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183章

大官人-第183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着走着;却发现不对;这不是离开太子府的路啊?但他并不慌张;神sè如常的跟着太监;转到了一个院子里。

    院中;一名身材魁梧;面庞黝黑的青年;正在cāo练拳法;一招一式都带着凌厉的破风声;虎虎生威

    jing彩推荐: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二零章 太孙

    read_content_up;

    瞥到胡潆来了;黑小子也不打招呼;便一个虎跳;朝他面门猛地就是一拳

    “来得好”胡潆笑一声;身不动膀不摇;只挥动衣袖;便将黑小子开碑裂石的拳头带偏;只擦到他的衣角便打空。

    黑小子闷哼一声;稳住身形;曲臂一肘击向胡潆肋下;胡潆这次用指一点;又把他的胳膊带偏;还是没击中

    黑小子的后劲儿很足;两次不中;拳脚更加凶猛;疾风暴雨般朝胡潆攻来。

    “要神、意、气、劲形神合一;气劲贯通;神不外溢;意不旁驰;劲不妄用;气劲合一。”胡潆一边见招拆招;一边出声指点。着着突然转守为攻;一招灵蛇吐信直刺他的面门;迅猛绝伦远超黑小子。

    黑小子招架不迭;忙撤步后退步;胡潆则趁势进击;招式之变;犹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人防不胜防;气势如狮虎般威猛;勇往直前;所向无敌。若非他点到即止;那黑小子早就被打得妈妈都不认识了。“浮气要聚;本力要勇;虎腕要挺;腰眼要灵;心血要活。天门扛;腰脉提;仓门歉气分阴阳。肚讲阴阳沉;阴聚阳散;八卦为根。总得一身之法”

    饶是如此;凡胡潆点到的地方;黑小子都感到如被马蹄踢了一样;痛彻骨髓;但他性情坚韧;仿若毫无所觉;全神贯注的体味胡潆的拳意。

    “何为一身之法?”直到胡潆打完收工;黑小子才揉着浑身的痛处;喘着粗气问道。

    “劲从足下起;还得丹田足。紧五把;表六节;七节沉;八节挺;九节灵;十节攻;十一节蹬;十二把;十三心肝脾肺肾;十四胀肚入槽;方得周身之理”胡潆完;掩武术大师的风范;笑着抱拳道:“太孙殿下;得罪了”

    那黑小子竟然是当今皇帝的嫡长孙、当今太子的嫡长子朱瞻基;他满不在乎的摇摇头;接过小太监递上的毛巾;一边擦汗一边道:“胡师傅老不在京城;我这套三皇炮捶想找人指点都找不到。”

    “呵呵;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胡潆笑道:“微臣已经把这套拳法的要诀倾囊相授了;殿下所缺的是切磋琢磨;自行体悟。”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先生这老师当得真清心。”朱瞻基笑起来道:“过年的束惰可只给一半了。”

    “实在是不得已。”胡潆苦笑道。

    “哈哈;我跟先生开玩笑的。”朱瞻基放声大笑;请他步入院中的凉亭下吃茶点。坐定后;朱瞻基露出些少年人的心性;抓耳挠腮道:“先生;帮我问王贤了么?到底怎么才能战胜金翅大将军?”他正是那在苏州跟王贤学习《虫经》的黑小子;回京后仗着新学的本事;果然胜多负少;谁知赵王府也不是吃素的;竟然弄出个金翅大将军;把他杀得一败涂地。

    “这……”胡潆歉意道:“殿下恕罪;微臣没问。”

    “……”朱瞻基面露失望之色道:“先生事多;忘了也是正常。”

    “殿下所托;微臣岂敢忘记。”胡潆叹口气道:“只是时机上实在不合适。”

    “怎么?”

    “王贤出事了。”胡潆完;两眼紧盯着朱瞻基;观察太孙的表情。

    “什么事?”朱瞻基一惊。

    看来太孙对那小子;还真有几分关心;胡潆暗道。便将王贤被锦衣卫浙江千户所抓住;下了大狱的事情;告诉朱瞻基。

    “啊”朱瞻基的惊讶之色更浓了:“他真弄死了那何常……常在?”

    “这个么……”没有比胡潆更清楚的了;因为当初就是他把这事儿压下的;迟疑片刻;又叹口气道:“虽然没有证据;但应该是这样的。”

    “好大的胆子”朱瞻基一拳捶在桌面上;激动的站起来来回走动道:“旁人听锦衣卫的威名;早就吓破胆子;光想着如何保命了。他一个小小的书吏;竟然敢先下为强;把何常毙掉”着竟咧嘴笑道:“我果然没看错人;这家伙够劲儿”

    “殿下……”胡潆这个汗啊;小声提醒道:“不管怎么;他都是杀人了”

    “杀得好该杀不得不杀”朱瞻基大声道:“那何常已经是死罪了;锦衣卫李代桃僵把他换出来;还让他成了天子亲军;这样的丑闻要是传出;朝廷颜面何存?所以我杀得好何常气势汹汹而来;摆明了是要让他家破人亡的;难道不该杀对方又是锦衣卫;凌驾法司之上;根本不是他一个小吏能抗衡的;这时候除了先下为强;让他消失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所以是不得不杀”

    “……”见朱瞻基对王贤充满激赏;胡潆脸上都出汗了;这太孙果然跟太子一点都不一样。要是太子知道这事儿;肯定要;何常纵使该死;也该由朝廷处置;王贤自己动;也犯了杀人罪……;云云。

    不过太孙发此惊人之语;声音还这么大;胡潆不得不小声提醒:“小心隔墙有耳。”

    “哼……”朱瞻基冷哼一声道:“要是连身边人都收拾不好;我这皇太孙真该找块豆腐撞死了”着目光一扫荷花池;冷冷道:“不瞒你;年前我借故打死了两个;就再没人敢乱嚼舌根了”顿一下道:“我本也想帮父亲收拾一下;但他就是不许。”

    果然是永乐皇上的圣孙;;胡潆暗暗感叹一声道:“还是小心一些的好;不要再给太子雪上加霜了。”

    “唉;”朱瞻基郁闷的坐下;他看似粗豪;实则心细如发;对于父亲和爷爷之间的事;是从来不予评价的。便把话题转回王贤身上道:“把他救出来;送到京城”

    “实不想瞒;微臣来之前;已经到杭州捞过人了;”胡潆叹气道:“只是人家后台硬得很;根本不给我这个五品钦差的面子。”

    “难道他们真敢彻查此案?”朱瞻基方面阔口、鼻若悬胆;双眉浓密如剑、双目炯炯有神;虽然皮黑;但更显得英武不凡。据朱棣看到他;就会想起自己年少时;喜欢的不得了。

    “当然不敢;”胡潆道:“不过锦衣卫抓人;何曾需要正当理由?”

    “那就好办了”朱瞻基一拍大腿;沉声道:“我来救他”

    “殿下三思啊。”胡潆忙道:“别惹得皇上不快。”

    “呵呵;还用你提醒?”朱瞻基似笑非笑看他一眼道:“我当然不会;他是我玩蟋蟀的朋友。

    “还是慎重些好;就算皇上答应;惹恼了纪纲;您也见不着活的王贤。”胡潆的提醒很有必要;虽然杭州离南京只有六百里;但路上得个急病、或者失足落水;甚至遭遇倭寇;都不是不可能的。

    “我自有主意”朱瞻基冷哼一声;霸气道:“我要让他们知道;王贤是我罩的人;我看谁敢动他”

    见皇太孙主意已定;胡潆只好住口;两人喝了会儿茶;又下场接着开练

    与太孙那里的虎虎生威相反;太子的书房里;却满是凝滞沉重。

    此刻房中;除了太子、杨溥;还有另外两名官员;其中年长一些;穿着五品服色的;是左春坊大学士、翰林侍讲黄淮;另一个穿七品服色的年轻人;是詹事府主簿金问;都是东宫属官;太子的心腹之臣。

    胡潆的那份奏章;在几人上传阅;最后回到太子上;朱高炽问道:“几位师傅怎么看?”

    几名东宫官员中;以黄淮为首;他沉吟良久;答道:“回禀殿下;锦衣卫的罪行耸人听闻;只要陛下看到;必然要发作”

    “难道父皇还不知道?”朱高炽皱眉道。

    “就算知道;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黄淮道:“毕竟是自家的事情;锦衣卫这耳目;八成会失明失聪的。”

    “依师傅的意思;今天的事情;也不会传到父皇耳朵里?”朱高炽表情稍稍放松松道。

    “应该是这样;”黄淮点头道:“估计纪纲就压下了;如果殿下不提;他肯定也乐得装聋作哑。

    “不能不提”金问年轻气盛;并没有被年的挫折磨灭掉锐气:“胡潆将二事合一;写在一本奏章上;就是不想让我们压下此事”皇上要看奏章;就会看到杭州的事情。

    “皇上不大可能会看的。”黄淮轻声道。

    “万一要看怎么办?”金问问道。

    “公疏;怎么跟黄师傅话呢。”太子微微皱眉;问杨溥道:“杨师傅怎么看?”

    “微臣倒也觉着;没什么好怕的;”杨溥道:“就算我们帮纪纲瞒下此事;他也不会心存感念;还是会帮着汉王修理我们。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要当他的帮凶?殿下还是以百姓为念吧;陛下的子民……也是你的子民啊”

    “还能借此事;让皇上教训纲一番;至少还能提振下士气……”见素来持重的杨溥支持自己;金问大感兴奋道。

    “还是问问士奇兄吧……”谁知杨溥又缓缓道:“这些事情;还是他能看得透彻。”

    “嗯。”太子点点头;对杨溥道:“劳烦先生晚上问一下;孤明早进宫。”

    “是。”杨溥轻声应道。

    精彩推荐: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二一章 永乐大帝

    read_content_up;

    大明皇城的正门叫洪武门;门内一条自南而北的宽阔白石板御道;御道东侧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西侧是五军都督府;寓意对持文武二柄。御道的尽头是外五龙桥;过五龙桥便是宫城;也就是紫禁城。

    宫城的正门叫午门;通常称午朝门;午门内是内五龙桥。过桥是奉天门;奉天门后;便是宏伟的三大殿;奉天、华盖、谨身三座大殿;是举行国之大典的地方。三大殿以北是后廷;;居中有乾清宫、坤宁宫;东侧有柔仪殿、奉先殿、春和殿等;西北面有御花园;这是皇帝和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

    此时正是春意正浓的大好时节;御花园里更是花开似锦、凤舞蝶闹;好一副千红万紫大明春宫图。然而身居其中的宫人们;却一个个低眉顺目;噤若寒蝉;连咳嗽一声都不敢;因为他们的主人;也是这天下亿万众生之主;大明永乐皇帝;正在御花园中;与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僧人对弈;一旁伺候的那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穿一身宦官服色的中年人;便是当初陪同朱瞻基下江南;在苏州与王贤有过一面之缘的大内总管郑和。

    那僧人生一个鹰钩鼻、一双三角眼、垂着两道寿眉;看上活像一只老秃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衣宰相姚广孝;那个颠覆了建文皇朝的和尚当年袁天师看了他的相貌后;认为他和元朝忽必烈的黑衣宰相刘秉忠有一样的面相;曾经作诗送他曰:

    ‘岸帻风流闪电眸;相形何似相心忧。

    凌烟阁上丹青里;未必人人尽虎头。;

    袁珙不愧是相面大师;一见到这为大明第一奇人;就断言他‘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而当时还法号道衍的姚广孝;也没让袁珙失望;他鼓动并辅佐当时只是个王爷的朱棣靖难成功;创造了古往今来独一份的;藩王造反夺取天下成功的记录。

    朱棣在藩邸时;身边清一水都是武人;唯有道衍一个定策谋臣;后来三年靖难;朱棣转战南北;或决战或转移;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是以这和尚虽未尝临战阵;然而朱棣用兵得天下;论功皆以为第一

    靖难成功;燕王身登大宝;成了永乐皇帝;自然要厚赏功臣;头一号就是这个居功至伟的和尚。朱棣复其姓、赐名广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