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74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74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些,再大的话,就是和所城差不多了。

    极目向东,那边的东山堡,赵家堡,连山堡几个堡也是全部在重修,听说这些墩堡和烽火台,将要一路连到即墨。

    张守仁真是大手笔,浮山所是守御所,防守的范围是大半个卫那么大了,临海的工事,他将要全部重修一次!

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2)

    算起来,修到即墨的防区,共是六个百户堡,十九个墩,四十三个烽火台。连成一片,配上大炮,火铳手,没有成千上万的海盗,就别想攻上岸来。

    这原本就是大明极盛时的规模制度,现在重修,花费当在四五万两左右,不是张守仁这样的有钱人,断然负担不起这么昂贵的费用。

    只是有一点,李掌柜想不大明白。

    现在海上当然是群盗极多,但张守仁又不下海,就算捕鱼也只是近海捕捞,不会到远海,他又不做海洋贸易,倒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大修海防?

    不过转念一想,这张守仁做事,哪里有白费过的?

    虽然现在他看不明白,也不大懂,但从这半年多的时间来看,这位张大人虽然年轻,但行事的缜密已经远超常人……他就没见过比张大人考虑事情更周到,更仔细的人了!

    何况,他还是那么的年轻,年轻的叫老掌柜连嫉妒的心气都是没有了!

    李掌柜毕竟是一家大商行的区域主事人,算是后世的大区经理,所以一听说他来,张守仁便也是闻讯而出,见这老掌柜站在堡门前发呆,便是上前笑道:“怎么样,老李头,这张家堡如今模样,可还看的过眼?”

    他和李掌柜也算是熟不拘礼了,彼此称呼起来,都很随意率性。

    “大人说笑了,岂止是看的过眼,简直是叫草民大开眼界。”

    以前李掌柜和张守仁打交道,虽是敬重佩服,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平等的姿态。

    因为卫所的从五品官,其实也就是个镇子的甲总,以李掌柜供职的商行规模,实在不必太放在心上的。

    但现在老掌柜的语气,明显就带有一种百姓对官员的那种由衷的敬佩感觉,甚至是,有那么一点畏惧和拘谨的感觉。

    不仅是老掌柜,连他身后的利丰行的大伙计们,一个个脸上也是带着敬畏的表情。

    这感觉不是因为张守仁要升官或是部下增多才带来的,是因为张守仁的大手笔修的这堡子,这寨子,还要计划要修的路,造的桥!

    这些东西,才是统治意志的直接体现,象是捞银子争权位的事,做的再多,人也未必当你是一个官!

    张守仁听着这老掌柜的话,也是一楞,因笑道:“老李,怎么这么生份了?你还是管我国华,我叫你老李头,要不然,我叫秦东主换人来。”

    他这么一说,倒是真的把老掌柜挤兑的没有办法,老人感觉无奈的同时,心里自然也是觉得十分的温馨。

    这张守仁,看样子是还要往上升的,但为人一点不骄纵狂妄,是个能长期打交道下去的人!

    进了寨子,感觉到不同之处就更加强烈了!

    以前的张家堡,堡里除了到官厅的一条主路上铺设着一些青石板外,别的路全部是土路。又没有排水沟,所有的垃圾,粪便,污水,全部就直接倒在屋门前。

    泥地上,到处都是脏东西,走在堡中,闻的味道就不必提了。

第一百零七章 道德(3)

    现在看过去,往百户官厅的那条主路当然拓宽了,又加了两排青石板,在主路边上,是修的一条可以看出来的暗沟,用来排水,上面也是盖的石板,不至于把味道泄露出来。

    沿途的土地庙,马铺、小型兵营、关帝庙、城隍庙、戏台,都是重新修葺过了,焕然一新,看着十分气派。

    就是百户官厅除了把庭院扩大了一些之外,别的东西,一看就是一点没动。

    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国华!”老掌柜看到这里,不觉感慨,只道:“你何必如此自苦?我老头子自问俭朴,比起你来,还是享乐太过。你还年轻,其实不必如此的。”

    “要说钱,老头儿你是知道的,我现在手头是有几个了。”张守仁微笑着答道:“不过,我是这样想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这个时候,不瞒你说,是要做事业的时候。我得给下头人做好榜样。不然,大捧银子进来,人人都想着要享福,谁去受罪?没办法,只能是我带头吃苦,下头的人发了两个钱的小财,总不好意思过的比我还舒服?道理就是这个道理了,李老掌柜,懂了没?”

    “懂了,懂了!”

    当掌柜的,不敢说是七窍玲珑心,好歹也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是一等的机灵人,断然到不了李掌柜现在的位置。

    所以张守仁一说,老掌柜便是懂了,当下眼神中也就只有敬服二字了。

    张守仁说的这些,为将者其实都该懂。上行下效,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当然,你可以用兵法部勒,但凡事要有相对的公平,你在那边大帐里养着几十个小妾,喝酒听戏唱曲子玩女人,却要求部下清心简欲,一心只想着打仗,还要打胜仗,天底下哪里有这种道理?

    人心是最难掌握的东西,凡事你只有往坏的方面想,把自己立在一个道德上的不败之地,然后才能无往而不利。

    身为一个现代人,张守仁心里才是十分清楚,什么是道德绑架和对自己低标准,对别人严要求,一味要求别人在道德上毫无瑕疵,要成为所谓的完人,这是中国人,或是某些中国人的传统,千百年下,一直未曾改变过。

    他的苦心,其实自己心里才真正明白,最后的这一层意思,就算是对着眼前这关系交情都还不错的老掌柜,也是万万不能说了

    “不得了,不得了。”

    老头子兴趣上来,一时竟忘了盐池的事,在堡中转了一圈又一圈,看到的就是自己绝然想不到的变化。

    到处是干干净净,明沟暗沟都有,排水极好,还在堡中种了不少树木和花草,看着十分漂亮。有几排屋子都是重建了,小巧精致的小院,看着就舒心畅快,到最后,老头子不觉笑道:“有这样的堡城住着,还有国华你这样的千户,老头子不如也入军籍,就来到这里住着养老得了。”

    这当然是一句顽笑话,说完就算。等到了匠人们聚集的地方,老头子见多识广,看到几处空地和准备的东西,当即便问道:“国华,你这是想建高炉吧?”

第一百零八章 叛卖(1)

    第一百零八章叛卖

    “没错,老人家虽老,眼界是很好的。”

    “但怎么停了工?”

    “这也是没有办法,缺铁。”

    提起铁,张守仁就真的发愁了。

    他钱再多,本事再大,现在是真的买不到铁。铁这玩意,在明朝还算是好,官府控制的不严重,属于可以随意买卖的物品。

    不仅是铁,对金、银、铜等贵金属,明朝的控制也很松。

    这并不是好事,其实对这些矿,国家应该大力开采,并且把资源控制在自己手中。宋朝对这些矿产的控制和利用,效能就远在明朝之上。

    而明朝控制的松,官采的少,民采又被勒索骚扰,到明末时,各种矿业都是十分萧条,加上战乱,导致对铜和铁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就算有银子买不到矿产也是很正常的事。

    当然了,明朝只是制度有缺陷,象清朝那样,厉行矿禁,大明天子和朝堂倒也没有蠢到那种愚昧无知到无知的地步。

    眼前这几座高炉,就是预备了材料,也请了几位老匠人,有过修高炉经验,退火回风等几个技术上的要点,张守仁也是和这些人商谈过。

    现在的兵器,虽大半是精铁所打,十分精良,但张守仁心是颇有不足。

    回风加热之后,得到钢是小意思,然后再做好除碳工作,加力锻打,这样出来的武器,锋锐远过精铁所打造的武器,将算是冷兵器时代的一个跨代的工程。

    所以练钢对他的未来的军队十分的重要,算是他的一个小小野望。有了钢,他的军队在铠甲防备上,在攻击锐利程度上,都将会是一个跨越。

    而且,据他粗浅的铸炮知识来说,最好的现有技术条件下的火炮,当然是钢芯铜炮,威力大,炮身可以铸的不太重,炮壁平滑,射程远,而且不象老旧的青铜炮那样,打上几发就因为炮管过热而必须等待冷却后再次击发。

    总之,这几座铜炉造价肯定不菲,但却是必须上马的工程。

    一旦储存的铁矿石充足,练钢的事就会迅速提上日程。

    张守仁希望,在今秋明冬之前,部队能够全部换装。当然,这件事能不能成功,还得看能不能找到好的生铁和铁矿石的买卖资源。

    正好,老掌柜就在,张守仁索性拱了拱手,揖了一下,起身后神情已经是十分的凝重。

    “李老掌柜,在这里就求托你了,无论如何,请利丰行帮我进一批铁矿石,还得有精铁,现有的数字,我可是实在不够用。”

    提起此事,李掌柜也唯有苦笑:“国华,大约你不知道,最近河北、山东、山西一带,好多家商行的生铁,还有铜、皮子,都被人给包圆了。”

    “包圆了?这得有几十万张皮子,还有几十万斤铁吧?谁这么大手笔?”

    “两家!”

    李掌柜竖起两根手指,先看看左右,见自己的属员伙计都是远远的在打量着堡中的情形,张守仁身边的人就更有素质,一直就是不近不前,保持着听不清谈话又能护卫,随时也能上前来听候命令的距离。

第一百零八章 叛卖(2)

    见没有人在跟前,老头子便正色道:“此事也就是一点风声,而且牵涉甚广,虽然我知道国华是什么样的人,但还是要说一句,请勿外传。”

    “老丈当我什么人?请放心就是。”

    “好,那我便直说了。”

    老李头又垫了一句,这才又接着道:“实话说吧,货全部是军需所用,大约你也明白。这些货,特别是铁和皮货,生胶、漆这些物资,还有粮食,大约有七成是运往口外的。”

    “口外?”

    张守仁迷茫道:“是找蒙古人换皮子去?”

    “唉,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往口外,是从草原绕道一圈,然后送到辽东去的。”

    “辽东?送给辽镇,从山海关就走,何必打草原……不对,是送给东虏的?”

    “对喽!”

    “我不相信!”

    张守仁气的面色铁青,气息也粗重了很多。李掌柜还是头一回见到他如此失态,也是吓了一跳,一时间话也不敢说,想劝两句,竟是不敢开口。

    毕竟张守仁的脸色实在是太难看了一些。

    “都是晋商卖给东虏的吗?他们不知道这是资敌养盗,将来东虏侵我华夏,靠的就是他们的供养吗?”

    “他们说,在商言商,有价就有市,人家出钱,他们办事,这就是生意。”

    “放狗屁!”

    张守仁怒不可遏,骂道:“若是在我面前,一刀劈了他。”

    “唉,我等亦是不以此话为然。商人虽然是要言利,好歹要分清敌国,这东虏杀我汉人,掠我华夏子民到辽东为奴,百般虐待,商人还与共勾通,实在是敌我不分了。”

    “该死,真的该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