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556章

大官人-第556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贤苦劝道。

    “贤弟,所以你还不了解我……”林三端起酒碗喝一口,淡淡道:“你有你必须要做的事,我也有我的使命。”

    “但首先,我不希望和三哥站在对立面上,”王贤情真意切道:“其次,我更不希望三哥,和注定失败者搅合在一起,这对你和你肩上的使命,没有任何好处。”

    “胜败已经注定么?”林三眯着有些惺忪的醉眼,睥睨着王贤道。

    “可以这么说,太子乃正统,得人心,更谨言慎行、博爱恭敬,已经居于不败之地,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王贤沉声道:“汉王和纪纲那些人,虽然一时凶横,但那只是因为太子隐忍不发,他们不得人心,更没有能力颠覆大明朝,就像海边的浪潮,不管扑来时再凶猛,也终有退潮的时候,而那坚实的礁石,虽然会被海浪吞没,但当退潮后你再看,它仍坚挺的立在那里,纹丝未变。”

    “海浪与礁石么?”林三微微动容道:“倒是很有趣的比喻,可我读书不多,也听说过,水滴石穿的故事,何况比水滴凶猛千万倍的海浪?”

    “不错,但那需要时间。”王贤轻声道:“而他们,最缺少的就是时间,因为大明还有一个永乐皇帝!他们不折腾,就翻不起浪花,但越折腾就距离灭亡更近一步,这是他们永远解不开的死结!”

    “哈哈哈哈,兄弟真是能言善辩,我都被你说服了。”林三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这静谧的河面上,传的很远很远。

    “那么说,三哥答应离开了?”王贤大喜道。

    “不。”林三却断然摇头道:“我虽然相信了你的判断,但汉王他们的输赢,与我无关,我只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好了……”

    林三说完这句话,船舱里的气氛登时冰冷了很多,站在一旁的唐赛儿捧着酒壶,大气不敢喘,定定望着这两个男人。

    “这么说……”王贤有些艰难道:“三哥要执意留在京里了?”

    “不错。”林三点头道:“你有你的路要走,我也有我的事要办。”

    “那万一要是兵戎相见……”王贤抬起头,双目通红的盯着林三。

    “我还是会对你手下留情的。”林三淡淡笑道。

    “三哥……”王贤发现自己真看不懂这个如山岳般耸峙、如山谷般神秘的男人,他颓然叹气道:“这样你必败无疑,因为我没没法对敌人留情。”

    “我知道,你身后还有那么多部下兄弟,你要为他们负责。”林三笑着点点头。“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说着傲气勃发的大笑起来:“不过你也别高兴太早,这世上能杀我的实在不多。”

    王贤轻声道:“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会让你得到尊严的……”

    “哈哈哈哈,果然是我的知己兄弟,明白为兄的心中所想”林三大笑起来道:“来,干了这碗酒,咱们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了!”

    “干!”王贤没有端酒杯,而是举起酒坛,与林三重重一碰,然后仰脖将足足半坛烈酒痛饮下肚。到最后,他已经是满脸通红,衣襟湿透,将酒坛往地上一丢,起身摇摇晃晃走出去。

    看着他的背影,唐赛儿手中亮出一柄娥眉刺……却被林三一把按住,直到王贤走出船舱上岸,唐赛儿顿足道:“三哥,哪有你这么傻的,既然你们要成为敌人,你却不肯杀他,那我来杀!”

    “他不是我的敌人,从来不是。”林三摇摇头,松开手,去端酒碗,才发现已经喝光了所有的酒,“赛儿记住,就算将来我死在他手里,也是我自愿的,千万不要找他寻仇,不然我就算是白死了。”

    “三哥,你什么意思?”唐赛尔错愕道。

    “哈哈,喝醉了,说的醉话呢……”林三哈哈大笑起来道:“走,我们再找个地方喝酒去。这小子酒量太差,实在是不过瘾……”

第671章 倒行逆施

    周勇像苦盼丈夫回家的妻子,在码头上翘首以待,直到王贤摇摇晃晃下了船,这才松了口气。上前低声问道:“大人,要不要……”

    王贤如今出行的安保,肯定没法跟永乐皇帝相比,但比起太子和太孙来,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在秦淮河面上,今晚有大大小小十几条船,若即若离的跟在林三那条船周围,河岸上更是有数队明暗护卫,警惕的注视着两岸的风吹草动。这会儿王贤虽然上岸,林三的船还仍在包围中,只要一声令下,周勇相信任林三多高的武功,自己都能将他一举成擒。

    王贤却摇了摇头,示意侍卫们收队回家……

    既然接了圣旨,太子自然要赶紧执行,马上命户部颁行重整钞法之令,严申金银之禁,命百姓限期将金银交到顺天府兑换宝钞。规定非但使用金银交易者,一律以违禁论处,就连持有者也要处置,不仅金银全部没收,还要抓人下狱,十分严酷。京城百姓本以为这次仍像以前那样,还是做做样子,便依然我行我素,孰料应天府真的派官兵突袭了几处市场,当场从商人身上搜出了金银若干。下一刻,这些商人被套上了枷锁,装上囚车押往衙门……

    路上,百姓朝那些被抓的商人暗暗摇头,对翻脸无情的太子爷更是非议纷纷。有人说,太子变了,为了自己的地位,不顾百姓了。有人说人本来就是这样,都是先顾自己的,还指望太子能舍己为民?更有人说,看来太子和汉王都是一丘之貉,一样的残暴害民,亏我们从前还盼着他能登极当上皇帝,解黎民倒悬,现在看来,北山虎吃人,南山虎也是一样吃人的……

    百姓的议论迅速被锦衣密探汇总到纪纲和汉王那里,两人闻言捧腹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汉王笑得都扯动到刚愈合的伤口,他却浑无所觉的大笑起来:“想不到老大也有今天,被逼着当恶人的滋味肯定很爽吧,看这下谁还说他是弥勒佛转世!”

    “想必那群文官也对太子失望透顶了吧。”纪纲也大笑道:“他们的太子爷虽然有慈悲心肠,却架不住有一颗老鼠胆,想不到皇上一道圣旨,他就乖乖遵照执行。”

    “他当然要遵命了。”朱高煦擦擦笑出来的眼泪道:“老三从北京捎信过来,说皇上要把快造好的紫禁城全拆了,要重建一个更大更好的,这没个上千万两银子,根本没指望!我父皇现在想钱都想疯了,老大要是敢阳奉阴违,老头子非废了他不可!”

    “要是那样就好了,换上殿下,别说一千万两,就是三千万两、五千万两,也能给皇上弄到手!”纪纲笑道。“只是没想到,太子摘下假惺惺的面具,还是挺狠的,直接抄家给皇上弄银子。”

    “让他狠去吧。”朱高煦一脸幸灾乐祸道:“夺民之财有如杀人放火,这可是要把天下官民得罪坏了,就是弄到银子,他这个太子之位也坐不住了。”他冷冷一笑道:“等他把人都得罪敬了,孤再拨乱反正,天下人心便尽入我手!”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老三真是妙计安天下,一招定乾坤啊!哈哈哈!”

    “也不能太过大意。”纪纲给朱高煦提醒道:“我总觉着,太子的举动有些反常。听说那天他还召王贤去府上,八成就是商议此事,难道那厮就给他出的这馊主意?”

    “哈哈,圣旨大如天,那小子有什么办法?”朱高煦却浑不在意道:“姓王的不过是跳梁小丑,他现在蹦跶的厉害,只是仗着老大庇护而已,等老大倒了,捏死他还不跟捏死只蚂蚁一样?”

    “我总觉着他不能这么简单自取灭亡……”纪纲皱眉道。

    “哈哈哈,老纪,原来你被那小子吓破胆了啊!”朱高煦轻蔑的瞥纪纲一眼道:“知道什么是大势所趋么?现在就是大势所趋,他再蹦跶也不过是螳臂挡车,根本没戏的!”

    “但愿吧……”纪纲却始终不如朱高煦乐观,心里暗暗拿定主意,一定把姓王的盯好了,以免他再出什么幺蛾子。

    几家欢喜几家愁,那厢间,汉王和纪纲举杯庆祝,这厢间,太子却要面对群臣的质疑。

    东宫正殿上,京中大臣齐聚一堂……就连在家养病,形同退休的内阁首辅胡广都来了。第一次,百官不分文武,意见一致,跪请太子不要倒行逆施,以免丧尽民心。

    看到跪了一地的大臣,朱高炽嘴角一抽一抽,他的心都在滴血……自己惨淡经营十几年,才积累了那么点好名声,竟在几天之内就要丧失殆尽。他还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站在群臣的对立面呢……

    “诸位卿家请起,有话好好说……”朱高炽心里暗叫道,仲德啊仲德,这次咱们要是输了,可就是倾家荡产了!

    “这么说,殿下同意收回成命了?”臣子们希夷的望着太子。

    “这,怕是不行,皇上圣旨以下,我这个作儿臣的,只有严格执行一途……”朱高炽硬着头皮道:“再说,孤也不是要掠夺民财,只是拿几个冥顽不灵之辈立威而已……”

    “殿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您不能拿自己的名声开玩笑啊……”蹇义苦口婆心的劝道。

    “孤也没有办法,自己的名声和父皇的大业相比,算不得什么,没了就没了吧……”朱高炽一脸痛苦道:“诸位先请回吧,相信过不了几天,京城就会恢复平静的。”

    众文武心说,‘那是,大家看风声太紧,大不了先把金银藏起来,朝廷总不至于无故抄家吧……’见苦劝无果,蹇义只好率众文武先行退下。

    沮丧的人群中,杨士奇却若有所思,方才群臣苦劝太子的时候,他却始终一言不发。出了大殿,免不了被蹇义和胡广几个老臣埋怨,杨士奇是有口莫辩,还是杨荣替他解围道:“士奇的任务是太子的参赞,要是他也反对太子,殿下就太尴尬了……”

    “本该如此!”胡广已经对仕途不指望了,说话自然没有顾忌:“就要让太子知道,自己是在倒行逆施!真是万万没想到,素来温良爱民的殿下,竟变得这么快……”

    “太子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杨士奇淡淡道。

    “你们这两个大学士,就一味顺着太子吧!”几个老臣见二杨如此,都气得顿足,自然不欢而散。

    出来东宫时,杨荣发现杨士奇还跟在身边,笑道:“士奇兄要去我家喝茶?”

    “正有此意。”杨士奇点点头,径直坐在他的轿子上。

    杨荣无奈,只好坐上杨士奇的小轿,吩咐去自己家。

    内阁大学士虽然品级不高,但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朱棣对他们向来优厚,给二杨全都赐了宅,这是六部尚书中几个元老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像刘观、方宾之类资历浅的尚书,还享受不到呢。

    杨荣的赐宅就在皇城根下,虽然不大,但胜在整洁清幽,尤其是后院还有个小小的荷花池,池畔有个凉亭,甚得杨荣中意。只是他常伴帝侧,像现在这样和好友在厅中对坐、品茗赏荷的悠闲,一年到头也没得几次。

    就这难得的一次偷闲,还只是表面上的安逸,两人内心里头都是波涛汹涌,哪还有心情欣赏亭外的荷花?

    读书人是要养气的,修炼到两位大学士这地步,已经基本上炉火纯青了,哪怕是泰山崩于前,也休想从两人脸上看出丝毫端倪。所以王贤不愿意和这些读书人打交道,憋,实在太憋得慌!

    二位大学士就这样憋了小半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