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222章

大官人-第222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read_content_up;

    终于;第五天里;有通过考核的队伍了;王贤赞许的看着三个晒得跟太孙一样黑的训练官道:“你们叫什么名字?”

    “回军师;末将程铮;字英杰;是唐朝凌烟阁功臣;卢国公程咬金的第十八代嫡孙当年太祖皇帝打陈友谅时;我爷爷就是龙舟上的总旗;开国后升为都指挥使;去世后追封勇毅伯……”一个身材高大;目光灵活的训练官抢先答道。这是个将门子弟;但也不会像程家兄弟那样;跟王贤横眉冷对;反而絮絮叨叨自陈起家史来。

    “咳咳;”王贤耐着xing子听他说完;转向第二人道:“你呢?”

    “回军师;末将秦押”另一个应该是武举出身;简短有力的回道。

    “你呢?”王贤看向第三个身材矮小;面sè郁郁的年青人;方才他看得仔细;这一个百人队;似乎是以他为首。

    “莫问。”那人淡淡道。

    “大胆”已经被委任为军纪官的二黑;闻言大怒道:“轻慢上官该当何罪?”

    “军师误会了。”程铮程英杰忙帮着解释道:“他姓莫;单名一个问;字言之。”

    “原来如此;”王贤笑问道:“你们能第一个过关;不知道有什么窍门?

    程英杰和秦押变了变脸sè;前者讪讪道:“军师;能保密么?”

    “呵呵;也是。你们还要拿第一呢。”王贤笑道:“我不问了;不问了

    “军师误会了;我们的意思是;您能对外保密么?我们怎么会对您保密呢。”程英杰却竹筒倒豆子道:“其实说穿了也没啥;就是莫问兄弟发现了一个小窍门;简单说来六个字垠不要踩死;;当时不明所以;但我们的儿郎确实比别人站得轻松;不容易晕倒;练得自然就快。”

    “程兄;不要班门弄斧了。”那个叫莫问的;这才低声道:“这本来就是军师写在大纲里的;只是旁人没注意到罢了。”

    “我写在哪儿的?”王贤却问道。

    “要诀第七条;重心落于前脚掌;不要落于脚后跟。”莫问答道:“虽然不明白重心是啥意思;但我琢磨着;就是吃劲儿的部位。”

    “咳咳……”王贤不禁老脸一红;原来自己不小心;把后世的名词用出来了;抱歉道:“你说得对;就是吃劲儿的部位。”

    “后来士卒们还是不明白;莫兄弟就总结了这六个字;他们就都懂了。”程铮看看王贤道:“军师;您会保密吧?”

    “好吧。”王贤点点头;让人将第二阶段的大纲递给他们。

    三人接过来;行礼下去;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要求是训练稍息、立正、整齐、向左向右向后转等八项基本动作;;后面都有详细的大纲。看起来似乎好复杂的样子;赶紧收起喜悦之情;招呼手下加紧训练去了。

    第二天早晨;又一队通过考核的;这一队的三名训练官中竟然有薛勋;让王贤很是惊奇;问道:“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两个武举官咂咂嘴;又看看薛勋;其中一个才小声道:“练不好就打;最差的不许吃饭……”

    “一群废物还是没比过人家;回去没饭吃了”薛勋哼一声道。

    “我有言在先;不禁止你体罚;但不许伤人;更不准出人命;不然你再好的成绩也不作数。”王贤jing告他道。

    “军中训练;哪有不许伤人的?”薛勋不服道。

    “这只是队列训练好吧?”王贤气得翻白眼道:“我会派一名军纪官盯着;不信你伤一个试试?”

    “…”薛勋两眼一眯;最终还是压下怒气;伸手拿过大纲;转身而去。

    接下来几天;又陆续有百人队过关。过关之后;训练官们欣喜的发现;虽然科目复杂了;但进度明显加快了;因为经过第一阶段的锤炼;兵士们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学习动作、领悟要领;似乎都变得不是那么难了。

    不过距离方山演武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任务依然繁重无比;好在官兵们的竞争意识已经被成功的激起;不仅白天在校场上训练;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唯恐落在别人后头;就想抢到别人前头。

    朱瞻基虽然不清楚;这种争先恐后的气氛有多可贵;但还是感到深深的振奋;在他的吹嘘下;黄淮、杨溥、金问等人都来军营参观过;当他们看到校场上那热火朝天的场面;一支支严整的队伍;整齐划一的动作时;也都深深的震撼了。

    “这个王贤;有将才啊”黄淮不禁赞道。

    “何止是将才;”金问更加高看王贤一眼道:“能让将门子弟和那些武举人放下成见、拧成一股绳;这份功力可以称相才了。”

    “你们发现没;王爷身边就缺这么个;能给他挣脸面的人”黄淮看着两位同僚道:“我们这些两脚书橱;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样样稀松。在皇上那里;十个顶不了这么一个”

    “是啊。”金问深有感触道:“六部九卿、内阁学士在皇上耳边说一千道一万;抵不上人家汉王;在皇上跟前立一次战功。太孙有了这王贤辅佐;便可不让汉王专美”

    “但殿下让他冒充姚少师徒弟的事情;会不会露馅呢?”杨溥却面带忧虑道。他所虑的是;一旦王贤露馅;必然名誉扫地;这样的人才再不能为我所用;岂不惜哉?

    “上次姚少师来给太子讲经;我就在一旁;并未听他提及此事;应该是已经默认了吧。”黄淮道。

    “不好说;姚少师xing情古怪;谁知道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件事还是解决了好;”杨溥皱眉道:“悬而未决总是个心事。”

    “也是。”黄淮点头道:“下次他再来给太子讲经;我于脆旁敲侧击一下;看看他到底什么态度。”

    “不是说;要的就是这份心照不宣么?”金问不解问道。

    黄淮和杨溥对视一眼;前者面露苦涩笑容道:“公疏毕竟还是年轻了;不知道所谓隐患;终究都会是被敌人抓住的漏洞。”

    “怎么讲?”金问问道。

    “想想解学士。”杨博淡淡道:“虎视眈眈之下;我们一点错都不能犯。

    “明白了。”金问点下头道;那位到现在还关在天牢里的解学士;其实丢官下狱的理由;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特殊时候被人借题发挥;就成了了不得的大事;不仅自己丢官下狱;而且还连累了太子。

    不用这王贤则罢;要是真打算用他;还是早作打算;把隐患清除掉的好…

    王贤并不知道;几位热心肠的学士;开始为自己的身份cāo心了。当然如果他知道;人家把他当成罕见的军事奇才来栽培;怕是要丢官落荒而逃了……就他这样军事小白;真让他带兵上战场;还不害死三军?

    当然他在队列训练上;还是有些独到之处的;加之超高的管理技巧、激励手段;竟也能让手下一群人拧成一股绳;热火朝天的cāo练了两个月。

    到了八月十五;距离方山大阅还有半个月时;进度最快的百人队;依然是那莫问、程铮所带的那个;已经完成了三十二个科目。紧随其后的是薛勋的百人队;完成三十一个科目。后面排名靠前的还有那许怀庆的百人队;完成二十九个科目;排第四。在他面前的;同样完成了二十九个科目;但比他们早一天;三个训练官里领头的一个;叫张义;是个将门子弟;生得面若桃花;一度让王贤王贤怀疑是他不是女扮男装的花木兰。

    其余的队伍大都完成了二十六七个科目;也已经是很卖力很卖力了。为了激励将士;王贤和朱瞻基商量着;在中秋节这天杀猪宰羊、犒赏三军。

    这天天一擦黑;高价雇来的几百位厨师;便在校场上架起一个个火堆;将提前腌制过的全猪全羊架在火上烤。又在矮桌上摆满了烧鸡、烤鸭、烧鹅、烧肉各sè肉食;让饥肠辘辘的兵士们口水直流。

    当火头军将一坛坛美酒捧上来;将士们的欢乐也到了顶峰。两个月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森严的军规;在军营里不许喝酒;已经被他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连那些将门子弟;都不知不觉的严格遵守;没有想过要违反。

    不过话说回来;这两个月天天练得昏天黑地;晚上还要加练;一回到营房就只想把自己扔到床上;还真没功夫想酒喝。现在见到一坛坛美酒端上来;众人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两个月没沾酒了;酒虫一下就被勾起来。拍开泥封;斟上一碗碗美酒;对着汹汹的篝火;他们高高举起酒碗;齐声大喝道:

    “敬皇上;于”将士们便仰脖一饮而尽。

    又斟上;将士们再次大喝道:“敬太子殿下;于”又仰脖一饮而尽。

    再斟上;“敬太孙殿下;于”再次一饮而尽。

    三碗酒过后;又斟上第四碗;“敬军师;于”“于”众人大笑着饮尽一碗。

    那厢间;王贤尴尬的摸摸鼻子道:“我怎么听着;此于非彼于呢?”

    “有什么区别?”朱瞻基笑道。

    “敬你们是平声;敬我是去声。”王贤郁郁道。

    “哈哈;有么?你想多了;哈哈哈……”朱瞻基笑弯了腰。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三七二章 大阅

    read_content_up;

    九月初一;是方山大阅的ri子。幼军的官兵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都是为了这一天。

    前一天;幼军军需局下发了崭新的衣甲兵刃;之前官兵们所穿的是夏装;这次发的是前些ri子从内库领来的秋装;但为了能在大阅时有个好的观瞻;王贤一直拖到昨天下午才发了衣甲;此时看上去;自然看上去十分的鲜亮整齐。

    吃过一餐丰盛的早饭;天光蒙蒙亮;官兵们便在营前整队;朱瞻基也穿上一身明晃晃的盔甲;骑着高头大马;英气勃勃的立于阵前;沉默的看着他的士卒。

    士卒们也望着他们的殿下;鸦雀无声。

    朱瞻基本打算演讲一番;好好鼓舞士气;但看着这些沉静的兵士;他心头突然升起明悟;其实豪言壮语根本就是多余;因为将士们为这一刻已经付出太多;他们和自己一样;容不得有半点失误。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两个字;他沉声道:“出发”

    营门缓缓打开;官兵举戈持刀鱼贯而出;他们步伐整齐;气势肃穆;在晨曦中向金川门进发。

    此时京城内外;一百多座大大小小的军营;也已经打开栅门;一队队大明朝的jing锐部队走出了营盘;从各处城门出城;像一条条威武的长龙;向方山汇聚而去。

    通往方山的御道两旁;早就里外三层布起了防线;每隔五十丈还扎有哨楼;楼上有锦衣校尉紧盯着四下;楼下也站着官兵;一个个手按剑柄、挺立不动;显得威武森严。

    防线之外;是早早来看热闹的几十万京城百姓;还摆着无数香烛案台;以示恭迎皇上。

    卯时正刻;城中的拱辰台响起三声炮响;跟着钟鼓楼上撞响了钟鼓;京城各处寺庙道观也一起响应;遥相唱和。几乎是同时;御道两旁画角齐鸣;原本还闹哄哄的老百姓;一下子鸦雀无声;便见一千名锦衣校尉;身穿飞鱼服;骑着清一水的黑sè战马;从城门口列队而出。那些战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走起来都踩着鼓点子;把新用黄土垫成的大路;震得一颤一颤。

    前卫之后;是一千零八十名大汉将军组成的皇帝仪仗;打着龙旗、金鼓旗、翠华旗;销金旗还有金锁、立瓜、红镫看得人眼花缭乱。仪仗之后;便是在众武将、侍卫层层拱卫中的大明皇帝。朱棣没有乘坐銮舆;他骑着一匹比寻常高头大马还要高一头的巨马;身上穿着明黄sè的盔甲;腰间佩着天子剑;目光炯炯的望着他的子民。此时此刻;千乘万骑都簇拥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