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妙步生莲 >

第60章

妙步生莲-第60章

小说: 妙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尚书何出此言?”拓跋演这几日靠着毛奇送来的那些水和胡饼撑过了这么一段时间,但身体还是虚弱了下来,说话也是有几分有气无力。
  “陛下,东宫已经撤回原先的旨意了。”李平想起朝堂上的事来。
  太皇太后并不贪念所谓的祖孙情,李平觉得哪怕太皇太后有那么一丁点的母性,恐怕也都是用在那对双胞胎兄弟身上了。
  让太皇太后萌生退意的还是莫那缕的那句话,六镇。
  “……”拓跋演听到李平这句,他闭上双眼,靠在身后的凭几上,过了良久才缓缓睁开眼,他依照汉人的礼节,从御床上下来,双手拢在袖中对李平一拜到底。
  若真的是被废,他这个废帝是铁定活不成的了。宫廷之中兄弟之情原本就是个笑话,经不得任何考验。拓跋演也不会天真到认为那些弟弟们不会对他怎么样。
  “陛下使不得!”李平见着拓跋演今日对他行如此大礼,连忙避开,并且拜下来。
  “此事还是尚书右仆射向东宫进言,若是随意废立,会引起六镇动荡。”李平心中也想把这份功劳独吞下,不过此事根本就瞒不了,不如早些说出来,在莫那缕那边好卖个人情。
  “……我知道了。”拓跋演点点头。此话说完,他身形晃了晃,而后向后倒了下去。
  李平眼疾手快,几步冲上去,“陛下?!”
  “陛下已经有许多时日没有好好用膳过了。”毛奇是拓跋演的贴身内侍,如今昭阳殿解禁,他也重新回到拓跋演身边伺候。见着拓跋演苍白的面庞,毛奇说话都有些泣不成声。
  “那还愣着作甚?”李平叫过几个黄门将怀里的十一岁少年抱到内殿去,“快让医官来啊!”
  不用李平吩咐,早就有黄门去把上值的医官叫过来了。医官是被两个黄门一边一个给半拖半拉进来的。
  医官诊脉过后,开出药方,然后迅速送往尚药局的御奉处。
  医正瞧了一眼拓跋演的脸色,在几处穴位上扎了几针,眠榻上的小少年幽幽醒来。
  李平袖手跪坐在一边,瞧着拓跋演已经醒过来,那边医正已经让人去给御食曹说准备些许粗粮,不要一开始就给天子食用油腻的肉羹等物。
  拓跋演看着帐顶上繁复的绣纹,过了好一会才闭上眼。
  此事才过,李平不好在昭阳殿久留,再留一会,恐怕万寿宫那边就会派人来。李平是教拓跋演读书,算得上是半个老师,他看了一会,然后告辞了。
  毛奇在旁边服侍,见着拓跋演只是看幔帐,过了一会,御食曹准备好的粟米粥送来了,粟米粥熬的很浓,粘稠的几乎分不开。
  毛奇伸手在盏侧探了探,温热正好。他亲自奉给拓跋演,“陛下。”
  粟米粥是平常宫人甚至是平民用的,但是医正说如今拓跋演的肠胃虚弱,受不了肉食和羊酪这种腥荤之食,粟米粥养肠胃,对如今的拓跋演来说大有好处。
  粟米粥熬的极是浓稠,里面加了磨成粉的石蜜,透着一股淡淡的甜香。
  拓跋演摇了摇头,他被囚禁起来的时候,饿到极点,也想过哪怕自己面前有一碗粗粮粥也好。如今真的一碗粟米粥摆在面前,他也没有多少食欲。
  “陛下,多少天了,您没有好好用过膳食。”毛奇劝道,“陛下多少用一点吧。”
  “吃不下去。”拓跋演摇摇头,饿过头了见到膳食就反胃,没有半点食欲,甚至还有些想要作呕。
  毛奇想起医正的话,放下手里的粟米粥,让黄门送来一杯石蜜泡出来的糖水,让拓跋演喝下去。
  蜂蜜粘稠,肠胃虚弱的人不适合饮用,用石蜜代替是个不错的办法。
  拓跋演支撑着喝了几口糖水,过了一会总算是好了些,头脑也清醒了些许。
  “放着吧,待会我会用的。”拓跋演瞧着那碗粟米粥说道。
  毛奇跪在那里,有泪也不敢流。
  “陛下,这是真好了。”
  太皇太后如今放弃废黜皇帝的想法,昭阳殿也不必再换主人。
  “真好?”眠榻上的拓跋演轻声道,他叹口气摇摇头。
  以前他年纪小,东宫对他放心,如今他年纪渐大,而东宫经历过先帝□□一事,越发变得多疑起来,但凡他有些许举动,就会引来东宫的忌惮,经过此事之后,他越发能够确定了。
  日后的日子,还需要他继续向东宫服软。
  “……”拓跋眼闭上双眼躺在榻上不说话了。
  **
  万寿宫内,太皇太后将萧闵萧吉的功课打开,兄弟俩的眉宇中多少能够瞧出萧斌的影子来。
  “这字还是需要多练练。”太皇太后年幼的时候被没入掖庭,在姑母的照料下,好歹没受太多的苦,不过诗书这些东西都是跟着宫里的宫博士所学,要说什么学识渊博,那真的不是。
  “唯唯,姑母。”兄弟俩个从小就在长寿宫长大,对着太皇太后也没有那么拘束,甚至还有些嬉皮笑脸的。
  “你们跟着李尚书读书,需要恭谨。”太皇太后看着笑嘻嘻的两个孩子,面上终于有那么一丝笑意,她招招手,两个孩子立刻从枰上起来走到她身边。
  “李尚书出身士族,学识渊博,能够得到他的指导,那不知道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太皇太后露出慈祥的微笑,一边一个抱着低头说道。
  “可是,李公每次都是板着脸,好吓人。”萧吉说道。
  “要是对你们笑脸相迎,才不对。”太皇太后道,“李公是朝中重臣,怎么能做家人之态?况且……”说到这里她突然止了话语,没有说下去。
  “姑母?”萧吉在姑母怀中抬起头来。
  “姑母,三娘怎么没来了?”萧闵瞪了弟弟一眼,将话题转开,那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兄弟两个还记得。
  有这么一个妹妹在,兄弟俩的压力是猛增,不过兄弟两个正处在需要玩伴的年纪。兄弟俩年纪差不多,年岁相近的兄弟都是冤家,一言不合就要出手打架。
  那个妹妹平常几乎没见到人,而且长得漂亮,也不惹人讨厌,这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她,还真的有些想。
  “三娘?”太皇太后想起那个在她面前永远是恭恭敬敬的小侄女,说句实话家里和天子年岁相近的侄女里面,三娘是生的最好的。虽然年纪小,但是那眉眼已经能够看出日后的柳眉桃腮的模样。
  太皇太后听说,这个侄女的生母是南朝女子。想起那个早已经入土的养子的生母也是南朝女子。
  果然南边的女子更加能勾人魂么?
  太皇太后一笑,看着皇帝的意思,似乎也挺喜欢她。
  “等到开春,就让三娘进宫。”太皇太后低头对两个孩子说道。反正皇帝后宫少不了萧家女子的身影,那么提早进来也没有什么不好,原本她也是打算让这个侄女走当年自己的路。
  “不过,你们得答应我,要好好读书,莫要再让李尚书生气了。”太皇太后心中叹息,她每日绝大部分精力都扑在朝政上,皇帝年纪越大,她就觉得手中权力受到的威胁越大。她在宫廷中可以放弃一切,但不能放弃手中的权柄。哪怕一分一毫,也不能。
  “……”怀中的两个孩子听到她的话,想起李平蹙眉的模样,忍不住抖了抖。
  此时中常侍来报,“陛下,李尚书来了。”
  太皇太后独占欲强,对于李平,哪怕知道他有家室,也会霸占着人不准他回到他自己的府邸里去。哪怕李平妻子姜氏痛失一子后,她也不准李平归家去安慰那个因为孩子夭折而伤心的女子。
  到如今的地位,她已经没有必要去为别人考虑了,而是旁人费尽心思来讨好她。至于别人的喜怒哀乐,那和她毫无关系。
  “请李尚书进来。”太皇太后唇角隐隐约约浮出一抹笑容。
  年轻时候得不到的东西,如今通过权势统统落入她的掌心中。
  李平进来,见到太皇太后和她怀中的那一对双胞胎,身体几不可见的僵硬了一下。
  “你来了?”太皇太后私下里对李平并没有多少作为上位者的威严,甚至还有女子的妩媚。当年能够以一个小小宫女问鼎皇后之位,太皇太后年轻时候的姿色是很不错的。如今年纪大了,那一份风韵还在。
  “是,臣来了。”李平垂下眼,看上去似乎只是最平常的臣子那般。
  李平这个样子,太皇太后是看多了。到了晚上,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今日里让人准备了你爱吃的几个菜肴。”太皇太后和李平说话亲昵,再加上怀中两个孩子,看着活似是一家人。
  李平心中叹口气,这位行事还真的从不考虑旁人的感受。
  年关将至,平城的勋贵人家也会派人互相送礼品和门贴。每年都会有这么一次,逃也逃不过去的,况且不在勋贵之间走动,过不了多久就要被人遗忘了。
  贵妇之间的交际极其重要,不仅仅是为家中儿女相看,更是朝堂上派系的延续。
  太皇太后的娘家萧家中,大妇是博陵长公主,奈何博陵长公主并不是喜欢这种贵妇中的交际,她也有本钱拒绝,皇室公主外加上萧家妇的身份,足以让她给许多人脸色看。
  所以担子就让小慕容氏担了下来,博阳侯散大夫萧协是个白吃饭的,不过小慕容氏可不想家中儿女被丈夫牵扯到。
  萧协如今一心扑在求仙问道上,时不时就去道观内骚扰道士,道观里的道士若不是碍于他的身份,恐怕当场翻脸轰人。
  道家是有炼丹的没错,但是那些炼出来的丹药,道士们也不会往自己肚子里吞的!
  萧丽华帮着母亲整理那些送礼单子,她看了看几乎太皇太后一系都已经惠及到了。
  她迟疑一下,“阿娘,要不要给尚书右仆射也……”
  小慕容氏愣了愣,“莫那缕?”
  “嗯。”萧丽华点点头。这位日后在小皇帝亲政之后,可是得到了重用,巴结一下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反正礼品准备在那里都是要送的,多送一份出去也没什么。
  “阿娘听说,朝堂上尚书右仆射让太皇太后大怒。”小慕容氏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若是有心在这平城也能得到不少消息。
  这时候去巴结尚书右仆射,恐怕东宫会不喜。
  “……”萧丽华想起那位难缠的姑母,不由得垂头丧气。太皇太后其心之狠,和男人没有任何区别。她虽然没有在朝堂上听到尚书右仆射的劝解太皇太后的那番话,但也能想到能让她改变主意的绝对不是什么祖孙情。
  这位太皇太后把侄女当阿猫阿狗往拓跋家塞,甚至对大萧后那样绝情,也不怪后来大萧后回宫两年不到,就将姑妈亲自定下的掌门人轰下台,然后联合寒门子将李平给活活气死。
  换了她,恐怕还做的更加绝一点。
  “……”萧丽华从一旁的匣子里看到一串玛瑙手串,小慕容氏信佛,家中也常常有这样的小饰物,似乎萧三娘的生母也信佛?
  萧丽华早就已经下定决心去抱萧皇后这一条大腿,她自然是动了些心思。
  若是送太名贵的东西,恐怕萧三娘也会觉得奇怪,毕竟还不到那个份上。不如送个手串发簪之类的,心意尽到了,也不显得突兀。
  萧丽华看了一眼小慕容氏,还是决定不将这件事告诉小慕容氏了。
  **
  朝堂上经历过这么一次风波,如今太皇太后改变原先的想法,甚至还带着皇子在朝堂上听政了几日。
  拓跋演受了那么一段时日的折磨,面色苍白,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