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223章

大官人-第223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乘万骑都簇拥在他身周;跟随着他、也护卫着他;京城百姓人山人海的在仰望着他;香花醴酒;望尘拜舞。这风光;这排场;这至高无上的荣耀;全天下只有他一人能够享受

    每当此时;他都会回想起自己在北平时;为了免遭侄子毒手;自己装疯、吃屎喝尿的ri子;也会想起三千甲士起兵;对抗侄子百万大军的悲壮;更会想起一次次被敌军逼入绝境;险些要挥剑自经时的凄惶……好在自己坚持下来了;成王败寇;万千荣耀归于一身;终享这天下的至尊

    朱棣看看远处的紫金山;那里是太祖皇帝的孝陵所在;在亲卫大军的扈从下;这次他的目光中少了几分畏惧;多了几分自信;父皇啊父皇;你在天之灵好好看看;儿臣是如何把你开创的江山打造成古往今来、文治武功的第一盛世。到时候你肯定会后悔当初的选择

    皇帝收回目光;明黄sè丝绦束着猩红的披风;在秋风中猎猎舞动;他的思绪也从向父皇示威;回到了现实的世界;前几ri;阿鲁台已经正式接受朝廷册封为和宁王;并上表愿为前锋;与朝廷夹击马哈木。朱棣早就视盘踞河套的瓦剌部为心腹大患;自然求之不得。

    为此;他已经下令各地军队加紧训练;户部筹备军资;为开chun的征伐做好准备。在此背景下;这次方山演武便有了格外重大的意义;不能例行公事。想到这;朱棣面sè重新yin沉下来;不知在盘算什么。

    中午时分;圣驾抵达紫金山正南方三十里外的方山。方山不高;只有几十丈;山顶平坦;四角方正;山前是一马平川;广阔无比;犹如一枚玉印置于大案上;是以又称天印山;正是大阅军队的好去处。

    且孝陵正在紫金山南麓;太祖皇帝如果泉下有眼;可以把他的好儿子大阅三军的场面;看得清清楚楚;朱棣选在这里阅兵;只怕也有这层原因在里头。

    此时的方山上下已经变成一座兵山;大明京军四十八卫;以及从中都、山东、河南、大宁各都司轮番入戍京师的十六万班军;共计五十万大军;将方圆数十里的范围;占了个水泄不通。

    皇帝登上方山放眼望去;只见几十路大军旌旗云列;刀枪如林;军容雄壮、排山倒海。这时候;乐队奏起宏伟的军乐。军乐声中;一身戎装的皇太子率领群臣三跪九叩高呼万岁。三军将士也跟着扬尘舞拜;几十万人轰隆隆跪下;山呼海啸起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震耳yu聋的高呼声中;朱棣庄严地举手向三军致意;立时;方山上下又是一片鸦雀无声。

    “将士们”朱棣气沉丹田;高声喝道。

    “万岁”回声好似山呼海啸。

    朱棣一抬手;场中便渐次安静下来;只听皇帝运足丹田之气;雄浑的声音响彻半空:

    “今ri集中几十万大军进行合练;实为千古少有之举;朕不希望此次检阅;只是虚应故事;故要按临阵一般;件件从实处做事。将士列阵吧”

    “是是是”官兵们高声齐应。

    朱棣和群臣立在方山之上;俯瞰山前平川;只见旌旗烈烈、鼓角隆隆;几十万大军按车、步、骑三大营;分为三十六路;由各路将官统领;环方山数十里列阵。待列阵完毕;上前名将官离开本阵;分列在阅台两侧;等候检阅。

    画角声声中;五百面蒙皮大鼓隆隆敲响。在这激昂的鼓乐声中;朱棣由汉王、阳武侯等重将陪同;下山上马巡阅阵容。

    朱棣策着巨马;来到众将阵前;便看到一员小将身穿明黄铠甲;胯下骑着雪白的照夜玉狮子;英气勃勃的立在当先;一如三十六年前的自己;正是他的太孙朱瞻基

    朱棣朝朱瞻基深深看一眼;将他排在今ri阅兵第一位;是朱棣的意思;就是想看看自己选定的继承人;在这么大的压力下;能不能顶得住。

    “末将恭请皇上阅兵”朱瞻基率领众将齐齐翻身下马;朱棣点点头道:“尔等随我检阅大军”

    “遵命”众将一起起身上马;浩浩荡荡跟着朱棣;绕着营阵一路路阅视起来。

    首当其冲的便是排在首位的幼军;其实朱棣早在山上时;就注意到这支军队;并非因为它是朱瞻基的部队;而是因为这支军队出奇的静默。几十万军队云集山下;人嘶马叫分外嘈杂;唯独这一万多人静悄悄一点声息没有;就那么静静的立着。

    这支军队让皇帝很是好奇;因此当走到近前时;朱棣凝目望去;只见一排排士兵如标枪般挺拔伫立。一行行、一列列之间整齐划一;像是用尺子裁过一样。朱棣还从未见过有军队站得这么齐整;他故意停下马;盯了他们好一会儿;却见所有人纹丝不动。

    若非这些人在号令声中;一起高呼万岁;朱棣甚至要怀疑他们是不是真人了。

    虽然有很多话要问太孙;但几十万大军受阅;朱棣不能停留太久;便策马往下一支军队而去。下一支受阅的是金吾卫;顾名思义;这支军队执掌金吾;宿卫宫掖;对军容军姿的要求极为苛刻。其兵士无一不是jing挑细选出来;一样高的昂藏大汉;年复一年任务就是给皇帝站岗。看上去自然比幼军要威武雄壮;但朱棣留神片刻;发现这些专门站岗的金吾卫;也做不到纹丝不动;似乎定力还不如才组建数月的幼军。

    继续阅视下去;是旗手卫、羽林卫、燕山卫、付军卫、虎贲卫、锦衣卫、腾骧卫、武骧卫、武功卫、永清卫……皆是皇帝亲自执掌的亲卫;大明朝jing锐中的jing锐;但论起站姿来;都比不上金吾卫;自然更没法跟幼军比了。

    等阅到那些地方来京城轮训的!班军;在朱棣眼里就更松松垮垮不像样子了;用了一个时辰;皇帝阅视完了大军;回到方山时;看起来面沉似水;似乎心中有些不快。

    当然皇帝不说;谁也不敢问;待皇帝在御台上站定;汉王朱高煦便高声大喝道:“行阵”

    场中号角大作;几百面战鼓同时敲响;鼓声直传九霄。

    在一千面军旗的引导下;各路兵马开始行阵通过方山;打头阵是才成立数月的幼军一名身材魁梧;浑身甲胄的骑士;高擎着军旗在前;他身后是五百人的护旗队;他们手中的刀枪箭戟、戈矛钺星;一水儿朱红的杆;纯金的头;彰显着这支军队的身份。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三七三章 头彩

    read_content_up;

    后面跟着长长的队伍;分成一个个方阵;每个方阵一千人;踏着同一个步点;十一个方阵也踏着相同的步点;上万人的步伐整齐划一;踏在刚刚平整过的校场上;像一条长龙隆隆而来。

    在抵达方山脚下时;他们突然改为甩步;依然是整齐划一的步伐;每一步踏在地上;都显得那样气势雄浑。本来会扬起腾腾的黄土;天上却凑趣的下起了毛毛细雨;让这支军队的脚步声更加沉重如鼓;震撼在场所有人的心。

    这支军队走过去好久;方山上的君臣还沉浸在震撼之中;他们从没见过一万多人的军队;动作一致到像一个人一样。初次见到这种场面产生的震撼;让他们对后面的军队瞬间变换队形;表演炫目的骑术……都有些视若无睹了。

    加之方才的降雨;被一个词臣比为祥瑞甘露;一时间群臣谀词如cháo;在皇上面前称赞起皇太孙的少年英武来。

    冷眼看着这一幕;穿一身jing美的轻便盔甲的朱高燧;用手轻轻捅一下朱高煦;小声道:“二哥看明白了么?父皇这是摆明了要给那小子脸上贴金子。”

    朱高煦面sè铁青;哼一声道:“小毛孩子;不足为惧”但看他的脸sè;就知道他言不由衷。这也不难理解;往ri里;这种场面都是他大出风头的;那胖瘸子只能作壁上观;但这种场面;似乎要一去不复返了;胖瘸子生得好儿子;已经可以替他挣面子了

    难道真像传说的那般;这朱瞻基是应梦而生?父皇真梦到过那‘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的大圭?朱高煦一阵惊恐;旋即摇摇头;把这个可笑的念头甩出去……朱瞻基降生时;自己就在王府中;可没听父皇说过什么大圭这传言;分明是后来父皇起兵前;姚广孝那厮炮制出来

    一想到姚广孝;朱高煦就恨得牙痒痒;本以为在自己百般讨好下;那老东西至少可以保持中立;想不到他不声不响就帮着老大救下了周新;又把那个浙江来的小秀才收做徒弟;弄得京城里人人都说;姚少师终于表态支持太子了;让他好容易才建立起的优势;一下又化为乌有了。

    这边朱高煦满腹怨念之时;那边父皇朱棣开口了:“明天是什么项目?”

    朱高燧捅了二哥一下;朱高煦才回过神道:“回禀父皇;是各军御前演练

    “虚应故事的把戏;今天就足够了。”朱棣淡淡道:“明ri;要动些真格的。”

    “请父皇明训丨”朱高煦抖擞jing神道。

    “你也知道;今次阅兵是为了整军备战;待准备就绪;朕将御驾亲征瓦剌”朱棣压低声音道:“朕想借此机会;演练一下大军开拔;御敌转攻;让各军热热身、出出汗;接下来训练也好有的放矢。”

    “父皇英明。”朱高煦马上道。

    “但需要有人来扮演马哈木。”朱棣慢悠悠道:“此獠也算一代枭雄;侵略如火、狡猾如狐;一般的将领还真无法与他比肩”

    “父皇如果放心;儿臣来扮演马哈木如何?”朱高煦自告奋勇道。

    “朕正是此意;”朱棣终于露出笑容道:“放眼众将;也只有朕的青雀儿能胜任了。你要是不答应;父皇只好亲自上了。”因朱高煦初生时;左肩头上就有一块青sè的胎记;形如雀状;所以便由此得了这个小名。但在汉王成年之后;朱棣只有在很高兴时;才会这样叫他。

    “儿臣岂能让父皇失望”朱高煦昂扬道。

    “好;很好。”朱棣捻着胡须;沉声道:“你带着龙骧、虎贲四卫;朕把三千营也给你;只管尽情发挥;不要留手你打得越狠;暴露的问题越多;他们才好有的放矢;到时候战场上才能少死人。”

    “儿臣明白了”朱高煦重重点头;龙骧、虎贲四卫各有五千骑兵;是京营骑兵的核心力量。三千营更是父皇最宝贝的三大营之一;以塞外降丁三千骑兵组成;打起仗来狂野奔放;是朱棣手下最强悍的骑兵力量;而且如今早扩充到一万之数。

    有这三万骑兵;加上父皇有言在先;朱高煦自信可以放手施展一番;教全军见识一下自己的厉害。

    从父皇那里领命下来;朱高煦便去组织人马;朱高燧悄悄跟上道:“二哥;你怎么能答应扮演马哈木呢?”

    “因为别人没那本事扮演”朱高煦自得道。

    “但这是必败的一战。”朱高燧皱眉道:“恐怕有损二哥的威名。”

    “那可未必。”朱高煦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道:“父皇叫我不得留手;我自然要全力争胜。”

    “父皇话虽如此;可他亲自指挥的军队被你击败;脸面往哪搁;心里能痛快了?”朱高燧大摇其头道:“逞一时之快;给父子间造成嫌隙;殊为不智。

    “……”朱高煦想想也是;咬牙寻思片刻道:“那怎么办;故意放水?”

    “那样显不出二哥的本事;平白让父皇和众将小觑。”朱高燧还是摇头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朱高煦憋闷的来回踱步道:“真要把人憋死

    “所以我说;二哥就不该答应啊。”

    “我已经答应了”朱高煦瞪着他道:“你说点有用的;行不”

    “好。”朱高燧叹口气道:“以我之见;二哥可以发挥骑兵的优势;触之即走;以消耗父皇兵力为要;等打上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