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那禁卫军统领赢影年约四十,长相威武端正之极,双手手臂筋络盘虬,孔武有力,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右手的一处刀疤,直有四寸长许。这嬴影显然是一员久经沙场的猛将。
嬴影待那名士兵一五一十的将真照擂台比试时的情形说完,才向真照问道:“小伙子,叫什么名字?今天才十六吗?”
真照今天已是第三次让人问及姓名、年龄,忙熟练的答道:“我叫真照,今年正是十六岁。”
嬴影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听说你的武功很了得,不知你是师出何派呢?”
真照道:“我并没有什么门派。”
嬴影哈哈一笑,略作思索,旋又说道“竟然如此,你愿不愿意和他过两招,让我看看你的身手?”说着朝身旁的一名亲卫指了指,只见那名亲卫脸上满是骠悍之气,一看就知道是身手不凡的好手。
真照闻言,向那亲卫一拱手,恭敬的说道:“那就请这位大哥多让着我了。”
那亲卫见他说得谦逊,顿时对他大生好感,也向他拱了拱手,笑道:“哪里,小兄弟小心啦!”说罢,身形前移,双手成抓直向着真照面门抓来。
第一卷 出世篇 第二章 美归
真照不慌不忙,脚踏奇步,全身趋前向左,只是一瞬间就已经躲过了那名亲卫对他攻来的招式,步法奇妙已极。正当两人身形一错间,真照极快的撮手成刀,往对方后颈处斩去,这一斩并没用上丝毫的劲力,只是一触即止,端是快速无比。
两人倏然分开时,那亲卫早已老脸通红,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的神色望着真照。
真照对那亲卫露出一个诚恳的微笑,说道:“这位大哥的武功果然了得,真照甘拜下风,我们就不必再比了。”
真照原本就是一个玲珑剔透的人,他知自己新来乍到,要是这回令那亲兵出了丑的话,以后在这禁卫军里就不用混了,因此稍占上风就立即收手,又说了几句客气话,为那亲兵留住了面子。
在场的眼光锐利者都知道真照的武功比起那亲卫何止是高出数倍,对他年纪小小就能有如此一副身手都赞叹不已,而且见他胜而不骄,顿时包括那与真照交手的亲卫在内的所有人,心里都不自觉对真照好感大增。
嬴影自见真照使出那神奇的步法后,就一直目光灼灼的盯着真照,思索了片刻,突然问道:“你这‘九转真邃’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
真照闻言一愣,重复道:“‘九转真邃’?”
嬴影微微一笑,又问道:“你师父是不是姓神?”
要知真照虽自小由家里那老头子抚养长大,身上的武功也全由他传授,但要真照说出那老头子姓甚名谁,他可真是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时听嬴影突然问起,不禁又是一愣,张大著口半天说不出话来。
嬴影见真照这副神情,还道他是被自己猜中心事,才会如此,又笑道:“原来你是神翼扬的弟子。”
在场中人一听,顿时哗然。
要说东方大陆上的最为著名的顶级高手,无外乎七人:西戎魔族的君主第十三代大天魔神,人族的三大宗师元元禅师苗林儿、东方斗圣罗宇杰和无心居士长恨雪,北狄兽人的武神格得盖,再有就是东夷神族的神翼振和神翼扬。
那神翼振便是当今的东夷神皇,而神翼扬则是神皇的生弟。
神翼扬在十七年前不知为何与身为神皇的兄长反目成仇,叛出了东夷,从此流浪于东方各地。传闻中神翼扬曾只身闯上西汉上清宫,夺下西汉武帝视为珍宝的具有起死回生之效的九色鹿胙,遂扬长而去,当时西汉的三万禁宫御林军都拦不住他,反倒是正副军团长皆死于神翼扬手下,损伤惨重。
这一役使得神翼扬的名声大振,隐隐间竟凌驾于其余的六大高手之上,但他也于此一役之后立即销声匿迹,多年来再没有发现过他的踪迹了。
嬴影遥望营帐外远处天空,脸上满是一片回忆往事的神色,过得片刻才又道:“这‘九转真邃’是神翼扬独创的武功,实在是神妙无比。我也是机缘巧合下才得以见过一次,虽然如此,但我至今仍不能忘,故而刚才才能认了出来。”
真照听完暗暗大吃一惊:难道那糟老头子真是那个什么神族高手神翼扬?对了,老头子教我的那两下子倒真是有些门道,难怪他平日说起往事时,总要洋洋得意一番,仿佛是什么大人物般,一副好了不起的样子。可转念又想:却也不对,那老头子横看竖看,都只是寻常的乡下老农。往日吃饭时,为了我抢他一块烧肉,也要发飙一阵,哪有半分高手的风采?不对不对。
想时,真照不禁半信半疑道:“你说那老头子是那个什么神翼扬?”
嬴影笑道:“老头子?小兄弟说笑么?神族之人得天独厚,寿命比人族百姓多上数百年,且能永葆青春,神翼扬乃是神族高手,当然更不例外了。”
真照顿时摇了摇头,说道:“我想你是看错了,传我武功的是我家的老头子,他脸上的皱纹多得都可以装满一萝筐了,绝对不是那个什么能永葆青春的神翼扬。”
赢影闻言一愣,又看了看真照脸上毫无作伪的表情,才道:“莫非我真的看错了?竟是如此,就当我未说罢。”他略略思索了一会儿,又道:“从今往后你就做阿房宫的卫队长,好好的干。”说罢转头对身旁的一名亲卫道:“你带他到宫中逛逛,然后安排一下他的营房吧!”
那亲卫领了命,当即招呼着真照去了。
真照随着那名亲卫进了大秦皇,一路行来,两眼直看得眼花缭乱,咋舌不已。
要知他自小生长于山中,何曾见过帝皇家奢华,如今见得大秦皇宫中即便一砖一瓦仿佛也是镶了金箔的,哪能不惊叹莫名?是以往往每过一处真照都要仔细的观赏上一番,问上几句。那亲卫对真照本来就生出了亲近之心,这时当然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介绍得甚为详尽。
经过那名亲卫的一番讲解,真照才渐渐对这秦国皇宫弄清个大概来。
原来秦宫共由大大小小约八十八座宫殿组成,每一处宫殿都有一队禁卫队守卫,也就是说禁卫军分为八十八队,每队都有正副队长一名,而真照今后要守卫的就是当今秦国太子的寝宫阿房宫。
正因阿房宫是太子寝宫,所以禁卫队的职责主要就是保护太子,禁卫队的卫队长每日的主要做的事就是陪伴太子左右,无论何时何地均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即便舆厕亦不能例外。
真照听那亲卫说完,不由暗暗叫苦:还以为得了什么好差事,不料却是要做太子的保姆。
不知不觉间,两人已行至阿房宫,真照仔细打量,只见那宫房宏大气派,红墙琉瓦,庭院楼阁小桥流水,美伦美奂,实在是说不尽豪华。
真照情不自禁问道:“这么大的地方就太子一个人住?”
那亲卫轻轻一笑,说道:“除了太子外,还有服侍太子的宫女。”
真照又咋了咋舌,继续四处观望。
正自目不暇接时,突闻不远处传来一阵打斗吆喝声,真照不由循声望去。
原来阿房宫侧的园子中,正有两个年轻男女在交手,四周还围着不少人,不断的呐喊助威。
场中那男的身着禁卫军的服饰,年约二十左右,肤色晰白,五官端方俊美,举手投足间动作极是好看。
转眼再看那女子,真照眼前顿时一亮。只见那女子面若春花,娇俏迷人,年龄虽只是与真照相仿,但身段丰满撩人,尤其是那像是随时都要裂衣而出的双峰,即便是成熟妇人怕也难以与她相比。
真照留意了一下他俩人手上的招式,顿时暗自好笑起来。
那男子的武功显然高出那女子许多,不过他似乎有心相让,故而那女子每每露出破绽时,他总是蓄势不发,变招迎接。那女子丝毫不知道那男子有意让己,只是一味尽力缠斗,一时间两人打得难分难解,好不激烈。
场边呐喊众人多是禁卫和宫女,其中一名少年身穿黑色龙纹服饰,叫喊得尤其起劲。真照心中一动,他知秦人素信水神,就连国内修习东方仙术者也多与水神缔结盟约,因此秦族皇室以色黑为贵,黑色的龙纹服饰正是皇族宗师的标志,那少年的身份显是尊贵无比…
过得一阵,那女子终是气力不继,脚步突的一错,险些便跌倒在地。那男子见状也不进击,反而向后跃开,然后朝那女子拱了拱手,才道:“小郡主,承让了。”
那女子双眉轻皱,咬了咬下唇,似是极不忿气,气呼呼道:“气死人了,你不过是力气大些,不然我又怎么会输给你。”
真照一听,顿时为之绝倒,暗笑:大姐,人家让你你还不识趣,真是笑死人了。
那男子闻言只是轻轻一笑,也不答话,倒是他身旁的皇族少年笑道:“兰姐姐输了,今晚兰姐姐要陪我看戏去。”
这时,身边的那名亲卫忽然对真照道:“那身穿皇族服饰的少年就是扶苏太子,那女子则是武威王爷的兰若小郡主。”微微一顿,又指了指方才比武的那男子道:“他就是阿房宫禁卫队的副卫队长帅明杰,武功高强,听说在宫里年轻一辈中无人能敌。”
真照一听,不禁又打量了那男子两眼。
两人来到太子扶苏身前,那亲卫恭恭敬敬的行了礼,说道:“太子殿下,这位是刚刚上任的阿房宫禁卫队长真照,今天是特地来拜见太子殿下的。”说着,手上向着真照指了指。
在场中大多是阿房宫的侍卫,这时听说真照是新的卫队长,霎时间都把眼光集中到了他身上,那帅明杰的目光更是灼灼炙人。
太子扶苏瞧了瞧真照,忽然问道:“刚才帅明杰与兰姐姐比武,你都看了吗?”
真照看着眼前这十四、五岁的太子殿下,点点头道:“我看了,殿下。”
太子扶苏又道:“竟然如此你该知道帅明杰的利害吧?他可是我的头号爱将,刚才才为我立了大功,我要让他来做阿房宫的卫队长。”思索了一阵,饶有童趣的问道:“你够他厉害么?”
真照闻言暗自思忖:你要让他做便做吧,反正我可不想当你的保姆。想时,真照不动声色道:“帅大人武功高强,我怎么能和他相比呢?”
太子扶苏道:“如此甚好,那以后帅明杰就当卫队长,你那个什么照就当副队长吧!”
与真照一同来的亲卫一听,顿时为真照叫屈道:“太子殿下,您有所不知了,其实真照大人的武功也很是高强的。”说完,又把真照入伍的情形详细说了一遍。
太子扶苏听完,对真照道:“这样说来,你也挺厉害的。唔……这样吧,你愿不愿意和帅明杰比武?你们两个人谁赢了,谁就做卫队长,怎么样?”
众人一听要真照和帅明杰,顿时轰然叫好,乐得又有热闹好瞧,而且他们都想看看真照这个新任的禁卫队卫队长的武功到底怎么样。
帅明杰率先走到空地上,向太子扶苏行了礼,说道:“明杰听从太子殿下的安排。”然后转头对真照说:“真大人,请多多指教。”
正当场上众人一期待的眼光望着真照时,不料他却摇了摇头,仿佛是毫无兴趣一样,淡淡道:“就不用比了,谁作了队长还不是一样,我做副的还乐得清闲,那就更好了。”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无不以为真照心里怯战,再加上先前见他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