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明1624 >

第100章

大明1624-第100章

小说: 大明162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玉函,朕准备让你出任太医学院的院副,担任医学方面的教学,朕还知道你曾经解剖过尸体,朕可以提供尸体给你研究。”朱由校说道。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五章 伽利略

    邓玉函应该是来中国的传教士中学术造诣最高的一个,他在医学、天文学、植物学等领域学识卓著,是猞猁科学院吸收为第七位院士,仅仅只比伽利略晚了几天。

    “诺。”邓玉函也没有拒绝,来西方传教士都明白,不进入帝国核心层,他们的传教永远无法成功。

    “罗雅谷,你就出任钦天监的冬官正。”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诺。”

    “朕听说金尼阁有一个‘西书七千部’的计划,可有此事?”朱由校问道。

    “是的,金尼阁现在在西安传教。”龙华民回答道。

    “让他来京师吧,朕给他安排地方,安排人员帮他一起翻译。”朱由校说道。

    “诺。”

    ……

    朱由校在这边安排从西方来的传教士,而在欧洲,孙元化也在紧锣密鼓地收集人才。

    李海龙等人此时已经到达了佛罗伦萨,而且已经找到伽利略。伽利略现在正在托斯卡纳公国,担任宫廷首席数学家和哲学家的闲职与比萨大学首席数学教授的荣誉职位。但此时的他正受到教会的迫害。

    “我们出使荷兰之前,约翰?施雷克(邓玉函)曾拖孙大使带信给你,这是施雷克先生的信。”李海龙掏出邓玉函的信件说道。

    “施雷克在大明过得还好吗?”伽利略接过信件问道。

    “一切都还好。”李海龙说道。

    “辛苦各位了。”伽利略客气地说道。

    “伽利略先生,其实我等奉大明皇帝陛下之命,想请您去大明传教授课的,陛下曾言,如果您愿意去大明,陛下愿封你为子爵,享受贵族待遇。”李海龙说道。

    “谢大明皇帝的赏识,只是我已年过六十,恐怕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而且没有教廷的允许,我也不会离开。”伽利略微笑着说道。伽利略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教徒,就连他在即将受审之前,他也不愿意逃离。

    “此去大明,最多两年的时间,陛下怕您路途辛苦,特意令孙大使为您安排了船只,保证一路上绝无任何风险。”李海龙说道。

    伽利略苦笑了一下,摇摇头,并没有说话。

    “伽利略先生,现在教廷对您并不友好,相反如果您能愿意去大明,大明帝国将会为你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资助,如果您不愿意担任教职,只愿意从事研究,陛下也一定会同意的。”李海龙不甘心地继续说道。

    “李先生,我恐怕真的无法去大明。”伽利略拒绝道。

    “如果教廷委派你去大明传教,您是否愿意?”李海龙不死心地问道。

    “这……”伽利略犹豫了。

    “我明白了,此事就由我们出面跟教廷交涉,您就等我们的好消息吧。”李海龙看出了伽利略的犹豫,他马上说道。

    说完,李海龙又打开了一个箱子说道:“这是陛下赏赐给您的,还请您收下。”

    “这似乎太多了吧,我可还没为皇帝陛下做过任何事。”伽利略拒绝道。

    “陛下仰慕先生的才华,特命我等送给先生的,陛下常言先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一生的奉献,两千荷兰盾根本不足以表达陛下对先生的敬意,还请先生务必手下。”李海龙恳求道。

    “请先生务必收下!”李海龙再次恳求道。

    “那好吧。”伽利略没在犹豫,收下了李海龙的两千荷兰盾。

    ……

    离开伽利略的家,李海龙一边派人送信给孙元化,一边准备在得到孙元化的下一步指示之后便前往罗马,觐见教皇乌尔邦八世。

    而另外一队寻找开普勒的队伍并没有李海龙这么顺利,钟光华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在林茨终于找到开普特。这主要是开普勒太穷了,穷到只能靠算命来维持整个家庭的开销。

    虽然寻找开普勒非常的辛苦,但是挖走开普勒却是远比伽利略容易得多。钟光华找到开普勒的时候,开普勒的一个孩子刚刚因为贫困去世,钟光华的到来给这个已经无米下锅的家庭带了希望。

    仅仅只用了一千荷兰盾,前后只是说了几句话就收买了这个名垂青史的科学家。

    “皇帝陛下已经为您全家准备了所需要的一切,您以后再也不用为面包发愁了,你所需要的研究费用,皇帝陛下允诺将完全由皇室负担。”钟光华说道。

    开普勒和他的妻子商量之后,立刻决定跟随钟光华前往阿姆斯特丹。何况开普勒是个新教徒,在这里他受到了天主教教徒的排挤。

    就在钟光华带着开普勒前往阿姆斯特丹的时候,李海龙已经抵达了罗马。李海龙在得到孙元化的指示之后,立刻就前往了罗马。李海龙也给教皇进献了从大明带来的礼物,礼物主要是来自大明丝绸和瓷器。

    对于大明使者的到来,乌尔邦八世是非常欢迎的。大明对于整个教会来说,是一块蓝海,而且大明在教皇心中,是一个极其富庶的国度。

    “听说你们孙大使是一位天主教徒?”乌尔邦八世问道。

    “回教皇冕下,是的,在大明已经上数十万的天主教徒。”李海龙说道。

    “看了利玛窦和龙华民等人在大明传教取得了不错成绩。”乌尔邦八世满意地说道。

    “在大明有亿万的百姓,还有许多人无法谛听到教会的福音,我恳请教皇冕下能派遣伽利略前往大明传教。”李海龙恳求道。李海龙现在想到是怎么把伽利略骗到大明去?其他对他来说都并不重要。

    “为何要指定伽利略?我可以派遣更多更优秀的传教士前往大明。”乌尔邦八世说道。

    “在大明帝国,皇帝陛下富有整个帝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如果得不到皇帝陛下的认可,教会是很难在大明发展起来的,而陛下自从阅读了伽利略先生的书籍之后,一直将伽利略先生引为人生的知己,如果教皇冕下能让伽利略先生前往大明传教的话,必定会受到皇帝陛下的认可,这比教皇冕下派出更多更优秀的传教士更有用。”李海龙解释道。

    (本章完)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六章 帝国银行一案

    “此事需要教会商议之后才能决定。”李海龙的话的确打动了乌尔邦八世,在中国的传教,如果能打动大明的皇帝陛下,的确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是朱由校来自后世,经历了几十年的无神论教育,想说服他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李海龙的这个理由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轻易地就说服了整个教会的高层。伽利略被特意招到罗马面授机宜,然后乌尔邦八世准备派遣了一支五十人的传教队伍和伽利略一起前往大明。

    对于这个要求,李海龙肯定是无法拒绝的,双方约定在里斯本集合,然后一起跟随大明的船只前往大明。

    在说服伽利略和开普勒之后,孙元化开始准备第一班返回大明的船只。虽然孙元化同欧洲各国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甚至连英国的查理一世都搭上了线,而且查理一世也在考虑同大明建交一事。

    但考虑到海盗等问题,孙元化依然从欧洲购买了五艘最先机的战船和五艘商船,并且将其中一艘商船改装成豪华的轮船,专门用来运载从欧洲挖来的科学家。

    ……

    凭借着大明强大的经济势力和国家影响力,朱由校在欧洲的计划开展地极其顺利。在大明本国开展的工作反而有些不尽如人意。

    杨涟带着督察院工作组在六月份就抵达山东了,但是一直都七月份进展都并不是太顺利,小鱼小虾是抓了几个,但距离解决山东之事达到朱由校要求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敢唆使流民砸抢帝国银行,一般小鱼小虾是不可能有这个胆子的。

    而现在整个山东官场在这件事情似乎是铁板一块,袁可立虽然支持杨涟的工作,但是取消火耗,损害的是整个官场的利益,就连袁可立的亲信在这件事情也显得不是那么积极。

    “袁抚台,已经七月底了,如果到八月底如果还不能解决帝国银行一案,到时候恐怕会有大麻烦。”杨涟坦诚地说道。

    “可是陛下要亲自过问此事?”袁可立问道。

    “陛下蛰伏三年多,自天启四年起,励精图治,甚至不惜赌上帝国的国运,只为中兴大明。现陛下欲推行新政,没想到刚出京师就遇到如此的大阻力。为了山东帝国银行一案,陛下已是龙颜大怒,如果迟迟不能破案,陛下一定会拿山东第一个开刀,到时候必定又会是血流成河。”杨涟说道。

    “杨宪政,陛下可规定破案的时间?”袁可立问道。

    “没有,但依陛下的性格,他不可能无限期拖下去的。”杨涟回答道。

    “我以为此事极有可能牵涉到了山东一地的藩王。”袁可立轻声说道。

    “山东一地可有鲁王、德王、衡王三位王爷,不知与哪一位有关?还请袁抚台明示。”杨涟立刻问道。

    “我也只是有耳闻,但却没有确凿证据。”袁可立说道。

    袁可立在山东待了好几年了,很多事情瞒不过他的眼睛,只是这次有藩王插手,他是真的有点担心最后的局面不好收拾。朱由校是要削藩的,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而且还被列入了新政,袁可立现在担心的是朱由校会借机削藩。

    大明的藩王现在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状态,仿佛就像一根被崩到了极致的弓弦,只要朱由校再稍微压迫一点,极有可能就会有藩王造反。狗急了还会跳墙,何况是人,这些藩王虽然被皇室当猪养着,但毕竟都是有想法的人,如果真的连食都不给,肯定会有一两个藩王会跳出来的。

    袁可立从内心是希望朱由校暂时不要削藩的,毕竟现在帝国内忧外患,如果内部先乱起来,到时候肯定会给敌人有可乘之机。这一切就使得他在他的人在消极对待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并没有太过在意。

    “袁抚台可是在担心陛下借机削藩?”杨涟轻声问道。

    “我以为此时并不是削藩的时候,虽然皇室宗族给帝国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但是各地的藩王在当地都是极有影响力的。”袁可立的话只说了一半,但意思却是非常明了。

    “我以为陛下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非全无道理,现在国库空虚,国家的赋税有很大一部分都给了这些藩王们,到现在还欠着各地藩王的俸禄,而各地又贪官污吏横行,甚至就连军队都毫无战心,这些都已经动摇了帝国的根本,如果再这么下去,国将不国。”杨涟说道。

    “鲁王、德王、衡王三王与陛下的血缘关系都已经疏远,如果真的其中有哪一位跟帝国银行一案有关,我怕陛下会下重手,你也能感觉得到现在帝国之内的藩王是什么状态?”袁可立说道。

    鲁王朱以海、德王朱由枢、衡王朱常?与朱由校都已经隔了许多代了,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这都好几代了,跟朱由校已经谈不上任何感情了。

    “袁抚台,你到现在还没明白吗?此事我们出手还余地,可以控制事态的发展,如果是陛下莅临山东,那真的是什么余地都没有了,陛下的山西之行你也看到了。”杨涟劝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