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171章

大官人-第171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员外们肯定道;但心里还有个‘吗;字没出口。

    “大家都要过日子;在富阳县这一个锅里摸勺;难免磕磕碰碰。这次商人们识大体;将这两个商号让给你们;你们只要谨慎经营;亏空几年就会补上的。”王贤沉声道:“比比人家的气度;你们不觉着羞愧么?”

    “羞愧……”士绅们低下头道:“我等不当人子;无地自容”又关切问道:“把商号让给我们;他们怎么办?

    “有道是风物长宜放眼量;这大明朝又不光一个富阳县、一个杭州府;还有广阔的天地可以施展呢”王贤沉声道:“商人们要组建四海运社;将杭州府的物产;运到五湖四海”

    士绅们这下彻底放心;看来商人们真不跟他们争了;这下是真羞愧了:“我等之前还瞧不起他们;现在看来;我们比人家差远了;妄自尊大实在可笑。”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王贤笑道:“往后你们要多多亲近;互通有无;这样咱们富阳才会越来越好”

    “一定一定”士绅们重重点头。你直接讲道理;他们是听不进的;只有把他们的狂妄击碎;让他们低到尘埃里;他们才能用心听……

    “对了;初八运社开张……”末了;王贤笑道。

    “我们一定捧场”士绅们大声道。

    “好”王贤大赞道:“大善”

    初八那天;富阳县的大街上;扎起了一重又一重彩楼。蒋知县特意将上元节扎花灯的日子提前了五天;让大街上张灯结彩;锦绸绕树;为四海运社增光添彩。

    富阳县的商人和士绅纷纷解囊;他们为庆贺四海云社开业;争先恐后从杭州各地雇来了锣鼓女乐、杂耍高跷、狮子龙灯……从这天早晨起;就在街上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吸引全县百姓前来观看;那叫一个万人空巷

    运社门前的广场上;非但县里的头面人物一个不落的到齐;还特意请来了府城还有各县的士绅商人前来观礼……这是王贤的主意;运社可不是单做本县的买卖;要让外县的尤其是杭州府的人都知道;才能尽快发展壮大。

    吉时一到;县城里更是热闹非凡。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烟火齐放;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爆竹、烟火、冲天炮;震天连地响成一片;硝烟竟聚成一团白云;飘在半空久久不散。便有风水先生附会;这是庆云;大吉兆啊预示着四海云社肯定能成大事

    灵霄和银铃却没工夫关心这个;她俩的眼睛早就被大街上的奇术异能;歌舞百戏牢牢吸引住了;跟着表演的队伍挤过来、钻过看热闹。保护她俩的四个道士;差点没疯掉……

    王贤没有出现在剪彩现场;所有的问题都已解决;仪式再热闹也只是走个过场。他这个幕后大佬;终究只是个未入流品的杂职官;出席那种场合也只能靠边站。何如事了拂衣;深藏功与名;陪着心爱的人儿逛街呢?

    现在还是新春佳节啊……

    林清儿穿一身淡黄色的襦裙;外罩一件碧色翻领的披风。因是与王贤走在一道;她没有戴幂罗;将那美妙倩兮的精致容颜;大方的展露出来;髡髻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无数人为之回眸;无数少年为之心动;只觉她像是画上走下来的神仙女子。林清儿虽然不喜欢被盯着看;但也不能让人把眼都闭上;只好把头转到一旁;看那些小摊上售卖的玩意儿。

    卖大阿福的大婶儿;总觉着她面熟;忍不住问一声道:“您是哪家的媳妇啊?”

    “我是……王家二郎的;”林清儿粉面微红;挽过王贤的臂;然后小声补充道:“未婚妻。”

    王贤的虚荣心;刹那间得到无比满足。他得强忍着;才能不让自己傻笑出来。

    “原来是林姑娘啊”街上人恍然大悟;我怎么看着面熟呢“吓;原先就那么好看;可也没这么好看;跟画儿上的似的。”

    “哪有。”林清儿娇羞的低下头。幸福的女人分外娇艳;自然不是原先愁苦万状时可比。

    听这就是王官人伉俪;人群呼啦一下围上来;七嘴八舌的向他俩问好;有作揖的;还有下跪的;弄得林清儿好生窘迫。王贤忙拉这个拽那个;让他们起来;大声道:“使不得、使不得;莫要折杀我”

    “大人;你就让我们拜一下吧”一个老者抓着他的;激动的颤声道:“至少得让我们这些灾民拜一下;我们早就想给你磕头了”

    “是啊大人”不开口自承;根本分不出来客居的灾民和本地的百姓;都是一样的衣着体面、面色健康“多亏了您和大老爷;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可怜人;才又找到第二个家”大老爷自然不是现在姓蒋的那位。

    “是啊;不比不知道。后来我们才知道;再没有像富阳这样对灾民一视同仁的县。跟那些分到别的县的灾民比起来;我们的日子就是天上地下;我们当初却懵懂不知现在知道了;一定要给您磕头”

    王贤听得眼眶一热;能听到这番话;自己和老师就值了……他团团作揖道:“惭愧;惭愧我和魏大人只是尽了本分而已……”扶起来身前的几个灾民;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怎么都没用。王贤无奈;只好大叫一声:“快看;那是什么?”

    顺着他所指的方向;众人齐齐望;却啥都没看见;又巡视好一会儿;还是啥也没有;待他们回过头时;却见王贤已经拉着他的未婚妻;跑远了……

    精彩推荐:

第四卷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二零五章 县考

    read_content_up;

    跑出大老远两人才停下相视大笑;上次这样一齐放声大笑;还是年这时候呢。

    笑过了;王贤突然神秘兮兮的;从袖里摸出了一对胖乎乎笑嘻嘻的大头娃娃泥塑。

    “大阿福”林清儿惊喜的叫出声儿;接过那对泥人来爱不释的把玩起来。只见泥人娃娃分一男一女;穿着红肚兜;抱着小狮子盘膝而坐;胖墩墩;笑呵呵;憨态可掬;惹人喜爱。

    方才在街市上;林清儿就看中这对大阿福;刚要买下来;谁知却惨遭围观;只得作罢。没想到王贤却看在眼里;给她买…呃;你什么空儿买的?林清儿突然想起;这家伙根本没和摊主话啊?

    “嘘……”王贤鬼头鬼脑的小声道:“小声点儿;这俩小家伙;是自己跑到我怀里来的。”要是换个实在人;会老实告诉林姐姐;俺是偷的;但王贤这滑头滑脑的家伙;一张嘴惯会哄人开心。

    “瞎。”可林清儿多了解他啊;已经猜到了七分;苦笑不得道:“这泥人没有脚;哪会自己跑人怀里;某人顺牵羊还差不多。”

    “真是自己跑来的;而且还话了呢。”王贤老脸不红;瞪大眼道:“不信拉倒。”

    “什么话了?”林清儿无限美好的白他一眼。

    “管我叫爹爹;”王贤火辣辣的望着林姐姐:“管你叫娘亲。”

    “坏蛋……”林姐姐最受不了这个;嘤咛一声;俏脸一下红到脖颈;软在情郎的怀抱里。大阿福在两人的怀里探出头来;憨憨的笑着……

    第二天;王贤便返回杭州;为下月的县试做最后的备战。不过有美人;家人的周到照顾;苦读也变成了一种享受;时间很快到了二月。

    按例;二月初;想要取得出身的童生;都要先向县学教官报名;然后到本县礼房报告;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联名具保;保证不是冒籍、匿丧、不是倡优皂隶的子孙等等。这些事情大不大;但是报名、求人、具保……一连串下来也忒是繁琐;没个三五天是办不完的。

    但对他来;又另当别论了。为了让王官人安心读书;一进二月;县学的韩教谕和礼房的关司吏就跑到杭州;上门为他办理一应文书。按例;到县学教官处报名时;还得求一相熟的廪生作保;如果找不到肯作保的秀才;那么就不能报名。报好名之后;由教官再派一名廪生作为副保;无此人亦不能应考。

    所以这也成了那些穷秀才打秋风的好机会;按行情;就算是副保;也得二两银子、一顿酒席才能打发;正保还得更贵;还得客客气气求着……所以科举真是个烧钱的营生;很多读书人家一贫如洗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王贤不用愁这个;跟韩教谕同来的还有李寓等几个秀才;主动为他联名具保之外;还热情询问;可需要免费的考前辅导?

    王贤有林姐姐和于谦两大护法;哪需要他们帮忙;但还是很感激他们的热心;盛情留他们用饭;但众秀才怕耽误他用功;不便叨扰;最后双方相约县试后;重游西湖把盏赏春;这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话原先双方还把对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这会儿却又好得跟什么似的;可见这世上善变的;不仅有女人的心情;还有男人之间的关系……

    没功夫感慨;王贤得抓紧时间练习作文;话从年到现在;他背了不下千篇程文;有道是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当你背过一千篇八股文的时候;也就知道该怎么作文了。

    所谓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起股、中股、后股、大结这是一种对格式要求最高的文体;每一股都有具体的要求;譬如发端二句;或三四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然后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再然后提出夫子为何发此言;谓之起讲……篇末敷演完了圣人之言;再自抒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

    一切皆有定式;只要肯用功;敷衍一篇合规合矩的八股文出来;并非不可能。当然;这只是最低标准;文章想入考官法眼;还得有出彩之处;这就非得多年浸淫此道;才能窥到圣人的微言大义;靠速成不得。

    不过作文的规矩再多;也仍是主观题。主观题么;你懂得;只要挑不出大毛病;那还不是考官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而且县试不糊名不誊录……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二月十五;这天王贤在帅辉和二黑的陪伴下;离开杭州回到富阳;准备次日的科举。

    在富阳;他仍住在陆员外的别业里……哦忘了;现在是他的别业了;陆员外见他很喜欢这处精致幽雅的小宅子;便连带宅子里的**个下人;送给了王贤;作为他回乡的住处。

    王贤客气了一下;也就笑纳了;老陆如今衬个几万两的身家;这宅子不过九牛一毛;意思意思也是应该的。

    早知道主人要回来应试;提前三天;宅子里就开始忙活起来;等王贤回来;万事准备妥当。晚上;王贤李寓和于秀才两个过来一起吃饭;这二位是他明日的保人;能得王大官人看重;两人倍感荣幸;跟他详细讲明了明日的流程和规矩:“县试一共考五场;四场都是四书题的八股文;中间有一场则必须做赋或古诗;这叫考古;又叫古场。第一场未取中者;不得考第二场;以后每场都要删人;最后剩下六十人;就是县试被取中的了。”

    “虽然考五场;但像咱们县六百多人应试;大老爷哪有那精力;一场一场的看?其实他只用心看头场的头篇四书文。”于秀才神秘兮兮道:“乃至头篇都不会看完;就看前三句;要是前三句入不了法眼;这秀才就黄了;要是入得了;基本就被录取了。”

    “所以在头场头篇头三句上;大人一定要用尽全力;后面的么;差不多就行了。”李秀才点头附和道。

    “第一到第四场的头名;都名曰草案;草案者;未定案之首卷也;但也没什么意思的。因为考中末场的头名;才是真正的案首。”于秀才接着道:“只有案首才有意思;因为按例;县试、府试的案首;只要不出大的纰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