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248章

大官人-第248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嘿;我父亲总担心我冒失;这下没什么好说的了。”朱瞻基乐得合不拢嘴道:“走走;再去看几样新玩意儿;还有更有意思的呢……”

    王贤跟着朱瞻基他们出了屋;刚要去下一间;便看见周勇快步走过来。

    王贤站住脚;与众人拉开一段距离;问道:“什么事?”

    “陈管家在营外;说夫人请大人家去一趟。”周勇轻声道:“大人都已经半个月没回家了。”

    “我走不开啊。”王贤皱眉道:“全军都在备战……”

    “那……我怎么回话?”周勇有些为难道。

    “就说过几天……”王贤叹口气道:“我会抽空回去一趟的。”

    “是。”周勇便出去回话了。

    “唉……”王贤又叹了口气;便进去屋里了。

    皇城中更也是一片忙碌。自从向各衙门下达了征伐令后;庞大的战争机器便运转起来;整个帝国都转变为战时体制;开始为五十万大军的出征准备着。

    对这个年代的大明军队来说;出征作战是不需要动员的;将士们将为皇帝打仗视为建立功勋、升官发财的大好机会;都抢破头的想上战场。但从来不是有军队就可以开战的;尤其是这种几十万大军的征伐;打得其实是后勤;是粮秣给养。而经过多年的大兴大建、大鸣大放后;大明朝的财政;已经极度枯竭了。了解内情的官员都说;若非户部尚书夏元吉这个大管家是腾挪筹措的天才;大明朝的盛世外衣;早就被扯得一丝不挂了。甚至有人刻薄的说;今上比之隋炀;就是多了个夏元吉

    不过就算是夏元吉;摊上这么好大喜功的主儿;也是心力交瘁;难以为继;供给出征的军粮迟迟无法筹措到位;让朱棣大发雷霆。发了好一阵火;朱棣才想到自己还得靠他支撑局面;只好收摄了心神;要过热**饮了一杯;沉声问道:“朕再问你一遍;二月之前;到底还能有多少军粮运到居庸关?”

    “回禀皇上;”夏元吉还不到五十岁;但常年殚jing竭虑;已经让他须发花白;如六七十岁的老人一般;缓缓回禀道:“能运去居庸关的军粮;具以呈报上来;夏收之前;府库中再无可调之粮了。”

    “你要让朕的大军在塞外喝西北风么?”朱棣的火气又上来了。

    “臣万万不敢;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夏元吉叩首道:“臣这个户部尚书的账下;已经一于二净了。”

    “……”朱棣的脸sè异常难看。

    “其实还是有粮可调的;”眼看着皇帝又要爆发;向来对国事不太发表意见的赵王出声了。

    “哦?”朱棣看向赵王道:“老幺说说看”

    殿上众人都望向赵王殿下;大部分人不信他能比夏元吉还厉害。

    “儿臣窃以为;”赵王殿下一身华贵的蟠龙亲王服sè;头戴翼善冠;腰缠白玉带;比在促织斗场斗蛐蛐时;更显高贵无比;卓尔不群;只见他朗声道:“夏尚书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怎么会忘了天下两千个常平仓呢?”

    此言一出;众人都露出失望之sè;朱棣也皱眉道:“胡闹常平仓是百姓的救命粮;一旦发生饥荒;百姓还要靠它活命;万万挪用不得?”

    “父皇容禀。若不是夏尚书没办法了;儿臣不会出这个主意;要是这个主意真得臭不可闻;儿臣也不会提出来的。”朱高燧却冷静回道。

    “……”朱棣十分喜爱这个酷似亡妻的小儿子;耐着xing子道:“那你就讲讲;这主意不臭在哪里?”

    “儿臣动这个念头;是在邸报上看过几起有关常平仓的贪污案有感;奇怪那些贪官污吏为什么敢打常平仓的粮食?便去查阅了过去多年的记录;终于发现一个现象;”朱高燧依旧不疾不徐;声音珠圆玉润道:“每年全国常平仓开仓的数量;最多不过两成;大多数年份里;连一成都不到。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粮食;都在陈陈相因中被浪费掉;所以那些贪官才会打常平仓的主意”顿一下;朝皇帝深施一礼道:“所以儿臣斗胆以为;我们不妨搬开教条;从常平仓调出部分粮食;以供大军之用;并不会影响到百姓的生计。”

    朱棣闻言颇为意动;沉吟片刻;问夏元吉道:“赵王说的有道理么?”

    “恕老臣直言;太过冒险了。”夏元吉却断然摇头道:“常平仓是百姓的救命粮;今年谁也不知道;明年哪里会闹灾荒;仓里有粮才能心里不慌。百姓沉得住气;哪怕一时灾荒;粮价也不会飞涨。反之;要是仓里的粮食被调走了;一有灾荒;百姓必然惊慌;要是有人再煽风点火;可能会酿成民乱的。”其实还有个原因他没说;那就是经过这些年的透支;很多常平仓的粮食;都被官府用来堵了别处的漏。所以绝大多数仓库都有账实不符的现象;甚至连半仓都不够……这些;他这个户部尚书都是知道的;但他不能说;因为那些地方官都是被他逼的没法子;才会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

    过硬的理由说不出;说出来的理由不过硬;皇帝的反应可想而知;朱棣的表情明显轻松起来;竟也有了笑意:“这好办;朕允许各县之间互相借粮;就由你夏尚书做个中人;一方有灾;八方支援么。再说朕也不是强征他们的粮食;我是用钱买的;这下总没问题了吧?”

    “……”夏元吉心说;别提买好不好;大明朝都要被陛下滥发的宝钞给买于净了;他又要分辩;却见皇帝手一抬;像往常多次那样;已经力排众议;乾纲独断道:“就这么定了下密旨;调黄河以北各县常平仓三到五成粮草;运往居庸关;五成者官升一级四成者考评记优一次;不足三成者;原地免职;钦此”

    “臣等接旨”永乐大帝这样说了;就是不可更改的圣旨;群臣只有依命而行的份儿了。

    恭送声中;皇帝离开大殿;群臣起身也要退下;却见夏元吉颓然跪在地上;竟爬不起来;还是杨士奇和杨荣两人上前;把他扶起来。杨荣轻声道:“大司农;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咱们一起想办法就是。”

    夏元吉满嘴苦涩道:“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拜神了;祈求明年我大明风调雨顺;不然;非出大乱子不可”

    “……”两位大学士无言以对。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三零五章 阴谋重重

    几家欢喜几家愁;几位文官愁肠百结之际;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却相视而笑。

    上了马车之后;朱高煦更是笑得肆无忌惮:“想不到父皇还真听老三你的馊主意。”

    “嘿嘿;父皇是病急乱投医了。明知道点心里有毒;也照吃不误。”朱高燧斟一杯葡萄酒;递给兄长。

    “不过夏元吉也是;五十万大军已经征发;战争不可能避免;他却还在那倒苦水、发牢sāo;我看不过是想借机要挟父皇罢了。”朱高煦接过来;大笑道:“被你将一军纯属活该”

    “他毕竟是文官;但凡文官;哪有愿意国家打仗的?”朱高燧淡淡道。

    “那当然;一打仗他们就屁都不是了。”朱高煦快意笑道。

    “呵呵;”朱高燧突然也笑得很愉快道:“最可笑的是老大;为了不让文官们失望;明知道要触霉头;还得跟父皇请命;结果被骂得狗血喷头……”

    “哈哈哈……”朱高煦闻言狂笑起来;当时那一幕;又像走马灯似的历历在目……那ri父皇在朝堂上宣布要亲征马哈木时;太子头一个就反对说;平交趾已经弄得财源竭阙;上次亲征漠北可以说是迫不得已;但如今本雅力失已亡;马哈木和阿鲁台互为死敌;朝廷正该坐山观虎斗之际;不知何故又要兴军?

    “为什么要出兵?天下人都有资格问;就你没有资格问”朱棣当时脸就黑了;丝毫不给太子面子的训丨斥道:“不就是为了永绝蒙古后患;给后世子孙留一个太平江山若非你这个马不能骑、弓不能开;走路都得人扶着的废物;朕何苦五十高龄;还要亲出塞外;追亡逐北?”

    “儿臣无能……”朱高炽忙跪下;但朱棣的火被勾起来了;哪能这么快消气?变本加厉的厉声道:“听说你在宫中起了一课;算着朕这次出兵不吉?

    不明就里的大臣们;登时为太子捏一把汗;朱高炽素来以赤诚侍君父;但算卦之事却是私下的行为;要是应对不当;定会给皇帝留下两面三刀、甚至居心叵测的恶劣印象。

    朱高炽却不慌不忙的磕头奏道:“儿臣正要奏明父皇;儿臣那ri卜得沛;卦;是凶兆明知不利;儿臣怎敢不言……”支持来自哪里;就要替哪里说话;朱高炽必须要表达文官们的反对情绪;否则就有被文臣们视为和汉王没什么区别的危险;这对他来说是灭顶之灾。但公然站在文官这边的话;又有被父皇看做是另立山头的危险;同样是灭顶之灾。

    但朱高炽和他的谋臣们是有些智慧的;他用算卦的办法来解这个进退两难的局面——这样一来;我之所以进言;是因为发现卦象不好;处于赤诚才进言;而不是受了谁的指使;便可既能表达他的态度;又能和文官们撇清了。

    “好一个怎敢不言……”朱棣闻言冷笑连连;但对太子的疑心却消减了不少;目光扫过群臣;便见朱高燧yu言又止;“老幺;你怎么看?”

    “儿臣以为;大哥的易经还不到家。”朱高燧便出班朗声道:“审卦固然内中有凶;但总纲就说‘贞丈人吉;无咎;我父皇英明神武、御驾亲征;正应‘丈人;之意;所以无咎;正是大吉之卦”

    “儿臣不懂易经。”朱高煦也出班附和道:“儿臣只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父皇苦心经营多年;终于等到马哈木和阿鲁台反目;良机不可错失

    否则任由瓦剌做大;我河套就有沦丧的危险失去了河套的后果;就是中原门户大开;到时候鞑子的铁骑可随时渡过黄河;深入我大明腹地;百姓永无宁ri”

    听了两个儿子的高论;朱棣心情舒畅不少;脸上也有了光彩;提高声调对群臣道:“不错;朕为天子;当替天行命此番讨伐马哈木;是为我大明子民永绝后患下才能长久太平;这才是易经的大理所在就算有什么不吉、大凶;也只会降到马哈木身上”说着朝太子冷笑道:“看来你还得再读几年书才成;以后少谈易经;徒惹人笑”

    “是……”朱高炽被训丨得面红耳赤;心里却暗暗松了口气。

    看到太子狼狈的样子;朱高煦和朱高燧也很得意;以至于到今天还回味无穷

    “这次因为亲征的事情;父皇和文官的分歧越来越大;老大也跟着坐了蜡。”待朱高煦笑完了;朱高燧轻声道:“再加上之前周新的事情;他和父皇间好容易恢复的信任;已经所剩无几了。”说着看看兄长道:“这次亲征;二哥自然伴驾;老大肯定留守;该怎么做;不用小弟嘱咐了吧?”

    朱高煦点点头道:“我肯定抓到机会就给老大上烂药的;不过;光这样有用么?”太子毕竟是一国储君;哪怕是永乐大帝也不可能想换就换;否则早就把朱高炽给换掉了;哪用等到现在?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嘛;”朱高燧低声道:“你得让父皇对老大的厌恶到了极点;我这边才好跟纪纲一起做局坑他。”

    “哈哈好;让我们双管齐下”朱高煦大笑起来;举杯道:“这次非让老大吃不了兜着走”

    “不错。”朱高燧微笑着与二哥碰杯道:“这次弄得好;老大就交代了。

    “预祝成功”

    “预祝成功”

    朱高煦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马车也到了他的汉王府;“三弟进去坐坐?”

    “不了。”朱高燧摇头笑道:“不然老大又要睡不好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