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太史慈-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太史慈最佩服曹操的地方,也是最怕曹操的地方。
到了明年,这个三国第一强人曹操应该出任东郡太守了。一想到这儿就让一心想在青州有所作为的太史慈长长出了一口气,他可不想这么快与这不世枭雄为敌。
不过他当不了多长的时间又得让位给原来的太守,也就是乔肃的老爸乔瑁了,毕竟西园八校的吸引力比这东郡太守大了很多吧?
毕竟,在公元186年的人们看来,朝廷上的官员要远远比地方官员威风的多。
也许只有太史慈是个例外吧?
=分隔线
两年来,看起来默默无闻的太史慈已经令东莱西北六县产生了惊人的变化。
通过架空不得不与自己合作的乔肃的权力,太史慈完全控制了西北六县,
所谓投桃报李,乔肃自然心知肚明现在的风光是从何而来,所以当他如愿以偿的当上了东莱郡的郡守后在第二天便按照太史慈的意思通过了西北六县的人事任命。
太史慈为别部司马、都尉,卢乡县尉,守东莱郡。
而伊籍则能者多劳,一人治理相去不远的黄县和帏县,龙星则为督邮,王豹守曲成、杜远守掖县,李仙儿守当利。
这背后实则是乔肃和太史慈两人达成的协议,乔肃才能一般,但眼光很高,岂会满足于自己仅仅是东莱太守?所以他支持太史慈的条件当然是希望太史慈干出个样子来好为他捞取加官进爵的政治资本。至于他在东莱郡说的算不算他才不放在心上。
不过太史慈当然不会误以为自己已经是东莱郡实际的主人,要知东莱郡此时的形势完全是个政治怪胎。
如果抛开乔肃这个名存实亡的东莱郡守不谈,现在的东莱郡更像是历史上美国内战前水火不容的情形。被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大块势力。
在东南部与刘氏家族联合起来敌视西北六县包括那些被太史慈敲诈过的世家大族组成的联盟和美国当时的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联邦十分相似。
同样单一的经济模式,都是农奴气十足的农业。
同样顽固不化、傲慢十足的贵族。
同样都是拥有大得吓人的权力的土皇帝。
西北六县当然不可能是林肯领导的北方联盟,毕竟两者在经济和政治上相差甚远,不过却在太史慈的蓄意而为下产生了若干的新迹象。
要知道此时西北六县的百姓虽有户籍在身,但无一不是自由人的身份。
正因为这样,在西北六县首先就是与众不同的农业,太史慈这两年根本就没有收任何的农业税,只是为大力恢复农业,更在第二年引入了“经济作物”的概念。如今的农民已经尝到了种植种种经济作物的好处。各种水果和可以加工成调味品的作物让本来心不甘情不愿的农民在公元186年里大赚特赚。
这些东西在青州一经上市就被抢劫一空。
尽管农业上没有收入,太史慈却一点也不为向朝廷上缴税收而发愁,因为这里的商业实在是太繁荣了。
由于发展的时间较短以及在战乱中与大财阀接触不多,更怕他们垄断市场,太史慈在西北六县更多发展的是自由经济,使得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六座县城的一些手工业者更从太史慈那里拿到了许多新奇的设计图。
于是,东莱制品名传青州,更开始向其他的州销售,故此时的东莱西北六县的百姓已经富裕非常。
尤其是随着玻璃的问世更唤起了上流社会的购买热潮。
就算是对太史慈最抱有敌意的人也以拥有玻璃制品为荣。当然太史慈鉴于这项收入过于暴利,所以就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正因为太史慈这种在经济上的蛮横行为让伊籍这个原本对太史慈的行为忧心忡忡的寒门子弟放下心来,认为这才是作为西北六县实际支配者应有的行为。
不过太史慈到乐得让伊籍误会自己是在发展自己的新兴世家,在两年内不管怎么说自己毕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这伊籍,至少他已经不在敌视商业了。因为伊籍第一次才发现原来商业繁荣后对社会的稳定有着许多的好处,至少可使农民的负担变轻,少了许多社会弊病。
更不为外人所知的是,太史慈的西北六县的所蓄意隐藏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整个青州其他郡县的经济总和!
即便是这样,表面上所表现出来的所有的这一切也足够让其他有实力者眼红。
只能窥到大概情况的人们看到这两年来,无论是中平二年二月己酉日,因为烧了南宫大火,朝廷为了修复南宫,税天下田,强征收每亩十钱,还是中平三年时,为了复修玉堂殿,铸铜人四,黄钟四,以及天禄、虾蟆,又铸四出文钱而增加的税收,东莱郡西北六县来者不拒,连眉毛都不皱一下。
由此可见西北六县的富裕!
不过没人会蠢得去触怒太史慈。
因为太史慈借口乱世,在西北六县实行民兵制度,使得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护卫力量。而且由专人进行训练。
一开始没有人把这群农民放在心上,不过不久就有人吃到了苦头。
公元185年4月,琅邪王刘据去世。
太史慈陪乔肃前去悼慰,一去就是十天。
黄巾军头目张饶趁机劫掠卢乡附近的村庄,岂料遭遇到民兵的顽强抵抗。
甫一接触,张饶等辈便目瞪口呆,皮甲、皮盾、长矛、半人高的弓、民兵们进退有据,攻守自如,杀气腾腾。
这是他们要劫掠的农民吗?怎么是朝廷正规军的装备?而且比正规军更为可怕的是他们的好战精神,要是他们知道卢乡附近的民兵是太史慈一手负责训练的,借他们熊心豹子胆,鬼拉着他们的手也不会来跟这些民兵作战。
只一战,便把人数只有两千左右的张饶军打得望风而逃,而且由于惧怕太史慈的追击报复,一直越过北海,逃出了青州,直奔冀州,再也不敢回来。
十天后,当太史慈带着刚刚借乔肃之名招揽来的徐盛回到卢乡时,迎接他们的是无数的战利品。
原本只是抱着到太史慈这里试试看能不能发挥才能的徐盛在了解如何取得这场胜利后,立时拜伏。更心甘情愿地代替新婚不久的李仙儿去当了当利的县尉。
由此,青、徐、冀三州的黄巾军皆知,即便是太史慈的民兵也是青州的精锐。
可谁又知道,两年来,太史慈的正规军队早已经成为这冷武器时代最强大的军队。
钢制偏心轮技术十字狙杀弩(含箭匣)、近战三眼手弩、野战两用斧、撩阴军刺、……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
太史慈的正规军队此时才不过六万人,可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经济和技术支持,太史慈的军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军人。
当然太史慈最得意的还是他秘密建立的特种部队。暗杀、格斗、刺密、间谍、伪装、策反无所不精。
最优质的轻便复式铠甲配以各种武器的娴熟运用,正是其最可怕处。也因此很难训练,故人数很少,只在三千人左右,归太史慈直接指挥。
但也有太史慈头疼的事,自己的骑兵几乎是零,直到现在也不过一千余骑,而且战马质量良莠不齐,如果敌人有大量的骑兵可是非常的麻烦。
而且将来征战天下时,骑兵的机动力不可缺少。
幸好太史慈此时只是在巩固基础,而青州的地形又是一马平川,有了望远镜的太史慈根本不惧怕任何偷袭。有准备的射程超远的强弩强弓部队自可射敌人个人仰马翻。
由于技术的进步,再加上两年前太史慈在军队中打下的伏笔——崇尚发明的墨门弟子在军队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崇尚技术在军队中更被抬到了极高的地位。
大力士施尽浑身解数拉不开的十字狙杀弩弦,一个文弱书生用偏心轮就可以轻松拉开。
谁说弩上箭慢?有了箭匣,一次可上十五只箭
这种观念也开始让太史慈治下的百姓认识到了在生产中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耕地时该翻多深的地为最佳、弓箭的长度比例何为最好、炼钢时时间、温度、重量等等都是必须注意的。
这里的百姓人人都知道,凡事都要有个标准,按最佳标准去做就可以得到最佳效果。而谁不按标准去做,或者随意改变标准就会倒霉。连刚刚设立不久的学堂里的孩童都知道同样的一张纸,把他搓成一团才撇得最远,平展的纸张即便用吃奶的劲撇出也只会落在脚下。
可说务实精神已经逐渐占据了人们的头脑,这是一种觉醒。
就连乡间耕地的农民也会时常唱着这样的民谣:“先之命兮,授我烂锄;我之幸兮,爰有新铸;爰有新铸,奈何我祖!”(“祖宗给我把旧锄头,我还有把新锄头,你说我该用哪把?”)
唯一比较讨厌的事情是那十常侍垂涎青州的新奇物品,常常派人来讨要,弄得太史慈不胜其烦,不过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太史慈也一一满足,到也相安无事。
乔肃当然不会反对,这种事情本就对自己有利无害。
所以两年后的今天,在太史慈看来,自己已经稳住了脚跟,该是让这逐渐觉醒的平民力量露出其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的时候了。
=分隔线
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又绿了齐鲁大地,东莱郡西北六县一片祥和,宛若人间天堂。
不过青州的官场却乱成了一团。
先是青州刺史龚靖去世,而后原本被曹操接替了济南相位置的山东名士孔义走马上任,出任青州刺史。
官场自有官场的规矩,虽然东汉地方上州与郡之间的矛盾很大,不过场面上的事情还是要过得去的。
青州六郡,还有有名的世家大族自是要去祝贺孔义的高升。东莱郡也不例外,原本乔肃也当亲去,结果这小子酒色过度,居然在过年后一病不起。
唯有找来太史慈代他行走一趟,“本来子义也是要去的。”
不过太史慈倒看乔肃是故意不去,因为乔肃让太史慈自己准备贺礼。
“子义府上新奇玩意儿颇多,随意拿两件给他们开开眼吧。”乔肃有气无力的说道。
太史慈看着乔肃那过于做作的样子,只觉啼笑皆非,自己怎么就没发现这乔肃是个财迷?而且自己能说不去吗?
幸好这并非难事,而且说不准自己可以找到一些利益相合的盟友也不一定。
拿着从乔肃手中递过来的官中通告,太史慈回到自己的住处,连忙下令召集众人商量出使临淄的事仪。
=分隔线
晚上时,王豹风尘仆仆而来,身后还跟着几名士兵,手中拿这几样东西。说是有好东西给太史慈看,一脸的神秘
太史慈见其他人还没有到,左右无事,就和洋洋得意地王豹看着眼前的几样东西。
其他的都好说,不过令太史慈疑惑的是一个看似好像乐器“鼓”一样的东西。
看着一向好似无所不知的太史慈此刻满脸疑惑的样子,王豹好不得意,开口道:“那是听瓮!”
看着太史慈仍然满头雾水的样子,王豹呵呵笑道:“这东西可大量生产,按照一定的距离浅埋在地底下,经验丰富的人附耳在埋有这听瓮的地面上可轻易判断出来敌人数和兵种。”
太史慈大喜过望,要知这时代经验丰富的军中斥候也会用附耳在地的判敌方法,但要与听瓮这种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古代“雷达”相比可是瞠乎其后了。
兴奋道:“真不知王豹兄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