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552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552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是留在通州仓储,供应京师,或是调给蓟辽宣大等北方军镇。

    其余的各色南方出产,包括大量的棉花,布匹也是北方所急需的物资,整个北方,只是在山东济宁有成片的棉花区,东昌府有少量的棉花区,其余地方加起来的种值量,也不如南方松江一府的产出。

    至于布匹,丝绸等物,包括书籍,都是以南方出产为主。

    整条运河,有超过百万以上的漕运运军来维持着活力,从望远镜里就能看到,现在是夏初,水流虽然增加了,但还不足负担这么庞大的船运量,船行甚慢,水流不足,沿河两岸,是蚂蚁一样一眼看不到边的运军充当纤夫。

    这些运军,原本就是沿运河两边的卫所军,开始时是两班二十四万人,后来渐渐增多,至明末时,已经有百万人赖这条运河以维生。清明易代,一直到清末时,海运渐兴,天津这样的纯军事要塞都发展成海港城市时,仍然有几十万人在运河两边,以短途客运和货运为生,后来一直至民国时,陇海线等铁路线路开始正常运营,渐渐的由明朝卫所军为主体的漕运运军形成的漕帮才销声匿迹,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在这个时候,眼看到一眼看不到头的船只,看着蚂蚁群般绵延不绝的纤夫运军,很难叫人不生起感慨由之,有天下枢纽尽在掌握之中的想法。

    也怪不得临清出事时,朝廷上下尽皆跳脚的表现了,张守仁的做法,等于是一把抓住了朝廷的命门……

    “世强,征兵局的征兵计划可以改变了。”

    感慨只是一时的情绪浮动,张守仁转过头来,对着张世强吩咐道:“运军多纤夫,不论是心志,力量,还有所受的苦楚,都足以成为最优秀的步兵。我军已经掌握临清,是时候在运军之中招收几万最优秀的子弟,充实我们的行伍了。”

    扩军计划是在得到临清,并且正式成为山东镇总兵之后的事了。以浮山现在的兵力控制山东全镇并不是难事,但张守仁所需要的更多,所以扩兵是克不容缓,原本中军处的征兵局是打算继续以登莱为主,青州和济南东昌三府为次要地方,次第征齐六到八个营的步兵营的新兵,然后由营务处下的练兵局进行新兵养成和训练。

    经过这一次的湖广战事,张守仁和将领们带出了十分优秀的七千老兵,加上留守的兵马已经训练成为合格的步兵,接下来就是老兵提升为中下层军官,融入留守部队之中,将此前的各营带成真正的精锐之师。

    同时再次征兵,组成第一线部队的后劲,在一线部队都逐渐成长之后,再于一线之中挑选老兵和下层军官到新兵营带兵,使得新军的战斗力可以迅速成长。

    这是十分稳妥和成熟的做法,张守仁提出的招募运军纤夫这个兵源的想法,众人更是无不赞同。

    待众将散去之后,张守仁又向留下来的林文远问道:“调动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吧?”

    “回太保大人,现在已经到浮山了……就是接到军令才动员的话,有点迟了。”

    张守仁微微一笑,道:“你当留在浮山的人都是一群死鱼?放心吧,营务处那群家伙头脑没那么简单。”

    林文远没有反驳他,在这种问题上,和眼前这位大将军讨论是自取其辱,他只是轻声一叹,答道:“你已经七个月没有回浮山,唯盼他们早些到来,稳住大局,或是接云娘他们过来,或是你回家探望……你还没见过儿子,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吧?”

第六百八十九章 两难

    这样的话,你我相称,不提官职,显然就是以亲戚的身份在说话。

    此时身边没有什么人,只有一群内卫和书记官参谋官在十步开外等候命,所以林文远也是以家人的身份,闲话家常。

    离的近一些的,只有李灼然和王云峰两人,不过这两人是比普通将领更亲近的多的心腹,其实是爪牙,林文远有什么话,也不必避开这两人。

    “是啊……”

    张守仁声音也是有点低落。

    哪怕是两个灵魂,两世为人,有妻子和儿子都是头一回,不管是多么坚强的铁血男儿,心里都会有一个柔软的地方,藏着自己的妻儿。

    他在河南受到的刺激很深,有时候也是因为会想起自己的妻儿……一晃六七个月,虽然和云娘是书信往还不断,但字纸传情,岂能如当面的一个微笑,一句无意义的低语呢喃?差的太远,太远了……

    他的长子,现在尚未取名,自己这个父亲其实也是很失职的了……

    “还有麻烦呢……”

    “什么?”

    林文远似笑非笑,斜睨他一眼,道:“还有我们陈兵备,前一阵告病,要回江南去,大人为荣成伯大将军后,他的病就是突然快好了,大人为山东镇台和太保之后,保举他为登莱巡抚,陈大人虽然上疏推辞,不过其志并不坚,现在看来,只不过就是要一个面子……这个面子,就看你给不给了……”

    “呃,这个这个……”

    提起这个话题来,张守仁可是太狼狈了。从去岁出征时起,他算是暂时把一个大心病给甩了下来,虽然有点鬼鬼祟祟的,好歹无损于他的威严。但这件事就是一个地雷,迟早有踩响的一天,果然,这一天还是来了。

    陈兵备的事情不算什么,这巡抚他愿干可以,不愿干,以张守仁现在的声威和人脉,举荐他到异地为官是很轻松的事情……崇祯忌惮他是一回事,朝野承认他的影响力和势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陈家三小姐的事情就麻烦大了……人家是正经的世家小姐,在他有危急的关头,不惜自毁名誉跑到他的身边,不管他怎么样,女孩子的清誉已经是毁了,不跟他,就只能削了头发光姑子去,这年头就算当侍妾都不够资格了。不过要是他腆着脸,就这么把陈三小姐纳为妾侍,在出征之前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漫说陈兵备宁愿把这女儿给送到尼庵去也丢不起这个人,就算张守仁自己也是于心难忍……在这个年代,妾侍毫无地位可言,一般是大家族买来用来生儿育女的工具,如影视里那样妾侍和大房着干的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而且一个家里容忍妾侍对大房不敬的话,传扬出去也是十分丢脸的事情,身为大房,有权把丈夫的妾侍变卖,送人,或是直接仗杀都可以,只要有理由,随便怎么干都成。

    所以只要是稍有一点办法的人家,绝不会把女儿送去当妾,给人当妾的也很少是家世对等,位至公卿的娶的是平民百姓的女儿为妾侍,士绅则娶寒家,普通的百姓人家就只能娶有疾病或是贫无立立锥之地的那种了……

    张守仁和陈兵备官职上其实是不对等的,不是他大,而是兵备道更大,只是时值末世,武人渐渐冒头,而且张守仁不是普通的副总兵,是握有兵权和财权的强藩首领,就算如此,一旦陈家同意此事,也是丢了八辈子的人,绝无同意之可能。

    现在自是大有不同,张守仁已经是太保,伯爵,虽然以陈家的家世仍然不必送女儿为妾侍,但也不是绝对不可接受了……

    不过林家会怎么想,云娘又会怎么想呢……

    “我可没有什么想法。”仿佛听到张守仁的心声,林文远瞪他一眼,然后轻笑道:“自己惹的麻烦,自己解决,总不能叫我这个大舅子去帮你操持这样的事……大将军,这个忙属下是帮不上喽。”

    “这个时候了,你还拿我耍笑不成……”张守仁也是难得有臊眉搭眼的时候,他有点畏惧回浮山,也是因着此事。但同时也是思念云娘和儿子,恨不得飞过去,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难过极了。

    “云娘肯定不会说什么,但心底是怎么想,难说的很。”

    林文远看他认真,便是笑道:“到底你们是少年夫妻,她心底恐怕有点不欢喜。不过你纳妾也是必然之事,云娘会想通的。”

    张守仁默然不语,林文远说的其实是大多数人的想法,也是当时的人之常情……谁能不纳妾呢?据张守仁所说,那些卖肉的和早晨推小车卖菜的农民都可能有一房妾侍,两个老婆一起操持家务,只要养活的起,男子还是愿意多妻多福,不要以为纳妾只是有钱人的特权,这个年头,就算普通人有两三房妾侍都是很平常的……

    不过浮山现在纳妾的军官还是一个也没有,原因也很简单,两三年前大家还是穷的连老婆也讨不起的穷军汉,现在刚刚脱贫致富,老婆是刚娶到手,人都是感情动物,夫妻之间正相得的时候,**辣的突然你多带一个女人回家,不要说老婆的想法是怎样,就连自己这一关也难过。

    “唉,我真是……”

    一想到这里,张守仁就一个头两个大,一时之间,委实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你回家之后,多哄哄云娘便是。”林文远反而有些开心,笑着道:“寒家是军户人家,真没想到能有一个官宦人家的小姐当舍妹的姐妹,这其实是件荣耀的事啊……”

    张守仁瞪他一眼,低声道:“若是云娘没生了嫡长子,怕你也开心不起来吧。”

    象陈家小姐这样的进门的,可能用平妻别妻的形式,不是纯粹的妾侍,有一定的人身和法律上的凭借依靠,若是云娘现在无子,陈小姐又生了长子,那林家可就真的乐不起来了。

    “嘿嘿,反正不管怎么说,云娘已经有子,不过独木不成林,太保大人,你要努力才是啊。”

    “为这种事努力,老子是十分乐意的……”

    这样类似友朋的谈话叫张守仁十分开主,正当他笑的合不拢嘴的时候,林文远却又射了他一支冷箭,但听他继续悠然笑道:“军情处这阵子正在查察济南宗室……听说太保在济南城中,还有一个红颜知已啊……”

    “这……你……”

    太保大人顿时就是狼狈不堪,一时间简直不知道如何作答是好。

    “唉,大人,这个宗室女是真的不能沾染,朝廷不会允准的……”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张守仁狼狈之余,也是有点愠怒,军情处的手伸的太长了,但是他知道也怪不得林文远,盘查宗室的动向,这是军情处的任务,朱恩赏兄妹和他的关系十分亲近,被查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他的脑海中也是浮现出一个娇俏可爱的身影,比起温柔娴慧的云娘,大家闺秀的陈盼儿,身为宗室娇女自有一种普通女子没有的直爽劲儿,这种脾气秉性,与后世的女子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令张守仁和她相处起来时,少了几分这个时代的拘泥,多了几分爽直舒服,这也是他无形之中在心里接纳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由,至于爱习武,秉性还算良善,这些只是次要的东西了。

    不过再怎么要紧,宗室女子是不可能被他纳为妾待,平妻也是绝无可能……张守仁叹一口气,意兴阑珊的道:“你们不要盯着他们兄妹了,宗室之中,他们还算是不坏的人,不事生产,只凭祖业,没有干那些黑活,没捞黑钱,若不然,我也瞧不上他们……”

    “是,属下明白。”

    事实上朱恩赏还屡次劝德王赈济贫民,竖立良好的名声,同时优待士子,关闭税卡和商行,把强占的土地还回去……当然这样的劝告是毫无结果的,不仅是德王,衡王和鲁王,谁不是这样捞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