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4-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松浦久信居然向九州海军靠拢,郑芝莞立刻放出了十几条火船。松浦久信也知道九州海军有放火船的习惯,但他并不知道郑芝莞会一次性会放出十多条火船,显然郑芝莞的船只近一半都是火船。
“快,瞄准敌军火船开火。”松浦久信大声喊道。他知道绝不能让火船靠拢,一旦让火船黏上的话,那绝对是甩不脱的。
幕府的水师并不像明军和荷兰人的炮兵一样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他们炮击的水平可想而知,而九州海军的炮兵稍微比幕府的炮兵好一点,但也好不太多。
这次九州王虽然从大明再次招募了五万大军,其中不乏有大量的炮兵,但火炮的操作技并没有在九州普及开来,更主要的是在九州没有炮兵学院,这使得技术扩散得很慢,而且九州海军的作战方式制约了他的火炮操作技能的提高。
但九州海军的纵火战术对于幕府的海军还是绰绰有余的,十几条火船虽被击沉了三成,但还有七成却贴了上去,火船一贴上去,操作火船的士兵立刻搭钩纵火。幕府海军前后一共从荷兰人购买三艘战船,而此时一条已经被点着了。
几艘船只一着火,幕府的海军就有点慌了手脚,尤其是这其中还包括两艘大型战舰。此时,两军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郑芝莞终于抢到了上风口。
“再放一批火船!”郑芝莞下令道。
郑芝莞的第二批火船借着风势迅速地冲向幕府的海军,这次情况比上一次还要理想,这次十多条火船,居然只被幕府海军击沉了两艘,而幕府这次被点着的大型战船翻了一倍,达到了四艘。
这下就彻底摧毁了幕府海军的士气,松浦久信此刻已经心生退意。而郑芝莞越打越顺手,九州海军士气越打越盛,郑芝莞此刻的战术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一边炮击一边准备让水军跳荡到敌军的船只上抢夺船只了。
“杀!”郑芝莞再次靠近了幕府的海军,郑芝莞一声令下,九州海军的跳荡兵已经冲上敌军的船只。
幕府的水军虽然士气低落,但却是骁勇善战,面对九州的海军一时之间也并不落于下风。而幕府水军接连被烧毁数条主力战舰之后,在炮火上已经完全处于了劣势,很快幕府的战船就有数条被击成重伤,其中还有一条还被击沉。这个时代的并不像后世有鱼雷有导弹等武器,要击沉一艘船比后世可要难。
松浦久信看败局已定,终于下定决心撤退,九州海军大获全胜。
此战结束,幕府的海军损失了近一半的战力,尤其几艘大型战船的损失,让幕府彻底失去了与九州在海上决战的能力。德川家光决定执行更为彻底的闭关锁国的政策,他甚至决定将战船上重炮拆下来装备到城池上,以防备来自九州的入侵。
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尔喀蒙古
郑芝莞在濑户内海的海战获胜,使得郑芝龙暂时可以腾出手来筹备讨伐幕府之事。自从多尔衮和科尔沁撤出奴儿干都司之后,他们并没有按照朱由校的计划往北发展,而是积极地往西扩展。
在小冰河期,往北走,天气愈加的寒冷,北方的原住民都无法生存下去,对于北逃的女真人和蒙古人来说,生活更加的艰难,多尔衮率领部落向西发展,并且再次与喀尔喀蒙古取得了联系。
“朕准备讨伐车臣汗。”朱由校说道。
“陛下,车臣汗硕垒不臣之心昭然若揭,屡次与建虏勾结意图不轨,臣愿为先锋讨伐车臣汗。”满桂主动请缨道。这几年,帝国东征西讨,满桂一直缺少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次讨伐车臣汗必定会用到京师都督府和沈阳都督府的大军。
“陛下,车臣汗地处蛮荒之地,而且喀尔喀蒙古的三汗联系紧密,对车臣汗出兵,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必定会救援,此次北伐臣认为最少需动用五万大军,耗费数百万两银元,但今年在财政预算上并没有将此次北伐计划在内,一时之间恐怕很难筹措到如此巨大的粮饷以及军火等物质。”秦良玉说道。
“朕明白决定北伐太过仓促,但是此次北伐事关建虏,朕得知建虏有意向西发展,如果建虏往北,朕不介意,帝国的北面更为荒凉,天气更为恶劣,但如果建虏往西,建虏势必联合喀尔喀蒙古的三汗,将来又会成为帝国的威胁,朕绝不会坐视建虏再次成为帝国的威胁。”朱由校解释道。
“臣认为出兵太过仓促的话,不一定能达到陛下所要的效果,臣认为可以派兵逼近车臣汗,迫使车臣汗断绝与建虏的联系。”秦良玉建议道。
“陛下,臣认为可以令满提督领一万大军逼近土谢图汗,迫使土谢图汗自救,而后再令沈阳都督府在车臣汗左翼屯兵,沈阳都督府军需物资充足,虽不足发起一场大战,但屯兵威胁车臣汗却是足以。”陈四建议道。
“陛下,喀尔喀蒙古三汗中土谢图汗实力最弱,札萨克图汗与卫拉特长年混战,其主力远在塔尔巴哈台,如果沈阳都督府能牵制住车臣汗的大军,臣只需三万大军,有把握在三个月之内攻克库伦,彻底将喀尔喀蒙古切成两块。”满桂说道。
满桂的大军就驻扎在土谢图汗边境地区,他们与土谢图汗的大军经常有一些小摩擦,打过许多次交道了,双方一直都是互有攻守。满桂一直想出兵灭了土谢图汗,只是没有圣旨,他不敢动。
“粮饷和弹药问题,你准备如何解决?”朱由校问道。
“我军在边境地区本就备有一个多月的粮饷以及军火,臣准备利用这批军需物资,进入土谢图之后,臣可以就地进行粮饷补给,臣只需要都督府提供军火的补给就好。”满桂求战心切。
“臣认为不可,满提督要是将边境的军需物资全部带走,边境如何防守,一旦有敌入侵,便可长驱直入,直达大同府,现在整个大同府的守军不过数千人而已,一旦被大同府失守,其后果不堪设想。”秦良玉反对道。
“秦大都督所言极是,这绝不能冒险,蒙古骑兵来去如风,一旦进入帝国腹地,所造成的破坏就算拿下整个喀尔喀也是无法弥补的。”朱由校说道。
“陛下,如果再拖的话,建虏恐怕已经完成西进了。”满桂依然不想放弃。
“满提督的心意,朕明白,朕如果决定北伐,你必定是首先大将。”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筹备北伐所需的军需物资需要多长的时间?”朱由校又接着问道。
“如果资金充沛的话,最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半年之后,我军便可以完成北伐的一切准备。”秦良玉说道。
“明年如果进行北伐的话,那么南征安南之事就需要延后了。”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安南已是陛下的囊中之物,陛下随时可以取之,北伐当是重中之重。”祖大寿说道。
“如果北伐推到明年的话,朕要求同时拿下土谢图和车臣。”朱由校说道。
“臣认为先取土谢图,取得土谢图之后,再夹击车臣。”满桂说道。
“臣附议。”祖大寿说道。
“秦大都督,你认为如何?”朱由校问道。
“臣赞成满提督所言,臣认为取得土谢图之后,沈阳都督府不宜进军车臣,一旦进逼车臣,沈阳都督府的大军就后背就完全暴露给了建虏,势必会给建虏机会,臣认为大军应该从南从西两个方向夹击车臣,沈阳都督府大军以防守为主,切断车臣与建虏的联系。”秦良玉建议道。
“就按秦大都督所言,朕会要求内阁全力协助大都督府,朕要求在明年四月之前完成部署,朕要求在四月发起对土谢图和车臣的攻势。”朱由校命令道。
“诺。”
……
朱由校跟大都督府商议完毕之后,立刻在朝会上就提出北伐的计划。对于朱由校要北伐,朝廷虽然有少数的反对声音,但相对来说,支持者要比反对者稍微多一点,更多的都是既不赞成也不反对。
“陛下,天启枪大规模地投入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陛下要求明年军队就开始换装,这里需要投入将上千万两银元,臣认为北伐之事可以延后。”侯恂说道。
“这次朕准备从内帑调拨一千万两银元用于支持帝国的军队的建设,所以资金问题不用担心。而且从明年起,朕准备将印钞局所得的利润五成上缴给国库。”朱由校说道。
印钞局一直在朱由校的掌握之中,印钞是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印钞每年需要印多少,现在这个问题没人知道,朱由校也不知道需要印多少钞票,朱由校只能根据黄金和白银的储备来印钞。虽然现在白银已经逐渐在退出货币市场,但却被大量储备到了国库。
(本章完)
第三百九十三章 粮食保护价
经过几年的开发,缅中、仰光、吉林、黑龙江、吕宋等五省的粮食产量一跃成为帝国最重要的产粮区。
而黑龙江和吉林的粮食被大量调往了内蒙古藩司以作北伐之用,而缅中、仰光、吕宋的粮食通过海路被运往了帝国本土。
“陛下,帝国今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再次下跌,朝廷依然还按保护价收购吗?”毕自严问道。
“必须按保护价收购,有多少就收多少,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朱由校说道。
在朱由校的支持下,帝国的工商业日益发达,百姓们已经不再局限于种田这一条出路了,在万历年间出现的打工浪潮,到天启年间,出门打工的人越来越多。而朱由校采用了后世的保护价收粮的政策,以确保百姓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可按保护价收购的话,百姓必定会将粮食一股脑地全买给朝廷,到时候朝廷会亏损近一千多万两银元,臣建议调低粮食收购价。”毕自严说道。
“先不用调低,先收,有多少收多少,粮食多了,总不是坏事。”朱由校坚持道。
“诺。”毕自严说道。
……
对于朱由校的决定,朝廷反对的人非常多,但都被朱由校否决了,朱由校虽不知道接下来的一年是灾年,但知道现在全世界都在受灾。
而且朱由校的这个决定后面被证明是无比正确的,朱由校虽然不惜亏损一千多万两银元储备了大量的粮食,但接下来的天启二十年,就是1640年,在历史上的这一年,仿佛整个大明在受灾,人灾,水灾,旱灾,蝗灾,瘟疫等等在这一年一起爆发,横行整个大明,到处都有人吃人的记载,为了活下去,有吃死人的,有吃活人的。
从新年伊始,朱由校就一直忙着为北伐做准备,忙得他都忘记了历史上的这一年发生了什么。现在在朱由校的心里,北伐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击败喀尔喀蒙古之后,朱由校便能切断多尔衮的西进之路,除非多尔衮能绕道西伯利亚西进,那到时候他们极有可能会碰上东进的俄国人。
“陛下,已经临近子时了,不如早些歇息,明日再来处理。”王礼乾轻声说道。
“也好,这些事情一会处理不完。”朱由校点头应道。在每天子时之前,朱由校必定会休息,绝不拖延。
“今晚皇后娘娘有安排。”王礼乾说道。
“晚上宝珠有安排?还是景阳宫?”朱由校问道。
“是。是卞赛!”王礼乾回答道。
“宝珠将她留在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