上就要到了年关,总得为这一年的政务做个总结,该奖赏的奖赏,该斥责的斥责。

    等了一会儿,陈琦将一个名册拿了过来。

    名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奴隶匠人,一部分是拥有青州户籍的匠人。

    每个名册上都有三十名字。

    而且关于这两册一共六十个人为什么能够得到这种奖赏也写的很清楚。

    比如其中一个叫宋长平的匠人率领的小队每个月生产的火炮数量最多,达到了六门。

    在军工坊,匠人们是有严格的组织的,每一百人划分小队,一个小队有一名队长,在军工坊,这样的小队有一百个。

    而其他小队一个月基本上只能铸造三门火炮左右。

    而之所以差别巨大,都是因为这个宋长平时常召集小队的人研究这火炮的工艺流程,研究出了一种叫连铸法的铸造方式,改变了一次只能铸造一门火炮的传统方法。

    这种连铸法通过一个相互连接的钢水槽,可以同时将钢水灌入六个炮模中,节约了大量反复熔铸钢水的时间,而且同一个批次的火炮质量上也基本上差不离。

    看见这个宋长平的贡献,萧铭面露微笑。

    自己正准备推广这种连铸法,没想到就军工坊的匠人已经提前发现了。

    由此可见广大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缺乏的只是一个引导。

    而他的任务是引导百姓将自身的潜力挖掘出来,如此一来,掌握的技艺才更加牢靠。

    “这个宋长平很聪明,什么技艺一点就透,差点就能超过我了。”陈琦笑道,“而且这宋长平还是个奴隶,据说父母都在造船坊,若是殿下能让他们一家在年关的时候团圆一下,他一定会很高兴。”

    萧铭缓缓点了点头,现在他最缺乏的就是突出的人才,生产实践中才能挑出真正的有本事的人。

    陈琦毕竟精力有限,而军工坊以后的任务会越来越重,只是这一门火炮就够陈琦折腾了,有了这个宋长平他倒是可以培养一下,为了火枪的生产提前筹备人才。

    “将军工坊火炮的铸造翻了番,值得嘉奖,现在你就召集匠人吧。”萧铭说道。

    陈琦点了点头,这时下令匠人们全部在院子里集中。

    拿着名册,萧铭到了院子里,望着一众匠人,心中异常的踏实。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炮入长安

    山风阵阵,带着一丝咆哮之音。

    这时萧铭说道:“诸位,今日本王前来器械司,一是为了这火炮之事,一个则是为了奖赏你们中功劳卓著的匠人,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这便是本王一向坚持的准则,在你们进入青州各个工坊的时候本王也曾给你们许诺,如今本王便要兑现这个诺言。”

    萧铭的话音一落,不少匠人露出激动之色。

    在之前陈琦已经将他们的功绩记录下来,他们一直等待这一天。

    接着萧铭说道:“现在我念到的名字将解除奴隶身份,获得青州户籍,自此拥有青州百姓一切之权利。”

    “宋长平,邓怀远,尹兴健,陈炜……”

    一个个名字从萧铭的口中说出,被点到名字的匠人激动地浑身颤抖。

    陈琦这时看向站在最前面的一个年轻匠人,这个匠人年纪也就二十来岁,此时他已经泪流满面。

    他本以为自己的命运以后便是生子为奴,生女为娼,世世代代为贱民,类比牲畜。

    但是现在这一刻,一切都改变了。

    他也曾经怀疑过,怀疑齐王只是随便说说,不会真正给他们自由。

    很多奴隶都是这个想法,所以他们浑浑噩噩,过一天是一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过不同的是他记得自己父亲的话,无论在什么处境中都要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

    所以,他一直很努力,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陈琦将他从器械司带到了军工坊,而且还让他当了队长。

    境遇的提升不仅没有让他满足,而且他更加努力了,钻研了三个月他终于找到了提升火炮铸造效率的连铸法。

    为此,陈琦在工坊中大大夸奖了他一番,允诺为他请功,而事实上,他办到了。

    看了眼陈琦,宋长平满是泪水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

    “……葛明。”三十个匠人名字念完,萧铭说道:“这三十个奴隶匠人从今日起便不再是奴隶,户籍军工坊会为你们办理,而宋长平功劳卓著,不但本人将获得青州户籍,你的家人也会获得青州户籍,本王会在青州城为你置办一处房产,以后,你们家人便可以团聚了,你满意吗?”

    “满意!”宋长平高喊一声,双手抱拳缓缓跪了下来,他连连叩头,哭喊道:“谢殿下,谢殿下!”

    萧铭走上前去,将宋长平扶起,他对一众匠人说道:“本王知道你们很多人不相信我,现在你们该信了吧,只要你们肯努力,在青州,一切都有可能,你们不但能够获得自由之身,你们子女还可以再青州上学,以后甚至还能当官。”

    萧铭的声音洪亮,振聋发聩,不少匠人羞愧地低下了头,他们受够了豪族官吏的欺骗,不再相信任何人,但是现在他们发现自己错了。

    现在他们很后悔,想起以前嘲笑宋长平的时候,他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如今宋长平获得了自由,而他们还是奴隶身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不过同时,他们也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狠狠努力,摆脱奴隶的身份。

    望着奴隶匠人们不一而足的表情,萧铭心想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他就要塑造一种艰苦劳动,享福在后的社会氛围。

    因为现在他必须奴隶,封地的百姓也必须努力,一两场战争的胜利还不足以证明从此青州就安稳了。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才是所有人该记住的。

    奖赏了奴隶匠人,萧铭又奖赏了青州户籍的匠人,这次的奖赏便是以资鼓励了,毕竟对他们来说银子就是最大的需求了。

    在军工坊论功行赏之后,萧铭返回了青州,借着军工坊的势头,他让青州在各个工坊中也同样展开奖赏措施。

    而同时报纸上也配合宣传了此事,如此大费周章,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匠人的积极性。

    毕竟积极和消极之间的区别很大,一个消极的匠人变成积极状态,至少可以将工作效率提升三倍以上。

    而在年关之前,青州工坊因为奖罚之事十分热闹之时,青州的一百门外销型火炮也抵达了长安了。

    书房中,萧文轩正在批改奏折。

    这时冯德水忽然一路疾跑闯了进来,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