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秀才的逆袭 >

第184章

秀才的逆袭-第184章

小说: 秀才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清兵若攻江南,肯定会经扬州南下,停在镇江才能阻止清兵渡江,去南京干甚?”

    对卢芳,沈廷扬一直没有好脸色,在他看来,宦官和武夫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不过卢芳的脾气到好得很,被叱骂后倒是没有恼怒,想了一会儿后竟然认同了任思齐的命令。

    “咱家这就回南京缴旨,顺便把将军您的意思报告朝廷。”卢芳说着就要下船。

    “卢公公莫急,”任思齐慌忙拉住了他。

    “卢公公您也知道,大军一发,每日损耗甚多,我军携带的粮食已经所剩不多,还请卢公公回去禀报朝廷,为我军调拨粮饷!”说着让人递上一盘银子,足有一千两之多。

    “这是咱家的本分,将军您不必客气。”卢芳推辞了一番,收了下来,转身下了船。

    卢芳下船之后,任思齐立即下令,在南岸的江边扎下水营。

    岱山军训练已久,对于扎营之事已经非常熟练,在参谋司司长李彦直的指挥下,全军将士一起动手,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就扎好了营地。

    因为公主号等十艘三桅帆船是尖底海船,吃水很深,被放在靠着江心的外围,以它们为骨干,扎下了一座坚固的营盘。

    水营内部留足行船的通道,大船在外,小船在内。整个营地桅杆如林,旗幡招展,气度森严。传令的小船在营地里穿梭自如,各部将士令行禁止,显示出一番强军之态,看的一旁的沈廷扬啧啧称奇。

    一开始,沈廷扬对任思齐是很瞧不上的,因为任思齐年轻的实在有些过分。

    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经历过什么阵仗?有什么资格统领一支军队,朝廷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这样人身上?

    可是这几日的接触,沈廷扬对任思齐以及岱山军的印象大为改观。

    岱山军的气象和沈廷扬所见过的大明军队截然不同。不像其他明军士兵那半死不活麻木的样子,他所见到的每个岱山军士兵都是那么的生气勃勃,神采飞扬!

    虽然他还不知道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可从军队的装备上,沈廷扬知道战斗力应该不差。

    就拿这艘大船“公主号”来说,船只的巨大自然不用说,沈廷扬曾经主持过大明的漕运,也见过不少的大船。

    可是这艘船第二层甲板上那二十四门红衣大炮,看的沈廷扬胆战心惊。红衣大炮在大明也不少,可是都是安放在城头,用于守城啊,什么时候竟能装到船上了?难道这姓任的小子不怕开炮时船震散了架吗?

    除了公主号以外,其他的船上火炮也不少,当然因为船只结构的原因,普通的大明船只上无法安装红衣大炮,但是却安装了许多的大火铳。据沈廷扬了解,整支舰队上,大小火铳就有五百门之多!

    这还不算岱山士兵手中的火枪,据和任思齐聊天时得知,整个岱山军中有火枪兵三千。这倒也没什么让人奇怪的,因为明军中使用火器已经非常普遍,就拿江南的明军来说,军中也都装备着大量的火器。

    可是火器和火器也是不同的。起码在沈廷扬的眼里,岱山军的火枪兵和其他明军火枪手就不一样。

    火枪的形状倒是没什么太大差别,可是岱山军的火枪手却对手中的火枪极为爱惜。

    沈廷扬注意到,每个火枪手腰间都有一块棉布,闲下来的时候,他们会把火枪抱在怀里,细细的擦拭火枪,不管是枪外还是枪膛,都擦拭的干干净净。

    看着他们那专注的神情,侍候自己的火枪比侍候他们的娘老子还细心。

    这样一支军队,让沈廷扬感觉心惊之余,又非常的振奋。有这样一支军队在,也许朝廷还有希望!

    在大军扎营之时,早有人把消息报告给了镇江。一支大军驻扎在镇江江边,镇江官府不可能不闻不问。

    镇江知府亲自带人来到了江边,询问岱山军的来意。

    镇江知府李韬,河南中牟人士。天启年间三甲进士出身,二十年来从七品知县升到了五品知府。

    当得知一支船队来到镇江,李知府就是一惊。当然不是害怕来的是敌人,现在整个江南还是大明的天下,根本不可能有军队无声无息的来到镇江。

    让李知府心惊的是,有军队过来,就意味着麻烦。

    明末的军队可以说是军纪最差的军队了,烧杀抢掠、**妇女,这样的事情他们没少干。就在几个月前,一江之隔,江北军阀高杰羡慕扬州的繁华,带着军队来到扬州,扬州的官府当然不愿让他入城,于是高杰便在城外烧杀抢掠。

    后来内阁大学士史可法亲自前去安抚,高杰才答应不进扬州城。

    现在一支军队来到了镇江,李知府怎么能不心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清兵南来

    面对镇江知府,任思齐很客气,告诉他自己是奉旨而来,布置长江防线。

    可是圣旨上是要求任思齐率军前往南京,要不然李知府也不可能不知道有一支军队会在镇江停留。于是任思齐又向他解释了停在镇江的原因。

    李知府半信半疑,直到在营中的沈廷扬对他解释一番,他才理解了任思齐的做法,却也为任思齐的胆大妄为而震惊。圣旨上是让他到南京,他却停在镇江,这不是抗旨不尊吗?

    可是想想江北的各军阀,李知府倒也理解了任思齐这种不算太过分的做法。现在的朝廷,对武将的掌控已经到了最低点。

    和沈廷扬寒暄了一会儿,邀请沈廷扬去镇江做客被拒绝后,李知府便回了镇江。在临走之时,他要求任思齐控制军队不可骚扰百姓,得到任思齐承诺后,便放心的去了。

    下午时分,便有一队百姓在镇江府差役的带领下来到了江边,为岱山军送上了犒军之物,牛羊米酒应有尽有,任思齐爽快的收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镇江知府天天处于胆战心惊之中,生怕岱山军在镇江惹出事来。

    让他欣慰的是,岱山军军纪还算严明,没有士兵私自上岸乱逛。正当李知府就要放下心来时,却忽然有人来报,说岱山军士兵在江上肆意拦截船只,把镇江附近江边的船只都抢夺了去,这让李知府大吃一惊!派人去质问之时,却被告知这是军事,地方政府无权过问!

    任思齐这几日在镇江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广派细作,打探江北形势。而他自己则和李彦直、沈廷扬日夜商讨。

    早在几个月前,敌情司刚成立之时,安东尼便往各地派出了许多的细作。杭州宁波派的最多,南京以及江北扬州等地也派了一些。当然因为敌情司成立时间有限,还并未成立一个完善的情报网。

    就在岱山军刚到镇江的第二天,便有细作自扬州而来,向任思齐报告了探听到的消息。

    原来就在几日前,清兵已经到达了泗州。多铎二月兵出潼关,三月五日就到达归德(今商丘),商丘明军不战而降。

    然后多铎大军自归德南下,经颍州、太和直达泗州。颍州太和明军均步战而降,三月二十五日,清兵即抵达泗州,距离扬州已经不远。

    眼看清兵抵达,驻守泗州的刘泽清部不敢抵抗,竟仓皇逃亡淮安,把扬州的大门拱手让给了满清。

    得到清兵抵达泗州直逼扬州的消息,任思齐立即召集李彦直宋立本沈廷扬等人议事。

    “扬州危矣,史阁部危矣!”听到清兵到达泗州的消息,沈廷扬大惊,“咱们应该立刻赶赴扬州,协助史阁部守城!”

    “史大人手下有数十万大军,怎么用得到咱们?”宋立本不以为然道。

    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可法眼下正在扬州,他手下有刘良佐刘泽清等部官兵,高杰虽然死在睢州,可他部下的官兵还在,加上刘肇基、张天禄、张天福各总兵,史可法名义上统领的大军足有近三十万人。

    而清兵有多少?多铎率领的满汉大军加上一路投降的绿营兵加起来恐怕也不会超过十万。明军的兵力是清兵的数倍,又占据着地利,这样还受不住扬州吗?

    面对宋立本的疑问,沈廷扬无言以对,是啊,扬州史可法手下的兵力如此强壮,还担心什么呢?可是他还是隐隐感觉,局势已经十分危急。

    “将军,咱们得到的圣旨是协防长江,没有得到朝廷的旨意,咱们根本不能前往扬州。”李彦直的一句话更是让沈廷扬无话可说。

    抬眼望向江北,任思齐长叹口气。他知道,虽然江北的明军时清兵的数倍,可战争从来就不是谁人数多谁就能赢,数十万的明军面对几万清兵竟无人敢抵挡,刘泽清刘良佐等人手握重兵,却在清兵到来时纷纷逃避。

    刘泽清奔淮安,刘良佐手握十万大军却根本不理史可法的求援,仓皇难逃,任凭史可法被围在扬州孤城。而原高杰的手下徐州总兵李成栋已经投降了满清,充当了攻打扬州的急先锋。

    当史可法带着少数军队被围在扬州时,四周的几十万明军竟然无人肯去救援,任凭扬州被清兵贡献,数十万扬州人死于清兵的屠杀,是为“扬州十日”。

    等扬州被攻陷,史可法被杀之后,刘泽清、刘良佐等人便毅然降清。。。。。。

    而如今,自己还能眼睁睁看着惨剧在眼前发生吗?这一刻,任思齐真的想下令全军北上,协助史可法守城。可很快他就控制住了自己。

    对扬州来说,自己这两万军队不算太多,去扬州的话,也许能延缓扬州陷落的时间,可根本于大事无补。

    而且自己没有朝廷的命令私自前往扬州,史可法是否会信任自己?这一刻,任思齐非常的犹豫。

    “将军,属下以为,咱们现在应该做的是立即下令收集长江上的船只,建立起长江防线。如此,即使清兵攻下扬州,咱们也可以据江而守。”李彦直看出了任思齐的犹豫,低声建议道。

    李彦直也是野心勃勃之人,岂能允许岱山军白白消耗着江北。岱山军是水军,拥有很强的水战能力,只要能在长江之上打败清兵,任思齐必然会受到朝廷的重用,如此岱山军的势力将会从岛屿发展到陆上。

    任思齐深深的吸了口冷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李彦直说得对,自己现在该做的事不是赶往扬州,而是迅速收集船只,布置长江防线。把所有的船只都收集到长江南岸,即使清兵攻下扬州,也无法越过长江。

    而且现在清兵还未到扬州,增援的事情不用那么急,可以留到以后考虑。

    在任思齐的命令下,岱山军士兵乘船出发,收集镇江附近所有船只。

    明末的江南水运极为发达,南北运河又是在镇江与长江交汇,附近的船只不要太多。

    对于普通的渡船客船,岱山军不去管它,凡是所有大船,所有速度快适合作战的船只,统统夺下,连同船上的船夫一起弄到了水营。

    几日的功夫,收集到了五百余艘江船。

    就在任思齐积极布置长江防线之时,从南京的命令到了镇江,朝廷的命令让任思齐大吃一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风雨飘摇的弘光朝廷

    南京,位于皇宫内的内阁值房。

    首辅马士英和内阁大学士王铎、蔡奕琛相对无言,处于极度的震惊之中。

    在他们面前的案几之上摆放着一份军报,可是三人谁也没有勇气拿起军报仔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