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女主都和男二HE >

第149章

女主都和男二HE-第149章

小说: 女主都和男二HE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小路有点晕车,这一路飞机汽车没停,特别是车上有个抱着孩子的,婴儿大概也受不了车里的气味,哭闹个不停,辛小路只觉得当鬼的时候听到那些人恐惧的尖叫,都没有婴儿哭起来那么吵,真是可怕。
  辛晏来把辛小路先带到外面通风的站牌下坐着,拧开水给她喝,弯着腰摘下帽子给她扇了扇。这个季节,这个城市温度已经挺高了,两人穿着一件单的长袖长裤,身上都有汗意。
  辛小路坐一会儿就缓过来了,站起来说:“走吧,去坐车。”
  辛晏来:“不要紧吗?”
  旁边忽然传来喇叭响。辛晏来看过去,诧异地喊了句:“外公?”
  旁边的车道上停了一辆车,车半旧不新,显然用了挺久了,车窗开着,露出驾驶座上一个神情严肃的老人家,戴着一副眼镜,虽然头发花白脸上也有皱纹,可是从那隐约可见的眼型和高挺鼻梁来看,年轻时候肯定也是个俊朗人物,和辛晏来绝对很像。
  “上车,家里菜都准备好了。”外公语气淡淡,听着确实不太和蔼,但看着自己高高大大的大小伙子外孙,眼里的关怀还是掩不住。
  辛晏来没想到外公会自己来接他们,他虽然和外公打了电话告诉他会带着妹妹过来过暑假,但外公在电话里只简单应了两句,他说会自己坐车去镇上,让外公在家等的。
  “小路,这是外公。”
  辛小路:“外公。”
  外公:“嗯。”
  两人上了车,辛晏来让辛小路一个人坐后座,“要是不舒服你就躺一会儿,还要开一段时间车才到,外套给你搭着,待会儿把车窗打开别吹感冒了,包给你垫着脑袋。”
  辛晏来自己坐上副驾驶,果然打开了车窗,让风吹进车里。
  外公开着车,虽然看着专心,可耳朵里听到外孙跟那个纤细文静的小妹妹说话,他老人家的眉毛都快飞出去了。
  他在这里等了一个小时了,车就停在不远处的停车场,刚才远远的,他一眼就看到自家外孙。长得像他妈,身高腿长,斯斯文文,是个衣服架子,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衬衫都显得青春飞扬的。这么大的孩子总是变化很快,哪怕过年时候还见过,现在看着又长高了点,和过年那会儿好像又不同。
  只是……这孩子带来的真是妹妹?瞅瞅他刚才那弯着腰守在小姑娘身边的专心致志,再看这时不时转头看看人家的担心小眼神,哪怕他老人家近视一千度也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哪是个妹妹,叔叔家的继女,真说起来没什么关系,这样亲近爱护的样子,心上人还差不多。
  少年人,心里喜欢什么,一点都藏不住,像外公这样的老人家,一照面就看出来了。
  看出来归看出来,外公倒没说什么,谁没个这样的时候呢。老人家心里还暗暗有个猜测,估计外孙这么突然跑过来,就是因为他那个爸不同意他这点心思,所以才会带着人小姑娘躲他这里来了。
  只要一想到那个姓辛的不同意,外公心里就老大不愿意,只觉得你个臭东西,就知道逼我外孙子,还说是他爹,爹都不会当,凭什么不同意。他这么一想,心里剩下那点别扭就没了,反而觉得非得让外孙如愿开心才成。
  而且,辛小路骨架纤细,白皙文弱话不多,看着就是个乖巧孩子,外公年纪大了,看到这样的小姑娘就忍不住觉得疼爱……可见辛晏来这个审美和爱好是遗传自母亲这边的。
  外公的屋子在海边,是镇上一个独栋的房子,房子不大,上下两层,屋顶漆成了蓝色,远远看去一个蓝色顶的小屋在海边,像童话一样。
  “小路,你看那边就是外公家了。”
  他们的车子绕过一个弯道,看到大片的海和起伏错落的小屋,微暖的海风带着一股海边特有的味道吹拂过来,让车里的闷气一扫而空。今天是个晴天,太阳照射在海面上,看上去波光粼粼,辛小路趴在车窗边上,听着辛晏来的话看向远处的独栋蓝色小屋。
  那屋子以前是外公外婆两个人住,后来外婆去世了,就剩外公一个人住在那,他退休了,如今也没什么事做,每天在家养养花钓钓鱼,辛晏来看到屋顶和墙面的新漆,就知道外公估计前不久刚粉刷过。
  他心里好笑,对外公说:“外公,你又自己刷漆了,既然知道我要来,买了漆放在那,我可以帮你一起刷,我小时候跟你一起刷过漆的。”他往常在家像个小家长,在外公面前倒有点小男孩的样子了。辛小路没再看外面,有点新奇地看着牛奶哥哥这个样子。
  外公心里也开心,但脸上还是那个表情,“你知道漆什么,小时候玩我的漆,把墙面刷的一塌糊涂。”
  辛晏来就哈哈笑:“可是很好玩啊。”
  辛小路觉得,到了海边,牛奶哥哥变成了海洋味的阳光牛奶哥哥,都会哈哈笑了。
  车子开上了一个小缓坡,停在外面一个水泥平地上,三人下车拉行李进院子。院子是用一圈木栅栏围着的,木头大概用久了,颜色有些斑驳,但攀爬在上面的月季藤开了许多粉色的花,大朵的绣球也搭在栅栏上,把那旧木头给衬托出一种明媚的田园风光。
  院子屋子都打扫的很干净,外公让辛晏来带着辛小路上楼看房间,他自己进了厨房准备把菜做起来。
  辛晏来提着行李在前面引路,走在楼梯上侧身回来对辛小路说:“楼上四个房间,有一个房间景色最好,是我以前住的,不过我跟外公说了,收拾出来让你住,我住你旁边一间。”
  他说的那间房间确实很好,采光非常棒,有两面墙的落地玻璃窗,两个阳台,从落地窗里都能看到外面的海。房间里的床单被罩都是浅蓝色,应该是刚清洗晾晒过,有种洗衣液的淡香,木头大床看上去又干净又软绵,让人一看就觉得躺在上面肯定很舒服。
  辛小路还在桌子上看到一个白色的玻璃瓶,里面插着几支新鲜的香槟色月季,楼下就有开这样的月季,显然是外公今天新剪的。辛小路心想,这外公颇有点浪漫哪。
  辛晏来帮辛小路安置好,要她歇一歇,他自己在隔壁房间放下行李,就下楼去厨房给外公帮忙了。屋子有点老,屋里铺的木地板,踩着难免有声响,而且隔音不太好,辛小路在楼上能隐约听到楼下两人说话的声音,可是奇异的,这种感觉又让人觉得非常安心平静。
  辛小路穿着拖鞋到隔壁房间看了看,辛晏来的房间也不差,只是只有一面窗子,景致没有隔壁好,他的桌子上同样放着几支插在玻璃瓶里的月季。
  她走下楼去,听到外公正在问辛晏来,“你给你爸打过电话没有,跟他说声你们到了。”
  辛晏来应了一声,“好,我这就打。”
  他开了机,打电话给他爸,很快就接通了,刚说了个爸字,那边辛总大声骂道:“兔崽子你长胆子了啊?心眼这么多,你还敢跑,行,你有本事就别回来……”
  外公笃笃笃切菜的声音突然一重,他冷着脸出声道:“辛裕景,我外孙过来陪我,你这么不乐意?”
  那边辛总仿佛突然被人掐住了脖子,瞬间消音,好一会儿才声音怂怂地说:“爸……那个,您在啊,哈哈哈,没什么,我就随口一说……晏来暑假去陪陪您,是挺好的,我没意见……”
  外公还是那个淡淡语气,“嗯,他们已经平安到了,你不用担心,我们这就吃饭了,先挂了。”
  电话那边的辛总:“好好好。”哪怕隔着这么远,光听声音都仿佛能看到辛总卑躬屈膝的样子。
  辛晏来唇角一弯,配合地挂上了电话,神情自若地把手机关机放回口袋里。他看到趴在楼梯扶手上看着自己的辛小路,一下子又笑了起来,不太好意思地对她眨眨眼。显然,他早就知道亲爹这反应,也知道外公会是什么反应。
  辛小路又在心里想,牛奶哥哥过来这里,真的好像挺开心的。
  她也挺开心的。
  外公做了四菜一汤,都是家常菜,三人坐在一起,辛晏来给两人盛汤,“外公,来喝汤。”“小路,这个汤好喝,你尝尝。”
  外公:“嗯。”
  辛小路:“嗯。”
  两人一前一后嗯了一声。
  一顿饭吃的还算不错,饭后辛晏来翻箱倒柜,找出来一个旧盒子,把里面一个贝壳串的风铃拿了出来。
  “我小时候在下面海边沙滩捡回来很多贝壳,做了这个风铃。”辛晏来把打结的绳子解开,拎着这串风铃,挂在了辛小路那个房间的窗边,那里有个小钩子,正好可以挂。
  “晚上要是有风,就会把它吹响,叮铃叮铃的,还有海浪声,我小时候如果睡不好或者做噩梦,只要听着海浪声和这个风铃的声音就能睡好。”他拨弄着贝壳风铃,背景是蓝色的海洋和天空。
  还有特别灿烂的阳光。


第163章 第十五章
  辛小路比往年更早地进入了休闲的暑假时光。在她住了几年的城市,夏天是热闹的市中心,忙碌来往的人群,难得有绿荫的街道,热的需要钻进空调房间里的日子。
  但沙池不太一样。这里不管是太阳还是海,都让夏天有了一种格外特别的味道。
  这里的人不是很多,人们的步调都慢悠悠的,不像大城市里那样繁忙。一大清早,他们就换好衣服起床了,在太阳没起来之前,外公已经把花园里的花花草草浇了一遍水,然后带他们去小菜市场转一圈。
  清晨的菜场大概就是这里一天最热闹的两个时刻之一,新鲜的蔬菜摆在摊位上,地上放着许多白色红色的大盆,里面挨挨挤挤都是新鲜的鱼和各种海鲜。住在沿海的城市,海鲜总是比内陆更加便宜新鲜。
  辛小路走着走着,旁边大盆里跳起来一条鱼,刚好砸在她脚边,嘴一张一合。仿佛一个碰瓷现场。
  卖鱼的中年人认识外公,笑着跟他讲:“杜老师,是你孙孙回来咯?好几年没见到长这么大了!。”
  他说的是普通话,只是带着点沙池这边的口音,听着有一点点奇怪。辛小路从辛晏来那里知道,外公退休前当老师的,高中数学老师。
  和卖鱼的大叔聊了一会儿,外公就让他把跳到辛小路脚边那条鱼装起来买走了。辛小路看着辛晏来提着那条鱼,心想现在这卖鱼的都训练有素,知道自己卖自己,主动跳出来自荐,太有出息了这鱼。
  辛晏来听她这么一说,提着鱼直笑,笑了一路,笑的那些卖菜的婶婶们都夸这孩子长得俊,是个好小伙,生生把刚成年不久的学霸小哥哥给夸红了脸。出了菜市场外公还在外头一家卤味店买了两样小菜。
  他是个不爱说话的老人家,这会儿难得主动地和两个小辈夸了两句这家卤菜店:“鸭掌和鸭肠都好,卤是自家制的,香。”
  店老板一边给他们收拾卤鸭肠,一边咧嘴笑:“可不是,我们家这鸭子味道最好,杜老师常来买……诶,这是杜老师的后辈?”
  外公:“外孙和外孙女,过来过暑假。”
  他老人家一脸淡然地带着两个孩子走遍了常去的好几家店,‘顺路’给认识的人们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大外孙和外孙女。他都不是主动开口说的,而是等别人问了才解释,顺口夸夸两人的成绩,显得格外矜持。
  在晨光中往家走,太阳很快就变得有些晒起来,辛晏来把自己的帽子摘下来戴在旁边的辛小路脑袋上,感叹说:“外公,这里还有好多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