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乱臣贼子-第5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俊达和谢映登等人组成了瓦岗团体,虽然效力在李世民麾下,但这个时候,难免有其他的心思。
“我李世民厚待他们,想来不会发生叛变的。”李世民取过一边的白纸,在上面写了一个“守”字,想了想,然后又写了一个“撤”字,就是想告诉李绩,在不能放手的情况下,就领军撤退。
李世民并没有想到,自己的书信还没有送到晋阳,晋阳的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是半个月的时间,三条河流分别节流成功,首先成功的是晋渠,从城内穿过,昔日的晋渠养育了晋阳城,成为晋阳城的主要水源来源场所,现在却成了晋阳的致命祸端。大水呼啸而过,冲入城中。
更让李绩没有想到的是,李信在晋渠之上,居然放置了数根巨木,巨木前面尖尖的,顺着洪水呼啸而下,首先就撞击在水门之上,坚固的水门轰然倒塌,若是李信愿意,可以在此刻命人沿着水门攻入城中。
大水呼啸而入,晋渠短时间根本就不能消化这些洪水,铺天盖地,瞬间就摧毁了无数的家园,整个晋阳城都陷入水灾之中,当然,这种水灾除掉刚开始要了一些人的人命,到了后来,也只是让城中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的艰难。
“李信让我们打开城门,晋阳百姓离开晋阳,否则,大水冲击城池,造成的伤亡,李信概不负责。”李绩看着手中的纸条,嘴角露出一丝苦笑。
可以想象,这个时候,恐怕晋阳城中许多百姓都已经收到这个消息了。这些百姓恐怕都想着立刻离开晋阳,都不想死在这里,军心震动也是成了必然。(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二章 阳谋
“将军,城门口已经聚集了许多老百姓,他们都吵着离开晋阳。”这个时候,一个城门校尉闯了进来,神情慌乱,大声说道。
他的话刚刚说完,外面又传来一阵马蹄声,就见十几个校尉纷纷赶来,李绩认得这些人都是城门校尉,各个神情慌乱,李绩顿时一阵苦笑,很显然,这些人都是为了那些老百姓的事情来的。他和尤俊达望了一眼,嘴角露出露出苦涩来。
李信现在只是放来了晋渠一条河流,就造成了如此影响,若是再将汾河和晋水的洪水放出来,还真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拳头收回去才是最有力的威慑。”尤俊达低声说道。
李绩恍然大悟,李信用汾水和晋水来威慑晋阳,不仅仅是用来威慑他李绩的,更重要的是威慑城中百姓的,那些无知的百姓可不会管晋阳的真实情况,他们只知道一个晋渠就让自己生活不便,有的人还差点被淹死。若是再放来晋水和汾水,恐怕整个晋阳城的百姓都会被淹死。
李信不仅仅是自己威慑李绩,还要利用这些百姓来威慑李绩,逼迫李绩打开城门,放出老百姓,保留晋阳的元气,更重要的是动摇晋阳军心,晋阳军中,有很多都是晋阳人,李绩若是不允许,那些士兵将军岂会愿意,若是同意了,这些人难免也会紧随其后,逃之夭夭。
“不如,让我们的大军也化妆城老百姓,出城之后,趁机反击李信大营。”尤俊达忽然说道。
李绩面色一动,正待说话,旁边的一个校尉苦笑道:“将军,李信已经派了不少的书吏,坐镇城门外。任何一个从城中出去的人,恐怕都要在哪里登记。”
“还有这种事情?”李绩顿时目光中露出怒火来,这个李信明摆就是准备动摇李绩的军心,让李绩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的难受。
“放他们出去吧!”尤俊达忽然叹息道:“大将军,我们留在这里也是一个死,末将希望死后,有人能记得我们的英勇,而不能说我们为了自己生存,造成晋阳百姓都被淹死,或许李信就是这个心思。他要水淹晋阳,可是却不想将这个恶名放在身上,才会逼我们。真是一个虚伪和狡诈的家伙。”尤俊达一脸苦涩,明明是想当**,却是想着立牌坊,说不出的恶心。尤俊达却没有任何办法。
李绩点了点头,李信不就是这么想的吗?若是日后晋阳被淹,死伤无数,别人不会说李信。只能会说李绩如何如何,所有的罪责都会指向自己。
“放行。”李绩心中叹息了一声,说道:“尤将军,你也可以走了。我与李信是生死仇敌,你可以投降,但是我却不行。”李绩一阵苦涩,想自己从小渴望成为一代名将。封妻荫子,一切都是与自己所料想的那样,归顺李密。被封为郡公,现在更是被封为国公,可惜的是,当年一步走错,现在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
“晋阳不可守,前往太原城如何?”尤俊达沉默了半响才说道。
“太原虽然不错,但是是新城,比不得晋阳城高池深,李信攻打太原或许费力气,但是绝对抵挡不了对方多少时间,实际上,我最担心的还是城中士兵,这些士兵多是晋阳人,我们放他们的家人离去,这些士兵还有心思为我们作战吗?”李绩长叹了一声。
“城中士兵五万人,有两万人都是晋阳本地人。他们的家人离开了晋阳,他们哪里还有心思为将军而战?”尤俊达点了点头说道。
“将军,何不迁将士家小前往太原城,现在晋水已经被抽干,可以过桥,很快就能到太原城,将军把守太原,将士们为了家小,肯定会奋勇作战的。”一名校尉闻言忽然说道,却发现一边的袍泽用愤怒的眼神望着自己,顿时明白了什么,赶紧低着头不说话了。
“这也是一种办法。”尤俊达双眼一亮,说道:“在城外,还不知道李信会如何对待这些百姓,不如进入太原城,好歹都是将士们的家属,我等自然会善待这些百姓,这样一来,将士们也能安心抵抗李信了,最起码没有后顾之忧。”
“那就实行,让将士们的家眷都去太原。”李绩拍着大腿说道,他用赞许的眼神望着那名校尉,若不是这个家伙,恐怕还想到这样恶毒的策略,这样一来,不但能保住自己的名声,让天下人没有办法说什么,更重要的是,能让将士们安心抵挡李信的进攻,保住了晋阳城。
城外,李信亲自领着众人来到一处安民点,十几张桌子摆在城外,几案上摆放着不少的书籍,还有十几个大牌子,牌子上写着“务善坊”、“务本坊”等等地名,每个地名上都有许多名册,这些都是锦衣卫的功劳,能将晋阳城内所有的名册尽数取了出来,让这些晋阳百姓出来的时候,纷纷报备自己所在的位置,这样也能防备李绩派人出来捣乱。
“李绩还是知道事理的,他若是不将这些百姓尽数放出来,朕会毫不犹豫的挖开堤坝,让晋水和汾水尽数冲入晋阳城内,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所有的罪名都会落到李绩身上。”李信略显得意的说道。
“陛下行的是阳谋,李绩就算是知道,也没有办法来解决此事。”房玄龄也笑道:“他若是不开城门,不用我们出手,城中的百姓就会杀了他。”
“城中的百姓都出来了,臣听说敬仰守军有不少都是当地人,自己的家人出来,臣就不相信,这些士兵还有心思继续战斗下去。”沈千秋阴森森的说道。
“若是将这些百姓都弄到太原城如何?”苏定方却是冷着脸询问道。
“只要不在身边,就算是放在太原城也是一样。”李信笑呵呵的解释道:“眼下就是无解的局面,除非李绩能将晋阳籍士兵都放出来,只是这样一来,他承担不了兵力减少的风险。”
“实际上谁也不愿意这种事情发生,可是为了天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李信指着远处的晋阳城,只见晋阳城缓缓打开,已经有不少人走了晋阳城,这些人神情慌张,拖家带口,纷纷朝城外而来,这些人以前都是李渊的忠实臣子,但是现在,李渊明摆着大势已去,晋阳随时都会落入李信之手,这些人这个时候,也纷纷抛弃了李渊,毕竟自己的生命要紧。
“将他们按照坊市来排列,避免这些人中还有李绩的兵马和探子。”李信望着远处走来的百姓,面色有些凝重的说道。越是到了最后,越是要小心翼翼。
“陛下,李绩现在已经是无解的局面,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只能是死亡或者是投降。”苏定方迟疑了一阵说道:“陛下,是不是等这些百姓都出来了,继续水淹太原?”尉迟恭等人听了纷纷望着李信,显然他们也想知道这个消息。
“凌卿以为呢?”李信并没有回答,而是望着凌敬说道。
“这个时候不投降,那就是死忠李渊的人,这样的人,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投降的,臣以为,可以水淹晋阳。”凌敬想也不想的说道:“以前陛下还担心这些老百姓的问题,但是现在这些老百姓都已经出来了,那就没有这些担心了。臣建议可以像对付晋阳水门那样,利用水势对晋阳城墙发起进攻,相信水势的作用能摧毁晋阳城的根基。”
苏定方等人点了点,对于李信进攻水门的方式,一开始他们是不理解的,但是水门被几棵巨大的木头撞的粉碎,使得晋阳水门洞开。
“再等等,再等等。”李信看着那些蜂拥而出的晋阳百姓,摇摇头说道:“这些百姓出来了,我们要提供粮草。不过,这种粮草不是白送的,让他们干活。堆土堆,在晋阳城外堆上土堆,然后架上没良心炮,若是李绩再不归顺,就用炮轰他,若是再不归顺,就直接防水,朕就淹了晋阳,大不了再建一个晋阳就是了。”
李信面色凶狠,望着晋阳,李绩是他必杀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李世民现在已经不行了,绝对不是自己的对手,自己最担心的是,若是李绩投靠了突厥人,利用突厥十几万骑兵,那对于新兴的大唐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若不是有一个沈如燕,弄不好自己还能招降,可惜的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陛下,臣以为李绩或许已经存了必死之心,但是李绩是如此,尤俊达呢?”凌敬低声说道:“尤俊达乃是出自瓦岗寨,后来归顺了王世充,再归顺李世民,趋利避害,莫过如此,臣以为这样的人,绝对不会让自己死在晋阳。不如派人前往说之,我大唐如日中天,陛下英明神武,或许还能让其归顺我大唐。”?
“千秋,派人去接触一下尤俊达,看看能不能让其归顺我大唐,朕不吝赏赐。”李信点了点头说道。(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三章 众叛亲离
“将军,夜深了,为何此时还不睡?”尤俊达在太原的宅院之中,小妾在他身上披了一件长衫,忍不住轻声询问道。
“世事艰难,哪里能睡的着。”尤俊达摇摇头说道。
虽然已经将晋阳守城士兵的家眷都弄到了太原来,美名其曰是为了保护这些士兵的家眷,但是尤俊达自己知道,不过是为了安定晋阳守军之心,或者彼此都知道,这些家眷就是人质,尤俊达知道,李绩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赵这一次,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高句丽人身上,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但是又不得不如此。
“将军,前面不是有大将军李绩顶着吗?他若是投降那就投降,他若是撤退,那就撤退,他若是战死,您?”小妾面色一变,赶紧低下了头。
“战死?你为什么说我们一定会失败呢?”尤俊达听了之后,面色一动,却是没有说话,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