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妙步生莲 >

第229章

妙步生莲-第229章

小说: 妙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则的瞳孔急速缩小,怒极而笑,“我也是用汉人的身份活了这么多年,尚书右仆射道士不怕。”
  “何必怕?”莫那缕也只是拉着这个所谓皇长子当做噱头罢了,事成之后这个皇帝若是真的和他合不来,那么就干脆的杀了了事。
  “陛下乃是有我们鲜卑人的血,自然是信奉我们鲜卑人的一套。”
  “可是按照你们的说法,我的生母是汉人。”清则袖中的手握紧,“鲜卑人尊母,这个难道不要了?”
  “……”莫那缕一时哑然,他挥袖道,“多逞口舌之利!”
  “难得,这会右仆射终于是不称呼贫道陛下了。”清则此刻已经不想活,只求死。养育自己二十年的道观因为他被灭了满门,他又有何脸面继续活在世上?
  “……陛下就等着臣的好消息吧!”莫那缕是懒得和清则再说多了,直接就走了出去。
  清则坐在室内,看着那些下人送来的佛经和佛珠,再看看自己如今披头散发的模样,他苦笑几声。
  如今倒是成了个胡虏模样,这样子恐怕师父见着了会出言训斥的吧,可惜他已经再也没有可能听到他老人家的教诲了。
  师父师叔还有那些师兄弟们终究是因为他而死,想到这里清则终于是痛哭出声,他高大的身躯慢慢俯下,头朝着道观所在的方向磕头。
  头重重的砸在地上砰砰作响,但这样也不能缓解他心中的悔恨。
  室内的仆役见着他这样,吓了一大跳,生怕他磕头磕出个好歹来,上来就将他抱住。清则终于是放声大哭。
  在莫那缕看来,平城才是北朝应该有的都城,他在恒州起事,想必洛阳已经知道了消息,而南征途中的皇帝一定会下令让就近的几个郡县抽调出军队来攻打他。
  所以赶紧回头打下平城就显得格外重要,莫那缕和恒州太守一商量,留下人在这里,拉着清则去平城。
  “元演这个小子,年纪不大,才二十来岁,但是脾气不小,脑子里想着的都是怎么把我们这些老人给搞下去!”莫那缕反都已经反了,说话来也是相当的不客气,口里已经直呼皇帝的名讳了,“这话用汉人的话该怎么骂来着,就是‘数典忘祖’!”莫那缕难得的拽了文,可惜这话用鲜卑话说出来,一群人又有听不懂的地方。
  下面一群跟着他造反的鲜卑贵族都等着他的下句话。
  “现在我们就教教他,甚么是错,甚么又是对,要他知道这世上的事不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他这话一出,那些鲜卑贵族欢呼起来。
  莫那缕年轻的时候打过仗,有过军功,抵御朝廷军队的事,他交给了自己的几个儿子。那些跟着他的鲜卑贵族一部分留下来,一部分跟着他去攻打平城。
  皇帝上次南征,已经将全国百万大军都攥在了手里,鲜卑贵族们手里的兵马其实并不多,所以莫那缕要速战速决,赶紧杀一个回马枪将直冲平城而去。
  平城作为一个已经被废弃了的国都,安利来说,守卫的力量应该不是很强。莫那缕已经将一切都打算好了。
  莫那缕那边已经宣布和洛阳势不两立,平城这边自然也是得到了消息。
  百官和天子都已经去了洛阳,但是当地必须有部队。
  当地的太守一听到那边莫那缕反了,这边就火烧火燎的开始全城戒严。恒州是平城的卫州,既然能够成为卫州,一定也远不到哪里去,照着那些鲜卑旧党的做法,少不得是要往平城这边来的,太守是汉人,和那些守旧的鲜卑人可以算是水深火热,他不敢大意,老早就开始武装了起来。
  今日太守站在城门上观望,城门前的护城河上前些日子起了冰,吓得他立刻派人出去整理。
  这平城就是有点不好,太冷,也冷的太早,洛阳这会还是风和日丽,但平城却早早的开始下雪结冰。
  太守愁得头发都要白了一半,站在城墙上,看着前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天子派来的大军甚么时候到,要是赶在乱军前往平城的时候将乱军一举歼灭,那么倒是省了一件事了。
  一个将官走来,他站定。那个将官身形比一般男人要高大,但是单薄那么一点。
  “高郎,你来了啊。”太守听到声响回头看到他,“原来是你”
  这个人原先是萧家推荐过来的,萧氏一门出了两代皇后,满门上下富贵无比。当萧家推荐过来这么几个人的时候,他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过即使想不通,他也不敢真的就拒绝这件事,得罪了萧家,可划不来。到时候将人供着就是了。
  他原先是这么打算的,可是没想到这么几十个人还真的有几分本事,上回有匪患,盗匪借助地形对抗官军,前去大了几次都是无功而返,眼前这个人自告奋勇,夜里带着人上了盗匪的老窝,等到第二日那匪首的头颅就已经送过来了。
  其他的那些匪盗不是死,就是吓得话都说不出来。
  从那件事之后,太守也就开始重用他,这么一步步的就提拔上来了。
  “也不知道乱军回不回来这里作乱。”太守眉头紧蹙,这个城池是废弃了的国都,但就是如此反而比一般的郡县还要棘手些,若是丢了,他的前途也就完了。
  “乱军一定会来。”阿难开口道,她被萧家给了自由身之后,就给自己随意找了姓氏。王妃和皇后都去了洛阳,她不愿意走,就留在了平城。
  平城是她的故乡,就这么离开她心有不舍,哪怕知道去了洛阳会有更多的机会,她还是留了下来。
  太守听后苦笑一声,“也是,不来的话倒有些不像是他们的作风了。”
  “不过他们成不了气候。、”阿难这么些年学史书学兵法,早非吴下阿蒙,“陛下早已经大权在握,那里容得下他们放肆。明公只需守住平城,等到大军到来便好。”
  “我也是这般想的。”太守点头,“只不过眼下平城已经开始冷了起来,护城河上容易结冰。”说到这里,太守眉头狠狠皱起来,他这几天来愁的就是这个。所有的城池周围都有护城河,平城也不例外,但平城这天气实在是太不好了,只要一个晚上护城河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层。
  原本天气寒冷就不利,如今连护城河都成这样,简直就是让太守给愁白了头,那么厚的冰层,供人马走过是完全可以的。如此一来整座平城就是一路暴露在恶犬面前的鲜肉一样。
  阿难蹙眉,这个问题也的确比较棘手,就算派人铲除那些厚厚的冰层,哪怕是来得及,他们的速度也比不上结冰的速度。
  一夜河面上就能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层,而须臾之间就会错失战机。
  “明公,某有一事禀告。”阿难思索了片刻,最终决定还是和太守说。
  太守回过神来,看向阿难。
  莫那缕快军就向平城进发,平城对他的意义不一般,他需要把这座城池拿下心里才会安稳,不然到时候平城也出兵,他夹在中间,两面受困就糟糕了。平城的北方离六镇不愿,而六镇又是重兵之地,南下的话,那么就更加是送羊入虎口了。
  代地凛冽的冬风吹拂到面颊上是一阵刀割的疼痛,莫那缕在洛阳带了一段时间,对这种疼痛十分的怀念,他甚至想放声大笑。
  他终于又回来了!
  急行军了一日,他令人驻扎下来,自己写了一封劝降的书信让人给驻守在平城的太守送去。
  反正开打之前,这一个是少不了的,能有用做好,然而没有用的话,自然是凭借拳头说话。
  让人将写好的书信送走之后,他还问了一句清则的现状,这一路带着,他还真的有点怕人会出甚么事。
  莫那缕看得出来,清则不会骑射,要说是个道士,那还真的只是个修道之人。
  他路上急着往平城这边跑,还有几分怕人会受不住。
  清则这一路上的确吃了不少苦,他也是骑马过来的,他在道观里只骑过骡子,马是没有骑过的。所以就走的格外的艰辛,也不是没有想过要逃跑。在清则看来,这事不管成还是没成,他都逃不过一个死字。
  可是莫那缕在他身边安插了不少人,去哪里都要跟着,哪怕清则打人,那些人寸步不离。
  清则坐在帐中,他双手紧了紧,最后又松开。过了半晌,脸上露出一个惨笑:也罢了,到时候死了,这条命也算是偿还了他对师门的罪。
  他听到外面兵士经过时,身上铠甲摩擦发出的声响钻入耳朵中。清则低下头算了算莫那缕到平城的时间,摇了摇头。
  送到抬手里的那封书信,太守看都不看直接就让丢到护城河里以护城河为界限,挖了一道长长的沟渠将城门一带围起来,周围的树木也砍了。
  太守背着双手站在城门上,寒风咧咧,吹得城墙上的旗帜飒飒作响。
  阿难走了上来,她双手对太守一抱拳。
  “都准备好了?”太守没有回头问了这么一句。
  “都准备好了。”
  “大善!”太守笑道,“此次若是守住了,就是大功一件,若是能够擒获首恶,那边更好了。”
  阿难垂下头不说话。这还没有开始打,会怎么样还真的不知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今消息流通不便,对恒州状况并不十分了解,就算有那样的东西在手,阿难也不觉得自己有必胜的把握。
  毕竟这一代可是那些人的老巢,她心里底气还不是十分的足。
  阿难想起教自己兵法老先生的感叹:兵法是谋是骗,七分在人三分在天。
  这一次她已经尽其所能去安排,赢还是不能赢,就看上天了。

☆、149|大胜

  阿难听教自己书的先生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真正带兵的人如果能活下来,基本上就没有几个是软心肠的。阿难磨砺了这么些年,对于这话有深刻的感受,但凡心慈手软,她手下就可能死掉几个人。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准备好了么?”阿难一宿未眠,知道一场战事就要来临,她也没有那个心思去睡觉。
  前来的是她在清河王妃的庄子上培养出来的女兵,这些女兵经过这么几年,外表上已经和男人没有多大的区别。这些女兵是不会和那些士兵睡在一个营帐内的,不管做什么都是统统分开,这也是清河王妃临走之前让自己的堂弟拜托的。
  萧家两代皇后,权势赫赫,扶着安排的人也不得不听命。
  这样倒是给她们许多便利。
  “已经准备好了。”女兵答道,声音粗噶,听不出是女子的声音。
  “嗯。”阿难起身,将放在榻上另一头的衣服拿起来穿好,那边是一套的铠甲,她的铠甲是明光铠,军中有许多人还用不上这个。
  “王妃和殿下,对于那些东西再三嘱咐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阿难说着叹了一口气,她也曾经见识过这种东西恐怖之处。初见之时她险些以为那是上天降下来的怒火,后来才是知道被道士炼出来的。
  “但是眼下也不得不用了。”
  护城河的事,没有多大的办法。天气变冷河水结冰,难道还能找个道士来作法不成?王妃和她说过,求人不如求己,这件事上也是一样的。
  她穿好铠甲就走了出去。
  阿难虽然是空降过来的,而且营中还盛传她背后有人,但她到底有实实在在的功绩在,尤其上战场的时候一马当先,杀出一条猩红血路的场景,让在场的人记忆犹新,所以那些士兵看到她的时候,立刻恭恭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