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20章

大明1624-第20章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朕听闻此物耐寒耐旱,而且产量极高,最高苗产可达到三千斤左右。”朱由校说道。土豆在后世最高苗产能超过一顿的,只不过在这个时期,这个种植条件下,朱由校不敢往高里说,只能往最低里说。

    “此物种植得当的确比粮食产量要高,但是却也达不到陛下所言的三千斤。”徐光启反驳道。

    “不,一定能达到,这件事情是朕在梦中,有神仙亲口对朕说的,朕相信这关系到如何选种,如何种植等多方面的问题。神仙不会对朕说谎的,他还说此物关系到帝国的江山社稷。”朱由校信誓旦旦地说道,口气几乎毋庸置疑。

    徐光启将信将疑地说道:“陛下,这臣不敢保证,但臣需要尝试。”

    “朕准备将京城外的皇庄用来试点,皇庄的佃户今明两年都不用再缴纳任何税收,只需全力配合你。这件事情朕准备完全交给你来负责,同时擢升你为礼部右侍郎,专门负责这件事情。此事可关系到天下百姓的生计,不可有任何懈怠。”朱由校叮嘱道。

    “臣领旨。”徐光启说道。

    “玉蜀黍知道吗?也叫玉米。”朱由校问道。其实现在玉米在明末已经开始在推广了,但是苗产不高。

    “臣知道,此物也能高产吗?”徐光启问道。

    “当然也能高产,只要要做好选种,育种以及满足种植条件,苗产达到五石不是问题。这次也必须同时培育。”朱由校说道。

    “臣领旨。”

    “还有一种,叫番薯,也叫红薯,听说过吗?”朱由校接着问道。

    “臣只是听说过,也吃过,但还没种过,听说在沿海地区有人种植。”徐光启回答道。这时红薯也才刚刚传入中国,种植历史才二十多年。

    “此物苗产能达到五百到一千斤左右,此物也必须同时培育。”朱由校叮嘱道。

    “臣领旨。”徐光启已经有点麻木了,他甚至已经开始相信朱由校真的见过所谓的神仙了。

    “番椒听说过没有?”朱由校又接着问道。

    “此物臣并没有听说过,难道也是一种高产作物?”徐光启疑惑地问道。现在徐光启还真有点相信朱由校的神仙托梦的说法了。

    “此物不是高产之物,但是却是难得的调味品,同时也是一种药材。下江人有种植,但现在却被当成是花卉来种植的,并没有用来食用,真是暴殄天物。”朱由校怕只说调味品的话,徐光启不会去种植。

    “此物是不是也在皇庄同时种植?”徐光启问道。

    “对,此物必须同时种植,朕现在时常茶饭不思,急需此物,如果没有此物,长此以往,朕肯定会再也无法用膳了。”朱由校愁眉苦脸地说道。

    “臣领旨,臣会立刻去办。”徐光启说道。

    “朕有心在五年之内成立农业部,专事农业生产,毕竟国以农为本,必须要有专门的官府机构和官员来负责农业生产。”朱由校说道。

    “陛下圣明,国以农为本,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才能国泰民安。”徐光启赞成道。

    “未来农业部成立,徐侍郎你会是第一任农业部的尚书。”朱由校信誓旦旦地说道。

    “臣不敢,臣只想做好本份即可。”徐光启回答道。

    ……

    用过晚膳,朱由校带着一大群美女一起散步,自从朱由校禁止宫内的人员缠足之后,逐渐地有些人也能跟上朱由校的散步的步伐了。

第三十七章 新币

    散完步之后,朱由校正式重操旧业,当上了教师,只不过这次不同,下面坐的全是美女,大部分还都是自己名义上的老婆,虽然这群老婆中还有很多他都还没碰过。

    “老规矩,最先学会的人,朕满足她一个条件。”朱由校微笑着说道。这个赌注,无论是对朱由校,还是对下面妃子们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这里可都是千里挑一的美女,而且在后宫,这赌注绝对是最有吸引力的,远比金银财富有吸引力。

    女人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在这个时期,在后宫里,比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更诠释这句话。

    ……

    第二天,朱由校最宏伟的骗钱计划终于传来了有用的消息。

    “爷,张天师的事情已经在办了。”王礼乾轻声说道。

    “怎么才开始?人派出去了吗?”这件事情,朱由校虽十分关心,但是考虑到这件事情牵涉甚广,他强忍着没去催促。

    “人已经派出来,张天师没有亲自出面,而是安排自己的弟子张辉出面,他在幕后策应。”王礼乾回答道。

    “朕知道他不会亲自出面的,现在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派人盯紧点,这笔钱绝对不能有任何错漏。”朱由校叮嘱道。

    “张辉被张天师借故逐出师门,张辉离开二十多天,其中准备用了近十天,现在事情已经办了十多天了,根据消息,现在相信的人很少,张辉利用他在正一道积累的一些关系推进这件事情。”王礼乾说道。

    这个计划才真正推行十多天,传播范围也有限,而且也才刚刚实施,突然间很难取得陌生人的信任。

    “你去帮帮他,帮他加把火,现在需要有名望有影响力的人去推动,这件事情才会办得更快更好。”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臣立刻安排人去办。”王礼乾应道。

    “不,这件事情你必须亲自去办。你们在宫里也捞了不少钱了,也该为帝国做点贡献。这件事情办好了,朕一定不会亏待你的。”朱由校看着王礼乾冷冷地说道。

    “臣死罪。”朱由校的一句话,让王礼乾冒了一身的冷汗。

    “以前的事情,朕说过既往不咎,用心把事办好。如果朕能成为一代明君,而你一定会成为朕的三宝太监。”朱由校老习惯不改,又画了一个饼。在明朝,三宝太监几乎是宫内所有太监的终生奋斗目标。

    “谢皇上隆恩,臣立刻去办。”王礼乾叩头说道。

    “知道应该怎么做吗?”朱由校问道。

    “臣知道应该怎么做。”王礼乾点头说道。

    ……

    宋应星第一批的新币样品也已经制作完毕。这批新钱中,朱由校要求的七个规格的新币都制造出来了。宋应星的这批新币,在这个时代,算是制作得非常精美了,一两的银钱上正面印制的是冉闵的头像,背面印制是“大明帝国制”五个小字和“一两”两个大字。

    半两的银钱上正面印制的头像是文天祥,一钱的银钱上印制的头像是岳飞,一元铜钱上印制的头像是祖逖,五钱的铜钱上印制的头像是霍去病,一钱的铜钱上印制的头像是陆秀夫,半钱的铜钱上印制的头像是蒙恬。朱由校不想印制本朝的名臣,他担心反对的声音太大,不利于新币的推广。

    朱由校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捏住一两银钱的正中心,猛地吹银元的竖边,迅速放到耳朵边听,果然尾音悠长而清亮。

    “宋局正,朕要求总结出一套如何识别真假新钱的通告,例如像朕这样吹银钱,银钱会发出声音,总之越详细越好,让百姓很容易就能辨认出真假,通告写好之后,朕要求新币发行的时候,通告贴满整个京师。新币将先在北直一地试行。”朱由校说道。

    “诺。”宋应星回答道。

    “宋局正铸造新币有功,赐斗牛服。”朱由校说道。

    “谢陛下隆恩!”宋应星叩头说道。

    ……

    新币已经铸造出来了,现在就是如何推广的事情了。朱由校准备成立一家钱庄,钱庄的人可以安排一批宫中的老人,而且钱庄可以揽储,也可以供百姓兑换新币。做钱庄生意可以很赚钱的事情,要知道在2016年,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中,从第二名到第五名就是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

    朱由校以现在这个地位,不去做钱庄生意,似乎太对不起自己了。他准备一次将两件事都办完。

    “列位臣工,这是新币的样品,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朱由校决定在朝会上商议这两件事情。

    “陛下,自古以来铸钱讲究天圆地方,这新钱不符祖制,臣以为不适合推行天下。”正如朱由校所料,最保守的人会从祖制上反对。

    “天地是天圆地方吗?朕告诉你,地是圆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去海上看看,朕保证你先看到桅杆,然后才能看到船,朕知道你们都不相信朕说的,朕将来会证明给你们看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朱由校冷冷地说道。

    “陛下,可……”没等话说完,就被朱由校打断了,朱由校不耐烦地说道:“这个问题不用讨论了,就这么决定了。”对于这些老顽固,朱由校有时候真想全部赶出朝廷。

    “陛下,新钱上都铸有头像,这些头像可都有谁?”工部郎中万燝问道。对于这个问题,朱由校也意料到了。

    “一两银钱的头像是冉闵……”朱由校将所有的头像都介绍一遍。

    “臣以为一两银钱的头像应该铸造的是孔圣人。”万燝建议道。将头像铸造钱币上可是流传万民的好事情,现在朱由校居然将一两银钱的头像铸造的是冉闵。

    “臣以为一两银钱的头像应该是高祖皇帝。”有人反对道。

    “孔圣人和高祖皇帝的头像岂能铸造钱币上,这是对两人的大不敬。”立刻就有人反对两人的意见。

    ……

    整个朝堂顿时乱成了一锅粥,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三十八章 火耗归公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大家静一静。”朱由校大声说道。等到朝堂安静下来之后,朱由校又接着说道,“新钱现在已经无法更换头像了,朕将来还要铸造十两的银钱,大家商议放谁的头像上去合适,商议好之后,由内阁呈上来。”

    朱由校停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另外朕决定以后凡用新钱缴税者,不再加征火耗。”

    这个消息对于所有的官员来说才是一个炸弹的。火耗自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推行以来才出现。到现在已经快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在这一百年中,火耗不断加重,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数倍于正赋,是官员敛财的一个重要手段,也造成平民百姓遭到了官员和富商更严重的盘剥。

    “陛下,全国各地收缴上来的银子都是散碎银子,这些散碎银子不但成色不同,而且还需要重铸,一千两不过所得九百两而已,这就产生了火耗,现在取消火耗,各地所缴赋税就会出现短数。”李宗延站出来说道。

    “朕明白众位臣工的意思,朕此次新币暂时只是在北直一地执行,北直的百姓只需用散碎银子在固定地点兑换成新币之后缴税,凡使用新钱缴税者,都不得再加征火耗,而其中所产生的火耗由朕来承担。朕会派人暗中巡查,如再发生加征火耗一事,一律革职查办。”朱由校说道。

    “陛下,臣以为加征火耗由来已久,取消火耗一事牵涉甚广,还需从长计议。”英国公张惟贤建议道。

    “加征火耗不过百年,可百年来却成了帝国官员敛财和荼毒百姓的手段,不要以为朕在皇宫就什么都不知道,各地火耗征收,少的地方每两加征两三钱银子,而多的地方达到的四五钱,有些偏远的地方甚至数倍于正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