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晚清之乱臣贼子 >

第371章

晚清之乱臣贼子-第371章

小说: 晚清之乱臣贼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关于洪秀全的事上,吴超越当然信不过他。

    但吴超越还是不肯死心,绞尽脑汁的盘算了几天后,吴超越觉得还是自己有希望阻止改动版天京事变的发生,一是吴超越知道杨秀清和石达开的私交很好,又都是比较能脑子做事的人,就算有什么矛盾,也有坐下来和气说话的可能。第二则是南京太平军是被杨秀清亲手掌握,只要能够提醒杨秀清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在石达开突然返回南京时牢牢守住内外城门,就不用担心石达开会带着军队杀进城里和杨秀清火并。

    “是否冒险派人和杨秀清联系?他如果乘机拿到了我准备谋反的证据怎么办?”

    被这个艰难选择困扰的时候,天大的喜讯突然传来,吴超越的靠山肃顺在京城里的党争中大获全胜,敢在朝廷里故意刁难掣肘吴超越的满清官员不复存在不说,肃顺还得意洋洋的派人送来书信,让吴超越有什么要求只管提,直接表态全力支持吴超越放手大干。而吴超越在大喜之余,也终于想到了一个阻止天京事变爆发的办法,亲手写了一道书信给肃顺,一边向肃顺道喜,一边理直气壮的向肃顺提出了一个惊人要求——直接与太平军方面取得联系,以招安和招降太平军将领为名,离间和分化太平军的内部!

    为了让肃顺明白自己此举的苦衷和目的,吴超越当然随信附上了张德坚收集的太平军情报汇总抄件,又让口才出众的郭嵩焘亲自携带书信及情报抄件送到北京,当面向肃顺解释原因,还让郭嵩焘介绍了自己所准备采用的办法。

    “肃中堂,吴抚台他准备这么做,同时派出一明一暗两个信使去和长毛联系,公开派出的信使大张旗鼓的去见石达开,呈递书信向石达开陈述利害,指出杨秀清匪首对他的猜忌迫害,迟早必然会有血光之灾,劝他悬崖勒马,弃暗投明,斩杀洪杨二匪将功赎罪,同时也故意引起杨秀清对石逆的更进一步猜疑,激化他们的矛盾,也诱使他们内讧火并,自取灭亡。”

    “暗的信使派给匪首杨秀清,书信上,吴抚台将直陈杨秀清的所作所为,迟早必遭洪秀全暗害,也警告杨匪石匪此番的怪异调动目标是他,力劝杨秀清先下手为强,杀死洪秀全率众来归。”

    “如此一来,杨匪心中必然生出警惕,又闻知吴抚台派人招抚石达开,定然对石达开更加猜忌,轻则疏远提防,重则直接处死,甚至先发制人杀死洪匪篡位夺权。但不管杨匪做出任何选择,都只会对我大清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果还没砍死政敌柏葰和扳倒偷偷摸摸捣乱的鬼子六,肃顺是否会采纳吴超越的这个建议肯定得仔细掂量——稍有不慎就可能让吴超越背上暗通长毛的嫌疑。而现在既然大权独揽,又觉得死党吴超越的办法相当靠谱,投入小见效大,肃顺便也没有迟疑,当天就把郭嵩焘领进了紫禁城里,让郭嵩焘当面向咸丰大帝陈述吴超越的妙计。——也的确是妙计,只不过没用这条妙计效果很有可能更好。

    还别说,咸丰大帝对此的反应还真让肃顺意外了一把,听完了郭嵩焘陈述的吴超越妙计之后,咸丰大帝不但没有猜忌狐疑,相反还露了喜色,惊喜说道:“好主意啊,和我大清太宗以离间计诱杀毛文龙有异曲同工之妙啊?不过区区两封书信,了不起再死上两名信使,那怕有一道书信可以收到效果,那也是一本万利了啊?”

    “主子,奴才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肃顺乘机说道:“但吴超越又说了,因为此事需要在暗中与杨匪发逆联系,恐有瓜田李下之嫌,故而不敢擅专,只能是先请旨准行,以安圣上之心,亦塞言官之口。”

    “给吴爱卿拟一道密旨,朕允许他暗中与任何长毛发匪联系,实施此计间杀洪杨二匪!”

    咸丰大帝想都不想就一挥手,一口答应,末了又微笑说道:“这个吴爱卿,也真是小心,寄书招降的事在战场上屡见不鲜,还用得着什么请旨?朕难道连他都信不过了?”

    “这也是吴超越对主子你和大清朝廷忠心不二的明证。”

    肃顺乘机替死党说好话,末了,肃顺还很有头脑的建议道:“皇上,要不公开招降石达开匪首的事,直接由朝廷出面来做如何?奴才斗胆请皇上颁布一道圣旨,派人送抵石匪面前当众宣读,在旨意之中直陈石匪身陷危境,惟有斩杀洪杨二匪来投,方可尽赎前罪,活命受赏。”

    “如此一来,既可以让洪杨发匪想不知道此事都难,又可以让发匪明白,圣上你虽然身在京城处庙堂之高,仍对他们那宵小鼠辈的蝇营狗苟了如指掌,弹指刹那,便可将他们化为齑粉。”

    还是那句话,如果柏中堂和鬼子六等人还在的话,肃中堂这个建议肯定会遭到他们坚决反对——理由则是石达开肯定不会接受这道所谓圣旨,会有损咸丰大帝的威严。但是很可惜,柏中堂他们已经不在了,咸丰大帝在民间和太平军那边到底还剩多少威严,目前也是肃顺和载垣等人说了算,所以咸丰大帝也没犹豫,马上就一拍伪龙案,大声喝道:“就这么办!即刻拟旨,着人送往石逆军中当众宣读!”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怀疑吴超越此举的真正用意,当咸丰大帝亲自批准吴超越与杨秀清暗中联络的密旨送到湖北后,吴超越马上就欢天喜地的找来了赵烈文让他代笔时,赵烈文在听完了吴超越的要求后就提出了疑问,道:“慰亭,这么做会不会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我要的就是适得其反!”

    吴超越心里嘀咕,又明知故问道:“如何会适得其反?”

    “因为从张德坚的情报分析来看,洪杨发逆几乎已经是势同水火,石达开的军队南下,也有可能是奉了洪秀全的勤王密令。”赵烈文皱着眉头说道:“这么一来,如果我们不用这条离间计,洪杨发逆很有可能就会在短时间内反目成仇,动手火并,让我们坐收渔利。”

    “但我们如果用了这条离间计。”赵烈文又说道:“那洪杨石三大发匪即便彼此猜忌,互相怀疑,却又很可能会因为知道对方已有防备,不敢再动手火并,如此一来,我们岂不就是适得其反了?”

    “惠甫,你说这点,我事前也有考虑,也担心会收到反效果。但是惠甫,你忘了一点,你我和张德坚都不是神仙,没办法未卜先知。”

    历史稀烂的吴超越选择性遗忘了好象还记得的天京事变,振振有词的对赵烈文说道:“从张德坚的情报分析来看,洪秀全和杨秀清是有可能会在近期翻脸,石达开的军队调动也十分诡异,但我们能肯定石达开回师南下是为了干掉杨秀清吗?杨秀清真的已经把洪秀全逼到非杀他不可的地步了?这些我们能肯定吗?”

    并非穿越者的赵烈文老实点头,承认无法肯定这点,也明白了吴超越的另一层意思,说道:“慰亭,这么说来,你是打算稳妥起见,先利用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扩大离间他们的关系,也利用石达开的诡异南下刺激杨秀清,让杨秀清生出疑心……。”

    “如此一来,真能诱得洪杨石三贼直接动手火并当然最好。”吴超越补充道:“就算无法诱使和逼迫他们直接翻脸动手,也可以让他们互相起疑,彼此猜忌,从此再不能齐心协力,收循序渐进之效。”

    不能象吴超越那样勉强还能对历史未卜先知,赵烈文也就接受了吴超越的忽悠,立即提笔替吴超越给杨秀清写信。而吴超越松了口气后,也在心里说道:“杨秀清,石达开,我可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救你们了,求你们别打了,有什么事坐下来好好说话,大家都是汉人,有矛盾可以以后再说,现在先干掉满清蛮夷要紧。”

    “当然,你们最好是再先干掉洪秀全那个祸害精神病,既解决了更多的隐患,也让我在满清朝廷里有个漂亮的交代,让我掌更多的权,更多的兵马,更好的帮你们对付满清野猪皮这个共同的敌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四章 政变之前

    南京,长江北岸,浦口码头。

    三千名最精锐的安徽太平军将士已然整装待发,身负洪秀全密令的天京水师总制张子朋,也已经带着运兵船队来到了浦口码头,只等石达开一声令下,三千太平军将士便可以登船出发,渡过长江直抵现在已经改名为天京的南京城下。

    石达开迟迟没有下令,眺望着南岸的南京城,石达开英俊的脸庞上还尽是复杂神情,因为石达开这一次渡江回京,名誉上是参加洪秀全长子洪天贵福受封幼主的典礼,实际上却是为了执行洪秀全的密诏命令——逮捕杨秀清及其主要党羽!

    石达开很理解洪秀全为什么会下这道密令,事实上不光是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其他王侯都已经忍受不了杨秀清的骄横跋扈,独断专行,就是与杨秀清有着深厚交情的石达开都已经无法忍受,觉得杨秀清实在是太过分太霸道,太不把洪秀全和金田起义时的老战友放在眼里。更知道洪秀全如果不抢先动手,说不定那一天杨秀清就会废掉甚至杀害洪秀全,篡位自立。

    石达开也有一万个理由执行洪秀全的密令,回师安徽之后,石达开首创太平天国的地方行政体系,开科取士招揽人才,整肃军纪,恢复治安,赈济贫困,慰问疾苦,同时又建立税法,依法收税不再靠掠夺为生,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获得了崇高威望的同时,却遭来了杨秀清的妒忌猜疑,掣肘打压,被迫率军离开安庆,在时机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起凤阳会战。

    克服了无数实际困难之后,凤阳会战倒是侥幸取得了胜利,石达开所部的太平军成功终于还是突破了清军名将袁甲三苦心经营的淮水防线,大破淮北清军主力。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杨秀清更进一步的欺凌羞辱,先是无端指责石达开不能迅速拿下徐州,继而断然拒绝石达开提出的荡清安徽的战略建议,然后还干脆故意把石达开的岳父黄玉昆当众毒打三百杖,几乎当场要了石达开岳父的性命。

    打狗还要看看主人是谁,岳父老泰山竟然都被杨秀清如此污辱,石达开再不怒从心头起,恶向两边生,石达开就真不是男人了。

    但是,石达开却真的不想杀杨秀清,一是往日的交情让石达开下不了这个手,二是石达开太清一件事——如果没有杨秀清,就没有现在的太平天国!

    石达开从来就没信过什么狗屁拜上帝教,自然不信太平天国能够发展到今天是什么天父赐予,又身居高层,石达开当然对太平天国能够取得这么巨大成功的真正原因心知肚明。知道如果没有杨秀清,太平军早在永安时就已经全军覆没,也知道如果没有杨秀清的力排众议,坚持主张发起北伐杀进湖南,太平军恐怕现在还是广西大山里的一股土匪流寇。

    石达开更知道,假如没有天纵奇才的杨秀清出神入化一般的军事指挥,太平军绝无任何可能北穿湖南,攻克武昌,继而东取南京,北伐南征,建立太平天国的江山基业!

    石达开自信自己在笼络人心和施政安民方面胜过杨秀清十倍,但是在战略战术方面,石达开却又发自肺腑的对杨秀清佩服得五体投地,尤其是在攻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的宁镇会战中,石达开更是承认杨秀清的战术指挥堪称艺术,如臂使指的指挥十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