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铁血兵魂 >

第227章

铁血兵魂-第227章

小说: 铁血兵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钟国龙和刘强接到新兵的第二天,陈利华已经坐上了前往军区训练营的火车。作为团里推荐的优秀侦察兵骨干,陈利华这次参加的是为期半年的狙击手专业培训。这次培训是军区组织的,参与的队员都是经过基层比武选拔上来的尖子,目的就是提高阻击手实战能力,为了锻炼阻击手们在恶劣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军区特意把这次集训的时间定在了12月。

    ( )

【第260章】 高手云集(1)

    陈利华一起去的,是侦察连另外一名专业狙击手刘万是河南人,个子不高,但是身体很结实,他是一名有着六年军龄的老兵,曾经多次在军区举行的射击比武中取得优秀成绩,陈利华虽然和他不在一个排,但是凭借着对狙击的热爱,两个人早就熟识了。

    火车从威猛雄师团驻地附近的车站通过,要一直行使18小时,才能到达军区的所在地,到底是两个人还好些,陈利华和刘万利一路上聊着自己对狙击的体会,也聊着连队里面的各种事情,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大半,两个人一路上很兴奋,都没有困倦的感觉。

    火车在一个小站上停了几分钟,下车的人和上车的一样,都不是很多,此时火车上乘客并不多,许多乘客已经脱了鞋子,将身体躺到座位上睡了起来,陈利华他们两个人对面坐着,每个人都拥有三个座位,但是毕竟要注重军人形象,都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刘万利起身拿了两桶方便面,走到车厢间的开水箱前面,将方便面冲好,陈利华连忙走过去帮他接过来,两个人一起吃了起来。

    陈利华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训,总是有提不完的问题,刘万利笑道:“小陈,你不用老问我,跟你说实话吧,集训我参加过,团里的自不用说,师里的也有几次,但是像这样军区一级的,我也是新媳妇上轿——平生头一遭!要不我说你运气好呢,新兵头一年就遇见这么好的机会,前途无量啊小子!”

    陈利华笑笑。如实说道:“这我倒没想那么多。我现在最担心地就是,这次来的肯定都是精英,咱们地水平和人家比较,到底有没有差距?我是新手,就不用说了,就说老刘你吧,你自认为在里面能排到什么位置?”

    刘万利笑道:“这个……怎么说呢。我这么跟你说吧,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前在师里地时候。我还自认为能排到前面。现在整个军区集训,我估计我连中等都排不上呢!”

    “谦虚吧?”陈利华表面上笑,但是已经有些心虚了。老刘的射击水平他是见识过的,自感觉和这老兵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要真是像他说的,连中等都不算,那自己岂不是更差?但是心虚归心虚。陈利华内心还是相当自负的,一直以来。陈利华感觉自己简直天生就是狙击手的料,因此对于老刘地回答,他是抱怀疑态度的。

    刘万利知道这小子的心思,好象有意要泼凉水似地,将方便面盒向旁边推了推,指着窗外说道:“你说,现在火车地时速大约有多少?”

    陈利华观察了一下窗外树木的距离,此时火车刚出站,正在提速,想了想,说道:“每小时四五十公里吧……”

    刘万利向窗外虚手一指,说道:“我听说军区的特等射手,能站在时速五十公里地车上,命400外的啤酒瓶!”

    陈利华吓了一跳,跟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看,头摇地像拨浪鼓,要知道,五十公里时速的车,会让乘车的人产生不小地惯性,加上车的颠簸,还有风速、枪本身地偏移,命400外的啤酒瓶,那简直跟神话差不多400外的啤酒瓶,即使在瞄准镜里面也不会比一颗玉米粒大多少!

    “老刘,你夸张了吧?”陈利华摇着头说:“要说摆个胸环靶,我的水平上靶都有难度,真有那样的枪法?”

    “看你不信吧?”刘万利像是早预料到了,马上拿出实证:“我新兵第一年的时候,就咱们连,有个叫马响的老兵,就我说的那场景射击,用85十发能中个**发!后来训练的时候右胳膊受了伤的——对了,那时候咱们连长就是他的班长,你要不信等回去你问问连长!”

    刘万利这么一说,陈利华不得不信,这是他这次集训受到的第一个刺激,张大嘴巴好久,看着窗外,脑子里还想着假如窗400米外真有一个酒瓶,自己十发能中几个。

    刘万利看陈利华在思索,也没打扰他,坐在对面想自己的事情,好在两个人算是狙击手出身,对于长时间的枯燥和无聊都有着先天的忍耐力,区区的十八个小时的车程,并没有对

    成什么影响。

    几个小时以后,火车终于停靠在一个大城市的车站——说是大城市,与南国的那些大都市自是不能相比,但是正对着车站的几座高楼还是给了已经一年没进过城市的陈利华足够的震撼,其实天气和军营差不多的冷,但是不同的环境往往影响人的感官,陈利华此时就感觉这人多的地方,连空气也温暖了许多。

    两个人各自背着背包走出站门,迎面一名中尉和一个士官已经举着牌子在等了,陈利华和刘万利连忙过去接洽,这时候站门口又走出来三个战士,三个人都是三级士官,一问,居然也是来参加狙击手集训的,他们上车的站点距离陈利华他们隔了两站,是同属军区的另外一个团,陈利华他们两个顿时遗憾怎么在火车上居然没有遇见。

    负责接人的中尉确认了几个人的身份后,很热情地带领五个人下了台阶,旁边停车场有一辆军车,中尉和士官招呼大家上了车,汽车发动,先是开出车站,然后沿着一条主道行驶了二十多分钟,出外环,又走国道,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军区教导大队的所在地。

    这里的营区明显比威猛雄师团到大上不少,营区几乎是依山而建,大门略低,里面地势稍高些,这里属于天山山脉的中段,从营区向后看,能清楚地看见四周连绵的群山,陈利华等人下车,不无新奇地看着营区大院里的一切。

    接下来是各部队交接、报告,一系列的手续办完以后,陈利华和刘万利被分在了一排平方宿舍中间位置的一间里,进去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了六个人,这时候的陈利华多少有些自卑:房间内的八个人,除了他是个一年兵,其余的最次也是二级士官。

    安顿好床位以后,大家凑在一起认识了一下,都是一个军区的兵,又正好赶上这样的“精英聚会“,大家都比较客气,彼此间还算融洽。这些战士里面,陈利华和刘万利来自威猛雄师团,其余六人中,有三名来自某边防团,一名来自军区直属部队,一名来自某直属侦察营。最后一名广西兵叫包四平的和陈利华他们同属一个师,算是兄弟团的人。人际关系是很奇妙的,就像在外村时人们要找本村的,在外国是又要多多团结本国的一样,同属一个师的包四平立刻和陈利华他们比较亲热起来。谈论中,陈利华能感觉到包四平简直是个枪迷,三句话不离打枪,甚至对于他来说,这次军区集训学习的目的远远不如打枪的目的,包四平笑道:“这下就等着过瘾了!半年时间,少说也得打上万把发吧?”

    大家都是同行,少不得探讨几句,又都留着余地,如此熟悉了半个多小时,又有两名士官入住,人算是齐了,一群狙击手正谈论间,集合的哨声就响了。众人大惊,没想到刚刚到这里就集合,连忙整装跑了出去。

    操场上,整整齐齐站了八十三名受训的狙击手,队伍前面站着一位中校,两名中尉,那中校身高最多一米七,又黑又瘦,两只眼睛很亮,不大,但炯炯有神。两名中尉倒是身高马大,站在那里神色严肃,有些发冷的目光注视着队列中的队员们。中校拿着花名册点完名,开始了集训的第一次讲话: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勇,是担任这次狙击手集训的教官,也是你们的队长。这两位是我的助手:钱海路、孙越强。集训期间,这两位将协助我完成各项集训内容。”

    中校声音音量不大,但是很是清脆,每个人都听得很清楚,陈利华刚刚在宿舍里听那个军区直属部队的老兵透露了一下这王勇的“资料”:内蒙人,32岁,据说枪法如神,百发百中。曾经参加过国内外组织的各种集训、比赛20多次,所得荣誉无数。刚听说的时候,陈利华脑海里立刻想象出王勇的样子:高大又不失敏捷,剑眉虎目,棱角分明——就像连长龙云。但是此时看到王勇,陈利华有些失望,甚至有些怀疑,眼前这个小个子真的能带领我们练就一枪毙敌的射击本领吗?

    ( )

【第261章】 高手云集(2)

    勇当然不知道陈利华此时的心理活动,介绍完自己和续说道:“下面我介绍我们此次集训的目的以及集训内容、规则、场所。我们这次由军区组织狙击手集训,可以这样讲:是范围的扩大化!因为军区的狙击手训练场地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规模的参训人数!一直以来,在这块场地上受训的,都是各师甚至各军的尖子、精英,都是万里挑一甚至几万里挑一的战士!”

    王勇的这段话说完,队伍有些骚动。大家都有些不服气:他话的意思,其实是说,这些战士不一定够资格参加这样的集训了!

    “有什么问题吗?”王勇忽然瞪大了眼睛,声音也提高了许多,队伍里顿时感觉到了王勇那种无形的威严,“我说的没错!作为你们的教官,我绝对没有看不起你们的意思,但是,你们需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给我不被我看不起的理由!我要的是成绩!这次集训的目的,是要提高各基层部队狙击手的实战能力和综合素质。集训的时间,自明天开始,结束时间不确定!因为对于最终合格的队员来说,时间是半年,但是对于无法达到要求的队员来说,集训时间可能仅仅是一个月,甚至就是明天!我们首先要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训练考核,参加集训的队员每个月的月底都要进行阶段性的狙击训练,内容第一为狙击手基础体能,第二为专业技能,第三是理论。没个月的月底。我们都将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继续下一步更严格地训练,不合格地,直接淘汰。是在这里过年还是回你们的老部队过年,完全取决于你们每个人的成绩!”

    王勇说完停顿了一下,队伍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在考虑着他话的意思。同时紧张感倍增,每个人都知道,军人以荣誉为第一。要真是没能通过考核退了回去。自己丢脸是小,给自己所在部队丢脸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百四十七章

    王勇介绍了基本程序之后,队伍宣布解散。王勇特别强调,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休息调整,当天下午,集训队伍进行了分班,以宿舍为单位。选出一名班长,陈利华这个班是一班。里面刘万利军龄最长,也最有经验,被王勇任命为班长,另外一名战士担任副班长。分班完毕之后,两名带队的中尉钱海路、孙越强带领战士们参观了营区,并熟悉了一下营区的食堂等地方。

    当天晚上,王勇给每个战士都发了一个笔记本,一支碳素笔,要求每个人必须坚持每天记《狙击日记》,并严格要求不管一天地训练多么疲惫,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情必须是要记日记,日记内容包括这一天的风向、风速、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