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钢铁皇朝 >

第102章

钢铁皇朝-第102章

小说: 钢铁皇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士兵听见立刻起哄道:“吃肉!吃肉!吃肉!”

    牛犇苦笑一声,“殿下,你可给我一个大麻烦了,这上哪儿去找这么多肉。”

    “实在不行就向百姓买,我们的士兵出生入死,难道本王连这点愿望都不能满足他们吗?”萧铭说道。

    牛犇点了点头,“我就等着殿下这句话。”

    萧铭一怔,这个牛犇也是个老狐狸,就怕萧铭不给银子。

    持续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在这一刻,胜利的欢呼声盖过了一切。

    展兴昌神色动容,不过他心中还存着一丝冷静,他对萧铭说道:“殿下,该报喜了!”

    现在这个时候,估计长安的官员每个人都在等待沧州城的消息。

    萧铭露出玩味的神色,沧州城守住了,皇家挺住了,剩下的麻烦该丢给那些异姓藩王了。

    他说道:“该如何报喜!”

    “当然是沧州城大捷,殿下率领区区两万守军斩杀十万蛮兵。”展兴昌说道。

    “蛮兵只有两万吧。”

    展兴昌无语道:“殿下,这个时候就不要这么实诚了,这样的战功要是给赵王,估计都会说斩首三十万,何况奴隶兵也是兵。”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歌

    朱三四和同伴一起从城门口的尸体堆中将死去的战马拖了出来。

    这次在城头和蛮族血战的除了两万精锐的青州军还有三万余人的辅兵在战斗中为他们提供支援。

    对他们来说,这些士兵和他们一样,也应该享受胜利的成果。

    只是人多肉少,在搜罗了整个沧州城之后,牛犇带来的鸡鸭牛鹅还是远远不够吃的,于是,他们在尸体堆中翻找着战马的尸体。

    据说鲁校尉说,这马肉也非常好吃。

    从清晨得到蛮族撤离的消息之后,整个沧州城就弥漫在一种狂热的氛围中。

    这种狂热的氛围他也感同身受,不少百姓涌入城中,他们和士兵们一起欢呼着。

    而且他们还带来不少面饼,鸡蛋和水果给士兵们吃。

    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比士兵还担心沧州城的安危,因为他们的家园就在沧州城中。

    “朱三四,给。”

    一个士兵将桃子递给了朱三四。

    这是一个和朱三四同龄的士兵,叫吕子星,属于沧州军,在防卫城池的时候,朱三四在他快被一个蛮兵推下城墙的时候救下了他。

    蛮族退兵之后,吕子星感恩朱三四的救命之恩,一直喊他大哥,而在吕子星的家人来到城池之后,吕子星立刻拿出桃子给了朱三四。

    “这位郎君,多谢你救了我的儿子,我们无以为报,这些桃子你就留下吧。”吕子星的父亲在战事结束之后得知儿子还活着,心情激动。

    朱三四看了眼吕子星,又看了眼吕子星的父亲,从吕子星父亲身上褴褛的衣服上可看出吕子星一家生活并不富裕。

    他说道:“不必了,我们同为殿下效力,这救下吕子星本就是应该的,殿下说过,要把后背交给自己的战友,我在吕子星的背后,自然要救他。”

    吕子星和朱三四一样生着干练的脸孔,他说道:“殿下真的这么说的?真羡慕你在青州军中,能经常见到殿下。”

    “殿下有时候也很凶的。”朱三四忽然小声说道。

    说完,二人一起笑了起来。

    吕子星还是把桃子塞给了朱三四,“你还是拿着吃吧,这些桃子都是山桃子,我爹这次过来也是为了大家送桃子吃,这次守住了沧州城,乡亲们可都很感谢你们,我们今年收的粮食不会再给蛮族夺走。”

    朱三四接过桃子吃了一口,接着将一条马腿抗在身上向沧州军的大营走去,说道:“我也担心家里的粮食被蛮族夺取,对了,你们种了几亩地……”

    二人一边说,一边向沧州大营走去。

    此时,不少士兵从战场上扛着被炮弹打烂的马肉向大营走去。

    远远,成片的篝火在大营中亮起来,浓重的肉香远远飘来。

    大营中,罗信和鲁飞正在斗嘴,鲁飞在骂罗信不懂百姓的疾苦,把百姓家的耕牛都给买来了,正让罗信给人送回去。

    萧铭和牛犇坐在一个篝火堆的旁边看戏。

    这个时候他和牛犇都不在去管二人,也该让他们自由自在一会儿。

    “这蛮族的马肉果真是香!”

    牛犇吃着马肉的同时,一只眼盯着萧铭面前的酒壶。

    这次萧铭只带了一坛醉青州过来,战事紧迫,这酒一直放在行辕中。

    现在战事结束,他趁机拿了出来。

    上次在齐王府喝了个大醉,牛犇就一直记得这醉青州,这次又见到,不禁嘴馋起来,此时是喝着杯子里的,望着酒壶里的,馋的不行。

    见萧铭又倒出一大杯酒一饮而尽,牛犇立刻跟着喝了一杯,又给自己满上,生怕自己少喝了一杯。

    罗信和鲁飞吵完之后看见萧铭和牛犇这么喝酒,顿时回过味来。

    二人在对面坐下,鲁飞伸手就要去拿酒壶。

    “啪!”

    牛犇这时抬手就打了一下鲁飞的手。

    鲁飞急了,“殿下,老将军,你们这是在吃独食。”

    “什么吃独食,就这一壶酒,到你鲁飞的手里还能有吗?把酒杯放下,我来倒酒!”

    “让都督倒酒,这不是乱了尊卑吗?”鲁飞眼珠子乱转。

    牛犇对鲁飞的花花肠子心知肚明,懒得理他,拿着酒壶给鲁飞的酒杯倒了小半杯酒。

    鲁飞哭丧着脸,祈求地看了眼萧铭,意思这牛犇简直就是酒霸。

    萧铭装作没看见,自己径自喝着酒,这个时候他同样舍不得酒壶中的酒,在这种喜悦的氛围中谁都想多喝一杯。

    不过拧不住鲁飞可怜的眼神,他说道:“回青州之后,我派人给你送十坛子过去。”

    “嘿嘿,就等着殿下这话。”鲁飞心满意足了。

    牛犇沉默着没说话,萧铭可是答应给他二十坛酒了。

    夜色渐渐深了,城墙上除了轮换执勤的士兵,参加守城的士兵都到了。

    大营中的氛围渐渐火热起来,士兵们尽情的大声说笑宣泄这些天心中压抑的情绪。

    喝过几杯酒,萧铭忽然站了起来。

    酒意上头,战役胜利,这让他心潮澎湃,自此他的封地终于保住了,而他也站稳了脚跟。

    “将军,我觉得我们的军队应该有一首自己的军歌!”萧铭忽然说道。

    “军歌?”牛犇醉眼朦胧,他问道:“殿下,这军歌是何物?”

    鲁飞和罗信这次倒是没喝多少酒,因为想喝也没多少,他笑道:“殿下定然是醉了。”

    “本王可没醉,一只军队需要自己的军魂,而军歌则可以激荡士兵的士气,不信本王给你们唱一段。”萧铭说道。

    在大渝国贵族之间唱歌跳舞并非一件奇怪的事情,事实上在长安贵族家中的酒宴上,贵族会经常闻歌起舞,这倒是和西方贵族的舞会异曲同工了。

    鲁飞一向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他站起来大声说道:“都安静下来,殿下要为大家唱歌。”

    士兵们立刻惊讶地看向萧铭。

    在这种胜利的喜悦中,大吃大喝不过是情绪的宣泄,而真正的宣泄永远是灵魂上的共鸣。

    萧铭不是无的放矢,他要让士兵们记住这次战争,记住此次不灭的意志。

    这次他要唱的正是后世一部电视剧中歌曲,《亮剑》:

    “如果祖国遭受了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滚滚黄河涛涛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的胸膛上,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向前进向前进……”

    (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六章 班师回朝

    沙哑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沧州大营上。

    萧铭心中血热沸腾,这首歌是一个民族面对外敌时不屈的意志,这首歌是一只军队敢于亮剑的军魂。

    在这一刻,沧州大营安静下来,只剩下篝火燃烧的声音。

    士兵们望着站在篝火前的萧铭,忽然一个士兵跟着唱了起来,“如果祖国遭受了侵犯……”

    “热血男儿当自强……”又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接着,士兵们缓缓站了起来,他们跟着萧铭一句句地学着唱,到了最后士兵们站在一起高声唱了起来。

    这首壮怀激烈的歌曲在士兵们冲破天际的怒吼中渐渐化作热血涌入每个人的心中。

    此情此景,这首歌多么契合了他们心中难以表达的情绪,压抑的情绪在这一刻猛然爆发。

    一些士兵在唱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时候忽然流下泪来。

    这场胜利是用战友的生命换来的,在这个庆祝胜利的时刻,他们怎么能忘记已经倒下永远闭上眼睛的战友。

    牛犇缓缓站了起来,口中也开始重复这首歌。

    这一首中包含着太多的情绪,回想自己数十年征战沙场,他不自禁也跟着唱了起来。

    鲁飞和罗信同样站了起来,萧铭唱的不仅仅是一首歌,而是现在他们所有人心中埋藏的热血。

    忽然,如同默契一般,歌声忽然戛然而止。

    这时萧铭端起了酒杯,他大声说道:“为我们死去的兄弟,干杯!”

    “干杯!”士兵们纷纷端起来碗中的米酒。

    “啪!”一饮而尽,萧铭狠狠将酒杯摔在了地上。

    士兵们有样学样,同样狠狠将酒杯摔在了地上发泄心中的情绪,今晚,他们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齐王,这是一个有血有肉,和他们有着同样情感的齐王。

    在这一刻,他们从来没有觉得齐王和他们这么接近。

    牛犇目光灼灼,他不得不佩服萧铭,这军队是萧铭的,也永远是萧铭的。

    闹哄哄到了深夜,士兵们在热烈的氛围中各自回营休息,再休整两日,他们就要班师回青州。

    不少青州军士兵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了。

    而在他们之前,沧州大捷的消息传到了青州,接到消息的范增连夜组织报社刊印报纸,在青州军班师回来之际,他要将这个好消息传到每个人的耳中。

    得到沧州传来消息的第二天,报纸在青州发行,同时各路记者带着报纸前往自己的辖区。

    “号外,号外,沧州大捷,我大军斩首蛮兵十万!”

    “号外,号外,重大消息。”

    “……”

    还是清晨,青州城的街头上忽然出现了不少稚嫩的声音。

    这些声音由七八岁的孩童传出,自从取缔了报童在报社的使用,这个称呼终于回归正途。

    因为报社在青州城的推广,一些识文断字的人渐渐接受了报纸。

    而卖报这个行业也渐渐出现了,不少家境贫寒的孩子很早就会去报社拿来报纸到大街上兜售。

    “什么!沧州大捷!”

    一个书生还未梳洗就从家中冲了出来。

    “你要报纸吗?”一个报童问道,“沧州城大捷的消息就在报纸上。”

    书生二话不说给了报童几个铜板,拿着报纸就门外看了起来,越看书生越是激动,他兴奋地跑进屋内喊道:“爹,沧州城守住了,蛮族浮尸十万,撤回山海关,我们不用逃难了。”

    “真的吗?快让我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