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妙步生莲 >

第6章

妙步生莲-第6章

小说: 妙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妙音对着面前那对字帖,她几乎是一目十行看过来,然后抓起笔开始写,当然写出来的自然是没太可能和字帖上的相提并论。
  常氏抱着儿子在一旁看着,“三娘,那上面的字你都认识?”
  她的确是教过女儿一些字,但是这上面的字有好几个生字,并不是女儿这种程度能够全部认下来的。
  萧妙音扬了一下眉毛,这些有什么不好认的?这会的字已经差不多和后世的一样了,要说真的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简体和繁体的区别。
  “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萧妙音说道。
  她还是个认字不久的小女孩,说什么都认得简直是要吓死人。
  “哎,”常氏知道女儿一向聪慧,除了在学话上稍微晚了一点之外,其他地方都很聪慧,远远超过同龄的孩童。只是可惜,托生到她的肚子里,若是能够托生到公主那里,恐怕前途要好上几倍不止。
  常氏还记得当初萧斌为女儿取名之时吟着,“三清妙音,妙音天女,不管道家还是佛门都是好意思。”
  这名字很有福气,可惜摊上她这么个生母。
  “阿姨,为何叹气?”萧妙音放下手中的笔,转头问道。
  “啊,无事。”常氏抱着儿子,对女儿一笑,“在想最近你阿弟越来越调皮了呢。”
  “七郎都这么大了,淘气难免的。”萧妙音答道。男孩子可不是前几年淘气的恨不得上屋掀瓦么?
  到了青春叛逆期还有的闹,萧妙音想起那位上次在萧斌面前耍杂技的大哥,那位大哥她平日里没怎么见,不过中二事迹她是听了满耳朵。
  长子如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不得不说也是一种报应。只不过再这么下去,玩完的绝对是萧佻而不是萧斌。
  “姊姊……”七郎坐在常氏怀里软糯糯的喊道。
  “阿常,郎主那里来人了!”阿昌满脸欢喜的走进来。
  “快让人进来!”常氏欣喜道。
  来的人是萧斌身边亲近的家人王乌,王乌进来就是满脸笑容,“常娘子,今日郎主说要在常娘子这里用夕食。”
  “哦,我知道了。”常氏对王乌相当客气,“多亏了王郎前来告知。”说着她看了一眼阿梅。
  阿梅拿出早就准备好了的小荷包,“这是给王郎的一点谢礼。”
  王乌只是口头上推辞一二就收入怀中。
  常氏看了一眼女儿,心里已经开始打算起来,自己女儿是庶出的,比不得长公主的嫡出子,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为自己儿女谋得一份好出路。
  她转过头去,铜镜中照出一张艳丽的容貌来。袖中的手紧了紧,今夜里她可要努力一把。

☆、第7章 孩童

  万寿宫这会看不出多少杀机,甚至孩子的欢声笑语还让人忍不住露出微笑。
  萧丽华好容易才接受面前那一群疯玩的野孩子竟然就是诸王,孩子中那个被唤作猫儿的男孩子长着一双圆圆的猫眼,远处宫灯的光辉落在他的眼里映成一片琥珀色,白肤发色带褐,发尾稍卷,端得就是带着胡人血统的模样。
  猫儿看上去才四五岁,但是调皮的能够算上顽劣了,他放过被他追的快要无路可走的兄长,此刻那位兄长脸上险些被他画了一脸的乌龟王八。
  那孩子叫过旁边的内侍,内侍瞧着他那一脸,吓得说话都不流利,“陛下,你这是……”
  “带朕去洗面。”拓跋演脸上被弟弟画了那么一通,没有什么要拿出君威来让自己弟弟知道君臣之别的意思。
  内侍一弯腰,“唯。”
  孩子堆里最吵闹的那个人突然消停下来,一下子就安静了大半。
  萧丽华被大皇女和三皇女缠得心里烦躁。
  两个皇女都是喜欢和同伴一起玩的时候,把萧丽华拉了进来,先是玩跳绳,后来又是被拉着一起来玩给娃娃穿衣裳佩收拾。
  萧丽华在家中有早慧的名头,家中主母就她和一子,全家都是围着他们打转,自然萧丽华也不屑于做小儿女姿态来糊弄别人。被两个皇女这么拉着一起玩小女孩的游戏,她真心很烦躁。
  “萧二,你看!”大皇女将打扮好的娃娃推到萧丽华面前,“好看不好看?”
  大皇女给娃娃梳了大辫子,一副鲜卑人的装扮,娃娃身上的鲜卑袍子做的和真人那都是一模一样的。
  萧丽华感叹宫中宫人的手艺,点点头,“不错。”
  衣裳做的不错。她心里加了一句。
  “你们又在玩这个!”一个猫眼男孩如一阵风似的跑到了女孩堆里面。
  大皇女很讨厌这个弟弟,上回才扯了她的辫子,“你又来闹!刚刚你涂了陛下满脸墨汁,待会大母问起来,你又要被罚!”
  “猫儿,你就安静点吧!”三皇女一见到这个调皮的弟弟差点尖叫。
  “猫儿?”萧丽华轻喃,她眨了眨眼,终于从脑海里挖出猫儿这个名字来,顿时看鬼一样的盯着那个猫眼男孩。
  拓跋猫儿,这不是那个倒了八辈子霉的家伙么!
  前殿中,太皇太后和殿中几位贵妇说了几句话,太皇太后看向自己的弟妹,“最近大郎还好么?”
  “回禀太皇太后,大郎一切都好,前些时间太傅才派人过来问给大郎请师傅的事。”博陵长公主答道。
  “嗯,孩子读书事正道。”太皇太后点点头,她看向侄子的目光里难得的带了一抹柔和,“不过这年纪读书还是稍微大了点。”
  汉人世家里,孩童三岁开始启蒙,五六岁拜师读书。萧拓这书读的在太皇太后看来有些晚了。
  博陵长公主垂下眼去,博陵长公主是鲜卑人,自幼又没有像兄长那般收到汉风的熏陶,生母又是鲜卑人,自然是对所谓读书不重视。
  “六岁也算不上太晚。”罗夫人有心卖长公主一个好,她对太皇太后说道,“只要能将书读好,那么多晚也不是问题。”
  “这倒不是。”太皇太后看向博陵长公主身边的男孩,“读书还是要趁早,人这一生哪里会经历过那么多的事?还是需要从书里知道道理。”
  “臣知道了。”萧拓从茵蓐上跪直了身子说道。
  博陵长公主面上的笑顿时有些僵硬,鲜卑人中有对汉人那一套有兴趣的,也有人对汉人嗤之以鼻,不幸长公主是后面一种。她从来不认为鲜卑人学汉人能有什么好处。至于自家儿子生父是汉人就是汉人,她也不这么认为。
  鲜卑人还没有完全脱离母系的影响,甚至女性在鲜卑人家庭里发言权不是一星半点的大。
  这么来问她儿子,怎么没听到小事萧氏问一句萧佻的事?那位萧家大郎才是真的要被长辈关照的人呢。
  长公主心中不忿。
  太皇太后对这个侄子的兴趣不大,问了一句读书的事之后就没再说了。
  小慕容氏坐在那里全程就是个陪听的,除了一开始进来的时候太皇太后还问了一句之外,其他几乎都和没她这个人似的。
  不过小慕容氏也不觉得难看,连那位出身尊贵的妯娌都在太皇太后面前落不着好,她这样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小慕容氏心下盘算着要不要给太后的宠臣中书令李平送礼。
  太皇太后当年孀居的时候,不过是二十三岁,年轻的年纪哪里能够忍得住寂寞,朝堂上三位美男子,吏部尚书王贺,宿卫监李矣,还有中书令李平都是她的帷幄中人。甚至连南朝来的使者都曾经被太皇太后留宿在帷帐内。
  这三人和太皇太后的关系朝野尽知,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待会回去之后准备一番,挑个良辰吉日和中书令家娘子走动一下,走走太皇太后枕边人的路子也是很好的。
  想着小慕容氏心里就拿定了主意。
  “让三郎四郎过来吧。”太皇太后靠着凭几,一扫方才和贵妇们说话的高高在上,她的眸光都要比方才柔和了不少,“也让他们看看礼物。”
  小慕容氏和博陵长公主这次来都不是光带个人来的,何太后和罗夫人也准备了礼物。
  只是……
  小慕容氏瞧了一眼博陵长公主的脸色,心里有些幸灾乐祸的,这嫡母为庶子准备礼物,怎么看都好像有些离谱。庶子礼法上也是嫡母的儿子,可是这人心哪里是礼法能够框死了的,况且鲜卑人还不将那套放在眼里呢。
  不一会儿,几名宫人从后殿将小孩子们领了出来,孩子们如今都已经洗过脸,将身上的衣裳再换了一套出来。看不出半点嬉闹的痕迹。
  “姑母!”萧吉和萧闵见到太皇太后,立刻欢呼一声跑到御座上,簇拥在她的身边。
  太皇太后笑得眼眯的都成了一条缝,“怎么样,玩的还好?”
  “嗯!”两个孩子脸蛋红扑扑的,满脸的兴奋。
  “儿拜见大母和阿娘。”六岁的男孩在内侍摆好的茵蓐上跪下,对太皇太后和何太后行礼。
  萧丽华这时已经回到了小慕容氏身边,瞧着那个满脸恭谨的小皇帝,心里一个劲的咂舌。
  如今禁中内外,都传说先帝的死是太皇太后一手促成,只不过因为前段时间大批人的下狱,大家都不敢明面上说罢了。
  她就不行小皇帝半点风声都没听到过,若是不知道还好,要是真知道太皇太后对自己有杀父之仇还能这样,那心智坚韧简直连成人都比不上。
  “嗯。”太皇太后面对这个名义上的孙子很是冷淡,刚刚眉眼里的笑意顷刻之间就淡了九层。
  “……”何太后坐在一旁不敢吱声,当年先帝就是在生母一族的挑唆一下和太皇太后反目成仇,逼迫太皇太后归政,太皇太后迅速反击,不但先帝死的蹊跷,就是生母那一支更是被斩杀殆尽,后来清算的时候,连天子外家都被全体流放,一个人都没能在平城留下来。
  何太后都不敢和小皇帝太过接近,免得被太皇太后认为居心不良。
  “大郎起身吧。”太皇太后抱着两个侄子说道。
  “唯。”六岁的男孩温顺的从茵蓐上起来,坐到皇太后下首的位置。
  方才还活泼乱跳的皇子皇女们遇上太皇太后个个都老实了,就连最闹的猫儿都依偎在生母罗夫人那里,半点声响都不敢发出。
  “今日你们生辰,”太皇太后低头对两个侄子轻声道,“去看看长辈们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两个小孩子一听欢呼着去看,全然没有想到去拜见嫡母。
  萧丽华看见这两人天真无邪的脸,再瞥了一眼那边脸色已经坏的不能再坏的长公主,心里感叹,现在在笑,等到过了二十年就是哭了。
  好像这两兄弟,都被那个如今看着恭顺得不得了的小皇帝整的哭爹喊娘吧?
  想着萧丽华撇撇嘴,不过这一切和她有个啥关系?
  万寿宫内一片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燕王府内也是一派富贵宁馨。
  常氏让人精心准备了夕食,等到傍晚时候,萧斌果然来了。
  萧斌才进院子,常氏就带着两个孩子迎接。
  “妾拜见郎主。”常氏身材纤细,有弱柳扶风之姿,让人看着有忍不住呵护的想法。
  “儿见过阿爷。”萧妙音带着弟弟站那里,七郎如今话都还没能说通顺,只能咿咿呀呀口齿不清的叫桓。
  “都起来吧。”萧斌的视线在常氏娇艳的面容上转了一圈之后才看向旁边的孩子们。
  进了屋子,萧斌让萧妙音带着七郎上前,“今日七郎如何?”
  王府中庶出的男孩子都能排到十多号之后去了,亲爹就一个,资源就那么多,不抢的是白痴!
  萧妙音深谙其中的道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