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417章

大官人-第417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老娘嘱咐,王贤也轻手轻脚的踏入自己和林清儿所居的东院。院子里一片安静,橘黄色的灯光透着家的温暖,走在满是明月清辉的石子路上,王贤分明能听到自己的心在砰砰乱跳。当初在九龙口,在太原城都没跳得这样厉害过……

    他轻轻掀开厚厚的门帘,慢慢推开房门,唯恐发出一点声音,王贤蹑手蹑脚的进了屋,就见困倦极了的小茉莉,头一点一点的坐在炉子边,险些要把脸贴到滚烫的水壶上了。

    王贤赶忙伸手托住她的小脸,这才避免一出毁容的悲剧,玉麝感觉睡得迷迷糊糊,被人轻薄了下巴,刚要惊呼却被捂住了嘴。她惊恐的睁开眼,发现是自家大官人,登时娇躯一软,放弃了抵抗。

    王贤做个噤声的手势,放开她道:“夫人呢?”

    玉麝小声答道:“刚睡下。”

    “我进去看看。”王贤朝她呲牙笑笑道:“去床上睡吧,再守着炉子,非把脸烫熟了不可。”

    “我……”玉麝这才明白,刚才官人是救她来着,不禁又是庆幸,又有些小失落。

    王贤不理会俏侍女的小心思,掀开门帘悄悄进了里屋,里屋是夫妻俩的卧房。只见月光透过厚厚的窗纸,洒在香闺细帐上,也洒在粉被绸枕中静静平卧的林清儿那瓷器般的脸上,是那样的静谧柔美。

    王贤立在床边,呼吸都变得极轻柔起来,他望着睡着的妻子,眼前满是流年似水般的画面。

    那一年,他从昏迷中醒来,正在院中艰难的蹒跚,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上门道歉的柔弱江南少女。尽管那不是她的错,也不是王贤第一次见她……其实当他还是泼皮王二,无耻的敲诈纠缠着独撑家业的林家小姐,就已经做着不着边际的****,在梦里,癞蛤蟆吃到了天鹅肉……

    那一年,他与她坐上了去绍兴的乌篷船,与她一起闯入何员外的庄园,为改变那该死的命运一起拼命抗争!

    那一年,她全家沉冤昭雪,却已物是人非,全家决定搬往苏州重新开始,他也在那一刻,明白了她的倩影已经深深种在自己心里,他追到了码头,追出了城外,也没追上那翩然远去的客船,最终失足跌入烂泥中。然而当他接受了从此不相见的结局,一身狼狈的回到家,却见她俏然立在小院中,刹那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再之后,一切都像水到渠成,绚烂终究归于平静,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生离死别,只有生活裹挟着岁月静静流淌,只有中秋赏月、西湖泛舟、雪夜读书、红袖添香……那些温馨甜蜜却不出奇的小场景,像岁月河流激起的浪花,转眼就消失眼前,却终究永留心田。

    看着睡着的妻子,王贤有些想哭的冲动。他从后世而来,像一匹不羁的野马,蔑视着这世上一切的权威,践踏着固有的樊笼。也难以把这世上的人,完完全全当成与自己一样,有血有肉的人物。他总觉着自己在玩一场游戏,一朝醒来,便会和这个世界说拜拜,所以他只想攫取,却不懂珍惜,更拿着妻子的宽容当放纵……直到此刻,看着静静躺在那里的妻子,想着她肚里的小东西,王贤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

    原来自己不是过客,不是观众,不是玩家,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活在大明的人,而林清儿也不是古人不是演员不是****,而是自己血脉相连、相濡以沫的妻子啊!

    王贤忍不住泪如奔涌,为自己过去忽视她而悔恨,为自己和她还有大把的时间而庆幸,更为两人终有了爱情的结晶而激动……

    这时候,他的手被握住了,冰凉滑腻,林清儿睁开那对如画秋眸,眼里也满是泪水的与丈夫对望着。

    “娘子,我……”王贤擦擦泪,刚要说什么,却见林清儿摇摇头,往里挪了挪身子。王贤便和衣躺下与妻子共枕,望着帐顶。两人就这样拉着手,静静躺着,什么也不说,任回忆静静的流淌,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时无声胜有声……

    算起来,林清儿肚里的孩子,应该是王贤从杭州回来,去山西前怀上的。只是因为林清儿身子本来就弱,早年又奔波太甚,气血亏损太大,是以例假两个三月才来一次,才迟迟没有发现。而这也正是她难以怀孕的原因……谁知道苦苦期盼的小东西,就这样悄无声的到来了。

    王贤想到自己竟带着她娘俩去逛灯市,还在御前街上经历了那样的拥挤混乱,便一阵阵后怕,要是她娘俩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可真要追悔莫及了。

    “大夫看过了,说脉象很稳,小东西很健康呢。”林清儿也是后怕极了,但她却不能加重王贤的内疚,反而微笑道:“这说明咱们孩子福大命大造化大,将来会有大出息呢。”

    “但愿吧……”王贤苦笑着摸摸鼻子,听林姐姐的意思,是一心要生儿子的,他倒觉着生个女儿也不错。不过肯定不会说出口,那会被妻子视为乌鸦嘴的。他宠溺的抚摸着妻子依然平坦的小腹,轻声道:“还是不能大意,小心安养一个月,待过了危险期再加强活动。”

    “什么叫危险期?”林清儿不解道。

    “头三个月啊,孩子还坐不实,虽然这娃娃挺抗折腾,还是小心些为妙。”王贤挠挠头,他还没当过爹,也只能道听途说:“我回头请大夫隔几天来诊一次,总要万无一失才好。”

    王贤在这儿说着,突然想到坚决要回草原的宝音。不禁有些发愣,当时听到宝音怀孕的,他也曾狂喜过,但终极因为大战在即,心神不宁,没有到今天这种程度。而且宝音坚决要返回草原的原因,恐怕也是怪自己不让她到京城,而是去大同吧?唉,想到风雪凛冽的大草原上,宝音一个女人怀着身子住在透风漏雪的蒙古包里,王贤就一阵阵内疚。多一个女人就多一份债,真是自作孽啊!

    林清儿察觉到丈夫的心情,轻声道:“眼看就开春了,把宝音妹妹接到京城来吧,这里的条件终究比草原强太多,我们一起也能做个伴。”

    “嗯。”王贤点点头,早该这么做,自己得担负起男人的责任了。想到这,却又一阵心虚,要是宝音那小娘皮不肯怎么办?恐怕除了我亲自去一趟,没人能把她接来吧?但自己刚接手了北镇抚司,一时半会哪能离开京城呢?

    “官人答应了就好,官人现在忙正事要紧,这些事情就不用操心了。”林清儿握着他的手,柔声道:“就交给妾身来安排吧。”

    “呃……”王贤看一眼林清儿,眼神有点古怪,似乎自家娘子的能量,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不过转念一想也正常,自己身边的兄弟侍卫,大半是跟他从浙江出来的,这些人将林清儿视为主母,为了维护她的地位,会主动向她提供情报,也乐于受她差遣。

    “官人是不是觉着妾身多事了?”林清儿怯生生道,虽然她只是在尽女主人的本分,但毕竟王贤跟这世上所有的男子,都是不同的。

    “哈哈哈,怎么会呢?”王贤放声笑道:“这么好的贤内助,为夫打着灯笼也找不到!”

第521章 露馅

    虽然沉浸在喜悦中,王贤也没敢忘了正事儿,陪着妻子吃了精致的早餐,嘱咐她安心休养后,王贤便带着昨夜在旅店写好的奏章进宫交差去了。

    今天是正月二十,上元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没有常朝,皇帝也不在紫禁城,而是在北苑斋戒。王贤在午门外问明了,便骑着马往北苑去了。沿着长长的皇城根一直往北,过了老和尚的庆寿寺,便见晨曦中竹林掩映着一道紧闭的白玉门,王贤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天香庵外,想到里头青翠欲滴的小白菜,他就一阵上火,这死丫头,躲进去就再不露面,真该冲进去把她抓出来,狠狠打一顿屁股,可惜想到里头那个此女只应天上有,凡人哪敢亲芳泽的徐妙锦,他就无奈的泄了气……

    怕引起有心人的注意,王贤不敢在这里驻足太久,便带着气策马离去了。不知不觉,过了一座吊着几盏硕大黄纱宫灯的彩坊,便听有彩坊下的大内侍卫大声喝道:“前头是圣驾驻跸关防禁地,除赐皇宫骑马者,一律步行入内!”

    王贤和众侍卫赶忙下马,步行到宫门前,向当值宦官递了奏本,便等在宫门处。却感觉那侍卫头领老是拿眼瞄自己,才发现竟然是熟人,王贤拱手笑道:“原来是九爷,久违了?”

    原来是那在浙江有过纠葛的锦衣卫千户朱九爷,锦衣卫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朱九负责的便是前一块,才会被许应先说成是‘看大门的’。朱九和王贤并没有多大仇,不过此刻见到他,还是颇为羞赧,老脸红了红,吭哧着抱拳道:“下官当值,不能全礼,镇抚大人恕罪。”当初朱九爷在浙江当钦差时,王贤不过是个微末小吏,谁知一转眼,朱九爷还是那个锦衣卫千户,当年的微末小吏,却摇身变成了他的上司……此中滋味,苦涩难言。

    王贤却丝毫不托大,笑道:“九爷哪里话,您是德高望重的靖难功臣,什么时候都该我向您行礼。”

    朱九爷最担心被仗势欺人的尴尬场面没有出现,登时心下大定,强笑道:“不能乱了尊卑。”

    “哪里哪里,等下了值,我请九爷吃酒。”王贤热情的与他把臂道:“这会儿赶着进宫交旨,回头下值等我一会儿。”

    “是。”人都是要面子的,王贤给足了朱九面子,他当然不会不答应。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几句,便见那太监从里头出来,对王贤道:“皇上召见。”

    “大人请。”朱九爷侧身道。

    “回头见。”王贤点点头,整整衣领肃容进了北苑。北苑是皇家园林,自然别有一番景致,穿过花木扶疏的甬道,便是风姿绰约的玄武湖,但见湖边亭台别致,游廊曲折,沿着湖边游廊走了好一会儿,只见一所五楹高房、黄瓦漫顶、帝王规制的大殿映入眼帘,松映竹掩,凭风面湖,端的是好一个静雅的去处。

    只见百多名大内侍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守在殿外,全都纹丝不动、鸦雀无声。王贤是领教过皇帝的威严的,已经不会再看到震撼了。跟着太监走进了,才看到蓝底金字的竖匾额上,写着仪天殿三个遒劲的大字。王贤眼力不错,看到右下角还有‘臣解缙谨题’五个小字。不禁暗暗惊奇,这皇帝还没换他的题词,似乎还有一份旧情在呢。

    “恭请皇上圣安!”来到殿门口,王贤赶忙跪下磕头。

    “进来!”良久,才听里头朱棣吩咐出来,口气却是不善。王贤忙起身入殿,刚要行大礼,便听皇帝沉声道:“免了,王卿家来的正好,你让这几位好好看看。”

    王贤心说看我干啥,我脸上又没有花,抬头一看,才发现又是熟人……只见两个头戴金锦暖帽,身穿质孙服,脚踏皮靴的蒙古贵族立在那里,正目瞪口呆的望着他。

    竟是瓦剌太师的弟弟太平和儿子脱欢,饶是王贤脸皮厚,也登时想找个地洞钻下去。他倒也隐约听说,瓦剌部遣使入京投降,便知道他们要识破自己把戏了。却没想到竟在这儿碰上了。

    “王,王卿家?”脱欢瞪大眼道:“你不是大明的太孙殿下么?”

    “是啊,怎么又成了什么王卿家?”太平也傻眼了,他们来大明求和,最大的倚仗就是放回太孙的人情,还把蒙古公主嫁给了太孙,心说这怎么也算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