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异时空之大中国 >

第139章

异时空之大中国-第139章

小说: 异时空之大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纸上说太胖了不好,俺听报纸的,现在肉不敢可劲儿吃了,得减肥。怪不得俺们那个光绪皇帝天天写书,号召满人选他当总统,可是反应的人越来越少,别说俺了,九成九的满人都不会选他的。”

    路人甲:“老哥说得好,林家的人把咱老百姓放在心上,咱老百姓心里惦着他们的情份。要知道,他们要是想当皇帝,一句话就行了,没有人会反对的,可他们不,一门心思当他们地总统,忙得连自家地生意都顾不上了,怪不得林家的各种产品不用做广告,老百姓都会去买,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咱老百姓都知道。”

    路人乙:“老哥,你是浙江人,那你肯定去过杭州,看过前总统林如风当总督时的那所大院?听说现在那所大院是前总统林如风一个人住着,俺一直想去看一看,就算只站在门外看,俺也知足了。”

    路人甲:“老哥,那所大院,咱去了好几回了,现在成了个旅游胜地。林老爷子住不惯北方,一个人呆在杭州,不过,只住了大院地一个角落,由他们林家的几个老家人侍候着。听说,那几个老家人的工资可高了,比林总统的还要高,现在都是大富翁了,可是,就是舍不得离开林老爷子。这样吧,老哥要是同意的话,看完了小鬼子后,跟咱一起回浙江,去看看那大院子。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可以碰上林老爷子,还可以跟他老人家照个相,他老人家可从来不端着前总统的架子,林家的人,就是好啊。”

    路人乙:“那太谢谢老哥了,俺花了大钱,买了一个相机,这回说不定可以派上用场。哦,老哥,这些鬼子的脖子上,怎么都挂着一个牌子啊?”

    “还真是的,抓一个来看看。”路人甲一伸手,把个小鬼子象拎着鸭子一样拎了出来,那个日本人虽然被拎住了脖子,却一点儿也没有生气的样子,朝着路人甲,露出了灿烂之极的笑容。路人甲根本就不管小鬼子的谄笑,仔细地看了看牌子,原来是一块铁牌,用铁链拴着,上面刻着这个日本劳工的名字,藉贯,年龄,全是用写的。

    “娘稀皮的,原来是个狗项圈啊。”路人甲放下了小鬼子,哈哈笑了起来。

第三十章 陈一的生意经(上)

    三万个日本劳工,都是刚刚挑选出来的,用了几个月了几句汉语,在日本人当中,被称作精英了。他们的目的地是台湾,准备着跟那里的十几万日军俘虏一起,参于台湾重建。只是,与那些战俘有所不同的是,他们一个月有一块钱龙币的工资,而那些战俘得白干三年。在现在中国人的眼里,大和民族是一个愚昧落后的民族,他们的族人,自然相对肮脏了一些,所以,到中国打工之前,得先消消毒,检查一下身体,以免影响了中国人的健康,他们先到天津,就是来消毒的。

    几千名警察费了好大劲儿,才算把涌动的人群给控制住了,护送着这些享受明星待遇的日本人朝天津南郊走去。十五年前,那个惨遭日本人屠村的小村落,现在已经建成了一个纪念馆,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国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向遇难者献上花圈。遇难村民的遗体,被合葬在一座大坟墓里,大坟墓的旁边不远处,是一座规模极大的防疫中心,专门负责对日本人的防疫工作。

    三万个日本人穿着和服,举着中华中和国的小国旗,排得整整齐齐的,满脸带笑,在警察的带路下,朝着南郊走去。沿途,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中国人,把道路挤得满满的,人群中,时不时地闪着白光,那是老百姓在拍照留念。林照相机厂生产出来的照相机,虽说价格高达十个龙币。可是比起西方国家普遍使用的照相机来,技术上起码先进了几十年,而且根本就不要高深地照相技术,是个正常人都可以用,所以,成为了中国人的最爱。这可是第一批来华的日本劳工,极有纪念意义的,现在万事顺心的中国老百姓。当然得拍点儿照片。以后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知道。当个强国的老百姓,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中午十一点,三万个日本劳工终于来到了防疫中心。那里,上千名医护人员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检查地,医护人员命令所有地日本人把和服脱下,先检查一下零件是否健全。再朝每个日本人身上喷点儿消毒水,往屁股上打一针防疫针之后,就算完了。本来么,这些个日本人,在来中国之前,早就经过好几道地防疫程度了,正常情况下都是相对干净的。

    不过,这还没完。日本人想要真正成为中国的劳工。还得有一件事情要干,这件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东京条约》规定,所有的日本人来华打工或者做生意。都得从天津港上岸,并且都得到遇难村民的坟墓前叩上三个响头,以示对他们犯下罪孽的忏悔。在大坟墓前面五十米处,用矮墙围了一块长宽各三十米地空地,那块空地,就是专门让日本人叩头的地方,每一次可以供一千个左右的日本人在里面叩头,并且做忏悔。《东京条约》关于雇佣日本劳工中有一点细则,专门对此做出了要求,并且规定,凡是拒绝在遇难者坟墓前叩头的日本人,一律遣送回国,并且交由日本政府处理,终生不得再踏入中国半步。

    检查完身体后,三万日本劳工排好队伍,鱼贯走入空地,扑扑的叩头声此起彼伏。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忠心,有不少日本人还多叩了几个。那可是由青砖辅就的地面啊,还得叩出响声来,三五个过后,有些日本人就开始晕乎乎的,直把围观地中国人看得大呼过瘾。这些个日本人显然是经过认真培训地,就算叩得不辨东西了,他们脸上的笑容,依然是灿烂无比。不过,估计再过一两个月,就不会有人看这种表演了。按照规定,筹建中的日本雇佣军一百五十万官兵,以及将要招募地三百万日本劳工,一年之内,都得到这里叩三个响头。这以后叩头的日本人还大有人在,图个新鲜的中国老百姓,估计很快就会厌烦了。

    叩完头后,日本劳工才走到空地的旁边,去领取由中方提供的每人一个饭团和一瓶清水,做为自己的午餐。由于对水稻和小麦进行了大规模的品种改良,中国粮食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国内粮食过剩,很多陈粮就是用来做饲料,也没办法用完。这回,这些陈粮可找到出处了,除了供给日本劳工外,还可以大量出口到日本,毕竟,被烧得一塌糊涂的日本列岛,起码两年内粮食无法做到自给。日本人拿着散发着一股子味道的饭团,就着清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从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这些个日本人对饭团的质量相当满意,相比国内只能吃到用野菜做成的饭团,这些个日本劳工现在几乎是到天堂了。

    吃完了饭团,日本劳工再次排着整齐的队伍,摇着中国国旗,满脸笑容地朝着港口走去。说真的,这个民族还真有一些个优点,起码从国民的纪律来说,他们决不会比中国人差。下午一点,烈日当空,围观的中国人都找个地方乘凉去了,可是他们的队伍仍然整齐有序,他们的笑容依然阳光灿烂,而且还时不时的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喊上几声:“中华共和国万岁!中日友好万岁!”之类的口号。到码头有两个小时的路程,这些日本人知道得很,中国人是绝不会派车来接他们的,那得用钱啊。三万人,得调来多少辆车,得调来多少个司机,得费掉多少升汽油,现在台湾、朝鲜半岛正开始重建,处处都要钱,中国人可不想着把钱花在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上。就连林货运船队把他们送来,也是要船费的,只不过,林集团财大气粗,先替这些日本劳工垫着,等以后回国的时候一块儿还。

第三十一章 陈一的生意经(中)

    九一五年六月八日,美国郊外的奥马巴别墅。

    奥马巴站在别墅的门口,不断地走来走去,一付挺焦急的样子,两只眼睛不断地闪着金子的光芒。所有人都知道,只有散发着墨香的美元,才能让这个与美国各大财团关系极其密切的政界大佬亲自在门外等人。当初,他不断地抨击中国人的各种政策,是因为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已经对他的主子构成了威胁。现在,他能够放下身架,站在门口处等了二十多分钟,当然跟站在其后的财团有关了。

    早上八点半左右,一辆普通的小轿车停在了别墅门口。一看那小轿车来了,奥马巴三步并做两步走下台阶,朝着刚刚从车上走下来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陈一伸出了双手:“大使先生,你总算是来了。”

    陈一忍受着奥马巴那不同寻常的拥抱:“奥马巴先生,我有一些事情耽误了,晚到二十分钟左右,还请奥马巴先生原谅。”

    奥马巴的脸上堆满了笑容:“没事的,没事的,陈大使一向事情多,我理解。请进吧,陈大使,我已经给你准备了好东西。”

    在陈一经常来的那个密室的沙发前面,已经放了一瓶白兰地,和两个高脚玻璃杯。奥马巴得意地说道:“陈大使,这是法国总统来访的时候,送给我的白兰地,法国人说它有近两百年历史了,比我们美国人的历史还要长得多,我一直不舍得喝。今天拿了出来,专门招待陈大使。”

    陈一一边致谢,一边暗笑,你们美国人地历史就那么几年,我们中国随随便便找一块修粪坑的砖头,说不定都比你们美国的历史要长。等到奥马巴把白兰地倒进杯子里后,陈一拿起来小抿一口,暗中摇了摇头。妈的。什么近两百年历史的白兰地。也就这个味儿,要论起来,北京城里随随便便就能够买到的二锅头,都比这香得多了。看着奥马巴把白兰地喝下去,并陶醉地闭上了眼睛,陈一不由得暗笑了起来。

    “奥马巴先生,你这一次请我来。估计不是为了请我喝这两百年的白兰地吧。”陈一微微一笑,问道。做为高级外交官,他早就猜到奥马巴请自己来的用意了,而且就此事也已经与金宫做了汇报。不过,在外交场合,装傻可是一件基本功。

    “哦,当然,这一次请陈大使百忙之中抽出一些时间来。当然是受美国政府委托。有事情相商了。陈大使,我想打听一件事情,贵国收回台湾和朝鲜半岛。占领日本,而这三个地方,以前都是一片废墟,现在已经开始了重建工作。我想知道,贵国重建这三个地方地资金是不是充足?”

    陈一微微一笑,举起酒杯,再抿了一口。这么贵地酒,不喝白不喝,身为外交人员,陈一知道,有便宜不占地外交官,是干不了这一行的。喝完了杯里的酒,看着奥马巴殷勤地朝着里面再倒了一些后,他这才露出了职业性的笑容:“这一点还请贵国不要担心。奥马巴先生,你也知道,我国可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虽然人均收入现在跟你们美国人还有着一定的差距,相当于贵国国民人均收入的六成多,穷是穷了一点儿,不过,这点儿钱,我们还是可以拿得出来的。”

    奥马巴微微一笑,对陈一话里面地讥笑根本就不在意,说道:“这我知道,贵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可是我国的三倍以上,相当于二百四十多亿龙币。不过,陈大使,你有没有算过,这三个地方的重建得花多少钱?我们美国政府特别请一个专业机构对此进行了一次预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个两百亿龙币,没有十年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