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210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210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参谋处都收到情报,卢象升在京师被召见时,和主持军务的杨嗣昌大吵一架,自此之后,他一再被分兵,然后粮草供给也日渐不足,到如今,已经是快要断绝的地步了。

    这些事情十分复杂,三言两语的也是解释不清楚,所以姜敏只是选了个最简单的回答:“卢制台和监军太监高起潜不对,所以这权阉断了宣大军的粮草。”

    “狗日的阉奴!”

    “皇上怎么就不知道阉人不可信?”

    “哼,家奴当然比外人可靠,你想,那些富家大户人家,有短工,长工,家生子,短工最不可信,长工又不及家生子奴才可信,这太监就是皇帝的家生子奴才,当然最信的过。”

    “没有粮草怎么打仗?卢制台也该想想法子不是。”

    “应该打附近州县调粮,不然的话,往河间诸府去,那边富裕,粮草肯定够。”

    众人都是议论纷纷,特务处情报组的人倒是果然比那些只会蛮干的武夫要强的多,三言两语的,说的居然都是十分在理。

    姜敏听的暗笑,正想再说什么,突然看到一队骑兵向这边飞驰过来,因向众人道:“诸位且请小心了,那边营中发觉咱们的踪迹,已经派人过来了。”

    带队的是一个游击将军,姓张名岩,姜敏和丁宏广都知道这个将军是宣府总兵杨国柱的爱将,十分忠勇,加上人家官位很高,所以看到披着大红披风的张岩过来,各人都连忙跳下马来。

    张岩挥动着手中的马鞭,也是用警惕的眼神打量着眼前这一队兵。

    说是兵,但个个都看着十分机灵,眼神中是那种见多识广,并且读书识字的人才有的智慧灵光。

    说是读书人,又是个个孔武有力的样子,而且头戴铁盔,身着铁甲,手中拿着的兵器都是熟铁打造,十分精良。

    马匹也是上等好马,是从口外来的大马,不是靠近河南和山东的本地矮马。

    这一队兵,怎么看都不对劲,但又瞧不出哪儿不对,饶是张岩见多识广,一时间也是迷糊住了。

    “你们是打哪儿来,有无公文知照,路引凭证?”

    “回禀将军,”此行一路过来,这种场面向来就是姜敏出头,他拱起双手,毕恭毕敬的对张岩答道:“我等是莱州府胶州守备游击将军张守仁大人麾下,奉知州与将军之命,押解一批粮船往河北,今粮船停留在临清,我等先行,垦请求见制台大人。”

    “呵呵,你们家将军和这个知州还算有人心,难得,难得。”

    验看了知照公文和路引,还有姜敏的百户把总的腰牌印信,一切确认无误之后,张岩脸上神色十分感慨,甚至是有点惊奇。

    毕竟山东地方官,一路送粮食到临清,虽然还相隔数百里,还要叫宣大军去取,这有点口惠而实不至的感觉,但人家有这种心思,也是十分难得了。

    张岩对张守仁显然一无所知,只当一个平常的将军,不过他还是很内行的笑道:“你们将军一定是将门世家,在胶州很有势力,不然本地游击兼守备,朝廷一般不会授给的。”

    “我家大人是百户出身,不过曾经阵斩海盗千级。”

    “哦,哦,原来如此武勇,倒是我失敬了。”

    “不敢,将军远在宣府,不知我家大人事迹,也份所应当。”

    “请吧!”

    都是正根军人,虽然眼前这一伙军人气质有点不对,但军人的气息还是瞒不了人的。张岩虽然满怀心思,但对方盛情可感,因翻身上马,对着众人笑道:“远来辛苦,不过我们已经断粮数日,只怕是没有什么好招待你们的了!”

第二百七十二章 帅帐(1)

    第二百七十二章帅帐

    说话的时候,这位游击将军神态自若,倒是浮山军人都感觉十分震惊和难过,但一时半会的,也是没有什么话可答。

    在大家翻身上马的时候,丁宏广轻声道:“看这张将军脸上瘦骨棱棱,为国效力的军人竟是如此遭遇。”

    姜敏也十分感慨,接口道:“这样的事,在大明由来也非一日。文官太监都视武将为奴,寻常小兵,连奴才也不如,宣大军敢死悍勇又如何?皇上在深宫中又不知道,只被这些下头的人哄骗罢了。”

    这话是大逆不道,要是以前,大家一定不爱听。

    老百姓是一直把大明天子当成真龙天子来看,大臣可能有错,太监没有好人,但圣天子抚育万民,那是绝对不会有错,就算是一时不对,也是被那些该死的奸臣和太监给蒙蔽了。

    但在浮山军中,张守仁是有意无意的施加影响,分析时政,把崇祯的一些明显的错误有意无意的讲解给大家听。

    结果到现在这个时候,不论别人如何,反正浮山营上下是对皇帝敬意有限了。

    由张岩带队,大家很容易的就进了军营,等到了卢象升的大帐之外,才看到一些仪仗摆在外头,但秋雨不停,那些仪仗旗帜和刀枪一类的摆设都被淋湿透了,现在是看不出一点威风劲道来了。

    在帐外,也有一些亲兵模样的士兵,披着油衣,戴着斗笠在警备,看到是张岩带人来,一个小校迎上来,把张岩和客人带到主帐旁边的偏帐里头等候。

    “制台大人,前去催粮的杨督司回来了。”

    “哦,快传他进来!”

    在主帐中,卢象升正和一些幕僚在商讨军务,两个总兵官和一些副将都在他的案下左右对座,等候下一步的军务安排的指令。

    军中已经缺粮数日,卢象升派出一些将军和幕僚四处催运粮饷,但他心中清楚,未必能有什么大的收获,但他盼望只要能弄回几十石粮来,加上野菜什么的能叫军中暂脱危机,就算是十分幸运了。

    听到运粮督司回来,卢象升也顾不得先见别人,直接就命传见。

    姜敏等人落座后,张岩也是等不及,赶紧跑到主帐那边去听消息……粮食,已经成为宣大军的命脉所在,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末将叩见制台大人。”

    靴声囊囊响起,大约是那个杨督司回来,进帐之后,先就跪下叩头。

    “起来,起来。”

    卢象升声音清朗,虽然是南人口音,但听着十分清爽舒服。他听起来声音很急,对着那个杨督司直接道:“征调到粮食没有?”

    “回制台……”

    “唉,只管说吧,不要犹豫。”

    “人家连城门也没有开。末将到那边,把制台大人的手令给那知县看,结果那个知县虽然承认公文无误,但只管叫苦,也不肯开城门,只说城中也没有粮食,末将好说歹说,说是我军中已经断绝两日,再无粮食,军中必定生变。结果那知县只推说无粮,说什么也无用,末将再三求恳,连嗓子都说哑了,但就是没有用……末将惭愧!”

第二百七十二章 帅帐(2)

    这个杨督司说到最后,嗓音颤抖,带着哭腔,显然是对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而感觉惭愧。

    “这不怪你。”

    卢象升沉声道:“本官向保定巡抚请粮,结果也就是得了两千两银子,你一个督司,人家肯同你说话,已经算是不坏了。”

    “是,末将告退。”

    卢象升身为一军主帅,按说不该这么公然抱怨,但他的军队从通州一路南下,和鞑子游骑打过好多次,诸路明军,也就是他和清军咬的最近最紧。

    结果高起潜同他为难,对他的军粮一直不肯供给,地方官员也是见风使舵,眼见卢象升大逆帝意,得罪人太多,于是也都不敢供给他军粮,上到总督巡抚,下到州县官员,一遇宣大军调粮,总之就是不给。

    有敷衍面子的,还给一两千银子,用做军需所用,但现在战乱的时候,百姓都在逃亡,商人更不知去向,有银子又找谁去买粮?

    无奈之下,卢象升也只能放松军纪,有时候任由军士去抢粮,抢粮的时候也难免有杀伤淫掠之事,结果消息传开,百姓更加不敢接近官兵,一遇官兵前来,就举镇成村的逃走,结果军需更加供给不上,已经成为恶性循环。

    到这里,军粮消耗干净,士兵已经开始饿肚子,结果四处调粮的文武官员仍然是到处碰壁,没有一个成功调来粮食。

    这种境况下,卢象升没有骂娘,已经是因为他是文官出身,涵养气度不是寻常人能比了。

    卢象升不骂娘,倒不代表那些武将不骂。

    杨国柱和虎大威已经是总兵官,杨国柱还是加号将军的总镇总兵,资格够了,当下自是破口大骂,把四周的州县官员骂了个狗血淋头。

    他们骂阁老尚书和太监是不行,骂骂州府县官,倒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现在全军断粮,已经吃了几天的野菜和杂粮粥,再耽搁下去,连杂粮野菜粥都吃不上。战马都已经瘦骨棱棱,再这么下去就没有办法驼人做战,会大批大批的死去。

    这样的后果当然严重,但大家清楚,劝卢象升退兵或是到有粮的地方暂避一时,都是很难得到他的同意。

    果然,在众人骂了一阵之后,卢象升语气很疲惫,但也十分坚决的道:“粮食,本抚院会继续想办法,诸位将军,随本抚院一起巡营,安抚军心。”

    “是,愿随制台大人。”

    诸将语气无奈,但也只能答应下来。

    这也就是宣大军,换了辽镇,不要说没粮食吃,便是没饷银发,全镇都会闹饷,将领会根本无法制约下头,便是总督巡抚,也根本无能为力。

    巡抚因为士兵闹饷而自杀的,在大明也不是没有过。

    宣大军此时不仅无饷,亦是无粮,军心士气还能维持,将领还能听命行事,真是十分难得。

    见卢象升要走,张岩连忙上前,跪下将浮山军人前来的事禀报了。

    卢象升十分意外,征了一征,才道:“胶州官员倒是有心。”

第二百七十二章 帅帐(3)

    “是的,末将也是这么说。”

    “既然是远途而来,就见一见吧。叫他们进来,随我一同去巡营。”

    “是!”

    张岩赶紧答应,然后到偏帐将姜敏和丁宏广两人带过来……浮山这边只有这两人是官身,都是百户把总的告身,勉强够资格进来拜见。

    “卑职叩见制台大人。”

    浮山营是不讲跪拜礼的,两人下跪之前,对行跪拜礼也没有什么,在入浮山前反正一直是行跪拜礼的。

    但当跪下之后,心里却有一股压不住的别扭感觉。

    好在卢象升不是普通的文官,他已经从案前出来,正在披油衣,帐里也是十分的泥泞,虽然总督的帅帐选的地势高,雨水没有进来,但诸将出来进去的,带进来不少泥污,堂堂宣大总督,加兵部尚书并总督天下勤王兵马,这样的大人物居然就在这样的地方见人办公,睡也只是睡在后头的小帐篷里头……无论如何,姜敏和丁宏广在心中都是涌起一丝敬意。

    “你们都起来吧。”卢象升随口吩咐着,在两人起身后他便先大步而行,姜敏和丁宏广也是赶紧跟着。

    卢象升边走边问道:“你们知州和守备都有心了,不过,为什么会想起送我们粮食?”

    “我家将军常说,好的将领是军中之胆,一个主将要叫下头看了就有胆气,有了主心骨一样。而粮食,就是将领之胆,无粮之将,自然也无胆做战,虽然宣大镇有朝廷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