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妙步生莲 >

第129章

妙步生莲-第129章

小说: 妙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娘子,可是宫中有萧贵人,你又该如何自处呢?”乳母叹气,“萧贵人身后是太皇太后,连皇太后都得对太皇太后恭恭敬敬,五娘子又该如何?”
  “我……”何惠一下子就卡壳了。
  她还真的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拓跋鲜卑册命皇后都是以手铸金人为准,若是手铸金人不成功,那么就算再得宠也没有。
  当年慕容皇后就是如此。
  “慕容皇后的确是不以宠爱得封皇后,可是她……”十三岁少女的心理哪里瞒得过乳母,乳母一看就知道了。“可是她活了几年啊?”
  能够成太皇太后这样的,前代那么多皇后里就出了这么一个。
  也不是每个皇后都能熬出来的,有些受气受苦,最后没熬过死在皇帝和宠妃前头的好几个。
  平常勋贵人家虽然没有宫廷中那么富贵,但是好歹能够平平安安。干嘛一门心思的往宫廷里钻?
  “而太皇太后不允许有何家女占据高位,掖庭中的几位女郎就是明证。”
  “……”何惠这下子彻底无话可说了,她那几个庶出的姊姊进宫之后,原本以为能够靠着何太后能够有个好位置,至少是六嫔,结果太皇太后大笔一挥直接成了只比宫人好那么一星半点的御女。
  这让何家脸面都丢光了。
  掖庭可不甚么好地方,掖庭的少年待诏和那些低位妃嫔们暗中相斗,而那些阉寺更是变态,有时候甚至还会向那些不受宠不见天颜的妃嫔下手,尝尝所谓的天家后妃是个甚么滋味。
  何惠想了一下,若是自己被如此对待,恐怕还真的不如死了的好。
  “五娘子莫要多想。”乳母爱怜的摸了摸她的头发,“那些心思怀着也没有用,平城里多少儿郎等着五娘子去看,慕容家的儿郎最是俊俏,若是五娘子瞧上哪个,只管去和郎主提。”
  “……”何惠垂着头,不说话。
  太皇太后一路东巡,得知了青齐被平定的捷报,立刻准备启程回来。
  这一消息传到了平城,拓跋演当着人面,一副‘祖母终于要回来了,做孙子的好开心’的脸。回头对着萧妙音就和霜打了的茄子似的。
  “回来就回来,姑母肯定是会回平城的。”萧妙音加了块茄子炒蛋到拓跋演嘴里,这会已经有油了,植物油在东汉就已经兴起,到了这会,杏仁油麻油奈实油,东西两市里不少,甚至价钱也不怎么贵。茄子更是早早的从天竺那边传过来,南边的茄子长得和树木一样,北方倒是和现代的差不了多少,这会已经有椿菜炒蛋了,她也让宣华殿的小厨房去弄个茄子炒蛋出来。
  宫中的人手很巧,她一声令下到了饭点东西就呈送上来了。
  拓跋演在宣华殿这里,不用在那些大臣面前那样端着架子,他和萧妙音坐在一张床上,床上就放着一张食床,食床上摆满了精致的食具,鎏金碗上的莲花纹在宫灯下熠熠发光。
  萧妙音一手持箸喂了拓跋演一口,她自己也尝了一块,味道还不错。
  拓跋演饮食上还是北方人,喜欢吃羊牛肉,喝用羊奶牛奶做成的酪浆。萧妙音生怕他饮食上不注意就成了短命的家伙,愣是要吃青色的菜蔬,拓跋演都由着她。这会地里已经不出场绿色的菜蔬了,就从汤泉宫那里送过来。
  结果这些菜蔬绝大多数都被萧妙音用来投喂拓跋演了。
  萧妙音夹了一箸的绿色菜蔬送到拓跋演嘴边,拓跋演听说过有些贵族家里很喜欢让那些美姬喂着用膳,甚至还让美姬就嘴哺酒,但这些习惯在拓跋演看来委实有点恶心,可是他对着萧妙音,那些恶心感觉完全没有了。
  他还有点小期待萧妙音会不会做那些香艳的事儿。结果她到如今只是拿着箸和食匕喂他。
  “怎么又是这个?”拓跋演瞧见萧妙音手里嫩绿的菜蔬,转过了头,他带着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孩子似的赌气,“我不要。”
  萧妙音原本是打算让庖厨用荤油把菜蔬给炒一炒,最后觉得还是烫一下拌上盐。宫中用的盐都是精盐,浇上高汤味道也不差,但是拓跋演就是一副不爱吃蔬菜的模样。
  “多吃点。”萧妙音这会真的是和哄孩子一样,东西都送到这个大孩子嘴边了,可是他还是在闹脾气。
  “人吃五谷杂粮,老是吃肉对身体不好,而且容易胖。”萧妙音说话的时候语气轻轻柔柔的,听得拓跋演格外舒服。
  “那是汉人的习惯”他道。
  “如今你不是倡导汉人的那一套么,这个也是。而且多食菜蔬,可以促进体内排毒,口里也不会那么容易出血。”其实宫廷内也不少这个,但是拓跋演少年人,食量大爱吃肉,负责准备膳食的御食曹也不可能把那些膳食都塞到皇帝口里去。
  “……”拓跋演听见她说胖,人胖是福气,不过萧妙音觉得一个个男人挺着肚子,简直就是难看的不行。
  “胖点不是很好么?”他道。
  “可是对身体无益,难不成日后出去,还得找匹能驮的动自己的马。”萧妙音凉凉的给他描绘着体胖的坏处,拓跋演看着她,张开嘴将那绿色的菜蔬吃到嘴里去。
  “满意了?”菜蔬的味道不错,不过拓跋演还是要缠着她。
  再这么缠下去,说不定待会就能直接滚到寝殿那边了,萧妙音夹了一块鳆鱼送到拓跋演的嘴里。
  鳆鱼出自淮北,如今淮北在魏国的控制内,这鱼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了。
  “阿妙你的口味和南朝人一样。”拓跋演瞧见银碗里的稻米饭感叹道。萧妙音喜欢吃绿色新鲜的菜蔬,用稻米饭,若不是他和她一起长大,还真的以为她是南朝人。
  “因为我的生母是南朝人嘛。”萧妙音笑笑,她又给拓跋演喂了些菜蔬。觉得差不多了,就放下碗箸,自己用饭了。
  拓跋演还准备享受她继续下去,结果半路上她就不干了。他自己持起箸瞧着萧妙音吃鳆鱼吃的很开心,可惜他还是不能接受鱼那清汤寡水的味道。
  毛奇见状让人将烤羊拿上来,这才让拓跋演过足了瘾。
  饭后两人四处走动了一个时辰,看了会书,讨论了下书中道义以及那些前人的笔迹之后,洗漱就寝。
  到了眠榻上,拓跋演动手动脚个没完。萧妙音躺着由他去,她时不时在他腹部的肌肉上摸一把,感受那温热紧实的手感。他年轻又常常练武,练的一身好身材,而且也不肌肉特别明显,刚刚好。
  他滚到一边去喘息不止,还不忘把萧妙音也一块搂过来。
  “……”她一身汗,想要去洗洗,但是两人身体就这么没有半点隔阂的贴在一起,她又忍了下来。
  “东宫回来了,日子又要小心了。”萧妙音听到他说道。
  “我还不是一样的要小心,我陪着呢。”她的手指在他的鼻子上一点。
  “也是。我们俩一起,谁也别落单了。”拓跋演噗嗤笑,“从小你就陪着,这会也麻烦你一块了。”
  “嫉妒这个名头我是坐定了,将来要是有了甚么,记得救我。”萧妙音道。她对东宫一直放不下心,也舍不得就这么把拓跋演送给别的女人。
  用过的牙刷会给别人用么?男人同理。
  “……”拓跋演黝黑的眼里涌上一层深厚的笑意,他拥住她,“当然。”
  **
  太皇太后回来的那日很快,那一日太皇太后的銮驾入宫城的那日,皇帝和皇太后亲自前去接驾,等到太皇太后返回东宫的长信殿,萧妙音已经侯在那里了。
  比人还高的宫灯上满满都是灯火,将太皇太后保养甚好的面容照的格外清楚。宫室内,太皇太后坐在御座上,皇太后和皇帝陪坐,萧妙音在下首坐着。
  从表面看着,还真是其乐融融的一家。
  “多日不见,三娘比以前还要好看了。”太皇太后看着萧妙音那张艳丽逼人的脸,开口笑道。
  萧妙音原本就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她这段时间个子一个劲的向上拔高。少女的肌肤白皙如雪,眉目婉约如画,那双盈盈秋水含着无限情思。
  整个人就是一株已经绽放开来的鲜花,不怪太皇太后进来一眼就注意到她。
  “才不是,”萧妙音开口,“是姑母比以前更加年轻了。”萧妙音笑道。
  这下拓跋演捧场的笑起来,他一笑皇太后也跟着说道,“是阿家越来越年轻了。”
  “真的是,一群说好话哄我这个老妇。”太皇太后笑笑,她朝着拓跋演伸出手,拓跋演连忙扶住她,“陛下,老妇是年纪大了,陛下这年纪,在平常人家中也该有子嗣了。老妇看见曾孙,到时候就算下了黄泉,也不辜负先帝了。”
  难道不是见了先帝,两个人先打起来么?萧妙音想。
  “子嗣之事,不必着急。儿还年轻,不必过早谋划此事。”拓跋演笑答。
  “陛下不急,可是老妇年纪大了。”太皇太后一笑,她似乎早料到了拓跋演会这么说,“老妇在龙城见到一个女子,她容貌端正,命理更是不同寻常。老妇将她带回了平城。”
  说着,太皇太后看了一眼中常侍,“让高氏前来。”
  中常侍弯腰,“唯唯。”
  过了一会,萧妙音见到一个十五六岁年纪和她差不多的少女在黄门的引导下进来,萧妙音看得出来这个少女很紧张,甚至脚下的步子还走的错了节奏。
  宫中人的一举一动都和外面的不太一样,她甚至还能知道这位的宫礼是才学出来的。
  “小女拜见太皇太后,皇太后,陛下。”高氏的发音带着些许高丽味儿,萧妙音看了过去。
  “抬起头来。”太皇太后发令道。
  少女跪在地衣上,闻言带着些许胆怯和对于前途未知的害怕,抬头间,一缕艳光流泻而出。
  萧妙音心里感叹,这个少女倒是比宫里的那些高丽美女好看多了,难怪太皇太后会把她给带回来。
  她突然生出点好斗心来,背脊比方才挺直了许多,她可是半点都不输给她。
  如此艳光,让拓跋演多看了一眼,但也仅仅是一眼。宫中美色甚多,如果他真的想,想要多少都行。这样的美人在宫外或许是众多男子追逐的对象,可是在宫中真的不算甚么。
  “的确是佳人。”拓跋演回过目光再也没去看那少女。
  “既然是佳人,那么陛下也就将她收入后宫。”太皇太后很高兴,“陛下后宫空虚,嫔妃之位很多都空着,依老妇看,封为凝华怎么样?”
  萧妙音差点笑出声,何太后家的那几个侄女只是最末的御女,这个高氏一来就是六嫔,这简直就是把何太后的脸丢在地上踩。
  瞧瞧,一个高丽来的女子,竟然还比堂堂皇太后家的侄女还金贵。
  啧啧啧,拉的一手好仇恨。
  后宫中,皇后之下是左右昭仪,然后是三夫人的贵人,贵人下面就是九嫔,不过九嫔之中又分上下嫔,太皇太后说的凝华恰好就是下六嫔的倒数第二个,倒数第一是光训。
  不过这样,还是比何太后的侄女们好了许多。
  萧妙音有些同情的看着那个少女:可怜的,估计还以为是好事呢。将来皇太后不折腾她才怪。
  何太后面上笑得柔和,看向高氏的眼神也是如同慈祥的长辈一样。
  “那么一切就听从太皇太后的旨意。”拓跋演并不在乎宫里又进了甚么人,光是他的西宫,光是宫人中官就有四千多人,多进来一个也算不上甚么。
  萧妙音也没有半点吃醋委屈之类的,她只是盯着高氏直看,看到高氏额头上都出了一层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