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太史慈-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那并不等于并州骑兵噩梦的结束。
不知何时,太史慈、高顺、廖化、徐盛四人出现在了并州骑兵的最前方。开始了更为有力的冲击。
高顺、廖化、徐盛三人带领着身后的各种士兵间歇性地流水般攻击。
三人的武勇把军队的战斗欲望燃烧到了最浓烈的境界。
太史慈则凭借其武功游走于整个的交战区域,用其枪法迅速地瓦解敌人的顽强抵抗。尤其是令敌人头疼的事情是,太史慈的身后总是会恰到好处出现步兵,每当太史慈绚丽的枪法展现的时候,那些步兵就消失在枪雨中。
并州骑兵只能看见眼前的点点银芒,却无法揣摩到隐藏在枪雨下的步兵们的进攻线路,在目眩神迷中从战马上直接摔了出去。
远处的徐荣等待了眼睛不能相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只看见对面时不时地爆出一个巨大的银色光球,然后太史慈的步兵中就会有人钻入其中,到下一刻从那光球的另一端出现时,这些士兵就已经顺利地放到了战马,轻而易举地屠杀自己的士兵。
如果说自己的并州骑兵是一条水坝的话,那太史慈的攻击就是一把无坚不摧的锤子,一下子便敲开了面前的防守,而在他身后蜂拥而上士兵就是那肆虐的洪水。
这正是三国第一攻击名将高顺为太史慈量身定做的战术。
以太史慈为核心,撕开敌人战阵中最坚固的防线,然后以其绚丽的枪法迷惑敌人的耳目,令其无从判断与太史慈配合进攻的士兵的意图。
更为恐怖的事情是,太史慈本身的武功就已经杀伤了无数的敌人,许多人空有一身的力气,但在太史慈的面前根本就没有机会动手。
太史慈在与吕布一战后,武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地,对枪法更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只说他的枪法中的气劲便已经由原来单纯的螺旋而加入了前推,所以无数与太史慈对战、被杀死的敌人被强劲的推力推得横飞了出去,就像一个个巨型暗器向后面并州骑兵飞去。
这效果其实和夏侯惇刚才的战术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太史慈的效率不知道要比夏侯惇高出多少。
夏侯惇必须要高高的挑起敌人的尸体,然后抛出,才可达到目的,可是太史慈不通,他的气劲随着枪招自然涌出,那感觉就好像太史慈并非在杀人,而是在二十一世纪玩儿“斯诺克”。
如此一来,在远处看,就好像有许多马蜂飞出一样。
再加上太史慈身后不断涌出的士兵,所以这个战术的名字叫做“马蜂窝”。
只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先后两轮的为数在八千人左右并州骑兵便被太史慈的青州军迅速的吃掉,当然更多的是逃跑。
此时,曹洪已经被救起,只是还在昏迷中,而且发着高烧。
浑身鲜血的夏侯兄弟、曹仁、李典、乐进已经从战阵中撤了出来,团聚在曹操的身边,剧烈地喘息着,看着太史慈的青州军在那里“表演”,眼中不时地闪过骇然之色。
曹操更是在沉吟中。
曹仁看了看边上正在兴致勃勃地看青州军队屠杀的杜远一眼,趁其不注意道:“兄长,今后作何打算?”
曹操沉吟道:“经此一战,我们得到的经验是实力太弱,根本就不足以与人争锋,董卓的追击战其实是失败了。”
心直口快的夏侯惇接道:“兄长既然与兖州刺史刘岱有旧,何不到那里去借些兵马。”
曹仁闻言身体一振,对曹操道:“兄长,元让的话倒是提醒了我,眼见同盟军无心进军,只是想着自己的那点眼前小利,我们是否也应该早作打算,找到安身立命之地。我看刘岱那里就不错。”
曹操摇头道:“不可以。”说着用手指了指远处的太史慈,又伸出两个手指。
曹仁微一错愕,马上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刘繇和刘岱两兄弟的家主之争肯定是不可避免了。所以刘岱和刘繇以及太史慈的关系肯定是错综复杂,曹操无论出于哪方面的考虑都不会置身其中的。
夏侯渊也是饶有才智之辈,随即也明白了曹操的意思,马上问道:“那兄长可想好了去哪里?”
曹操缓缓点头,却不说话,只留下了众人一肚子的疑问。
徐荣的心脏不争气的剧烈跳动几下,虽然他已经把太史慈的青州军估计的很高了,可是谁想到,八千人的骑兵居然被太史慈大成了击溃战,而且还不到一盏茶的工夫。
回头看看,心中放松了一些,自己这面的阵形刚刚布好。
由看看刚才那些怀疑太史慈实力的手下,冷哼道:“这下明白了吧?”
众人无不点头。
就在这时,太史慈的军队开始迅速的变换阵形。
“山——!”
那令人望而生畏的重装骑兵缓缓向前,堪堪来至徐荣弓弩兵的射程范围外,竟然半跪在地上,从背后解下了那面半人高的盾牌,密密地靠拢不留半点缝隙。转瞬间竟然在徐荣的对面形成了一道盾牌作的铜墙铁壁。
徐荣等人面面相觑,想不到太史慈有此一手。
在旁边的一个将领一拍额头恍然道:“原来太史慈的军队取的是兵法中风林火山雷霆之意,眼前分明就是‘不动如山’!”
众人纷纷点头,徐荣没好气地看了这手下一眼,心道: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还用你说?问题是“雷霆”、“火”、“山”已经用了,那么“风”和“林”到底是什么呢?
不了太史慈的士兵们马上给出了一个答案。
那些强弩兵迅速的上前,把那强弩架在了前面那半人高的盾牌上的凹口处,迅速拉开弓弦,箭匣也已经插上。
“风——!”
一声大吼,再下一刻无数的弩箭同时射出。
万箭齐发就像是一片迅速移动的乌云,转眼间就射到了徐荣弓箭兵的眼前。
惨叫声起。
弓箭守们的尸体被强劲的弩箭所贯穿,被击打得飞了起来。
落地时,地面上便成了无数的刺猬!
第五卷
~第十章陷阵(后半章)~
(晚上还有一章,写完就发)
“风——!”
还未等徐荣等人作出反应,第二轮的弩箭就已经射到,空气中满是“呜呜”的声音。
人仰马翻。
满地到处都是尸体和鲜血。
徐荣这才知道,原来对手手中的弩箭的射程远远超过自己弓箭手的射程范围。难怪会在对面用重装步兵用盾牌结成堡垒。
这仗还能打吗?
徐荣遍体生寒。
徐荣身后的将领更是噤若寒蝉,说不出话来。
徐荣不用想就可知道,若自己是对方的主帅,只需要不断地向前移动重装步兵并且结成堡垒,在不断地以强弩射杀,自己根本就没有反手的机会。
不过却不能马上落荒而逃,毕竟对方有实力强大的骑兵,再加上现在对方军队的气势已经借助刚才的那一场击溃战提升至无以复加的地步,所以一旦贸然撤退,必将引来对方赶尽杀绝的追击。
像这种进退不得的局面徐荣以前从未想到会遇上过。
不过徐荣亦是久经战阵的沙场老将,此刻在心寒下全无慌张,只是冷静地计较着战局,希望找到可供自己利用的弱点。这与身后的众将完全不同。
蓦地,徐荣嘴角逸出一丝冷笑,心中已经有了反败为胜的方案,下令道:“全军向后撤退,骑兵准备冲锋!”
这古怪的命令才一传出,众将闻言无不愕然。
对面。
一直没正形的徐盛看着如此辉煌的战斗成果不由得赞叹道:“还是高顺大哥的陷阵营厉害,平日里训练还真看不出来。”
廖化一向与徐盛言笑不禁惯了,笑道:“文响还真是狗腿呢!我青州大军平日里一向是内部演练,对抗的双方战斗力是不断地水涨船高,现在一遇到外面的军队,当然就觉得他们不堪一击了。”
徐盛闻言嘻嘻一笑,也不答言。
太史慈看着眼前的雄狮,想着历史上的陷阵营不过七百余人,心中涌起滔天的豪情:有此军,何愁天下不平!
微笑道:“高大哥可谓是当今统兵第一人!”
生性沉稳的高顺却忍不住赞叹道:“真正厉害的是主上才对,若不是有了主上的奇思妙想的这些在武器上的改良设计,我们岂会应得这么轻松?”
廖化和徐盛深有同感的点着头,眼前的这些按照统一标准生产的武器威力非同凡响,就拿现在强弩兵手中的强弩来说,不但射程极远,而且上箭速度极快,完全打破了人们对弩箭优劣得失的常规认识。高顺眼前有此变化多端的战术有很大的关系很此点有关。
太史慈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心中叹道:武器?武器能完全的带来战争的胜利?历史上高顺的陷阵营何尝拿过这么先进的武器?但照样可以攻无不克。
战争的决定因素在人,而非是武器。
历史上的中国哪一个朝代的武器不是世界最先进的?可是我们仍然不断地被异族和少数民族所侵略,那是因为我们的战士根本就没有战斗的欲望。
若是一支军队没有战斗欲望,那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想到这里,太史慈摇头道:“‘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我一直以为孟子的这句话才是至理名言。”
徐盛出身寒门,书却读过不少,高顺这些年也是勤于研究兵法,所以对孟子这一段话当然是耳熟能详。闻言纷纷点头。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太史慈在担忧一些事情。
眼前的青州兵的确是强悍无比,而且现在青州军的数量在二十多万左右,的确是诸侯之首。
可是像眼前这样的军队经过多年的发展也不过才八万左右的人马,将来与诸侯的战争一但打响,这些士兵根本就不够用,他总不能同时出现在几个战场吧?眼前的军队的强悍很大的程度来源于熟练无比的配合,越是集中力量越可以发挥威力,可也正因为如此,才限制了眼前军队的作用,若是分散开来根本就是全无威力可言。
若是我青州兵都是这般素质那该多好。
但太史慈却知道以眼前看来,这有点痴心妄想,先别说单凭西北六县的生产力能不能达到这个目标,就是战士的素质也是问题。
那并非是说单单靠训练就可以实现的。
眼前的这些兵与其他的士兵完全不同,他们的身份是西北六县的自由民,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得来不易,所以无不拼死效命。他们的头脑处于觉醒状态。
但其他的青州兵不行,他们虽然在青州可吃得饱穿得暖,但还是受着世家大族的控制,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这样的军队给他冲锋枪他都打不赢一场战争。
当然,其他诸侯的士兵现在也是这种素质。
所以太史慈现在想的是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军功制度,可以激发起所有青州兵的战斗欲望,成为真正的天下雄师。
如此,则眼前的青州兵将不会成为历史的绝唱,青州军的强悍将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不过这需要政治上的配合,否则这军功制度的改革必将会阻力重重。
管宁,到时候你可不能令我失望啊!
这时候,就听见军中再一次响起口号:“林——!”
太史慈停止了沉思,抬头看时,却见对面的徐荣大军在向后撤退。而己方的重装步兵已经从地面站起,左手持盾牌,右手持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