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隋末阴雄 >

第10章

隋末阴雄-第10章

小说: 隋末阴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ɑ嵝幕吃购蓿庑┚褪羌易宓娜』鲋馈!�

    王华强这回算是明白了父亲的用心,他点了点头:“阿大说的是,您是为了给每个儿子一个公平的机会,这样大家不会心里有怨气。”

    王何的眉头舒展了一些:“世师和世伟,他们两个做生意的本事和头脑确实不如你,但是都孔武有力,脑子也不算笨,这次南征应该都能立下些战功,到时候封个军职,以后也可以不用依附你而独立生活。

    我们王家的生意刚刚起步,这个创业阶段需要你们兄弟一心,等过个十几二十年后,一切稳定下来了,你们到时候可以分家,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

    所以这次南征的事情,你要好好把握,不要置自己和兄弟们于危险之中,实在不行也不要勉强,安全是第一位的。

    你要知道,王颁为了报父仇可能会不顾一切,而你却要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不能无条件地顺从他。

    要是他过了江以后,想着靠那些旧部去直接偷袭建康,攻进皇宫去杀陈叔宝,你千万别跟着他犯傻,而且破国擒君,是不赏之功,你切忌不要乱来。只要做好接应贺将军大军的事情就可以了。”

    王华强表情严肃,点了点头,他心里还很清楚,父亲跟自己说的这些道理,其实换作皇家也是一样。

    杨坚和独孤皇后相守一生,没有与其他妻妾生下一男半女,只和独孤皇后生下了五个儿子,长子是太子杨勇,次子晋王杨广,三子秦王杨俊,四子蜀王杨秀,五子汉王杨谅。

    这五个儿子里,杨勇一向贤明,礼贤下士,有治国之才,当年杨坚篡周自立的时候,当时身为皇宫卫率,统领禁军的杨勇帮了大忙。

    而杨坚在建国之初,有鉴于北周的宗室不强,被他这个外戚篡权的前车之鉴,早早地把其他几个儿子分封各地,辅以重臣从小教导,授予这几个儿子地方上的军政大权。

    有了权力必然会让人产生非份之想,偏偏在开皇五年的时候,有个洛阳人高德上书杨坚,请他学北齐的皇帝高纬那样主动退位当太上皇,从此只管自己享乐,而把皇位让给太子杨勇。

    当时杨坚接到这个上书时非常激动,还特地召开朝会,表明自己为民勤政,绝不学那北齐的祸国昏君,并下令彻查这个高德。

    后来经查实,高德乃是当朝尚书左仆射(宰相)高熲的族人,而高熲正是和杨勇结了儿女亲家,也是杨勇在朝堂之上的最大支持者。至于那个高德,则在上书后从此人间蒸发,再也找不到此人。

    从此以后,杨坚便开始疏远杨勇,虽然在国事上杨坚还是一如既往地倚重高熲,但是杨勇却从此被排除出权力中心,成天只能在东宫里饮酒度日,纵情声色。

    由于杨勇沉迷酒色,又引起了一生节俭,信奉一夫一妻式坚贞爱情的独孤皇后的不满,几次三番地痛骂杨勇的不成器。

    如此一来,杨广等几个兄弟都看到了一丝入主东宫的希望,这几年开始加紧地活动和表现,而这次灭南陈时主帅的选择,就能看出日后东宫是否会易主的一丝风向。

    王华强前世的记忆里,好象最后皇位是落到了杨广身上,没办法,这家伙在历史上的昏君名声太过于响亮,以至于初中毕业,对历史几乎一无所知的王华强(王华强)都知道此人。

    但是在他穿越过来的这十年里,听到的却是杨勇荒淫无度,杨广礼贤下士,与自己的萧王妃伉倆情深,甚至没有一个妾室的传闻,时间长了,也只能以穿越改变历史这点来自我安慰。

    王何看到了王华强的沉吟不语,知道他是在想着杨坚诸子的事情,微微一笑:“华强啊,如果这回南征的主帅不是太子杨勇的话,那朝堂之上可能要起一阵风波了。”

    王华强被自己父亲的这番话拉回了现实,嘴角勾了勾:“阿大,孩儿毕竟没有做过官,这朝堂之上的事情并不是太清楚,还请您老给分析一下。”

    王华强确实对朝堂之上的事情知之甚少,今天既然父亲主动提到,也好趁机听听,以免得这次南征中站错了队。

    王何今天心情舒爽,谈兴也很高,自从被郎中施了针,又喝过了汤药后,感觉也好了许多,听到以前很少过问朝堂之事的王华强主动问起,心中高兴,坐起身,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第十二章 朝堂之上

    大隋自建立以来,已经八年多了,主上贤明,又能放手使用有能力的重臣大将,所以这几年堪称是治世。

    而协助杨坚实现这一治世的,首推当朝的尚书左仆射高熲高大人。

    高颎家是山东的名门望族,渤海高家地位虽不如那五姓七望,但也是北方有名的世家大族了。

    高颎家历代侍奉东魏和北齐,到了高颎的父亲的时候,举家投奔了西魏,高颎出来做官的时候,已经是北周的臣子。

    当年杨坚还是北周丞相时,在篡位之前找过高颎,想求得他的支持,结果高颎当即表态,愿意冒着灭族的危险支持杨坚。

    后来北周重臣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时,高颎在平定此次叛乱过程中立下大功,成为杨坚登位的首功之臣。

    在那些直接帮助杨坚登位的从龙之臣中,只有高颎是真正有治国的才干,又忠诚可靠,加上做过独孤皇后娘家的门客,跟皇后的关系也很亲,以至于皇上直呼其叫独孤公而不叫高颎。

    独孤皇后是西魏开国时的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闺名伽罗,身份地位尊贵。

    独孤信在北周的时候因为反对权臣宇文护弄权,而和另一名柱国赵信一起被杀。当时幼小的独孤伽罗被流放蜀中,直到后来北周武帝诛杀宇文护后,独孤伽罗才随着父亲被平反,回到大兴。

    在独孤信被杀前,十七岁的杨坚就和十四岁的独孤伽罗成婚了,誓言白首不相离,而杨坚更是立誓不会与别的女人生下儿女。

    即使在独孤伽罗被流放川中的那些年,杨坚也做到了这点,所以这对皇帝夫妻的感情,甚至超过了绝大多数的贫贱夫妻。

    高熲则是因为做过独孤家门客的原因,被独孤皇后看成了半个娘家人,而且高熲自幼博古通今,有治世之才。

    更难得的是,高熲心胸宽阔,气度非凡,是天生的宰相之才,不仅自己治国有方,还向杨坚举荐了杨素,苏威,贺若弼,韩擒虎,牛弘等一大批人才。

    杨坚在登位以来的一系列惠民强国的新政中,如均田法,府兵改制令,币制统一令,轻傜薄赋令,减轻刑罚令等,多数出自高熲之手,所谓开皇之治,高熲作为帝国的首相,实在是第一功臣。

    除了高熲以外,曾任御史大夫的杨素和尚书右仆射苏威也是难得的人材。只是这二位才华虽然绝世,可是杨素为人生性忌刻,苏威则喜欢揣摩圣意,逢迎主上,都没有成为宰相的器量,和高熲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不过杨素和苏威相比,有领兵打仗之才,本来被高熲推荐也比苏威要早,开皇五年的时候就做到了御史大夫这样的要职,离宰相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可是却不料在家里和老婆郑氏吵架的时候,杨素一句戏言,说自己要是当了皇帝,你这个样子怎么能当皇后,被作为独孤皇后闺蜜的郑氏一气之下说给了独孤皇后。

    结果苦逼的杨素就此被免官,而苏威则跟着捡漏成了御史大夫,后来更是当上了尚书右仆射。

    前两年杨素虽然闲居在家,但也一直向杨坚上书,献南征之策,结果没过两年就被任命为信州总管,以上柱国的身份统领长江上游的兵马,这次南征,很可能他会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咸鱼翻身。

    王华强静静地听着父亲把当朝的几位重臣分析了一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以阿大看来,高熲高仆射应该是偏向太子杨勇无疑了,杨素和苏威的动向又是如何呢?”

    王何笑着摇了摇头:“现在还看不出来,杨素因为一句戏言丢官,现在好不容易才当上了信州总管,在蜀中训练水军,一旦皇上的平陈诏命下达,杨总管一定会顺流而下的。

    他这个时候应该也没有心思去巴结哪家王爷,好好效忠皇上,恢复朝中的官职应该才是他现在的想法。

    至于苏威,此人老奸巨滑,逢迎圣上,我当年任汴州长史的时候,就曾听说他直言向皇上进谏,说是大隋初建,需要艰苦奋斗,而他在皇宫里还看到了白银做的勾子,用来挂布幔,希望皇上撤掉这些白银勾子,换成普通的铜铁勾,结果皇上果然照做。

    华强,你不要以为他是忠心进谏,因为苏威自己家里连喝酒的杯子都是金银制作的。

    他是看准了皇上和皇后生性俭朴,这样的进谏不仅没有风险,还会给自己留个好名声,给皇上留个好印象。

    这样的人,遇到明君时,可以做个还算不错的臣子,但如果碰到陈叔宝那样的昏君,一定是祸国奸臣。”

    王华强笑着点了点头:“阿大,想不到你虽然没有进入朝堂,却对朝堂之上的事情这么清楚。

    那依您这么说,苏仆射现在一定也不会轻易压宝在哪位皇子身上,而是会根据这次南征的主帅安排,再次揣摩上意吧。”

    王何正色道:“正是如此,所以你最近要多方收集这方面的情报,这次如果能在南征中建功,也注意不要在圣意未明的情况下跟这几位重臣走得太近。

    不然一旦你所依靠的对象在立嗣之事上失了势,那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当今皇上是明君,但其为人也颇为猜忌,因为他自己也是篡权自立的,所以千万不要在立储之事上站队,只要忠于皇上就可以了。”

    王华强郑重其事地行了个礼:“孩儿谨记阿大的教诲。”

    王何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这会儿也有些累了,不自觉地打起了呵欠,王华强扶父亲睡下后,走出了房间,外面的院子里空空荡荡地没有一个人,不知不觉中,天色已黑,王华强抬头看着晴朗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五个多月后,已到十一月下旬,长江以北的广陵城(今江苏扬州)外,连营数百里,从城内的吴州总管府,一直排到长江北岸,人喊马嘶,锣鼓喧天,尘嚣日上。

    广陵到庐江(今安徽合肥)一线,三十多万隋军已经完全展开,只等渡江令一下达,便要渡江灭陈。

    江南采石矶对岸三里处的一处芦苇荡里,王华强一身黑色紧身水靠,和同样穿着黑色水靠的王颁呆在一起,两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江面上的十余艘陈朝战船。

    上次王颁被征召入朝,与杨坚奏对,当场提出了自己的那个先行偷渡,召集旧部,接应大军渡江的方案,杨坚龙颜大悦,当即准奏,并且授予其开府之职,允许他自行招募手下,一应军费,灭陈之后会论功赏赐。

    王颁得到了这个任命后,马上找到了王华强,两人按约定行事,冲着那从天而降的三十万钱,王颁二话不说地答应了王家三兄弟和一百多名王家的商团护卫全部进入他的部队。

    由于王家兄弟都是土生土长在关中,不习水性,因此王颁特地提前带他们来到这长江边上,日夜操练游泳技能。

    两个多月下来,王家兄弟们都在呛了不少长江水后,从旱鸭子变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