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63章

大官人-第63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钱还是能买到的,只要肯出价钱。

    “是啊,人,能不能宽限下,”另两个粮商也点头道:“给我们半年的时间,待夏粮下来,我们砸锅卖铁,也会把这六千石粮食补上!”六千石粮食,如果等到夏收时,他们的进价是四千两白银,三个粮商加上个杜子腾,还有那李晟,五人分摊是百两,基本上两年白干了。

    但要是现在去进货,万两银子也不够,他们非破产不行……

    见王贤不说话,几人交换下目光,和他还算有交情的周洋,小声道:“当然不会让人吃亏,快过年了,我们粮商按例要给户房上贡,这次多包百两给人。另外,原先给人的四时常例,我们再加两成,只求人通融几个月,日后保证不敢在库粮上耍花样了。”

    显然来的路上,他们便已经商量过了。几个粮商致认为,他们之所以遭此无妄,很可能是没有及时给王贤上贡所致……

    “……”这条件不可谓不优厚,弄得王贤都心里痒痒,但职业谨慎告诉他,不怕万就怕万,万明春发生饥荒怎么办?老百姓的救灾粮可不能等到夏收。万闹了,挣多少钱都没命花。

    拿定意,他迎着众人乞求的目光,缓缓摇头道:“不行,多的困难都要克服,最晚正月底,六千石粮食必须入库。”

    “人逼得再紧,我们进不到粮食也是白搭。”众粮商无奈道:“到头来,就是杀了我们也完不成。”

    “你们既然说那些外县粮商,屯粮是为了高价出售。”王贤淡淡道:“那你们现在就按春荒时的价钱买便是了,他们能早几个月回笼资金,肯定求之不得。”

    “这……”周洋苦笑道:“哪有那么多钱?我们砸锅卖铁也不够。”

    “呵呵……”王贤却挪揄笑道:“都说商人狡猾,你们怎么这般死心眼?”顿下道:“谁说开高价,就要花钱的?”

    “什么意思?”众粮商茫然道。

    王贤便笑道:“我给你们出个意,保管你们多花不了多少钱,就能完成任务。”

    “我等洗耳恭听。”粮商们瞪眼道。

    “人要学会逆向思维,所谓物稀为贵,物多则贱……”王贤便轻声道出套方略来,“这样,把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价钱自然就降下来了。”

    众粮商听得目瞪口呆,这王贤,简直就是奸商的奸商啊……

    事不宜迟,当天下午,周洋三个立即写信给临近的海宁、余杭、临安、新城、昌化、建德、桐庐、淳安、寿昌等县粮商,向他们宣布则惊人的消息——因为新任县老爷突然严格起来,富阳县粮商卖给常平仓的粮食,被判为陈粮,县老爷为光火,已经将他们下狱,并限他们月内换成新粮,否则统统杀头!

    为了保命,富阳县三家粮商不得不下血本,宣布以三两银子石的价钱,收购今年的新米!

    听到这个消息的粮商都惊呆了,这样的价钱即便在春荒时,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现在各县普遍的粮价,是钱银子石粮,当然卖给外县进货的粮商时,按例是要涨价的。尤其是这种临时紧急购粮,自然要狠刀。但是再涨也顶多就是翻番,即两六钱石粮。

    因为哪怕春荒时,卖给富阳县粮商的粮价,也没超过二两银子石粮。现在毕竟离春荒还有几个月,最少也得给人家打折!

    是以在各县粮商看来,两六钱的价格就是厚利了。现在,富阳县的粮商,竟然以三两银子的价钱收粮,那简直就是暴利!

    要知道,以他们收粮的价格,再把损耗算进去,也不过六钱银子石米。这下就是五倍的利润,足以让任何人疯狂了!

    尽管对方要求由卖方,将粮食运送到富阳,但这么点距离,在暴利面前,点运费算得了什么?

    可想而知,粮商们会以何等热情,对待这笔买卖。

    但可惜的是,来送信的是粮店的伙计,无权与他们签署契约,只说他们老板同时向很多个县的粮商求援,便匆匆去下家送信了。

    不过在暴利的诱惑下,切都不是问题。粮商们盘算着,横竖离着富阳不远,不了白跑趟,弄好了却可以赚个盆满钵满,过个肥美的新年!

    于是,袋袋粮食从各县粮商的库房里搬出来,装上船,沿着水道运往富阳县……

    仅仅几天时间,富阳县的各处埠头上,便停满了满载的粮船。船儿靠岸后,各家粮商或者他们的掌柜的,便上岸到三家粮店知会说,粮食运来了,赶紧验货入仓吧,伙还赶着回家过年呢。

    粮店的掌柜陪着笑说,这事儿我们可做不了。几位爷稍候,我们这就去牢里跟东家商量,有了章程便告诉你们。

    听说人家的东家还在牢里关着,粮商和掌柜的也不好多说什么,便吩咐伙计守好船,自个到县城的酒馆茶楼打听消息去了。

    这天从早到晚,直络绎不绝有粮船到达富阳。后来的老板和掌柜的,看见码头上艘挨着艘的粮船,心情便紧张起来。船靠岸,赶紧去粮店打听,得到的答复自然毫无例外,都是请稍候宿,等我们问过东家后再说。

    粮商们心里不快,但现在是狼多肉少,谁都怕得罪了金,非但句难听的话不敢说,还得表现出宽宏度:

    “应该的,应该的,谁家还没个难处。”

    “不着急,不着急,问明白了再说吧……”

    粮商们离开粮店,见天色不早,谁愿意回船上,和帮子雇工挤起?便寻青楼酒馆吃酒耍乐去了。

    富阳县屁的地方,统共就那么几座像样的青楼酒馆,粮商们无论去哪家,都会碰上堆同行。家见面,自然亲切无比,几乎每家馆子里,都上演着这样的场景:

    “想不到张老哥亲自来了,小弟给您拜个早年了!”

    “哎呀,刘贤弟你也来了,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伙计,快加把椅子!老哥,我给你介绍介绍,这是我们县另外三家粮行的东家、掌柜……”

    “久仰久仰!”尽管从没见过,却更要表现出亲热。

    “久仰久仰,请上座!”

    “您请上座!”

    番虚让之后,众人重新坐定开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自然要说话聊天了。家是同行,又为了同个目地而来,绕来绕去,话题终要回到这次富阳粮商收粮上。

    “老哥,你这次带了多少粮食?”刘贤弟问道。

    “不多,几十石罢了。”那张老哥捻须道:“年根下了,谁家也不宽裕,只是周洋他们身陷囹圄,咱们身为同行,能帮把就帮把。谁还图那点钱?”其实,他带了好几条船,几十石后面还得加个零才行……

    “是啊,谁也不图那点钱。”众人纷纷点头,觉着自己好崇高。

    “不过我今天下午走了圈,几个码头看下来,最少有百条粮船,看吃水,都得装着四十石以上的样子。”刘贤弟又道。

    “那不得四千石了?”众人倒吸冷气道:“他们用得着这么多粮食么?”

    “肯定用不着。”刘贤弟皱眉道:“我打听过了,富阳县永丰仓,今年不过才买两千七百石粮食。”

    “天!”众粮商变了脸色,“光咱们这些头天到的,就有四成人要白跑趟!”

    “是啊,明天肯定还有到的。”刘贤弟苦着脸道:“想不到,动作都这么快,这边又不能马上收粮,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如何是好?”众粮商发愁道。

    “甭管别人,是咱们先来的。”关键时刻还是张老哥有意:“明天早,伙就去周洋店里等着去,咱们占他头份!”(未完待续)

第二卷钱塘春潮图 第七十一章囚徒困境

    read_content_up;

    “好!”众粮商纷纷应和,因为心里有事,早早就散了。

    和刘贤弟几个分开,张老哥回到投宿的旅馆,对跟班的说,“你去过周粮商的掌柜家吧?”

    “前年韩掌柜结婚,我喝过喜酒。”跟班的小声问道:“老板的意思是?”

    “你去他家一趟。”张老哥从靴页子里掏出一摞宝钞道:“看看能不能把咱们的粮食收下。”

    “还用给他送礼?”跟班的瞪大眼道。

    “废话。”张老哥叹气道:“这才头一天,就这么多人,赶明天肯定更多,到时候给谁不给谁?更加撕扯不清。还是破费破费,早点落袋为安吧。”

    “是。”跟班的便揣着票子出去了,半个时辰后,又拿着钱回来了:“他没回家,住在店里了。”

    “那去店里敲门啊。”张老哥已经钻被窝了,闻言骂道:“你怎么这么死心眼?”

    “别提了。”跟班郁闷道:“你当小的没去啊,可是怎么敲都敲不开门,结果还撞上好几个同行……”

    “也是送礼的?”

    “是啊。”跟班的点头郁闷道。

    “唉,”张老哥叹一声道:“都不傻,看来明天不好办了……”

    这一夜,张老哥摊煎饼似的一宿无眠,好容易捱到天蒙蒙亮,他便爬起来胡乱洗把脸,吃点东西,直奔周氏粮店而去。

    他以为自己来的够早了,谁知到了粮店门口,竟看见几个同行已经先到了。

    “早啊,诸位。”张老哥赶紧挤出一丝干笑道:“这大早晨,还挺冷的呢。”

    “早啊您老。”众人也勉强笑道:“也不知啥时候开门,赶紧进去暖和暖和。”

    “叫开就是了。”张老哥道:“又不是来买粮食的,还受他的规矩?”

    “叫了,没人应。”众人苦笑道:“你说这是咋回事儿,成了咱们求着他们买粮食了!”

    “是啊,”有人不忿道:“向来都是他们求咱们,咋成了咱们求他们了?”

    “嘿嘿。”张老哥笑道:“谁让咱贪图高价呢?”

    “唉,一口吃不了个胖子,何苦来哉呢?”那人负气道:“他要是再推三阻四,索性不卖了,回家过年去!”

    “就是!”众人纷纷附和道。

    张老哥也点头,心里却冷笑道,你们谁舍得走就怪了。都盼着别人走是真的!

    众人口不对心的等在店外,来的粮商越来越多,到了卯时还不见铺板卸下来,众粮商愤怒的拍打着铺板,大声叫道:“开门开门!”惹得街上人纷纷驻足旁观。

    终于,在震天的砸门声中,铺板卸下一片来,露出韩掌柜那张睡眼惺忪的脸。他朝众粮商团团作揖、连连抱歉道:“没想到诸位来得这么早,真是对不住!”

    “砸门这么长时间,你才听见!”

    “唉,我这人睡着了跟死猪一样,在耳边放炮也听不见。”掌柜的卸下门板,将众粮商让进店铺,“都冻坏了吧,快进来暖和暖和。”

    判断一方强势还是弱势,不是看谁的嗓门高、火气大,而是看他们对蹩脚的理由的反应,像众粮商这样,竟然默不作声接受的,显然跟强势不沾边了……

    粮商们鱼贯进店,把个前厅坐得满满当当。掌柜赶紧沏茶,又对众人嘘寒问暖。

    耐着性子应付他几句,终于有急脾气的出声道:“韩掌柜,你去问过你东家了么,他怎么说的?!”

    “唉,别提了,我被东家臭骂了一顿。”掌柜一脸郁卒道:“不过我也该骂,竟然不相信诸位老板,才想出这么个‘广撒网’的馊主意。本以为能来一半就不错了,没想到诸位老板都这么古道热肠,竟一个不落都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