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

第108章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第108章

小说: 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敷衍招待。

    钟显一群人都是忙的语气虚浮,人又黑又瘦,但张守仁又能好到哪儿去?

    他只是因为上位者的尊严在强撑着,其实眉宇间的疲惫之色,任谁都能瞧的出来。大胜之余,事情太多,要操心的事也太多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勋章(3)

    别的不说,迫在眉睫的威胁还没有彻底解除,即墨营的王把总是被捆了石头沉了海,死都死了好些天了,但即墨城中的秦增寿可还是活的好好的,掌握着几百营兵,就在肘腋之间。

    万一和登州的丘磊勾结一处,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这么多事在身上,大家也是私下里提一提,没抱太大的指望,谁料想,眼前的大人居然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到底还是俺们大人……”

    李勇新嘴里说着抱歉的话,神色也是惭愧和后悔夹杂的神情,但心底里头,无论如何也是遏止不住的一阵阵的感动。

    这样的大人,才值得自己以死报效,值得兄弟们以死报效!

    无论是何时何地,是什么样的情形,眼前的大人,始终是把营中兄弟们放在第一位的。

    “兔崽子好好养病,最多也就是这两三天的事了,别到时候你的伤没好,没法子亲自领老子给你颁的勋章……”

    事情说完,张守仁也是从刚刚的震撼中醒了过来,他此时的心境自是十分高兴,眼看着李勇新眼里藏不住的一点狡黠,心中也是明白,这个书生哨官,其实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这帮王八蛋,算计到老子头上来了。”

    李勇新肯定是出头鸟,后头一批伸手要勋章功绩的人。没准还有几个队官夹杂在里头扇风点火,大家都是明白,朝廷记功没用,得要大人记住才行,至于怎么记的住,当然是张守仁在事前已经大肆渲染过的勋章了。

    打磨制作的时候,大伙儿也是瞧见过。不论是什么材质,都是制作的十分精良,从勋章本身到勋带,任何一个小细节都是花费了极大的功夫来制作,一看之下,就知道是绝佳的上品。

    这个时代的手工巅峰原本就高于工业时代的机器产出,手工打磨制作的勋章,更加华美漂亮,更令得人动心。

    再加上背面有字,还有证书,在浮山营效力的人,谁不想得到这么一枚?

    “大人说笑了。”

    李勇新是书生出生,还有点书呆子气,被张守仁这么粗野的一骂,也是有点儿不好意思。不过距离感也是无形中少了很多。

    “不说了,好好养伤吧。”张守仁摆一摆手,转身便是出门而去。

    “你小子,够楞的。”孙良栋久在张守仁身边,对他的心思也是了解了几分,一边要匆忙赶上去,一边就是龇牙咧嘴的笑道:“俺们不敢说的,叫你给说了出来。”

    “这也是弟兄们想要的,”李勇新神色淡淡的,却也是有说不出的倔强:“大伙儿不愿死伤了弟兄,就拿几两银子算完,得叫人知道,我们泼出命来保一方平安,可不止是得几两银子。这也是大人常说的,武人也有武人的荣耀,莫要被人轻易看轻了。”

    “你小子,够种!”

    孙良栋又是夸赞了一句,然后才匆忙赶了出去,一时间,屋中又是空了下来。

    李勇新这才躺回□□,只是在躺下去的时候也是隐隐担心,现在堡中文官这么多,大人搞什么仪式出来,莫要被文官们耻笑,或是阻止才好。

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云不雨(1)

    第一百四十九章密云不雨

    “国华,你可真是多事。”

    刘景曜是打算明天就离开浮山,从张家堡直接赶赴方家集,然后从那边直接上官道,直返登州。

    离开登州的时间可不算短了,最近又是报功,又是上奏,反正刘景曜把能做的也是全做了,甚至也写了几封书信,遍托在京中的几个混的不错的同年照拂一二……为官多年,刘景曜有这般行止的时候,还真不多。

    当然,也不是他食古不化,拘泥形式到如此地步,而是以前根本没有机会,就算求人,也要得有个由头,不然的话,不是求人,是闹笑话,为难别人了。

    大明官场,到明末时节,根本就不可能有操守的官员出头,所谓逆淘汰,劣币驱除良币,不外如此。

    如刘景曜这样,更高位者如卢象升,都算是劣中之优,是官员中又能在潜规则下翩翩起舞,又是有能力和操守的官员,心中是愿意为国出力,做一点实事的。

    该做的事情都是已经做了,再耽搁下来也是无趣,所以刘景曜是打算先行。

    他一走,别处过来的官员也就能离开,大家彼此方便。

    此次浮山一行,收获颇丰,刘景曜心情也是大好。不过此时听说张守仁要搞什么授勋仪式,并且为死难的营兵举行公葬,刘景曜还是觉得不以为然,先摇头说了一句,又是皱眉道:“将士为国死难,当然可悲,但照料遗族,给予抚恤,这样也就是了。要是人人都乞盼你如此,国华,不是老夫嘴晦气,将来带兵,死难将士只怕会越来越多,你可怎么了?”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张守仁和刘景曜也算是熟不拘礼,两人也是有门生师徒之谊,所以张守仁说话也不算太有顾忌,听了刘景曜的话,他只笑道:“现今要提振士气,下官想了这些法子……”

    “什么下官?”

    “呃,卑职……”

    “那国华叫老夫自称本官么?”

    “好吧……门生错了。”

    “唔。”

    对答至此,刘景曜才算满意,拈了拈下巴上的胡须,微笑道:“罢了,一切从你就是。不过,国华,下不为例为佳。”

    “是,门生知道进退分寸。”

    虽是恭谨答应,不过话里还有自有主张的样子,刘景曜也是颇觉无奈,叹了口气,眼看着这个年轻英武的不象话的武夫门生,嘴唇嗫嚅了几下,却也终究什么都没说。

    他上位登莱巡抚的消息,已经有人从京师传了回来。

    力挺他的,正是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薛国观。

    还不仅如此,薛国观还派人送了封信来,示意刘景曜接任后到京师召对谢恩时,可以直接登自己府门求见。

    以薛国观的身份地位,每天排在他府门前的官员不知道有多少,在京的尚书或是大太监当然可以昂然直入,侍郎以下,就得排班等候。

    外地官员,有名的尚书待郎级的督抚可以直入,象刘景曜这种半红不黑的中层官员,哪里能摸得到薛阁老家的庙门?

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云不雨(2)

    今次有如此一信,显而易见,是有人在薛国观处打通了关节的原故。

    至于谁会为他做这种事,也是不言自明了。

    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刘景曜为人方正,不过并不是食古不化,有些事,藏在心里就好,真说出来计较,反而是大为不妥。

    至于张守仁,这次升什么官,怎么升,怕是连刘景曜自己也当不了家。

    一切还得看京师的消息和决断了。

    将来这个门生飞黄腾达处,怕是还不在左良玉之下。

    自己能栽培出一个总镇大帅级的人物,而方今天下,又是混乱不堪。如果张守仁能到李成梁,戚继光那样的地位,自己也是千古名臣,名留青史,又何消说得?

    在大明,为武将者希图的是富贵荣华,荫及子孙。

    为文官者,除了封妻荫子外,还是希图一笔国史之上,能有自己的名字地位。

    一朝数百年,进士及第者数万人,为官者更是不可胜数,一部国史能容得几人?就算位至督抚,如果没有值得下笔的东西,默默无闻者也是多了去了。

    “那么,就一切依你吧。”

    油灯之下,刘景曜手持一卷书,倚在圈椅的背上,淡然道:“老夫倦矣。”

    “是,老师请早些安寝,门生告退。”

    “刘福,送送张大人。”

    命刘福将张守仁送走后,刘景曜放下手中书卷,眼神中也是精光闪烁,哪里还有一点倦意?

    这个门生,一切都自有主张,行事果决,手腕狠辣,眼看有驾驭不住的迹象。

    若是此子真的能位至参将,副将,总兵官,将来倒真的有可能成另外一个左良玉?

    左良玉出身辽东,被东林大佬赏识,现在也就是与东林党还有点香火情谊,朝中命令,哪怕是圣旨,也是听或不听完成是看自己的心情,经略五省军务的熊文灿,在左良玉面前,连一个老妪也不如。

    这张守仁,要是栽培到左良玉那般地位,将来会不会也嚣张跋扈,甚至如五代十国时的那些军人强藩一样,到达危害社稷的地步?

    就说这勋章和葬仪之事,就是邀买恩结士卒的手段用的太过了一些儿。

    为将者,与士兵的关系这么接近,在传统士大夫的眼中,实在也是太刻意做作了一些。刘景曜就算不如普通的官员那样,把士兵当可消耗的下贱奴才,但也绝不会认为士兵有什么可尊重夸耀的地方。

    这些丘八,食的俸禄领的饷,不就是替国家杀贼吗?怎么杀贼领银子,还要生特别的花样出来?

    要是人人带兵都是这么带,以后还成什么体统?

    张守仁又是从来不对士兵进行肉刑,别的将领带兵,这一营兵现在最少有一半少了鼻子,或是残了半边耳朵。再心慈的将领,此时在营门上也会挂着一长溜的首级。

    大明上下,不分文武,都是在平时以严刑酷法来震慑士兵,然后将领在私下又允许士兵败坏下军纪来维持士气,更是用克扣军饷的银子来养自己的家丁亲信,象张守仁这样事事为士兵考虑,把做为可消耗品的营兵当家丁来养,并且关心爱护超出为将者范围的将领,实在也是万中无一。

第一百四十九章 密云不雨(3)

    在张守仁走后,刘景曜也是有点惶惑,一时间,竟是想的呆了。

    “不会,绝不会的。”

    刘景曜猛然摇头,自语出声:“国华他忠忱直率的性子,如新生幼儿,赤子之心犹存,驭下侍上,皆以一个诚字,这样的人,怎么会学左昆山?不会,绝不会的。”

    如此一夜难眠,到得第二天天蒙蒙亮,刘福等下人推门进来,却是见家主老爷脸色是十分的不好。

    “老爷,要不就告诉张大人一声,今天的事,老爷就不去了也罢。”

    刘福是刘家的心腹家人,家生子奴才升任的大总管,所以凡事也能当得三分家,此时见刘景曜神色倦怠,也是不免要劝上两句。

    他和张守仁交情不坏,和张世强更是相处的十分投脾气,但今日的事毕竟是给几个小军举行葬礼……这等事,在刘福看来,都不能算是正经正事来着。

    “罢了,是答应国华的。”

    刘景曜一边说着,一边用刘福等人捧来的铜盆净手,然后擦牙,洗脸,等盥洗完事了,换上大红官袍,戴上乌纱帽,举足出门的时候,才是发觉天气也不是很好。

    天空中乌云翻滚,放眼看去到处都是黑沉沉的一片,海风比平常时更大了几分,吹的人衣袍下摆噼里啪啦的直响。

    “怪道昨夜烦闷,原来今日要有大雷雨。”

    浮山所城里还有一些馆舍住人,张家堡这边这种地方就相形见绌的很了,不过张守仁是把自己的百户官厅让了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