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异时空之大中国 >

第184章

异时空之大中国-第184章

小说: 异时空之大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知道,这种被人追着打的滋味可真不好受啊,要知道,以前都是他们追着别人打的,还真没有尝过这种滋味呢。

    加拿大部队仅仅是后撤了一段距离而已,并没有退到山坡下。他们撤到合适的距离内,停了下来,趴在地上,与日本人对射了起来。加拿大部队装备不行,不过也有四五百挺机枪,跟日本人的差不多,在局部也算是占尽了优势。条条火舌在战壕上面乱窜,打得日本人抬不起头来。而后面,美国和加拿大各一个团的部队也已经爬了上来,他们带来地机枪和迫击炮也加入了战斗,火力一下子猛烈了起来。日本战壕的上空,火舌条条,爆炸声声,一直在抵抗的几十挺机枪和几十门迫击炮,声音也渐渐地弱了下来。

    趁着这当儿。美国人和加拿大人又发起了攻击。在机枪和炮火的掩护下。他们沿着加拿大人之前剪开的铁丝网缺口。吼叫着冲了进去。远处的卓志军摇了摇头,吩咐一声,又有两个营的黄军冲了上去。不过,在美国人如此优势的火力下,估计效果不会很大。卓志军不得不命令野战炮调转炮口,对准了美国人那分布挺散地机枪和迫击炮阵地,对准了正在冲锋中地美加部队。压力一除。美国人地火炮一下子活跃起来,大量炮弹落到战壕里面,日本黄军的形势并没有好转。

    日本人的顽强劲儿在这一次的战斗中也表现了出来,跟以前与中国人打仗时一样,就算战壕上空的子弹再多,炮火再猛烈,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探出头来进行反击。死了一个机枪手,另一个推开尸体后。又补了上去。阵地上。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反击火力,就算暂时被压制住了,稍一放松。日本人又恢复了过来。这支日本黄军,从理论上来讲,与日本天皇没有一丁点儿的关系。可是,日本人倒是有自己地想法,他们那最最伟大的天皇是效忠中国人的,而他们替中国人卖命,从某利程度来讲,也是替天皇卖命,也算是效忠天皇。再说了,中国人对自己相当不错,有粮有钱,有枪有炮,打好了还可以升官,还可以发财。打死了拉倒,反正是烂命一条,还可以给自己的家人赚点儿抚恤金和补助金。所以,他们的表现,一如既往的顽强。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这一回指挥右翼的,可是一个中国中将,真正的大人物啊,自己地总司令在人家面前就跟孙子一样,要是被他看中了,自己以后在黄军里肯定可以混得挺好地。因此,黄军的军官们,表现得格外的抢眼,挥着指挥刀,红着眼睛,几乎是拳打脚踢地逼着士兵们不断地反击,倒也激起了日本黄军地斗志。

    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阵地几度被占,又几度被黄军给抢了回来,在晚上六点钟的最后一次攻击中,美国人突然加大了攻击的力度,这让日本人措手不及,吃了大亏。美国人突破了防线,纷纷跳进了战壕,与日本人展开了肉搏战。战壕里的美国大兵越来越多,已经多得都快施展不开身手了,有些美国人干脆跳出战壕,利用树林的掩护杀向了中国的炮兵阵地。一公里的路程,几下就冲到了。掩护炮兵的一个日本团措手不及,被美国人杀入了阵中。虽然黄军马上做出反应,展开了反击,把这伙美国人击溃,可是却已经被摧毁了约一百门火炮。毕竟是炮兵,没办法给火炮上刺刀,损失惨重啊。

    日本人迅速组织了反击,而从混乱中恢复过来的炮兵也开始封锁后继部队的冲锋。战壕里的肉搏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剩下的一千多个美国大兵举手投降为止。晚上八点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右翼终于沉寂了下来。而左翼由于地势影响,美国人的进行一直就不顺利,早在四点钟左右的时候就不得不停止了战斗。中路的加拿大部队更是夸张,虽说他们也打到了六点钟左右,可是连铁丝网也没有撕掉一块。

    整整一天的战斗,右翼的守军遭受了惨重的损失,约一万一千名黄军伤亡,其中包括两个团长和一个师参谋长。中国方面也损失了三百多名炮兵,包括一名野战炮连的连长,还损失了约一百门野战炮。

    当然,美国人的损失更大。一直冲在前面的那个加拿大师基本上被打没了,一万五千人的部队,能够回到出发地的只有两千八左右,大部分还是后勤人员、工兵、参谋等非战斗人员。美国人也没有讨得好去,他们的两个师都参与了进攻,共伤亡一万一千人左右,还有近两千名被俘,也就是说,这两个师基本上被打残了,战斗力只剩一半左右。炮兵的损失更是触目惊心,三百门野战炮中,能够拉回出发地的只有不到一百门。

第十七章 反击(中)

    样的战果,卓志军和艾威尔都相当满意。艾威尔本一天的进攻能够拿下右翼阵地,他的目的,仅仅是耗光守军,耗光守军的炮弹而已。从结果上看,艾威尔成功了,右翼伤敌约一万二,自损约两万六,对于处于进攻方的美国人来说,这样的伤亡比例是相当正常的。

    卓志军当然也挺满意,金宫发动此次战役的目的,好象与美国人有点儿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要跟美国人对耗,可以说,两国领导人都想到一块去了。艾威尔的这种打法,正中卓志军下怀。更主要的是,被耗光的好象只是日本黄军而已,中国方面的伤亡并不是很大。现在日本本土上,要求加入黄军的人多的是,排队都排不过来,耗掉一个军,立马就可以补充两个军,根本就不在话下。对于日本人来说,参加黄军是他们现阶段最有前途,也最有钱途的工作,反正比起呆在本土那儿修地球或者当龟公要强上几倍。换句话说,美国人用自己好不容易训练出来的士兵的性命,耗掉的仅仅是中国人的一些钱而已。中路和左翼的部队表现也不错,没有让艾威尔讨着便宜去,十分彻底地贯彻了对耗的目的。

    当然,如果仅仅满足于双方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对耗,卓志军也不能算是一个名将吧。天刚刚黑,针叶林里的两百辆坦克和两百辆装甲车就出发了,跟在后面的。还有一千辆左右地摩托车,他们的目标,就是打了一整天、打得筋疲力尽、正在右翼阵地外约十公里处宿营的美国那约一万九千人的残军。

    工兵迅速行动了起来,在战壕上用厚厚的钢板辅出了十几座简易的桥梁。大批坦克在士兵的指引下,慢慢地越过了战壕。为了不引起美国人的注意,这一切都得摸黑进行。在黑暗中,在崎岖地山路上驾驭坦克,相当有难度。幸好。攻击地路线。是早就计划好地十几条路线中的一条。在美国人还没有到来之前。机械化部队也进行了多次夜间行进演习,倒是没有出什么问题。履带式车辆的越野性能相当优越,行进速度又慢,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有惊无险地开到阵地前面两公里处,并停了下来。倒是日本的摩托车部队出了点儿状况,有一辆摩托车刹车失灵。控制不住,朝着山下直冲了过去,一直冲了三五公里后,一头撞到一块大石头上,燃烧起火。幸好,起火的地方正好是白天的战场,引起地火花也不大,看起来就好象是丢弃的炮弹和子弹被余火引爆后燃烧的。并没有引起美国人的注意。让站在山坡上的卓志军捏了一把冷汗。

    直到九月五日晚上十二点左右,所有的机械化部队这才全部汇集到了阵地前面。温度越来越低,寒风也越来越大。站在阵地前面送行的卓志军中将伸出手测了一下风向,微微一笑,老天爷也挺帮忙的,竟然吹起了南风。在北极圈内,在快进入冬季地时候,能够见到南风,还真是不一般啊。风是从美国人那边吹过来地,这就意味着,机械化部队发动进攻的时候,发动机所特有的轰鸣声不会马上被美国人发现,算了一下,如果风向不变地话,估计要到一公里以内,才会被美国人听到吧。

    为了减少因大批机械化部队行进而引起的地面的微微震动,装甲部队是以每小时约三五公里的蜗牛般的速度下山的。黑夜中,以这样的速度下山,危险性更大,幸好这里的坡度相对较缓一些,而且北极圈附近的黑夜跟别的地方不一样,并不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那种黑,而仅仅是能见度低一些而已,几十米内的景物还依稀可见,这才让坦克和装甲车的下山进行得很顺利。至于日本人么,他们自己有绝招。他们根本就没有发动摩托车,而是一个人在车上控制方向,另外三个人在下面推着走,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发出来。

    九月六日凌晨约一点钟,所有的机械化部队都下了山,离美国人的营地也只有六公里左右了。身为此次反击战线指挥官的蔡兴少将命令手下统计了一下,情况好得很,坦克和装甲车一辆也没有出故障,全呆在这儿了,倒是日本人的摩托车少了三辆,估计不是出了故障就是冲到山下去了。蔡兴少将叹息了一声,当然,他绝不会为几个日本人叹息,他可惜的是那几辆摩托车,多少也算是钱啊。

    一点半左右,离美国人的阵地只有三公里左右了,如果这个时候发动进攻的话,只要六分钟,机械化部队就可以冲到美国人的营地去了。蔡兴少将从坦克里面探出身子,看了看夜色。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能见度也已经大大降低,顶多只有二十米左右了。算了算,离天微亮还有四五十分钟时间,这个时候发动进攻,六分钟的时间,足够美国大兵从帐篷里面跑出来,四散逃生,偷袭的效果也不是很大。蔡兴少将下令,部队再次放慢速度,悄悄地前进,尽可能地逼近美国营地后再发动进攻。望远镜在这里已经失去了作用,蔡兴少将不知道美国营地的情况,他只是有点儿奇怪,美国人的巡逻队在那里?近两万人的部队在这里宿营,他们的巡逻范围最起码得在三五公里左右吧。可是,离宿营地只有三公里了,仍然没有见着一个美国大兵,自己部队的行踪仍然没有暴露。这些美国部队虽然都是初次投入实战的,不过这种最起码的常识应该还是有吧。

    一片东西落在蔡兴少将的脸上,冰凉冰凉的,伸手摸了一下,是雪花,天空中已经下起了小雪,虽然不大,可是能见度却变得更低了。蔡兴大喜,这将使自己的攻击更具突然性。

第十八章 反击(下)

    国人当然不会如此粗心大意的,这两个美国师,在美当有名气,其前身是在南北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两支部队,他们的装备比别的师要好一些,其士兵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可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虽说实战经验少了些,可这种常识他们还是有的。

    自撤退之后,美国人就派出了约一千人左右的巡逻部队,其巡逻范围达到五公里左右,哨岗也设得相当多,最远的有三公里左右。只是,美国人昨天早上两点钟就起来准备,六点四十分发动进攻,连着打了一天的仗,连饭都没有好好吃上一顿,等撤到宿营地的时候,一个个又困又累的,随随便便吃一点东西就钻进帐篷里睡觉去了。巡逻士兵们倒了大霉,累得半死的,还要端着步枪不停地走来走去,是人都受不了。温度越来越低,寒风越来越大,巡逻的士兵受不了这样的折磨,一个个找借口钻进帐篷里睡觉去了,偌大一个营地,竟然只剩下约三百人在巡逻,这样一点儿人,怎么可能把整个营地周围的情况查探得清清楚楚的?那些哨兵也不是很尽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