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201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201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是他,头一回看到张守仁展露身手的将士们,一个个也是惊疑不定,一时间都是呆滞无语,连喝采的人都是没有一个。

    “和你们说过,大人的身手神鬼莫测,岂是你们能猜度的?”

    马队的哨官李勇新也是老人了,此时哈哈大笑,对着众人道:“还不赶紧喝彩好叫?”

    这么一点醒,众人才暴露般的叫起好来,所有人要么鼓掌,要么欢呼,但眼神之中,都是在看张守仁时,充满着无与伦比的敬佩之意。

    “你这厮懂了没?”

    在教训了一个不错的好苗子后,张守仁的心情也是大好,看着呆若木鸡的朱王礼,他微微一笑,用木枪拍了拍朱王礼的肩膀,笑道:“与你有没有帮助?”

    “有,太有了。”朱王礼突然欢呼大叫,狂笑道:“俺心里头好象有一扇门,突然打开了,现在心里敞亮的很,以前不懂的,现在一下子似乎就明白了。”

    “懂了就多练习,希望你将来能打败我。”

    做为一个前军官和教官,张守仁对每个学生,都是毫无保留。

    “大人这身手应是天赋,反正不是俺能练的出来。将来能有大人七成身手,也是拜今日所赐了。”

    经过这一役后,张守仁的身手是彻底折服了眼前这厮,这一刻起,那双眼中的骄傲和自信只敢对别人,再不敢对着张守仁。

    “不,你将来必有成就,甚至不在我之下。”张守仁走上前去,双目直视对方,沉声道:“一通百通,懂了也就没有多神秘和强大,朱王礼,你的目标是胜过我。”

    “是……我的目标,就是胜过大人。”

    朱王礼浑身发抖,但还是顺着张守仁的意思,慢慢吐出了在场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狂妄话语。

    “哈哈,不坏,不坏。”

    张守仁放声大笑,心中感觉十分高兴。他的部下,要的就是有这种劲头,百折不挠,不畏权势,也不害怕权威。

    吃的起失败,还能从失败中爬起来。

    “好样的。”

    他在朱王礼肩膀上重重一捶,心中对如何使用此人,倒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马队之中,既然不乏英雄豪杰,倒不一定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就跟在大队人马后头捡洋捞,有的时候,计划也可以用来变化。

    朱王礼和李耀武分别八中,其中一个是什长,一个是上等兵,李耀武提了一级,成为军士,表彰他多次八中靶标,朱王礼则是赏银五十两,对两人来说,都是不轻的奖赏。

    “希望你们下次能九中,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我浮山营中,豪杰好汉,必定能受到相应的奖赏……我对两位,有厚望焉!”

    在替李耀武系要朱红色的木制腰牌和佩带上军士标识之后,张守仁对着两个优秀的部下如是说道。

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1)

    第二百六十一章出外

    回到节堂之后,和钟显等人商量了几件紧急的公务,做出了决断,吩咐下面的人执行,等王云峰进来的时候,张守仁对着他道:“清军沿良乡一带分三路南下,你可知道?”

    “是,具体的行军路线,军情司那边已经有情报过来了。”

    “鞑子觊觎的肯定是保定这样的大府。不过,我想他们应当打不下来。”

    “是的,据军情司的情报,还有大明邸报上的消息,保定城高池深,驻有重兵,保定总督的督营和巡抚标营皆在保定,所以我想,大约保定不要紧。”

    “那么,保定周围的城池呢?”

    “这就十分难保了。毕竟州县城池,最多几里周长,城墙单薄,可以架梯直上。关键是,州县城池没有重兵把守,就算有也没有必守之心,所以十分难保。”

    张守仁点了点头,神色郑重的道:“你的判断和我相同,所以,有一件要紧的公务,就要你立刻安排人手去做。”

    “是,请大人吩咐。”

    在静寂的大院之中,人员却是来往不停,很多大营的办事机构要么在营地里另辟地方,要么就干脆和张守仁的节堂立在一块,相隔不远,遇到什么事情,可以很迅速的请示机宜,得到指示后,可以立刻办事,不至于拖沓误事。

    现在王云峰得到了吩咐,他知道张守仁对眼前这件事十分看重,关系极大,不比寻常事情,所以他也是迈着急匆匆的脚步,大步向自己的特务处的方向赶过去。

    在途中,不少人遇着了他,都是主动躬身向他行礼,他是内卫队官兼特务处主办,哪一个职位都十分的要紧,显贵,加上资历也很老了,也是最早加入张守仁亲丁队的老人之一,所以在路途上,只要不是张世福那样的老队官,只有别人向他行礼,没有王云峰向别人行礼的可能。

    只是在距离特务处很近的一处地方,王云峰停下脚步,叉手到额前,用十分恭谨的态度对着一个神色匆忙骑马赶过来的官员行礼,恭声道:“见过陈大人。”

    “是云峰啊。”

    骑在马上的是陈子龙。

    尽管是一个标准的文官,而且是一个江南大世族世家出身的江南文士,但陈子龙在浮山这里融入很快。

    他的惠州司理的官员已经活动调职,现在是任胶州通判,按说胶州这样的小州是不必任命通判的,只有州官和同知就行了,但法理之外不免人情,何况多一个俸禄不高的官员出来?又不必花自己的钱,就算是朝廷也不会真的在意那一年百把两银子的俸禄。

    陈子龙做这个官,原本也是虚应故事,根本很少到胶州城去,每天骑着匹张守仁送的枣红马,在浮山各处来回的奔走。

    开垦的屯田,兴修的水利,池塘,放的鱼,鸡舍等,还有放养的□□,鹅,羊群和牛群,都是他要操心的。

    短短时日,浮山上下从好奇,惊讶,到已经能够接受这个正经的文官在浮山一头扎下根来了。这位陈大老爷,不讲官威,不捞银子,不要好处,也没有服侍的女人或是在浮山拈花惹草,连吟诗作对这种读书人最爱的喜好都不讲究了,每天无非就是在田间地头忙活,到处去看地,看水利,看牧畜。

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2)

    开始时大家还不信他,一个三十来岁的读书人懂什么庄稼和养牧畜的事?怕是从记事就在读书,哪有功夫理会这些东西?

    但时间不久,陈子龙就以自己的真才实学,把整个胶东一带的农人百姓,连同种地的军户在内,统统折服。

    在农事上,在牧畜养殖上,很多大小的事情上,陈子龙懂得“经济之道”的长处都是渐渐体现出来了。

    所有的事,他都是十分清楚,内行,并且比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农还要内行的多。凡事地里的事情,只要经他点拨几句,立刻就是能看的出门道来。

    虽然现在已经是初冬,渐渐是农闲时节,但很多事情还是在陈子龙的安排下井井有条的做着,现在整个浮山,敬服他的人已经不少,这种风评和舆论的力量,也是渐渐传到军营之中,普通的军人,在没事闲聊的时候,也会提起“江南来的陈先生真能干,要是也能帮帮俺们那块就好……”这一类的话了。

    王云峰对这种潜在的力量十分敏感,尊重,所以他对陈子龙的态度也很尊敬,透着与常人不同的感觉。

    “是我,大人,这般急着赶路,有什么要紧的事么?”

    “倒是没有什么要紧的,嗯,也有两件事,要见你们大人。”陈子龙兴致很好,天很冷了,他衣袍仍然很单薄,自从来到胶州他就没有走,连近在咫尺的登州都没有过去,惹的族兄陈兵备老大的不高兴,写了几封信来结结实实的抱怨了几回,不过他也知道陈子龙的为人秉性,也只能说说就算了。

    “□□,成活有一万五千只,分做十六处塘河汛湾处放养,现在已经产量,一天产量过千斤了。”

    王云峰动容道:“这是大好事啊,须得早早禀报给大人知道。”

    “嗯,仓储那边已经在收,听说后勤局那边已经在通盘打算了,有腌制,有发卖,也有煮了直接早晨加藏……早晨吃馒头小菜,顶饱是顶饱,不过营养差了点。”

    现在浮山这边,也是张口闭口就是营养和禽蛋醒给,热量,消耗等新名词了。

    这都是张守仁给大家灌输的东西,虽然他一时半会没办法向大家解释,为什么要大量养奶牛,牛奶为什么这么顶事,为什么能叫小孩子身子健壮和长高……但他可以把这些东西先强行灌输进去。

    早晨时候,给士兵加鸡蛋或鸭蛋,给大学堂的孩子免费供给牛奶,这是张守仁在明年冬春之交的计划。

    现在看来,进行的很好,令得浮山内外,都是十分欣喜。

    “还有明春加植几样作物的计划,我已经写成了报告……嗯,这就进去和张大人详细分说清楚。”

    陈子龙在马上胡乱做了一个手式,这一次他没有具体详谈,催着那匹十分温顺的枣红马,向着张守仁的节堂方向赶过去了。

    王云峰来不及再说什么,只得又恭恭敬敬的叉手为礼,眼看着陈子龙走远了,他才走进斜对面一座不起眼的建筑之中。

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外(3)

    这就是特务处和内卫队的队部所在,外围都是内卫队的成员们站岗放哨,这在整个浮山营也十分罕见。

    别的队都是普通的士兵站岗,只有张守仁的节堂和内卫队这里,是用内卫队员警备。

    看到王云峰进来,岗哨上的士兵肃立行礼,王云峰安然还礼,大步而行。

    院子之中,一群汉子已经等候多时,一见王云峰进来,众人都是叉手为礼,王云峰也郑重还礼。

    他们没有用军礼,在浮山,特务处的人是不用行军礼的,浮山军礼虽然漂亮,但独此一家,经常行礼,可能会面临暴露的问题。

    站在王云峰面前的,就是两个特务处的会办,是他的副手,同时也是内卫队的贴队。

    负责内卫情报的丁宏广,还有负责行动的马三标,这两个人已经是他的左膀右臂,平常行事十分得力。

    “王头,和那呆瘟书生这么客气做什么?”

    马三标是把王云峰的举动全看在眼里,脸上显是不以为然的样子。

    浮山立营至今,除了攀附一个刘景曜外,别的文官都是给张守仁打下手,要么就是添乱捣蛋,所以浮山上下,对文人的印象渐渐不似当年,甚至是感觉恶劣。

    不过对陈子龙公然不敬的,也只有马三标这种楞货。

    “这一次派你们出浮山,就是和一个书生有关,”王云峰神色淡然,但眼神中已经透着一点阴狠的感觉:“若是你马三标有这种念头,趁早不要走,要是事办的不顺,不要说我,大人就头一个饶不得你。”

    “我这是说着玩儿。”

    马三标不大服气,眼神中凶光湛然,不过他也是不敢违拗王云峰,更加不敢对张守仁的命令指手划脚,嘴上称是,但脸上的凶悍之气,怎么也掩饰不住。

    对他这样,王云峰倒不介意,特务处行动组的人,灭门的事都能干,不凶的话,就不如老实在家奶孩子得了。

    “这是你们头一回出外,咱们特务处一般是对内,就在登莱一带活动,这一次不仅要出莱州,还要出山东境外,好在你们都十分得力……而且,我奉大人的意思,也会挑一些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