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大官人 >

第137章

大官人-第137章

小说: 大官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里,有太子一帮人的把柄?似乎这个解释更靠谱吧。

    但是这些问题离他太远,就算想明白了也没用,王贤收起纷杂的念头,见周臬台已经端起茶盏,便起身行礼退下了。

    第二天辰时,金华府衙二堂上,苏知府并一众属官,以及各县知县齐聚一堂,商讨如何赈济灾民。王贤也得以列席,府衙差役在米知县的椅子后,给他加了个杌子……

    “在先前的救灾中,杭州府富阳县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们提出的淆安置、以工代赈,的方略,省里早就通告各府了。自本官以下,诸位都曾拜读过,确实令人好生佩服。”苏知府目光扫过众知县,见米知县脸色微变,便继续沉声道:“是以这次金华赈灾,要学习这个方略。本府特意咨询了原先富阳县的户房司吏、现在咱们金华府浦江县的王典史,又和府里众位大人反复讨论,总算赶在今晨,拿出了一套方案。诸位看看,没有异议的话,我们这就按方案执行。”说着点点头,书吏便将抄本分发给诸位知县。

    几位知县之外,王贤也得到一份,都赶紧认真翻看起来,苏知府则凝神正坐,二堂上只有接连不断的翻页声。

    米知县瞪着一双昏花的老眼,看得特别仔细,当他看到安置办法一条时,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回头怒视王贤。却见他也一脸错愕,指着那一条给自己看,似乎也不知情。

    两人这一对视,将苏知府的目光引了过来,他深深望向老米道:“米知县,没有异议吧?”

    “有丨”米知县声音不大,却使得大堂上所有的人都是一怔,不知这浑浑噩噩的老米,今天吃错了什么药……不,应该说喝错了什么酒。

    米知县却换了个人似的,几乎是一字一顿道:“这个安置方略,和原先拟定的不符不符丨”

    “哪儿不符o丨”苏知府虽然压着声调,但语气已显出了严厉。

    米知县却丝毫不受影响道:“原先的方略里,是没有分散安置这条的,而是集中安置。”便不看苏知府的脸色,大声将昨天对王贤的那番论调搬出来,说得众同僚纷纷点头。

    “……因此,属下愚见,还请府尊并众位大人,再行斟定丨”一番长篇大论后,米知县坐回位子上。

    大堂里一片沉寂,众官员都对这老东西刮目相看,苏知府的脸色却极为难看。平心而论,他也觉着米知县说得很有道理,但这个分散安置的方略,是周臬台亲自定下的。之所以没有再跟米知县通气,是因为他向来瞧不起这稀里糊涂的老酒鬼,却没料到,老酒鬼也有清醒的时候,而且就跟他杠上了

    虽然没有料到,但现在既出了这个局面,苏知府必须得扛住,他沉声道:“米知县过虑了。你这是先入为主,将灾民视为洪水猛兽”顿一下道:“都是我浙江的纯良百姓,完全可以和本地人和睦相处,何必要多此一举,凭空基本制造对立呢?而且隆冬将至,怎么能忍心让灾民住在透风漏雨的窝棚里?”

    “回府台,赈灾,本就该作最坏的打算。”米知县却不为所动道:“县里把窝棚搭得好一点,棉衣棉被发到位,是不会冻死人的。能平稳过去这关最重要,没必要奢求和睦相处。”

    苏知府被他顶住了。这下在座的人都明白了,老米是铁了心要扭过这件事。但苏知府哪肯被个下级,就这样把早谋划好的事情搅了,黑着脸道:“不争了,争到灾民饿死了,也争不出个输赢。”不待米知县回话,他便接着道:“就按照我说的办,出了事本官拿这顶乌纱顶罪”

    “到时候真酿成民乱,”米知县也急了,竟大声道:“大人这顶乌纱可顶不住”

    “放肆丨”苏知府被顶得火冒三丈,一掌拍在案上,站起来道:“乌纱顶不住,还有这颗人头,不劳米知县操心

    “……”都把知府大人逼得,用项上人头担保了。米知县要是再说什么,目无上宪,搅乱纲常的罪名是逃不掉的。见没有人肯帮忙,他只好郁闷的住了口。

    “你要是不想执行,现在就明说,我奏请朝廷换个新知县”苏知府终于扭转了被动,见米知县不吭声,冷声一声道:“要是还想当这个知县,就给我不折不扣的执行,本府会盯紧你的”

    “是”米知县还不想被摘了乌纱帽,只好郁郁的应一声,坐在位子上不再吭声。

    “还有没有意见?”苏知府调整下呼吸,问道。

    众县官见府台大人如此敝帚自珍,哪还敢再触霉头?便纷纷摇头。

    “那就散了吧丨”将方略大致讲明,苏知府心情早已灰恶得不行,说完便第一个退堂了。

    “恭送府尊”官员们齐声躬身道。

    灾情紧急,必须赶时间回去准备,散了会,知县们便各奔东西。王贤也和老米骑马返回浦江。

    路上,米知县一直闷不做声,显然郁闷极了。王贤自然不去触霉头,也一声不吭的想自己的心事……话说骑马真是痛苦啊,大腿磨得火辣辣的痛啊当然这不是重点。

    此次府城之行,给王贤带来的震动实在太大了。他才真正体会到闲云棋子,之说的确切,周新、胡潆,或者说当今皇帝,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且到了准备擒杀对方大龙的阶段,自己只是众多棋子中的一枚,虽然看起来位置很重要,但其实仍是一枚普通的棋子,乃至弃子……

    说真的,他现在已经不奢求什么回报了,只求这盘棋下到最后,自己仍留在棋盘上。能安稳活下去,就是最大的胜利了可这真的很难……因为接下来的浦江县,将是郑家、明教、朝廷、乃至锦衣卫,多方势力混成一团的混乱局面。所有人为了活下去,或者他们的目的,都会毫不犹豫用尽手段,当然也包括杀人……自己这个小小的典史,正处在风口浪尖,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做掉。

    ‘靠、靠、靠,想到即将面对的危险局面,王贤不禁暗骂三声,待转向闲云和灵霄时,却已是满脸堆笑:“闲云少爷,从今晚起鸡腿归你。灵霄妹子,你想去哪家吃霸王餐,哥哥带人给你撑场子去。”

    弄得闲云目瞪口呆,不知这小子哪根筋搭错了,灵霄却很兴奋道:“好啊好啊我要去杏花楼”

    “没问题。”王贤谦卑笑道:“只要你值夜时别老打盹,怎么都行。”

    “哎呀,人家不习惯熬夜么。”被说到糗事,灵霄不好意思的捂着脸道:“好啦好啦,最多我白天好好睡觉,这样晚上就不会困了。”

    一行人回浦江的路上,已经看到到处是三三两两逃荒的灾民。米知县强打精神,与灾民攀谈,却发现他们的目的地,十有**是浦江。原因很简单,被太祖皇帝称为典范的江南第一家在那里,赈灾肯定要比别处得力。听了这话,米知县都不知该哭还是笑了。

    日暮时分,到了县城跟前,只见城门前已经建起一座庞大的粥厂。四周用芦席围着,木栅门前还有几个官差守卫。栅门上挂着块大木牌,上写‘浦江县赈灾粥场,八个大字。

    此时正是放粥的时间,最先到达浦江的上千名灾民扶老携幼,手里捧着碗,从四面八方拥来,鱼贯进入粥场。

    有户房郑司吏正在密切关注头一次放粥的情形,见知县大人返回,赶忙上前请安道:“启禀大老爷,没想到灾民来的这么快,好在郑家出人出粮,帮县里建起这个粥场,才接了燃眉之急。”只是他说起这话,总有些自卖自夸的意

    一看到这粥厂的构造,米知县便知道郑家人和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那就是集中安置。想到这,米知县大为烦躁,闷声道:“把围墙拆了”

    “大老爷,还是明天吧。”王贤轻声道:“今天灾民们好歹还有个栖身之处。”

    “不行,不能打折扣”米知县郁闷的发火道:“本县如今严格执行上头的规矩,禁止灾民聚居”

    众差役不禁惊呆了,这还是啥都不管的米酒鬼么?

第三卷秋尽江南草未凋 第一六三章 他乡遇故知只看楼主 收藏

    read_content_up;

    老米没再搭理王贤,气呼呼的回到县衙,让人把郑教谕叫来,告诉他府里的赈交安排。

    郑教谕闻言一阵头皮发麻道:“你怎么能答应这种事呢? ”

    “我已经拼了命的抵制。”米知县那张老睑上,写满了痛苦道:“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我要是再坚持下去,姓苏的非得停我职 ,再让别人署理浦江,不更麻烦? ”

    “苏知府为何要这样做?”郑教谕皱眉道:“不像他平日的行事啊。”

    “还没看出来么……”米知县闭上眼,喉头一抖一抖的艰难道:“朝廷想借这次机会,要冲一冲浦江县这块铁板! ”

    “这么说……”郑教谕面色大变道:“朝廷果然对浦江产生了怀疑? ”

    “定然如此……”米知县的眼圈红了,身子不自禁的微微颤动,他忙掏出酒壶灌两口,稳定下情绪道:“我们上当了,以为朝廷 派王贤来找人,孰料他只是个幌子!趁看我们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人家: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 ”

    郑教谕闻言暗悔不已,当初因为摸不清王贤的底细,小心过度的那老爷子下令家:里人偃旗息鼓,暂时不要活动,才给了朝廷可乘 之机……

    “不行,赶紧通知大师转移! ”郑教谕仓惶起身道。

    “不要在慌乱中下决定。”米知县摇摇头,恢复冷静道:“现在朝廷最多只是怀疑,不然来的就不会流民,而是军队了。而朝廷 的目的,八成是打草惊蛇,让我们仓皇间送大师转移,好撞入他们的天罗地网中! ”

    “这……”郑教谕想想也是,站住脚道:“你的意思是? ”

    “你告诉老爷子,千万镇定。”米知县沉声道:“郑家:是太祖钦封的‘江南第一家”,天下孝悌的楷模。燕贼既然处处以太祖遗 命为训,那么就箅确定大师藏在郑家:,也必须要隐蔽行事,不然軎愔泄露,他根本没法面对天下人。”顿一下道:“所以朝廷虽然有 千军万马,但不会踏足浦江这一亩三分地,只会派锦衣卫这样的厘犬,暗中勘察而已。”

    “嗯。”郑教谕闻言心下稍定道:“说的也对,若只是暗斗,咱们是不怕的。”

    “嗯。”米知县点点头道:“大师只要不动,谁也找不到他。而朝廷没有把握,是不会轻举妄动的。这时候千万不能乱,乱了就 要出大事! ”说看面色变得郑重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为了皇上你我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好怕的? ”

    “嗯。”郑教谕重重点头,离开县衙,急匆匆赶回郑宅镇,与老爷子商议对策去了。

    那厢间,王贤也简单安置好灾民,返回西衙稍歇。

    马车上,闲云眉头紧锁道:“怎么会闹成这样?现在郑家:肯定什么都知道了。”

    “是啊,”王贤叹口气道:“人心之莫测,可见一斑。”那苏知府明明是周臬台信得过的角色,孰料却对老米那般造作,恐怕是 暗怀示警之心·

    “如果真是苏知府有心示警……”闲云不寒而栗道:“那就太可怕了。”

    “是啊。”王贤点点头,一府知府竟然早就对那人的下落知情,而且冒看满门抄斩的风险知情不报,却完全得不到任何好处…… 人心之向背,这才是最可怕的!

    望着明显乱了套的大街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