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286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286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跨过这个障碍,直到消灭华夏最危险的敌人,这是他在这个时代最要紧的任务,舍此之外,再无其它。

    而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是否真的如自己所想的那样,这自是关系到战争的成败和结果。一旦出错,则很可能万劫不复!

    在这一刻,张守仁才知道,自己并没有那些外人和部下们想象的那样强大。

第三百六十三章 定局(3)

    他是一个强悍的军人,优秀的统帅,但并不是神仙,哪怕现在把握有七八成以上,他也会害怕和惶恐。

    因为失败的代价,实在是太大。

    他输不起,浮山输不起,大明也输不起。

    然而,无论心中如何惶恐与不能自主,但他却知道,自己绝不会退缩半步。他没有这种退缩的权力,眼前的良机,可能几年之内都不会再有,他不抓住这一次机会,在大明的庙堂之上和草野之中都不会有自己显著的位置,接下来还是要偏于浮山一隅,无法很顺畅的发展下去。

    现在的浮山,正是在一个瓶颈之中,破局而出,才有破茧成蝶的机会!

    他重重一拳,毫无犹豫的打在城砖之上!

    老子绝不会错,绝无可能错,这一仗,非打不可,也非胜不可!

    ……

    ……

    翌日天明。

    这一天已经是崇祯十二年的正月初十,距离三十那天浮山营入城已经整整过去了十天。

    尽管文官们和浮山营的会议都是秘密进行,并没有露出什么风声,但城中的百姓嗅觉仍然是十分的灵敏,几乎是每个人都觉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莫名的紧张与压抑,这种紧张和压抑并不是来源于城外的清军,而是城中某些叫人不放心的东西……身为大明的百姓,对很多来自内部的变乱和莫名其妙的昏着应该都是十分的习惯了。

    辰时初刻,天也就是刚刚大亮,街道上行人并不多,从德王府西牌楼一直穿行向西,经过几条大道主路,绕到一个小巷子里头,就是两位济南城的赞画张德齐和李鑫所居的地方了。

    两户人家的主心骨现在都是济南城中的风云人物,也是城中守备力量的□□人物之一。

    他们肩膀上的责任和担子并不轻,归纳核算总社送过来的物资,和商会协调储藏与下发等诸多事宜……浮山营有自己独立的后勤和财会部门,招募的两万多民壮可是没有,每天所需的物资是五花八门,林林总总过百样之多,各种调配发放录入的工作,还有和浮山营的种种协调沟通,都是这两人的首尾责任。

    十天功夫下来,不仅是张守仁对这两人十分欣赏,就是张秉文在内的济南官员,对这两人的统筹能力也是十分认同。

    每个人的能力是上天赋予,有的长于力气,有的精于计算,有的则是统筹政务的长才,李、张二人,便是济南城中长于统筹的两位英才了。

    他们每天都十分忙碌,有时半夜才彻底摆脱公事,上床囫囵着睡一觉,特别是这两天清军大兵压境,砍木头的声响半个城市都能听见,所以城中气氛比前几天紧张的多,事情自然也就是多了起来。

    这天早晨,两人都是快到辰时才醒,张德齐家是三进小院,两家人东西厢各自住着,两个赞国住第二进的正堂主屋,醒来之后,两人的浑家端来铜盆热水,请两人净齿洗面。

    正在洗浴之时,门外进来几个戴瓦楞帽穿比甲的公人,因为是常来常往,直接穿门入户,到了堂房檐下才住了脚。

    “老刘,你早早过来做甚?”

    张德齐吐掉口中的青盐,对着那为守的府衙公人道:“昨天那三百石粮你们要不到了,城东那边三个粥铺,每铺一百石,每天都有两三万人在那里领粥,你们要去了,人家喝西北风?你们家家有存粮,这么急着要粮做什么,这鞑子又不是来打我大明江山夺天下,抢到了就抢,抢不到也不会围城,断没有缺粮的道理……这么早来,没粮也是没粮!”

第三百六十四章 乱局(1)

    这两天清军主力掩杀而至,虽然大队是在城西,在其余各处只是游骑哨探来回奔驰,并没有能力围住济南这样超大的城市。

    但百姓人心惶惶,还是有十分惊惧之感,最大的恐慌是害怕城破,其次便是怕绝粮。

    城中是鱼虾泛起,各行其道,虽然远没有到缺粮的时候,但很多手中有权的人现在便已经开始囤积粮食,象眼前这些衙役,都是有正经编制的经制差人,手面大能量大,这两天缠着张德齐,便是请从商会那边批几百石粮出来,分润给府衙众人。

    这会子听着张德齐这么说,那姓刘的差役只是陪笑,嘴里答道:“哪里敢用这一点小事来烦赞画……赞画有粮但批一点,无粮咱们也不敢混闹。这会子来请,是上头几位大人一起召见,叫俺赶紧来请赞画们去布政使衙门议事。”

    “什么要紧事?”李鑫插话道:“俺们一会要去总社,那里的事十分要紧,处置完了再去面见方伯大人,如何?”

    “这……”刘差役一脸难色,横了横心,小声道:“总社和商会的事,暂时不必去理会了。”

    “什么意思?”

    “说清楚!”

    两个赞画虽是书生,但原本就是很聪明灵慧知世事的人物,这十天下来跟着张守仁办事,不知道学了多少,此时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

    “咳……说起这事儿……”刘差役也觉得有点燥的慌,但两人的话也不能不答,于是吭哧吭哧的道:“上头八天前就派人送了密书到德州,几天前,德州那边也接到内阁和兵部的旨意和堂谕,丘帅已经率步骑两万出发,最多五天,就能抵达济南。商会是浮山营闹出来的玩意,上头说不能用了,现在还是着手在总社头上,备粮备肉备酒,房舍也要提前腾出来,北门附近,少说要腾一两千间,这大正月里的,又这么冷的天,叫人搬哪儿去?但丘帅的那个中军前站官咬住了一定要三千间房,少一间也不成,上头也明白这是在立威风立规矩,但有什么法子哪?唉,现在咱济南城是有求于人啊……”

    “那浮山营怎么办?”

    张德齐几乎是咬着牙齿在问,他浑身已经气的发抖,眼前也是一阵一阵的发黑,这会子也就是强撑着没有倒下来。

    这么多天的辛苦,难道就是在建筑一座沙堡,一阵大风一刮,就什么也没有了?

    “这小的哪儿知道,我算哪牌名上的人……”

    虽然这快班差役头子避而不谈,但事实是很明显的。

    丘磊带两万步骑入济南,以他都督同知山东镇总兵官的身份已经把张守仁压的死死的,再加上兵马人数在浮山五倍以上,实力也在浮山之上,还有朝廷意志和山东巡抚等多重护持,丘磊兵马一进城,浮山就只能靠边站了。

    张德齐和李鑫对视一眼,俱是看到对方眼神中的决绝之意。

    再耽在城中,和这么一群官僚应付差事,再看着丘磊那样的将领的嘴脸,再领教一把鲁军的军纪……谢谢了,这种事,交给别人去吧。

第三百六十四章 乱局(2)

    “年长兄,我们现在就去见国华将军,如何?”

    “我那里有有几个帮手还算能干,我预备叫上一起走。”

    “这倒提醒我了,我这里也有几个,留着可惜,带上一起走吧。”

    “钟司书曾经与我聊起过,国华将军对我二人颇为看重……此事就这么定局吧?”

    “定下来好了。”

    两个赞画如打哑迷一帮,几个差役和两人的家人都听不大懂,只是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两人。

    到最后,李鑫才神色淡淡的对着府衙来人道:“你们回去吧,上复方伯并府尊大人,我二人已经辞去差事了。”

    刘差役瞠目结舌:“这怎么可以?”

    “怎么不可以?我们不过是赞画,又不是正经的朝廷命官,难道辞差使的权力也没有?”

    “若是大人们怪罪,也是着落在我二人身上,于老刘你们无关。”

    “好吧!”

    大约也知道这两个书生幕僚的脾气,老刘一伙人也不敢坚持,而且他们出来也是有差事在身上,很多人天不亮就被从家里赶出来,此时也是一肚皮的怨气,对这两个先生的行为,这些差官不仅不说什么,反而隐隐有赞同之意。

    上头的人,做事太不讲究,太寒人心,也是得有几个象样的人,出来代表济南人做一点事不可。

    他们匆忙离去,两个辞了差的前赞画也是分头行动,这几天在城中他们差事很多,身边也有一些得力的人手,此时大变在即,自是分头通知集合,预备一起投向浮山营效力。

    至于以秀才举人的身份,给军营老粗办事,甚至举家搬迁到胶州,这其中的风险和不容于人之处,这两人虽是想过,但也绝没有放在心上。

    行大事者,要是拘泥于这些小节,一生的成就,也就是平平淡淡的老死于床榻之上!

    此时城北方向,小半个济南城已经沸腾起来了。

    布政使衙门、按察司、都司衙门,这三个国初最要紧的衙门很难得的在没有巡抚协调的情况下自己配合起来,各衙门都出动了过百人的队伍,加上府衙和县衙出的人手,五六百人分散在各处,配合地方里甲,开始搬迁北门一带的百姓。

    这种差事,就是往死里得罪人的事,但上官压的紧,三五天内,必须最少腾出千把间房来。差役们先是把城门附近的一些好腾的街面上的房子腾出来,然后就是开始清腾那些普通的住户。

    这其间,丘晓林带着亲兵护卫,四处巡查,他是先挑丘磊的房子,原本济南就是丘磊的地盘,大帅在城中已经有一套房子,但当时城中有巡抚和巡按,又不是战乱时节,凡事不好太出格,所以也就挑了一幢五进直院和两个套院三十来间房的普通宅邸,现在济南城中是天老大,德王老二,他丘大帅老三,所以以前的宅院就不要了,丘晓林直接挑中了一个大富商的家宅,在济南这样的省城中,七进主院,五六个套院,一个不小和造价不菲的后花园,马厩门房戏台水榭一应俱全,家下人小二百,把主家撵走后,言明暂借,连同家俱仆人在内,全部给霸占了下来。

    这借确实是借,是借一两年还是十年八年,就得看丘大帅将来的升腾和心境如何了。

    这种富人,好歹家大业大,虽然家中女人也是哭哭啼啼,男子都是面色铁青,但好歹都是十分顺当的搬了出来,其余各副总兵,副将,参将,也是各有宅院,这些都是事前各级将领都拜托好的,这一次大家冲风冒寒的回济南,好处功劳不必提,这住的吃的玩的用的,也都得和以前不同才成,不然的话,辛辛苦苦,上头得大好处,下头就活该受罪?

    这些事情,连丘磊在内都是十分清楚,上不禁而下行,这差事要是办不好,得罪的人可就海了去了。

    打从辰时开始,丘中军就一直在几个城门附近转悠,也到了城中一些富人贵人居住的区域寻找好房子,跨下那匹战马来回的奔驰,等他把将领们的宅院找好,又策马回到城门附近时,看到差役们正挨家劝说,而百姓们哀求着并不肯搬,不少年纪大的百姓跪在地下,拼命向那么差役嗑头,或是向里甲哀告着。

    尽管差人们手中的皮鞭不停的挥舞着,但也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