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异时空之大中国 >

第560章

异时空之大中国-第560章

小说: 异时空之大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原最近的地方还有一百六十公里左右,离可以打游击的地方更远,起码有两百二十公里。福熙元帅知道,这两百二十公里路程,自己应该走不了了。从广播中得知,孙明元帅命令华南方面军的两个军正加速北上,现在已经赶到蒂勒一带,说不定明天就会挡在自己的面前。同为十万大军,可人家那是机械化部队啊,而且士气旺盛,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抗。想了好久后,福熙元帅终于下定了决心,命令副官宣布投降后,自己走进临时指挥部,拿起了手枪,朝着脑袋开了一枪。对于福熙元帅来说,这可能是他最好的结局吧。

第九十七章 卢浮宫(上)

    法国政府宣布投降,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可想而知。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日中午十二点,也就是萨科齐宣布投降的四个小时后,英国首相布莱尔无奈宣布投降,并命令前线的士兵放下武器。也是,盟军投降了,而国内正遭受着几百年来从来没有遭受过的噩运,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吨的炸弹和燃烧弹从天而降,大不列颠岛上,火光冲天,惨叫遍地,才不过几天的轰炸,就造成大英帝国二十多万国民的伤亡。不但如此,工厂倒塌,城市起火,大英帝国的生产能力只相当于战前的三成左右,就算同盟国的部队还没有登陆,对于英国人来说,仗已经打不下去了。

    里尔、布洛涅一带本来还有三十三个军约一百六十五万的英国部队,在中国人突破防线的过程中,损失了约二十万部队,在接下来与日本部队和德国第四集团军群的硬抗中,又损失了十五万左右,等英国政府宣布投降的时候,里尔、布洛涅一带只剩下约一百四十万英国部队了。接到放下武器的命令后,英国人齐刷刷地向北方移运。不为别的,北方是德国部队,向他们投降,即不丢人,多少也能保得住小命。而里尔、布洛涅中间一带,可是八十多万的日本雇佣军啊,向他们投降,英国历代国王的祖坟都快冒绿烟了。而且,大和民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英国人心知肚明。跟他们打过无数次交道了,向日本人投降,说不定会被这些变态地杂种以各种各样的手段折磨至死,连死了都没有脸去见上帝。幸好,在英国政府宣布投降之后,林龙元帅马上命令日本雇佣军以最快的速度徒步赶往巴黎。才算是解了英国人的一个围。

    英法两国的投降,直接导致了莫斯科的陷落。莫斯科被同盟国围攻已经有几个月了。这几个月当中,双方发生了大大小小地战斗数千次,同盟国始终无法攻入莫斯科,可是,莫斯科城里的俄罗斯部队也一直无法冲出重围。双方就这样僵住了。围攻莫斯科的,除了陈飞峰中将率领的四个军的中国正规部队外,还有朝鲜雇佣军第一集团军群,德国的第五集团军群以及奥匈帝国地一个集团军群一共一百三十万人,而驻守在莫斯科的,则有两百五十万的俄罗斯部队。表面上看,俄罗斯人好象占据着一定的优势。可是。俄罗斯的精锐部队早在西伯利亚战争中就损失了个一干二净,这两百五十万部队都是临时组建起来的,大部队都是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步枪的农民,有些则是从各个城市抓来地小手工业者,甚至于有不少俄罗斯政府官员也被逼穿上军装,拿起了武器。这些个乌合之众。怎么可能与城外的一百三十万久经沙场子的精锐部队对抗呢,要不是莫斯科有着极为完善的城防工事。说不定围攻的同盟国部队早就冲进城去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莫斯科城守军的日子也不大好过。粮食不是问题,在退回莫斯科之前,尼古拉二世命令部队四处抢劫,积累了大量粮食,足够城内地守军和居民吃上一年左右了。弹葯也不是问题,莫斯科城内有不少的军工企业,而且。在抢劫粮食地同时。尼古拉二世还命令弄来了大量的原材料,俄罗斯可是一个原材料极其丰富的国家。弄这些东西不是问题,再加上莫斯科城内基本上没有受到中国空军的照顾,工厂也没有受到破坏,弹葯基本上还是可以保证的。::只是,那两百五十多万守军心里都相当明白,这只不过是一个无望的抵抗而已,俄罗斯唯一的希望是,英法联军打败同盟国,并且赶到莫斯科城下,把自己解救出来。可是,瞧中国人那可怕的战斗力和空军优势,凭着英法两个国家,打赢的机会微乎其微。

    这种绝望地情绪不但在士兵当中蔓延,甚至于影响到了决策层。尼古拉二世天天呆在克里姆林宫里面寻欢作乐,根本就不理政事,甚至于都懒得理会布莱尔和戴高乐发来地要求他突围到西伯利亚、以牵制同盟国部队的要求。尼古拉二世地做法,对俄罗斯的政府和军队高官们,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那些决策者们醉生梦死,万业箫条的莫斯科城内,竟然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繁荣到了极点的性产业,活不下去的俄罗斯妇女齐刷刷地加入了这个产业,莫斯科城内,处处表现出一种末日繁华来。伏特加酒在这里大行其道,很多粮食被酿成了高度数的伏特加酒,并且流入了高官们的肚子里面。为了维持自己那灯红酒绿的生活,俄罗斯军官和政府官员们只能想尽办法捞钱,而最佳的捞钱对象,当然是那两百五十万部队了。本来就已经处于绝望之中,再加上几个月得不到军晌,俄罗斯士兵的情绪越来越烦燥。可是,欧洲战争尚末结束,他们心中多少还有一点儿希望,所以,他们忍住了。

    英法两国投降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彻底绝望的士兵们,其不满情绪终于达到了顶点。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二日,莫斯科城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士兵起义。几十万士兵拿起武器,与忠于尼古拉二世的四十万部队打成一团。起义的士兵越来越多,忠于尼古拉二世的士兵越来越少,并且步步后退。可是,莫斯科就那么大,他们能退到那儿去啊。双方在克里姆林宫附近地区展开了决战,那战打得热火朝天,比他们跟同盟**队打得要残酷得多了。城内如此大的动静,自然逃不过同盟**队的眼睛。七月二十三号,同盟**队发动了总攻。正在激战中的俄罗斯军队根本就没有能力进行有效的抵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同盟**队冲进城内,并且把双方的部队都解除了武装。七月二十四日,穷途末路的尼古拉二世在克里姆林宫内自杀身亡,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就这样土崩瓦解了。

    福熙元帅也没有捞着好日子过。由于大英帝国宣布投降,还没有炸过瘾的中国飞行员们,把气撒在了福熙元帅的身上,八千多架各式飞机轮番向福熙元帅的部队发动了进攻。要知道,福熙元帅可是在逃跑途中啊,周围根本就没有可以藏身的阵地,炸弹给他们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同时,大规模的轰炸也造成了另外一个结果,新一轮的逃亡潮开始了。刚开始的时候,福熙元帅凭着高压政策,多少还能控制一下,可是逃亡的士兵越来越多,派去镇压的军官都被干掉了,福熙元帅也只能听之任之了。七月二十五日,当福熙元帅赶到法国中部城市沙托鲁的时候,手下的军队已经不到十万了。

    看着这十万筋疲力尽的军队,福熙元帅不由得感慨万分。堂堂一个陆上第一强国,才不过几个月时间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几百万军队没了,首都没了,大好的河山,眼看着就要落入仇敌的手中了。他恨啊,恨自己没能训练出一支百战百胜的部队,恨戴高乐误国误民,恨刚刚自杀身亡的尼古拉二世,恨刚刚宣布投降的布莱尔,当然,也恨背信弃义,最终导致协约国惨败的布林顿。不过,得说老实话,他心中对萨科齐倒是一点儿也不恨。前总统在临死之前早就跟他说了,萨科齐是个小人,不值得托付大事的小人,他福熙元帅虽然把萨科齐抬举成了法兰西的新总统,可是,却从来就没有信任过他,顶多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平时逗乐解闷的小丑,一个关键时候可以用来顶缸的傀儡而已。所以,当听到萨科齐宣布投降后,平静下来的福熙元帅细想起来,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人家本来就是这样一块无论如何都雕不出艺术品的朽木,自己把他当成檀香木来用,本来就是自己的错。而且,到最后,自己不也把他抛弃了,萨科齐的背叛,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吧。

    夜幕降临,天空中多如牛毛的飞机终于飞走了,沙托鲁也恢复了原来的平静。福熙元帅知道,这平静只不过是暂时的,明天早上,大批的中国飞机又会到来,大量的炸弹又会落在法**队的头上。现在,离中央高原最近的地方还有一百六十公里左右,离可以打游击的地方更远,起码有两百二十公里。福熙元帅知道,这两百二十公里路程,自己应该走不了了。从广播中得知,孙明元帅命令华南方面军的两个军正加速北上,现在已经赶到蒂勒一带,说不定明天就会挡在自己的面前。同为十万大军,可人家那是机械化部队啊,而且士气旺盛,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抵抗。想了好久后,福熙元帅终于下定了决心,命令副官宣布投降后,自己走进临时指挥部,拿起了手枪,朝着脑袋开了一枪。对于福熙元帅来说,这可能是他最好的结局吧。

第九十八章 卢浮宫(下)

    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四日中午十二点,巴黎。

    中午的太阳火辣辣的,照得人晃不开眼。经历过大火的巴黎,如今是一片萧条,空气中,隐隐约约有着一股子惴惴不安的气氛。巴黎北面的大路边,站满了荷枪实弹的中**人,上百挺机枪架在附近的制空点,几百辆坦克和装甲车把整个路面都封锁住了。路的旁边,还有几十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枪口炮口直指天空,防范着可能从天空来到的任何危险。

    萨科齐一身昂贵的西装,站在太阳底下,一个随从替他打着遮阳伞,可就是这样,也挡不住那可怕的热浪。萨科齐一边用手拼命地擦着汗,一边看着天空的太阳,还时不时地抬手看一看手表,显然,他的心里有点儿烦燥。跟在他旁边的,除了四个中国正规军的军长外,还有刚刚任命的法国新政府的一干高级官员。中国的四个军长在前天就赶到了巴黎,并迅速占领了巴黎的各个战略要地,把整个巴黎严严实实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这些穿着中将军装的军长们表情很是轻松,头顶上的大太阳根本对他们造不成什么影响,自个儿聚在一起,抽着烟,侃着大山,一点也不理会旁边的法国人。那些法国的政府官员们可不敢这样子,他们跟自己的总统一样,穿着正式的西装,一边擦着汗水,一边看着城外,而且,他们比自己的主子还要紧张,毕竟,萨科齐手中有一份协议书,多少有点儿保障吧,而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的前途全决定于同盟国的几个老大,而现在要来到巴黎的,正是几个老大中的一个。还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难怪他们如此紧张了。

    十二点十分左右。远处突然出现了一股股烟尘,萨科齐精神一振,来了,终于来了,再不来的话。堂堂正正一个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就要被晒成人干了。十分钟后。一百多辆坦克和装甲车飞快地赶到并迅速布置了一条警戒线,一辆普普通通地军车在坦克的簇拥下,停在了萨科齐地面前。满头银发的联军总司令、世界第一大国中国的三军总参谋长、世界首富林龙元帅从车上走了下来,一身的勋章,在阳光下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