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了一会儿,网友们开始刷起了评论。
现在,他们彻底理解了!
“好辛苦,向基层军官们致敬!”
“你不是逃兵,你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国家,你是最棒的!”
“国家和人民必须对他们的青春负责。”
“同为基层军官,一句话:‘只要走进这个门,就准备奉献吧!’”
“认认真真看完了,很真实很感人,向你致敬!更向中**人致敬!”
“男儿仗剑酬祖国,未肯徒然过一生!”
王亮看了之后也是感慨颇多。
是啊,不管是战士还是军官,不管是士兵还是将军,都不容易。
基层军官,一年到头留营在岗,随叫随到,时刻保持待命状态。
他们同样也是有血有肉有业的普通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
从热血校园到铁血军营,从父母身边到僻远疆野,从繁华都市到茫茫戈壁,从激情彭拜到心如止水。
他们带着一颗忠诚的心走来,这颗心时而热情似火,时而温柔似水,对未来充满希望,又不时被现实搞得伤心。
“这位同志讲得很好。基层干部,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是融洽官兵关系、和谐内部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为了战士们的成长,为了部队的建设,他们受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这就是我们的军人,军人的汗和血是身份的荣光,流的畅快的光荣;军人的泪和痛,却是午夜一杯酒,无人看见无人知晓的时候,才敢放纵醉一次哭一场。”王亮做了下总结,也算是一些感慨吧。
突然出现的这位基层干部让王亮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一个人,一个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的人。
“这个时代进步太快,我们拼尽全力依旧难以追赶。这个世界欲求太满,我们拥有越多越难以满足。所以又会有谁,谁能有时间有心情对一个陌生人的离去,感到哀痛伤怀?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王亮问道:“有人愿意听我这个老头子再絮叨一个故事吗?一个基层干部的故事。”
评论区。
“老首长,您讲可以,但是我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您到屋里去,外面太冷!注意身体!”
“我们愿意!”
“当然愿意!”
“是啊,到屋里去暖和暖和吧。我就是宁省的,刚刚出去试了一下,寒风刺骨啊!您快回宿舍,我们都等着您!”
王亮笑着摇了摇头,回应道:“这个故事,只适合在寒风里讲,冷得锥心刺骨才好,这样我的心不至于太痛。”
0105 用生命诠释北疆卫士的赤诚
0105 用生命诠释北疆卫士的赤诚
在网友们的期待中,在瑟瑟寒风之中,王亮开始了故事的讲述。
那是二零零二年的冬天,年仅十八岁的杜宏参军入伍了,从家乡蒙省鄂市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北疆边防,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新兵下连队的时候时,因为表现突出,各训练科目成绩优异,杜宏被各个连队抢着争抢着要。
就在大家伙以为杜宏会选择一个条件最好的岗位的时候,他的选择却让人大跌眼镜。
杜宏主动申请去了最偏远、最艰苦的伊木河边防一连。
就这样,杜宏在伊木河埋头一干就是五年的时间。
后来,因为在部队工作成绩优越,二零零七年,他被保送到了石市的机械化步兵学院学习深造。
毕业前,他又做了一个选择,那便是选择回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伊木河边防一连。
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
边防一连的驻地伊木河位于大兴安岭的深处,在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南岸。
那里冷,极寒天气下气温能达到零下六十摄氏度,全年无霜期仅有八十天。
那里苦,每年大雪封山长达四个月。
那里荒,方圆百公里荒无人烟。
那里险,要时时刻刻面对复杂的边情。
但杜宏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这里。
只因为这里有熟悉的营房、有熟悉的战友、有熟悉的边境线、有熟悉的孤独、寂寞和寒冷。
当杜宏再次回到连队见到战友们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终于回到家了!”
对,他把这里当了家。
二零一零年,边防一连被京城军区授予“伊木河模范边防连荣誉称号”。
第二年,团党委在为连队选配新任连长时首先征求了杜宏的意见。
杜宏的同学、朋友们都建议他离开伊木河,借着这个机会选择个离家近点的岗位。
此刻杜宏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他知道远离父母,没法照顾的辛酸。
他知道远离爱人、让她一人守家的艰难。
他更清楚自己年龄大、学历低、发展进步空间受限的现实。
但是杜宏的心里还是那个坚定的信念:“我是伊木河的兵,不把这个连队带好,我就是千古罪人。”
就这样,他第三次选择了伊木河。
王亮讲到这里,评论区热闹了起来。
“这个干部不孬!”
“好样的!”
“后来呢?”
“接着讲啊,老首长。”
“这么好的人怎么从来没有报道过呢?”
“我知道杜宏,他是。。。。。。哎,算了,还是继续听老爷子讲吧。”
“我怎么隐隐约约有一种不好的预感呢?杜连长他?最后?”
王亮稍微顿了顿,组织了下语言,继续自己的讲述。
伊木河边防连管段一百多公里,山高林密、地势险峻、情况复杂,执勤控边任务十分繁重。
从一名普通战士到一个连的指挥员,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信念早已融入杜宏的血脉。
他带领连队官兵苦练军事技能、提高实战本领,在边关哨卡锤炼雪域精兵的血性担当。
杜宏深知,要想捍卫祖国领土的尊严,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
刚入伍的时候,他的身体条件并不突出,凭着不服输的一股劲,他给自己开起了小灶。
每次跑步都要系上沙绑腿、穿上沙背心;做俯卧撑,他在背上绑了几块砖头;练单双杠,别人做十个,他坚持做二十个,实在做不动了就在杠上撑一会儿;手榴弹投掷,每天至少甩上七八十枚教练弹。
经过一番苦练,新训结业考核时,杜宏获得了三项第一、一项第二。
打那时起,他逐渐成了团里的训练尖子,成了各级比武场上的一员猛将。
二零一一年全团建制连军事技能比武,授称不久的边防一连第一次与其他连队正面交锋,杜宏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他带着战友们连续一个多月摸爬滚打,泡在训练场。
比武期间,杜宏一个人参加了全部二十项比武中的十三项,最终勇夺七项第一,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红旗扛回了连队。
四年后的二零一五年,三十岁的杜宏已经是全团年龄最大的连长。
又是在比武场上,杜宏的表现再一次让全团官兵深受震撼。
由于长期高强度的训练,杜宏的左臂有习惯性脱臼的毛病,在进行400米障碍比武时,旧伤复发,攀爬云梯到一半时重重地摔下了障碍。
连队官兵劝他:“连长你别上了,我们照样能拿第一!”
在现场的团长也看着心疼不已:“就冲杜宏的这种精神,他完不成我也要给60分。”
杜宏却说:“我是伊木河的兵,是一连之长,这时候不上啥时候上?”
他耷拉着左臂硬是重新站上跑道,几次从云梯掉下来,又在战友的帮助下重新爬上去,咬着牙坚持跑完了全程。
见过杜宏抓训练的人都说他太“狠”,像个“疯子”。
边防一连的官兵都知道:“连长是一个制定了训练计划就不会更改的人”。
二零一五年的一天下午,突然下起大雨,军士长建议将计划在室外进行的战术训练改为室内学习,他找到杜宏,话才说到一半就被杜宏一句话憋了回去:“难道下雨天就不打仗了吗?”
随后,全连照常集合,向训练场进发。
路上有一处水洼,官兵们都绕了过去继续前进。
杜宏见状,二话没说,自己先从水洼处低姿匍匐过去,带着满身泥水站了起来。
连长的意思大家瞬间就领悟到了:战争不会选择天气!
随后,从干部到战士,大家一个个从水洼处匍匐通过。
为了把每名战士都练成精兵强将,杜宏经常带着官兵“折腾自己”,野战生存一走就是两三天,“假想敌”袭击一整就是后半夜。
他带着大家改建特种射击靶场,把三种枪械完全分解,让官兵结合后再比射击。
就在牺牲前几天。
他还计划着利用元旦假期开展适应性训练,在林海雪原上组织一场“猎人比武”。
。。。。。。。
“牺牲”两个字说出来的时候,王亮早已经是老泪纵横。
0106 致伊木河的守护者
0106 致伊木河的守护者
评论区也炸了!
“牺牲?!这么好的人怎么牺牲的?老天爷瞎了他的狗眼吗?!”
“我就知道是这样!我就知道是这样!好人为什么长命!”
“敬礼!连长走好!”
“不辱使命,为国戍边,好兵!敬礼!”
王亮用孙为民递过来的卫生纸擦了擦泪水,哽咽了良久才道:“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下午,蒙省伊木河边防一连连长杜宏训练执勤检查哨所途中不慎摔下山崖,抢救无效牺牲,年仅三十二岁。”
王亮几度哽咽,但还是继续讲道:“自此,杜宏告别了已经怀孕两个月的妻子,告别了重病中的母亲,告别了伊木河,告别了他最热爱的岗位,告别了他的兵们,告别了巡逻线、告别了大门岗、告别了哨所、告别了库房、告别了马厩、告别蔬菜大棚。。。。。。。”
“最让杜宏自豪的事情是参加二零零九年的建国六十周年大阅兵。”
那一天,他站在参阅的战友前做自我介绍:“我叫杜宏,是陆军学员方队第六排的一名队员。我部队驻地在共和国版图的最顶端,我的战友们每天用脚步捍卫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这里我们要用我们的脚步向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献礼。”
杜宏知道,他身上肩负着伊木河所有官兵的期望和骄傲。
他必须以飒爽的英姿走过**广场,就像在所有哨位上做的那样。
评论区。
“英雄走好!”
“杜连长没有离开,他只是忙碌在另外一个哨位上。”
“祖国和人民永远不好忘记他!”
“请照顾好他的妻子和遗腹子,让英雄走的安心。”
“敬礼!”
“敬礼!连长走好!”
“老兵在此……连长走好!”
曾经,这个故事感动了许多人。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谁还能记得这位连长?
生命,只有一次。
选择成为军人,就必然已经做好了奉献和牺牲的准备。
你们说军官的待遇福利怎么怎么好,可何曾知道他们付出了多少?
现在还有人记得杜连长吗?
他只不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中十几万连长中的普通一个,只不过是沧海一粟。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王亮放声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