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24-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校微微一笑,说道:“无妨,给皇太极松绑,赐座。”
皇太极也不说话,很大方地坐到了侍卫搬上来的凳子上。
“此战我大明大获全胜,你有何看法?”朱由校说道。
“明军只是胜在火器上而已。”皇太极说道。
“看来你还很不服气啊!朕就给你个机会,朕此次会放你回去,希望你下次不要让朕失望了。”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陛下,不可……”一听朱由校的话,其他的将领立刻劝阻道。
“朕自有打算。”朱由校挥手打断其他的人话说道。
“陛下,不可放了皇太极,陛下此举无疑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孙承宗依然不依不饶得说道。
“吾师,难道你还不相信朕?朕今日能击败皇太极,他日也一定能。”朱由校说道。
“大明天子,看来你的臣下并不认可你的决定……”皇太极冷笑道。
“你不用激将朕,朕说了放你就会放你,而且朕还会让带走一名贝勒。”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来人,将擒获的贝勒都带上来。”朱由校接着说道。
整场战役,明军先后共擒获了后金的四名贝勒,包括汤古代、莽古尔泰、阿巴泰以及巴布泰。
“你选一名贝勒吧。”朱由校说道。
从四人中选一人出来,着实让皇太极十分为难,这四个人都是他的亲兄弟。
“大汗,选我!”阿巴泰恳求道。
“选我,选我,大汗!”汤古代此时也恳求道。
“都别吵了。”皇太极鄙视两人道。
“你可选好了?”朱由校问道。
“我选好了,我选莽古尔泰。”皇太极说道。
朱由校微微一笑说道:“朕会放你和阿巴泰的。”
“我说我选莽古尔泰。”皇太极强调道。
“朕说朕会放你和阿巴泰。”朱由校也强调道。
“都说大明天子金口玉言,为何今日当做众人之面失信于天下?”皇太极冷声说道。
“你好好想想,朕有没有同意过你将你选的贝勒带走?也许朕的意思是你选的这名贝勒必须留下呢?”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听完朱由校的话,堂上的明军将领哄然大笑道:“此事,臣可以给陛下佐证,一切正如陛下所言。”
“大明天子,我等是否可以离开了。”皇太极面无表情地说道。
“当然,送皇太极和阿巴泰离开。”朱由校说道。
“告辞,今日之恩,我定当铭记于心。”皇太极狠狠地说道。
“传旨,用后金俘虏的脑袋祭奠死去的将士。”朱由校冷声说道。
“诺。”
听到这个消息,刚走到门口的皇太极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
当天晚上,朱由校就举行盛大的晚宴犒赏三军将士。在这样的边境地区,即使在犒赏三军之时,朱由校也严令禁止喝酒,守备不能松懈半分。
犒赏完大军,孙承宗再次找到朱由校询问释放皇太极的原因,在他看来,释放皇太极太匪夷所思了。
“吾师想听真话,还是假话?”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真话怎么讲?假话又怎么讲?”孙承宗好奇地问道。
“朕宽厚仁慈,不忍杀皇太极,而且朕和皇太极也是惜英雄重英雄,所以就放了他。”朱由校笑着说道。
“那真话呢?”孙承宗无奈地说道。孙承宗知道朱由校比大多数人都要痛恨后金,不然的话朱由校也不会犯忌讳大肆屠杀后金的俘虏。
“朕的目标还没有完成,朕和帝国都需要一个敌人,帝国之内保守的人太多,他们不知道锐意进取,安于现状,这是朕不想看到的,现在能让帝国有紧迫感的只有后金和皇太极。”朱由校解释道。
“后金乃是心腹大患,不除始终都有如鲠在喉,陛下需要敌人,蒙古人也是帝国的敌人。”孙承宗说道。
(本章完)
地址:
手机阅读: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第两百八十七章 辽宁承宣布政使司
“吾师,其实后金和蒙古人只是目前帝国的敌人,但随着火器的应用,这些人根本就已经不配成为帝国的主要敌人了,吾师,你想想如果有一万手持天启枪的大军,后金人和蒙古人还可怕吗?”朱由校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只是天启枪生产极其不易,要装备一个万人队,可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了。”孙承宗说道。
“吾师,朕相信总有一天会解决天启枪的生产问题的。一旦解决天启枪的问题,后金根本就不值一提,而在未来,帝国最大的敌人将会来自于海上,三宝太监还是极有眼光,过去只是没人相信他,但现在朕相信他。”
“朕还需要朝廷持续加大军事上的投入,但如果没有一个现存的敌人,朝廷保守派的反对声音会更加强烈,有一个强大的后金的时候,朕就被朝廷内外套上了穷兵黩武的帽子,如果没有一个眼前的敌人,朕还不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情况。”朱由校解释道。
“虽然陛下的话,臣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臣相信陛下,臣愿意去内阁协助陛下完成陛下的宏图大业。”孙承宗说道。
“吾师能理解就好,朕一定不会让吾师失望的。”朱由校微笑着说道。
“你一直都没有让臣这个当老师的人失望过。”孙承宗微笑着说道。
……
第二日便是祭奠此次战死的大明将士。此战明军的中路大军先后投入兵力十二万多人,其中阵亡者超过了三万人,如果不是朱由校在军队中设立完善的医疗制度,死亡人数会更多。
一将功成万骨枯。看到眼前无数的大明将士的骨灰盒,以及无数用来祭奠大明将士的俘虏脑袋,朱由校难免心里有些发憷。但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事情是无可避免的,要建立新的秩序,是需要流血和牺牲的,仁慈在这个时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朱由校决定在盛京建造一座烈士陵园,用于埋葬在辽东战死的无数将士。这也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惯例。陵园此刻已经在建造了,待法事完毕之后,这些战死将士的骨灰盒将会逐批的移入陵园之中。
祭奠完成之后,便是要商议辽东的事情了。
“朕决定将盛京的名字改回沈阳,沈阳城内的女真人不能再留在沈阳了,朕决定男丁全部送去修路,女丁全部分给伤残的士兵。”朱由校说道。
为了了解大明的男女比例问题,朱由校特意让各州府调查过这个事情,朱由校发现大明男女比例失衡比想象中的还要严重,这也将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因素。为了解决大明男多女少的问题,朱由校不遗余力地从外族“引进”女子,现在贩卖外族女奴在帝国成了一个半公开的秘密,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盗已经开始纷纷转行了。
同时朱由校为了防止这件事情走偏,他已经令锦衣卫严密地关注此事,对于一旦偏离的人,将会受到严厉处罚,轻则抄没家产送去修路,重则是会掉脑袋的。
“朕还决定成立辽宁承宣布政使司和沈阳都督府,袁崇焕将出任沈阳都督府都督,至于巡抚等的安排交由内阁来处置。沈阳都督府先保持一个军,负责辽东防务。”朱由校说道。
“臣领旨,谢陛下隆恩!”袁崇焕恭敬地说道。此次的战役袁崇焕并没有正式的参加,他只是负责关宁防线的防务。
“辽东虽只保留十万军队,但辽东的军队会按照新军的要求重新整编,孙阁老此次会协助你完成对辽东的军队整改。而且朕会将此次带来的火炮全部留给辽东军。”朱由校说道。
“诺。”袁崇焕说道,说完又对孙承宗施礼道,“有劳孙阁老了。”
“建虏此次虽大败,但却保留了近半的实力,未来依然是沈阳都督府最大的威胁,切不可掉以轻心。”孙承宗说道。
“下官明白,下官重新构筑新的防线。”袁崇焕说道。
“陛下,建虏新败,臣以为可以趁胜追击,一举彻底歼灭建虏。”尤世威建议道。
“此战帝国耗费近三百万两银元,已经暂时无力再继续北伐。”朱由校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据探子回报,建虏已经撤到嫩科尔沁,距离我军已经有上千里,而且天气日渐寒冷,几乎不可能继续北伐。”袁崇焕赞同道。
“辽东土地肥沃,开荒才是辽宁省第一要务,一旦辽宁省解决粮食问题,北伐之事才会被提上日程,朕预计最多五年,将会有第二次北伐。”朱由校说道。
“陛下,建虏新败,暂时无力南下劫掠,正是屯田开荒最好的时候,辽宁藩司的巡抚、布政使等职至关重要,才有可能尽快地解决辽东一地粮食问题。”孙承宗说道。
“吾师,此事待你回京之后,你与内阁其他大臣商议之后再做决定。”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诺。”孙承宗说道。
“辽宁现在大雪封路,通行极其困难,可有其他办法提前回到京师吗?”朱由校问道。
朱由校的问题一时大家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陛下,臣觉得可以走朝鲜,只需一月便可抵达汉城,然后再从仁川出海,数日之内便可到达帝国。”毛文龙说道。
现在的朝鲜是大明的铁杆小弟,纵观历史上中国所有的属国,没有比现在这个朝鲜还铁杆的属国,后金曾几次攻灭朝鲜,朝鲜依然坚持要使用大明的年号,明亡之后,朝鲜使用明朝的年号一直到20世纪初,而反清复明也是朝鲜的一项基本国策。
“从仁川出发,几日可以抵达上海?”朱由校问道。
“就算慢的话也不会超过五天。”毛文龙说道。
“你这个提议可以考虑,上海自开埠以来,朕听闻上海已经成为帝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繁华程度直追苏杭杭,朕一直都想去看看,此次正好借机会去上海看看。”朱由校点头说道。
(本章完)
第两百八十八章 巡幸朝鲜
感谢阿春的打赏!
……
“陛下,海上风云变幻莫测,陛下乃万金之躯切不可轻易犯险。”孙承宗轻声说道。
“吾师,这一片海域是非常安全的,也是帝国最安全的一片海域,不说商船在此已经行驶数百年了,帝国的海军也长期在此巡航,只要稍加注意,根本就谈不上危险,吾师,还记得朕跟你说的事情吗?帝国的海域,朕岂能不亲自去看看呢?”朱由校说道。
“陛下如果一定要经朝鲜去上海,陛下应该派山东海军先前往仁川迎接圣驾,以确保万无一失。”孙承宗说道。
“这是当然,朕会同时派人通知朝鲜国王李倧以及山东海军的。”朱由校说道。
……
处理完辽东的事情之后,朱由校率领一万御林军从沈阳出发前往朝鲜。到十一月底,朱由校已经到达了朝鲜的义州。收到朱由校巡幸朝鲜的消息,李倧亲率文武大臣赶到义州来迎接朱由校。这是大明皇帝第一次巡幸朝鲜,使得朝鲜举国重动,李倧更是不惜血本来地来迎接朱由校。
“臣叩见皇帝陛下!”李倧率先跪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