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247章

大官人-第247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三零三章 讨伐诏

    接下来的八天里;王贤都在军营中度过;八天后本来该回家了;那天是冬月二十;突然有旨意传朱瞻基翌ri上朝。朱瞻基因为早晨要读书;所以是不上朝的;这次皇上特意下旨让他上朝;自然是有大事要宣布;而且他也必定在其中。

    接到旨意;王贤和朱瞻基都猜测;应该是北征的事情。果然下朝回来;朱瞻基兴奋的朝他叫嚷道:“是的;是要北征了赶紧召集众将;我要宣读圣旨

    升帐鼓声隆隆敲响;三十息的时间;众将便齐集一堂;队列笔直、昂首肃立、鸦雀无声;一片肃杀……仅看军官的军容;便能感受到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再想想王贤初到时的样子;简直判若云泥;这都是ri复一ri磨砺出来的;容不得半分投机取巧。

    在王贤的陪伴下;朱瞻基大步走到堂前;众将齐刷刷摘掉头盔;单膝跪下;齐声道:“拜见殿下;参见军师”

    “有旨意。”朱瞻基立定在众将面前;沉声道。

    “臣等聆听圣训”百多个声音如同一人。

    “上曰:瓦剌残虏既弑其主;又拘杀朝使;侵掠边境、违天虐人、义所当伐尔等其秣马厉兵、以大举;作尔志、奋尔勇;共成大功钦此”朱瞻基高声宣读永乐大帝的亲笔手谕。

    “臣等接旨吾皇万岁万万岁”众将高声应道;因为早有准备;是以无人感觉突然;反而都激动的热血沸腾起来。

    “诸位;”朱瞻基收起圣旨;沉声道:“好男儿当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就在此时”

    “建功立业;就在此时”众将重复着太孙殿下的话;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在每个人的血液中苏醒过来。

    王贤看着一屋子问战则喜的战争贩子;不禁有些感慨;大明朝经过洪武、永乐二位大帝;如今正是的血气方刚的青年时期;官兵们充满了建功立业的豪情;丝毫不把蒙古鞑子放在眼里;亦不把流血牺牲当回事儿。帝国的自信;体现在士兵的自信上;这话一点不假。

    在中军帐中;他也受那种狂热气氛感染;有种好男儿当马革裹尸的冲动;可是一回到房间就冷静下来……尼玛;这是上战场啊;虽说跟着太孙应该安全的很;但战场上瞬息万变;谁又说得准?不就是混口饭吃么?犯得着这么拼命

    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除非他想当逃兵;把一生都钉在耻辱柱上;否则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调整好心情;王贤便下达了命令;年前取消一切休假;全军进入二级战备状态。

    在王贤指定的幼军规章上;二级战备是仅次于部队出战前的状态;此时军队的主要工作有五项;一;深入进行战备动员;全军严守岗位;二;搜集情报;严密掌握敌人动向;三;抓紧落实后勤;装备等各种保障;四;抓紧临战训练;五;制定作战预案;预先进行演习。

    五项之外;还有一项没有写在纸面上的;就是建立duli的通信系统。

    在当初制定规章时;对于纸面上的五项;众将都没有异议;但那纸外的一项;连睿智如莫问都私下表示;建立和维持通信系统的成本太高;既然朝廷有完备的驿传;何必还要去挤占本就很紧张的军费呢?

    但朱瞻基对这一条分外赞同;他甚至私以为;前四条都是正常的参谋水平;只有第五条;才能最体现王贤的过人之处;不枉自己如此礼遇于他。

    不过个中原因;不便与众将说明;他只是淡淡表示;到时候自己会掏这个钱;不用从军费里出;便把这一项定下了。

    早有一定之规;临战就不会慌乱;在稍后的会议上;王贤便将具体任务分配下去。战备动员由太孙殿下亲自抓;搜集情报和作战预案的制定;王贤交给了莫问等一于武举人;训练则由薛家兄弟主抓;后勤军需保障;他交给了吴为。至于那个通信系统;在朱瞻基的授意下;由他亲自负责建立。

    命令下达下去;按说各司其职就好;但结果是王贤成了最累的;因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他把关汇总;别人只需要专心负责一个方面;他却什么都得过问。从早到晚忙得脚不沾地;饭都顾不上吃;每ri睡不到两个时辰。

    这时候他年轻力壮;又坚持练武的好处便显出来了;虽然riri高强度的工作;王贤却依然能保持旺盛的jing力;用注册会计师的jing密;为各方面查遗补缺;使备战不出岔子。

    王贤的表现也落在东宫一于属官的眼里;因为不放心朱瞻基和他的小伙伴们;太子殿下派了杨溥和金问来营中辅佐太孙。应该说;朱棣的眼光是很犀利的;至少给太子找的属官;都是人品贵重、德才兼备之人;杨溥和金问二位在观察数ri之后;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在王贤的调度下;幼军运转良好;他们中途插手只会添乱而已。

    两人之前在军演时;对王贤就刮目相看;现在亲眼看过他的工作能力;更是对他推崇备至。有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王贤自然也对两人十分尊敬;遇事都虚心的向他们请教;两人本就是来帮忙的;若一直插不上手也未免尴尬;自然十分卖力的帮他出主意;相处的很是融洽。

    这天从早晨忙到过午;三人才有空吃热在炉子上的午饭。看着金问食yu不佳;一手持筷;一手直按太阳穴;王贤关切问道:“金师傅不舒服么?”

    “无妨;”金问摇头苦笑道:“十年寒窗落下的毛病;一累了就头痛;稍歇歇就好。”

    “是我不对;让金师傅太劳累了。”王贤歉意道。

    “仲方这是奚落我么?我才分担了你两成不到”金问笑骂道:“不必理会我;不然我得找条地缝钻下去了。”

    “呵呵;”王贤又问杨溥道:“杨师傅呢?”

    “我没事儿;我又没有头疼的老毛病。”杨溥少言寡语;但外冷内热;有时候也会冷不丁说笑一句。

    “那就好;不过还是要出去呼吸下新鲜空气的;换换脑子总是好的。”王贤笑道:“下午王爷要到辎重营验收一些玩意儿;二位何不暂时抛开案牍;一起来呢。”

    “也好。”两人欣然应下。吃过午饭;王贤便和二人去寻朱瞻基;然后一起到辎重营去;便见众将早已经在那里;正围着两辆车在那评头论足。现场还有几名木匠和铁匠。

    见殿下驾到;众将赶忙上前行礼;朱瞻基点点头;炫耀似的对两位师傅道:“今天来;主要为了看看工匠们改进过的战车。在上次演习中;我们发现原来的战车组成的车阵;对士兵的防护不足。回来后我和军师;还有莫问他们几个研究了好一阵子;想把它改造成行动灵便、防护力又强的新式战车。”

    “怎么个新式法?”金问好奇问道。

    “看了不就知道……”朱瞻基笑着指指那两辆改造好的战车;笑道。

    朱瞻基说话的功夫;王贤朝个面相老成的年轻工匠笑道:“蒯兄这么短时间就改进成功;可谓神速哇。”

    这工匠叫蒯祥;在一群工匠里;数这个小伙子最年轻;但显然以他为首;闻言只是淡淡道:“军师先别夸奖;看看能不能让殿下满意再说。”

    “看看就看看。”朱瞻基说着亲自下场;动手cāo作起战车来;一边还为两位师傅解说道:这车最大的改进;是每辆车上配了八扇折叠木板;平时放在车辗上;作战时全部打开;树立在一边;以代替车箱。展开之后每辆车的挡板都有一丈五长;六尺高;足以抵挡矢石。每辆车的挡板边缘还有环卡;可以把许多辆战车并肩衔接起来;摆成圆形或方形的车阵;可以抵御敌骑冲击。而且车厢两头还可以打开;以便士兵在车阵后防御;车上士兵则以长兵器和火器击敌;敌骑必退”

    听了太孙的讲解;金问觉着挺好;看看杨溥;后者便缓缓道:“听殿下这么说;这似乎是专门克制鞑子骑兵的;可防弓矢shè击、骑兵冲突;使他们的长技无法施展;我们则可以凭着车阵;用长矛、弓箭、火铳御敌;对吧?”

    “杨师傅说的对极了。”朱瞻基点头赞道;不愧是号称智者的杨师傅;这种从没接触过的东西;都能轻易理解。

    “但是;敌人若远逃怎么办?”杨溥追问道。

    “这个……”朱瞻基有些汗颜;其实他对这种乌龟战法也颇有微词;只是每次王贤都能说服他罢了。

    “这就不是我们的职责了。”王贤替太孙解围道:“朝廷有三千营、龙骧卫;这是他们该于的事儿;我们幼军的职责是守卫殿下。我想;皇上不可能让太孙殿下冲锋陷阵吧?”

    “有道理。”杨溥点点头;他觉着王贤的思路对极了。

    “没办法;谁让我们幼军以步兵为主?”朱瞻基觉着有些没面子;忙道:“但也有两千之数的骑兵;我从中挑出一千jing骑作为亲军;可为我皇爷冲锋陷阵”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三零四章 无米之炊

    众人只把太孙殿下的话;当作年轻人在维护自己的面子;谁都没往心里去

    看完了战车;众人又看了铁狼筅;经过军演的检验;官兵们发现军师‘灵机一动;;用毛竹作成的武器;在对付敌兵时有奇效;虽然无法杀敌;但可为己方提供强大的保护;令火铳、弓箭的jing确度和杀伤力大增。所以回京之后;官兵们特意弄了一批毛竹回来cāo练;但发现没几次就出现竹节开裂;狼筅便报废了。而且有原籍北方的官兵说;北边气候于燥;竹节更容易开裂;王贤干脆找铁匠;按照原样改成了铁皮包木的狼筅;这样更加坚固锋利;而且分量还轻了不少。

    看完了武器;众人又进到屋里;朱瞻基道:“通过那次军演;我们还总结出一个教训丨”

    “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殿下却长了好几智;这一堑吃的值啊。”金问打趣笑道。

    “呵呵。”朱瞻基笑着看看王贤;这时候由副手来说;显得更牛一些。王贤便笑道:“上次军演中;我们因为经验不足;有时候刚把米下锅;就要急行军;有时候连yin天;生不着火;将士们饭都吃不上。这还是在演习中;若是在战场上;官兵们吃不上饭;在塞外饿着肚子;根本不用敌人发动进攻;我们便会不战而亡的。所以我们回来后;便琢磨一种方便携带;又便于食用的于粮。

    “有道理。”金问道:“我听说;别的军中都是提前烙好了大饼……”

    “大饼我们也有烙;但那玩意儿吃起来太硬;也没什么营养。我们还捣鼓出一种布袋炒面;携带很是方便……”王贤说着;拿过一条鼓鼓囊囊的长布袋;斜跨在肩上道:“这样一袋;就是一个士兵五天的口粮;要吃的时候;打开布袋……”他将袋口的绳子解开;抓出一把面道:“二位师傅若不嫌弃;可以

    两位东宫讲官也不是娇气之人;闻言一人欣然抓了一把;yu往嘴里送时;金问笑道:“这是要吃生面么?”

    “尝过再说。”王贤笑道。

    两人便不再说什么;各自送到口中;闭嘴尝了片刻;恍然道:“面是熟的。”“还是咸的。”“这到底是什么面?”

    “炒面呗。把大豆、高粱、大米炒熟了、磨碎了;再加上盐;就着凉水便可以吃。”王贤让人给二位大人端来茶碗漱口;笑道:“这比吃大饼有营养多了;而且能放很长时间;吃起来也方便;还不用生火;省得在草原上暴露目标

    “考虑的真周全。”金问和杨溥是彻底服了;对朱瞻基笑道:“我们可以请太子殿下放心了;太孙殿下比我们想得细多了。”

    “嘿嘿;我父亲总担心我冒失;这下没什么好说的了。”朱瞻基乐得合不拢嘴道:“走走;再去看几样新玩意儿;还有更有意思的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