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妙步生莲 >

第33章

妙步生莲-第33章

小说: 妙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虽然侍奉太皇太后,但对东宫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完全认同。
  太皇太后有心使萧家真正的富贵起来,所以向幼主身边塞人,李平看着不反对,但心里也对太皇太后这种行径高看不到哪里去。
  真正的世家大族,哪个是靠向宫中塞小娘子来发家的?太皇太后此举实在是失了根本,若是真想萧家能够站稳脚跟,应该重视萧家侄子们,而不是一味的盯着幼主将来的后宫。
  李平侍奉太皇太后几年,但对太皇太后并无多少好感。原先还好,但从他发妻有身开始,东宫便干脆将他整个人都扣在长寿宫,十天也难得回去一次。
  他知道太皇太后这是有些动怒了。
  “陛下上回的书背的如何了?”李平收拾一下心绪,问道。
  “都已经背完了。”拓跋演点头,他年纪小,但在宫廷之中是没有多少真正的孩童,他已经明白什么叫做投其所好。祖母不是推崇汉学,甚至还让汉臣进行田地改革么?好,他就好好读书。
  “请陛下背诵。”李平道。
  “诺。”
  萧妙音和萧吉萧闵在一旁做了背景板,李平从一开始重点在意的只有小皇帝,他们三个好像完全就是来充数的。
  萧吉和萧闵住在太皇太后的宫殿内,年纪小,但知道有些人招惹不得,他们也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只是两双眼睛还围着萧妙音打转。
  萧妙音安坐在枰上,两只眼睛看到的就只有自己面前的书卷。至于那两个庶出哥哥,哎呀算了啦,她可是遵守课堂规矩的好学生。
  李平这边听到拓跋演能将布置好的功课完全背诵出来,赞赏的点了点头,又仔细检查了他的功课,仔细检查出他功课里的错误之后,才转过头来看萧氏子弟。
  对于这兄弟俩,李平内心几乎是恨不得再不见这对双胞胎,可是心里不情愿,也还是要来教导。
  “两位郎君。”李平开口说话,面上神情和方才相比少了一丝谦和多了几丝严厉,哪怕在一旁的萧妙音听着他说话的口气头皮都有些发麻。
  “请将功课拿给某看。”
  萧吉和萧闵原先就有些怕这位尚书,如今李平说话口吻严厉,两个年纪小,经不得吓。
  “唯、唯……”萧妙音听着兄弟两个说话都不利索了,心下不禁同情这两人。要是将尖子生,例如小皇帝那样的,面对任何严厉的老师都是自信满满游刃有余。
  学渣只能是各种紧张了。
  果然,萧妙音看着那个李平将兄弟两人的功课展开,面色顿时变得铁青起来。
  萧妙音知道自己这会只要安静的做个观众就好,至于这对双胞胎怎么样,那和她无关。她可没有什么用不尽的兄妹情。
  “……”李平抬眸看了一眼紧张的都在微微发抖的兄弟俩个,心下有一股怒火在蔓延。
  “某前日留下的功课,两位郎君到了此刻才完成一半?”而且里头有不少错误,这资质到底是像谁?!
  想到这里,眼神更加锐利。看得两个孩子越发不敢抬头。
  “李、李公……”萧吉是兄长,弟弟已经吓得嘴唇哆嗦,只能靠他出头了。
  “……不仅仅只是完成一半,而且错误百出,其中不少地方,乃是某不久前才讲过的。”李平看向兄弟俩的眼神也越发恨铁不成钢起来,“两位郎君那日是真的来了么?”
  李平说话含着一丝飘渺的笑意,可是听得兄弟俩个却是瑟瑟发抖。
  “……”李平将他们的功课丢掷在案上,转过头去,再不肯多看他们一眼,好似看了他们简直是脏了眼。
  李平看过来的时候,萧妙音几乎是下意识的挺直了背。
  “小娘子多读女诫便可。”李平道。
  “……”萧妙音想给李平糊一脸了,她是个随带的没错,但也不要这么打发她吧?还是说他真把她当做傻子?
  “儿觉得女诫并非良书。”萧妙音可不觉得自己忍气吞声就能得到什么,机会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她从席上站起来,双手袖在垂胡袖中,对李平一礼,方才那句话她说的铿锵有力,连在一旁缩着的萧氏兄弟都忍不住看过来。
  “萧娘子方才说甚么?”李平一瞬间以为自己听错了。
  “儿说,女诫并非良书。”她心里撇了撇嘴,真当她没翻过啊,那本书她看了一眼就丢给阿昌送给庖厨当柴烧了,那会阿昌还心疼了好久。
  “萧娘子何出此言。”李平此刻眉头微蹙,神情似是不悦,那样子是要萧妙音说出个一二三了。
  “女诫乃是前汉班昭所著,班昭此女,有奇才,甚至为太后邓綬之师。”萧妙音对着李平心里没有任何的紧张,“若是一卷书当真有益,那么著书之人和其弟子应当身先力行。例如孔子弟子箸论语,《论语·学而》中曾有‘吾三省吾身’,观孔子言行与其弟子莫不如此,而班昭与邓太后,其行其言,与班昭书中所述,又有何相似之处?班昭入宫参政,而邓太后驱逐成年皇子,另立旁系为帝。两人又如何?”
  真当她傻子啊,那些写什么女诫女则的都是些什么人!
  邓綬还是班昭手把手教出来的呢,和小阴皇后掐的简直不要太欢快,真照着所谓贤良妇人那一套,邓贵人应该痛哭流涕,皇后不是要她死么,她就该拿绳子把自己吊死了。
  瞧瞧邓綬的手段,那简直就是白花的模范教材。
  还劝皇帝去睡别的嫔妃,有本事一开始就把皇帝往外面赶喃。如果要说没胆子赶皇帝,怎么后面就有胆子了?偏偏在阴皇后和皇帝闹矛盾的时候装贤惠。而且阴皇后在自己宫殿里说要邓家完蛋,邓綬后脚就知道,没安插眼线谁信?
  到了做了太后,掌权的地步弄到自家娘家人都看不下去。这哪点是班昭书里头的标准了?
  徒弟都这样,亲手教出来的师父是个什么样子,基本上也能猜到了。
  还有长孙皇后,插手政治简直不要太欢快。玄武门事变里面也有她活动的身影好么?唐太宗问她政事,她推托两下也参与了。
  缺什么装什么,不过是扯了一张皮披在身上装样子而已,要是真信了,那才是人蠢没药医。
  “……”李平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娘子一开口就能说出那么一大堆话来。著书应当身体力行,这话李平心中也颇为认可。若是连著书之人自己都不行那一套,恐怕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世家女郎其实并不怎么读女诫,李平原先没将这么一个小娘子当做一回事,将来不过是后宫女子,只要知道老实就够了。
  没想到小小年纪还知道这么多。
  “小娘子在家中可读过书?”李平问道。
  “只是读过春秋史记,还有一点老庄。”萧妙音面上没有半点惧怕,听到李平发问,抬起头就答道。
  “……”李平想起萧斌的作风来,萧斌此人他一向不屑于相交,不通文墨为人好色粗鄙,他家里那个乱样就让人瞧不起。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是那个家里境况是个什么样子?
  原眼前这个萧三娘是庶出,世家中嫡庶在读书上都是一样的对待,可寒门不一定。尤其还只是小娘子不是小郎君。
  “那也不错了。”李平点头,没有半点发怒的迹象。
  拓跋演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萧妙音读过书,可是没想到当着李平她能丝毫不惧怕说出那么一些话来。
  说句实话,他还真的替她捏了一把汗。
  李平的性子可不是很好。
  “方才是某无状。”李平大大方方承认了自己刚才是小看了萧妙音。
  萧吉和萧闵听到李平这话,活似见鬼的瞪着萧妙音。
  方才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是顶嘴了吧?是顶嘴了吧?!可是竟然没有被骂?!
  萧吉都想跑出去看看外面的天是不是下红雨了。
  李平让萧妙音坐下,和她说了一下如今已经讲到哪个地方来了,他并不是全天都是教皇帝读书的,太皇太后那边还有不少事等着他。指点功课这件事也只能偶尔为之,所以方才他才会那对兄弟非常生气。他并不是每日都布置下功课,偏偏这几日一次的功课也能做成那样。
  萧妙音听了听,觉得自己应该能跟得上进度。
  皇宫里的教育可能比士族的差点,但是甩了她家里几条街啊,要是不好好抓住机会才真是脑子有问题。
  拓跋演看着她摊开黄麻纸,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似乎把太皇太后送她来的真正目的给忘了。
  他嘴角微微一勾,而后伸手将它给抹了。
  也好,有个真心努力向学的人在,总比老是对着两个蠢货要好得多。
  **
  何太后召自己的兄长,阜阳侯何猛入宫。
  何太后在太皇太后和博陵长公主那里受了一肚子的气,见着兄长也没有好脸色,开口就是责怪。
  “阿兄怎么不多看着大嫂些?先前那事才过去多久,又出这种事来!”说到这里何太后简直想把豆卢氏给关起来了事。她在宫中战战兢兢的服侍那个老太婆,结果豆卢氏这蠢妇一而再的给她惹麻烦。
  “六娘!”何猛被妹妹当面就是一顿训斥,哪怕他心里也觉得妻子做的不对,但脸面上还是过不去,“她毕竟是你的大嫂!”
  “大嫂?”何太后反问,“她那样子,哪里有一点是侯夫人该有的样子?阿兄你可想过我在宫中日子多难过?”
  “我知道。”何猛见到何太后满脸怒色,知道妹妹这会是真的动怒了,“可是,这事情说起来,也是博陵长公主那边错的多,怎么就罚你大嫂。”
  何太后听着自家大哥话里话外指责自己不肯照顾娘家,简直是要被气笑了。
  “如果阿兄觉得自己能和太皇太后一比,我自当处置博陵。”
  果然这话一出来,何猛就消音了。
  都是一些欺软怕硬的没用东西,何太后心中冷哼。
  “这太皇太后也太霸道了。”何猛瞧着宫殿中都是何太后的心腹,没有外人在场,也敢将心里话说出来,“她还要继续将皇后位置占着,日后哪里还有我们家的位置。”
  “你回去好好盯着几个侄子读书,只要他们有出息,咱们何家也就有希望了。”说着顿了顿,何太后想起自己做皇太后到这种窝囊地步,都要笑了,“况且东宫还能活的过年轻人去?她迟早是要去见先帝的。”
  太皇太后以天子祖母的身份临朝称制,可是她总有一天会死。她一死,难道还不是皇太后的天下?
  何猛想到这个,顿时喜上眉梢。没错,太皇太后就算再霸道,可是总有一天会死,这人走茶凉。东宫手段狠辣,等到这人一走,还指不定会出什么事。
  “你回去告诉豆卢氏,莫要只是盯着眼前的那些,眼下算的上是甚么呢?”何太后嘴角含笑,靠在手边的凭几上。
  何猛正想答好,可是想起最近已经进宫的萧三娘,还是觉得有些可惜,“我们家惠儿比这个庶孽好上不少,真是可惜了。”
  论出身,他家女儿输在了父亲的爵位和姑母的位置上,可是论嫡庶,他家女儿可是夫人所出。结果白白的败给了庶女,这让他心难安。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也有各人的福气。”何太后瞧着兄嫂两双眼睛都是盯在皇后的位置上面,不知道是该怒骂自家人头脑不清晰还是该欣喜他们上进。
  “何况这宫中看起来富贵非常,日子过的可苦了。”何太后说这话的时候颇有感叹。这后宫里做了皇后要照着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