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慧成才的奥秘-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德怀教育子女的故事和他指挥打胜仗的故事一样,说来怪有风趣。
一天,彭总从外地回来带回两件雨衣。她的侄女彭刚看见雨衣高兴得不得了,早就盼着叔父给她买件雨衣呢。这不,一次买回两件,可以随便穿了。
可没想到,彭总拿着雨衣先到左权同志的女儿那里去了。彭刚见此情景不禁生起气来,她低着头,心里埋怨着叔叔。
彭总到了左权女儿的身旁,伸手把两件雨衣递过去,让她先挑一件自己喜欢的。开始,她不好意思,说:“彭刚也没有,就先让她挑吧!”彭总说:“没关系,谁先挑都可以。”经过再三劝说,左权同志的女儿随便挑了一件。
彭总拿着剩下的那件雨衣,兴冲冲地又到彭刚身边,他看着侄女背着身子生气的样子,便扶着她的庸膀小声说:“哟,这怎么啦?什么事使你这个小鬼不高兴了?”然后,把手里的雨衣擎起来,说:“你看,这雨衣是给你的,多好看,喜欢不喜欢?”彭刚把身子扭到另一边,生气地说:“人家挑剩下的才给我,我不要!”
彭总见侄女这副样子,并不发火。他又上前凑近一点,弯下身子耐心地对侄女说:“你不是不晓得,她的爸爸在1942年指挥部队与日本鬼子作战中牺牲了,妈妈又不在身边,多可怜。我们首先照顾她才是,怎么能挑挑拣拣呢!遇事先人后己,互敬互让,才光荣哩!”
彭刚听了叔叔这番话,小脸很快露出了笑容,收下了雨衣。
一切美德都是由于放弃自我而成的。
——纪德
最高的道德,便是为旁人着想。
——雨果
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为人民谋利益。
——德莱赛
你为别人点燃了火把,你自己也获得了光明。
你把别人渡过了河,你自己也到了彼岸。
——格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登上报刊的训子篇
——吴祖光教子的故事
科学家吴祖光的儿子欢欢渐渐长大了。他给父亲带来了欢乐,但也带来不少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次,欢欢骑爸爸的自行车出去,把车铃丢了。没过几天,欢欢像变魔术似的,又弄了个车铃安在爸爸的自行车上,并告诉爸爸:“车铃找到了。”吴祖光仔细一看,根本不是原来的车铃。不用说,这是他偷了别人的车铃。吴祖光严厉地责备了他。欢欢不服气,还反驳道:“人家能偷我的,我就不能偷别人的?反正一个对一个,不赔也不赚。”吴祖光听后,气得浑身发抖,厉声说:“不行!你得把车铃送回去!”
儿子偷车铃的事,使父亲彻夜睡不着觉。吴祖光把儿子的表现像过电影一样理了一遍,他觉得:一个车铃是不值多少钱,但是,儿子认为别人能偷他的,他就可以偷别人的,这种思想太危险了。于是,吴祖光将儿子的思想进行了概括分析,写了一篇《训于篇》寄给了报社。
《训子篇》很快在报纸上发表了,欢欢看到自己的问题甚感惭愧。他诚恳地表示:“我错了,心里非常难过。今后我一定痛改前非,不负父望!”
教育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的债务。
——乔治·皮波迪
三改嫁期
——劳动模范戴伯笃教育女儿从简办婚事
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党的好干部戴伯笃的女儿要出嫁了。消息早就传出去,但一直听不到锣鼓声,不少人都在暗中打探出嫁的日期,准备送点礼物。
戴伯笃知道这件事要处理好不大容易,便把女儿叫来,商量说:“这几年,娶媳妇嫁女儿送礼物的太多,风气很不好。我好歹有个名声,人家眼睛肯定都看着我们。我们应当带个好头。所以我打算:一不要婆家的彩礼,二不要至亲好友的婚礼。勤俭节约,办个清静的婚事好不好?”
女儿从小在爸爸身边长大,受爸爸教育多年,她表示同意爸爸的意见。
一般人家结婚总喜欢把婚期选在“五一”、“十一”,或是别的什么节日。这次戴伯笃决定把女儿的婚期选在5月20日,并且再三嘱咐全家:不能把嫁期告诉别人。
一天,戴伯笃侄女婿从乡下来打探消息,问:“妹妹到底几时结婚?”父亲和女儿同时回答:“还没定下来,你先回去吧,到时候少不了你们的喜糖。”
说来也巧,侄女婿打探不出个确切日期,就信口说了句:“我晓得了,5月20日。是双日,又是喜日。”
“不是,不是。”父女二人矢口否认。
送走了侄女婿,戴伯笃马上把全家找来商量,决定把女儿的嫁期改在5月12日。女儿又答应了。
时间一天天临近了,来老戴家探亲的人也一天天增多。老戴又怕“墙漏风”,于是,再和女儿商量,把嫁期提到5月10日。
这天,老戴和平时一样,吃了早饭,头戴斗笠,脚穿凉鞋,到四五十里外的西湖村检查棉花种植情况,傍晚才回来。
真是事不凑巧,他刚坐下,内弟就闯进门来。老戴怕日期声张出去,便说:“有件事情你不要说,你外甥女今晚结婚到婆家去。”
内弟大吃一惊,连声说:“结婚是一生中最大的喜事。你这样做,冷冷清清,连个捧场、贺喜的都没有,真不像话!”说完,就要去买爆竹。老戴拉住不放,内弟随手拿出50元钱,交给外甥女说:“这是我做舅舅的一点心意,要是不收下,从今以后,我不再进你家的门。”
说话间,老戴的老伴把饭菜端上饭桌。老戴把内弟拉到桌前,坦诚地说:“利用嫁女儿搞请客送礼,不仅影响不好,对子女也是有害的。我是共产党的干部,如果也搞这一套,就会降低党的威信,也败坏家风。”
内弟说:“你这样做,外甥女也不会答应的。”
老戴哈哈笑道:“女儿知道,我这样做正是为了爱护她,她怎么不高兴呢?”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
廉洁·奉公
廉洁奉公是一个人高贵品质的表现,也是成才者诸多素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你要教育你的子女成才,切不可忽视对子女的廉洁奉公的品质教育。
在此,我们摘编了一些廉洁奉公的典型事例,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读者可以从中悟出“廉洁奉公”的重要含意,以便加强对你的子女的教育。
法律是为天下所有人制定的
——朱元璋下令斩女婿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的第三个女儿安庆公主,嫁给了一个叫欧阳伦的人。婚后,朱元璋封欧阳伦为驸马都尉。当了驸马都尉的欧阳伦,依仗自己的特殊地位,头脑开始发涨起来。
明代,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主要用来与西域人交换马匹、绫罗等重要物资。如有人贩运私茶出境,不治死罪,也得判重刑。一次,欧阳伦奉命出使四川、陕西等地,他沿途敲诈勒索,用低价强行买了50车茶叶,让管家周保带着车队,浩浩荡荡向西北进发,准备私运出境。车队行至兰县河桥,巡检官一看是茶叶,坚决不让过桥。欧阳他见河检官挡路,火冒三丈,令周保把巡检狠狠打了一顿。巡检不服,上书朱元璋,揭发了欧阳伦的所作所为。朱元璋为之大怒。他一面下令没收茶货,一面办理欧阳他案卷,准备斩首。
女儿安庆公主听说要杀欧阳伦,顿时泪如雨下。她跑到父亲面前求饶说:“念女儿的情面,免他一死吧。”
朱元璋怒道:“我平时对你说过多次,一个人要紧的是遵纪守法,修身养性,心正则万事皆全。平时,你不好好劝教欧阳伦,已经错了,今天还要帮他说情,岂不错上加错!我订的法律是为天下所有人的,对自己的女儿、亲戚也不例外!”
安庆公主被父亲狠狠批评了一通,再也不敢求情了。随即,朱元璋下令将女婿欧阳伦杀了。
明智之举
——明太祖表彰王轸之父善教其子
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书表彰王轸的父亲“善教其子”,希望借助家庭教育改变当时社会的不良风气。
王轸,浙江嘉兴人,中举后被派往平凉(在今甘肃省)任职。在他离家赴任途中,他的父亲给他写了一封家信,交给了正在浙西巡察的御史管勾(官名)宇文桂,请宇文桂转至王轸。恰在此时,宇文桂因事被朝廷逮问,其所藏百书亦全被没收。明太祖朱元璋对这批信件很重视——亲自审查,遂发现了其中王轸的家书。
王轸之父除了在家信中叙述家中的近况外,特别谆谆告诫王轸说:“居官最重要的是廉洁自守,切不可追求物质享受,贪图荣华富贵。治理百姓常怀仁慈之心,报效国家牢记忠勤为本。待人应谦敬,学业更须奋勉努力。闲暇时,可多浏览群经,自然邪念无从滋生。更须熟读法典,自然行为不逾规矩。饮酒要有节制,干犯法纪之事绝不可为。”此外,信中还嘱咐王轸得便可买子(药材)一二枚,川椒一二斤寄回家来。但不要忘了纳税。至于其他东西则家中一概不缺,不用王轸费心惦记。
朱元璋见到这封信,立即给王轸的父亲颁赐诏书,表彰说:“从宇文桂那里搜获得百封书信,都是浙西的官吏士绅写给明太祖的颂扬之词,有的甚至是求他提携升迁。惟独王轸之父的书信,其内容都是慈父教子以忠义之道,实在难能可贵。”诏书中还命赐予王轸之父白金百两、附子五枚、川椒五斤、绢十匹,并豁免其家全部徭役,以表彰其贤。
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
——毛泽东教子的故事
1927年,毛泽东(1893…1976)为组织秋收起义而离开家乡,那时他的儿子毛岸英只有5岁。
三年后,杨开慧同志不幸被国民党逮捕,8岁的岸英也被带入了监狱。不久,杨开慧被杀,毛岸英被折磨得骨瘦如柴放出监狱。出狱后的毛岸英像“三毛”一样在上海街头到处流浪。不同的是,他没有偷过东西,没有当过人家的“干儿子”。
1936年,上海地下党组织找到毛岸英,设法把他送到了苏联学习。后来,毛泽东同志听说儿子学习认真,进步很快,甚为高兴。他专门给儿子写了一封信,鼓励他的进取精神,建议他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学习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
毛泽东同志不希望孩子有依赖父母的思想。他对岸英兄弟说: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的努力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做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
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毛泽东同志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他对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
按着父亲的意见,毛岸英带上小米、菜种和行李,来到了吴家枣园。在这里,他住在农民家里,和农民一起吃饭,一起劳动,学会了许多农活。回延安的时候,毛泽东见到岸英高兴地说:“白胖子变成黑胖子了,身体结实了。”他一握岸英结满老茧的双手,又说:“你的学习成绩不错嘛!不过,今后还得继续锻炼。”
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
——高尔基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