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204章

大官人-第204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明问题了。

    说完;王贤将那封信掏出来;奉给朱瞻基道:“这是菩提佛珠换来的;不知妙修真人是哪一位?

    朱瞻基接过来;看一眼封皮;面色怪异道:“妙修真人;是我小姨奶奶……”

    “就是那位曾经大胆……”王贤结舌道:“……的女子。”

    “是;”朱瞻基重重点头道:“就是那位曾经大胆……的女子”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四八章 史上最强好人卡

    read_content_up;

    那位曾经大胆……的女子;到底做了什么事;能让王贤和朱瞻基都不敢提?

    答案是;她曾经拒婚;在大明朝;一个女子敢对婚姻之命说不;足以⊥她名扬四海了。但这还不足以⊥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讳莫如深;真正劲爆的原因在于她拒婚的对象;乃是当今大明永乐皇帝朱棣

    朱棣是什么人?天下至尊、大明万方亿民之主;出口成宪;权威如岳;他的每一个念头;都是无上的圣旨;必须被臣民不折不扣的执行;这女子竟然敢发好人卡给他;用熊心豹子胆;都不足以形容其万一了。

    所以王贤在富阳时;就对这女子的芳名早有耳闻——她叫徐妙锦;大明开国功勋中山王徐达的幺女;传说她满腹诗书、才华横溢;且沉鱼落雁宛若天仙;比其姐仁孝皇后更加出色;既是大明朝的第一美女;又是大明朝的第一才女

    说起来;中山王徐达;真是人生大赢家;不仅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成就一代军神之名;更传奇的是;他竟然能在朱元璋的手底下得到善终;还被追封为王;恩荫子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都说人下半辈子活在子女身上;要是家教不成功;也称不上人生大赢家;但徐达的两个儿子都被封为国公;一门两国公;在有明一代仅此一家。女儿更是各个知书达理、温良贤淑;成了朱元璋挑儿媳的首选——长女嫁于燕王朱棣;就是后来的徐皇后;朱棣所有儿子的妈;朱瞻基的奶奶;次女交嫁于代王朱桂、三女嫁于安王朱楹;还有个遗腹女更是出色;年方二七便出落成京城有名的美人加才女;登门提亲的媒人踏破门槛;但都被她哥哥拒绝了。

    结果徐妙锦的婚事便日复一日的拖下去;到了永乐三年;她已经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在明朝;这个年岁不结婚的女子;要么守制要么就是嫁不出去;徐皇后着急了;让人把二弟徐添福叫到宫里;问他为何迟迟不肯答应妹妹的婚事。

    彼时徐老夫人已经过世;老大魏国公徐辉祖不肯向朱棣朝拜;被幽禁在府;老四定国公徐增寿被建文所杀;是以府里由皇后二弟添福说了算。然而面对皇后的询问;徐添福却支支吾吾不肯说明原因;徐皇后要做主给妹妹指婚;朱棣竟亲自出面阻拦;这下皇后娘娘什么都明白了;然后这位三从四德的贤后便陷入沉默……

    两年后;徐皇后因病去世;转过年来;朱棣一道旨意下到国公府里——后位虚悬;天下失其母;有中山王幺女;贤良淑德、性情仁厚;足以母仪天下;故立为皇后;钦此

    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团原来是姐夫看上小姨子了;自然容不得别人染指。

    姐姐去世、妹妹续弦;也算一桩美谈;在所有人看来;徐妙锦这是红星高照;要摇身变凤凰了然而徐妙锦却上了一道疏;拒绝了皇帝的美意。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拒永乐书》;因为是奏章;故而后为士大夫所熟知;王贤就听魏老师一脸猪哥相的背诵过。上面‘臣女生长华门;性甘淡泊。不羡禁苑深宫;钟鸣鼎食……听墙外秋虫;人嫌其凄切;睹窗前冷月;自觉清辉。盖人生境遇各殊;因之观赏异趣。矧丨臣女素耽寂静;处此幽旷清寂之境;隔绝荣华富贵之场;心胸顿觉朗然。;之语;如今仍记忆犹新。

    在奏疏中;徐妙锦明确告诉朱棣‘臣女愿为世外闲人;不作繁华之想……盖人喜夭桃秧李;我爱翠竹丹枫。从此贝叶蒲团;青灯古佛;长参寂静;了此余生。臣女前曾荷沐圣恩;万千眷注。伏恳再哀而怜之;以全臣女之志愿;则不胜衔感待命之至;

    当时魏老师擦净口水;无限赞叹说;徐姑娘不愧是天下第一才女;非但文采惊艳;还很有智慧……她虽然不想嫁朱棣;但要是把皇帝激怒了;肯定会给徐家招祸;所以她说我早有方外之志;不恋红尘;姐夫你多年那么疼我;求你再答应我一次;让我出家吧。

    这样虽然都是一码事;但不会激怒朱棣;而且软语哀求;皇帝怎好用强?只能忍痛答应……

    ‘只是可惜;如此出色的女子;终生只能伴青灯古佛……;最后魏老师无限惋惜;恨不能去搭救她;当然也只是想想罢了。朱棣的女人;谁也不敢动;朱棣得不到的女人;就更没人敢动了。

    “你曾说过;天下有两人可以改变皇帝的心意;一僧一尼。”收回对那传奇女子的遐想;王贤问朱瞻基道:“那一尼;就是指你奶奶吧。”

    “是姨奶;小姨奶奶。”朱瞻基强调一句;点头道:“当然;虽然小姨奶奶拒绝了我爷爷;但我爷爷并没生气;反而命人为她在玄武湖畔建了座天香庵;并派了卫士、侍女伺候她。”

    对此王贤一点不奇怪;男人么;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但为了了解情况;他还是八卦的问道:“那他们;咳咳;还有来往么?”

    “有;但是来而不往。”朱瞻基很大方道:“我皇爷只要在京里;时常会去天香庵吃茶;但小姨奶极少和他开口说话;一壶茶喝淡了;便送客。她从不踏出天香庵一步;更别说去北苑了。”

    “嘿。”王贤一拍脑袋道:“我怎么觉着;那老和尚没安好心么?”

    “嘿嘿。”朱瞻基笑道:“姚师虽然是方外之人;但毕竟还是我皇爷的头号心腹;为主公拉拉皮条什么的;也是理所应当。”

    “原来如此……”王贤心说也是;老和尚果然好算计……姚广孝要借徐妙锦的嘴为周新求情;一来可以避嫌;二来给皇帝创造让徐妙锦开口的机会;三来只要徐妙锦开口;皇帝肯定会答应;比他自己说还好使。一箭三雕;高手就是高手。“不过你姨奶奶能答应么?”

    朱瞻基用你怎么说傻话;的目光看着王贤;这不废话么?也不看看信是谁写的。

    “我蠢了;老和尚写的信;肯定管用。”王贤自嘲的拍拍脑瓜;想起件事道:“对了;我今天去庆寿寺;怎么没见着几个香客;按说不应该啊?”

    “你要是京城人氏;就不觉着奇怪了。”朱瞻基淡淡道:“现在是永乐十年了;京城老百姓还没忘了建文……”

    王贤恍然;而且还明白了朱瞻基没出口的后半句……京城是冠盖云集之地;谁家都能和建文旧臣扯上关系;这些年来;估计家家都有被株连的亲人;老百姓把这笔账;记在陈瑛身上;记在纪纲身上;记在朱棣身上;更会记在那个始作俑者的身上。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虽然京城特务密布;老百姓不敢骂姚广孝;但想让他们去他的庙里烧香;就是管饭都没人去……

    唉;可惜了那么好的素面。王贤看看朱瞻基;心里不禁暗叹;这小子的命就好多了;老百姓不会把账算到他和他爹头上;反而巴不得他们赶快接位;因为那样就意味着;朱棣终于死了……

    该说的都说完了;朱瞻基便去跟太子汇报;晚饭后回来说;明天我跟你去一趟天香庵。

    “这次怎么不避嫌了?”

    “球;没有我领着;你进得去么。”朱瞻基笑骂道:“除非把你阉了先。”

    “呃……”王贤这个汗啊;心说那徐妙锦真可怜;就算摆脱了皇帝的婚姻;也摆脱不了被朱棣笼罩的人生。要是换成自己;横竖摆脱不了;一准儿高高兴兴当皇后去了。

    呸呸;我就这点出息了。王贤暗骂自个一声。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穿戴整齐;坐朱瞻基的马车;驶往玄武湖畔的天香庵。抵达目的地前;先经过了一片红墙黄瓦的皇家园林;朱瞻基介绍说;这是他祖父长居的北苑。王贤一听说;皇帝不住乾清宫;第一反应就是永乐大帝真怕他爹啊;连朱元璋的鬼魂都不敢面对。

    但当看到紧挨着北苑的那座天香庵时;他又升起第二反应;靠;原来还是为了挨小姨子近点啊

    胡思乱想间;车队已经驶入了天香庵的山门。王贤看到;山门外果然有禁军值守;但朱瞻基是皇太孙;又是徐妙锦最疼爱的大表孙;自然可以长驱直入。

    进入天香庵;便见林木掩映、花草繁茂间;一道白玉长桥将湖岸和一片纵横数亩的小洲连在一起。远远望那小洲上奇花异草、花浪轻翻;修竹掩映着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于枝清叶秀;端的是一处神仙所在。

    想不到天下还有这样的尼姑庵;王贤觉着自己要是在这里头出家;似乎也不太难熬……天下第一美女果然比老和尚有吸引力……还没见面;王贤就有拜师的冲动了;可惜人家决计不会收他。

    两人在桥边下车;俏丽的女官迎上来;向太孙行礼;然后看看王贤;欲言又止。

    “这是道衍大师的俗家弟子;给我姨奶送姚师的信来了。”朱瞻基忙解释道。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四九章 天下第一美女

    read_content_up;

    那女官这才盈盈一福;让开去路。

    王贤得以和朱瞻基过桥;穿过一片竹林;便见一座玲珑雅致的尼姑庵掩映在花草树丛中;庵门上悬着一块匾额;上书‘天香庵;三个遒劲的大字。王贤眼尖;见落款处赫然写着‘朱棣题;……

    他心头兀然升起一丝明悟;外间传言这位大美女如何大胆决绝的摆脱了大魔王的魔爪;但其实;她根本仍在魔爪下。

    进去庵里;便见这是一处精玲珑的小院落;打扫的纤尘不染。前面有正殿三间;殿堂正中祀着一位白衣观音;神像相貌极美;庄严宝相之中带着三分俏丽。也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怎着;王贤觉着这天香庵的观音;比别处的要漂亮多了。

    和朱瞻基向观音大士敬了香;两人便跟着小尼姑;转到后殿的一间净室中。小尼姑容姿俏丽、举止娴雅;恭声告诉太孙;她师傅在做功课;请他们稍候;然后点上香;便躬身退下。须臾又转回献上茶来;又捧上一只漆木托盘;呈上八色细点;摆在客人面前;这才躬身退下;动作如行云流水;令人赏心悦目。

    王贤心说;真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我家玉麝跟这小尼姑一比;简直就是粗使丫头了。

    朱瞻基算半个主人;指着点心招呼王贤道:“天香庵的点心京城一绝;在宫里都是吃不到的……”王贤便拈起一块胡桃糕送到嘴里;却又听朱瞻基道:“可惜是苏样的。”

    王贤登时面色一变;他很不喜欢吃甜食;尤其是苏式点心;朱瞻基在苏州时就知道;显然是在故意作弄他。

    王贤白他一眼;只好皱着眉头咽下去;赶紧喝口茶;这才解了甜;又惊喜道:“新出的狮峰龙井;可是贡品哩……”说完觉着自己土鳖了;贡品不就是贡给这家人么。

    “那当然。”朱瞻基笑道:“我小姨奶这儿;可满是好东西。”说着一指那青烟袅袅的香炉道:“这里面烧得沉香;是安南贡来的;比黄金可金贵多了。”

    “来到京城才知道;原来出家人也可以这样高大上。”王贤嘿笑道。

    “高大上?”朱瞻基不解。

    “高端大气上档次。”王贤轻咳一声:“来人了。”

    话音未落;便听得门外响起轻柔的脚步声;待小尼姑将门拉开;便进来一个穿淡蓝缁衣;身材高挑、人丽如花;似云出岫;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的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