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妙步生莲 >

第106章

妙步生莲-第106章

小说: 妙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明白。”李平后背渗出一层冷汗,他弯下腰道。
  “罢了,你坐吧。”太皇太后此话一落,立即有小黄门搬来坐枰。
  李平坐在枰上,太皇太后脸上有笑意浮现,“方才你是奇怪我为甚要将文卷送到西宫,对不对?”
  “……”李平悚然一惊,他面上不露出半点,垂下头,“陛下明鉴。”
  “也是,毕竟我之前都是从来不肯放松半点的,如今怎么换了性子。”太皇太后靠在三足漆几上,她头上的鹿首步摇冠在宫灯中轻轻晃动着。
  “臣不敢……”
  “你们还有甚么不敢的?”太皇太后抿唇一笑,“也罢,我辛辛苦苦实行汉化,自然是不能我没了之后就人走茶凉。”
  太皇太后如今已经四十多了,这年纪已经很不年轻,她也不得不为以后的事考虑,平常妇人考虑的都是自己如何养老,将儿子紧紧抓在手中不让新妇夺走半分,要么就是念叨着多几个孙子曾孙之类的。可是太皇太后想的却是自己走后,她在朝堂上的那套还能不能继续行驶下去。
  “……陛下?”李平话语说的有几分艰难,人的身后事旁人是最难开口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提起来,不然有咒人的嫌疑。
  “天子也已经长大了,该学着怎么处置朝政了。”太皇太后笑道,这两三个月里,这个孙子表现的一直很乖巧,朝堂上的事她不问就一句话一不多说,后宫里他独宠三娘。明里暗里做足了十分,哪怕她再挑剔也挑不出半点错来。
  “陛下英明。”李平知道在这事上,除去要动废立其他的话他还是少说,多说多错。
  “人老了,不英明不行,况且大郎做的还真的让人挑不出错,如今宫内宫外都是说大郎孝顺吧?”太皇太后手边的文卷已经批阅完毕,小黄门上来将那些文卷抱下去,她看着放在案上的那支朱笔。她行朱批行了二十多年,权力在手操纵生杀大权的滋味太美好,已经放不开。
  “天子上回说,千秋百年之后陵会就在陛下之旁。”李平连忙答道。
  “这孩子真算有心。”太皇太后笑了一声,李平听不出这会太皇太后到底是高兴还是如何。
  “天子大孝。”李平道。
  “……”太皇太后勾了勾嘴角,“最近三郎和四郎如何?”
  李平没有想到太皇太后的话题转的那么快,一时间他有些反应不过来,对于这两位郎君,李平一向是不怎么关心的,他并不少儿子,甚至他和姜氏所生的儿子资质上进心样样都在这两个孩子之上,凭什么要让他另眼相待呢?
  “臣未曾听过两位郎君的消息。”李平这话说的很客气。
  “……”太皇太后转过眼,“罢了,原本也不指望你。我打算给这两个孩子个爵位。也好让他们日后有个依靠。”
  李平一听,就下意识的觉得不好。如今萧家一门是炙手可热,已经是出了一个王一个侯,看太皇太后这样子势必给萧闵萧吉两兄弟的爵位只高不低。
  “陛下的意思是……”
  “不如封这两个孩子为公,如何?”太皇太后声音含笑,尾音上扬,说不出的开心,可是听在李平的耳朵里就是另外一层意思了。
  公侯伯子男,这是周朝以来一直用到现在的爵位等级,太皇太后一出手便是大手笔,几乎只是王之下。只比萧闵萧吉名分上的父亲低那么一点而已。
  “陛下,两子于国无功,冒然得此高位,恐怕不是好事。”李平连忙道,两个孩子,十五六岁的年纪,贸贸然得了这么高的爵位,一定令人侧目。要知道朝中不服萧家的大有人在,太皇太后一意孤行自然也无人敢忤逆她的意思,可是一旦太皇太后山陵崩,两个孩子又是没有功劳得到的爵位。到时候一群人饶不了他们,试问谁能看着两个毛头小子,手上没有半点功劳,却能得到高位,有的是想要把他们拖下来的。
  “不是好事?”太皇太后挑了挑眉,“是好事还是坏事,将来才知道,何况为了他们的将来着想,有个爵位是好事。”
  李平听到太皇太后这么说,知道此事已经是定下来了,他说再多也是无用。太皇太后在朝堂政事上不输须眉,但是在如何教导孩子方面却是弱了许多,这种一味溺爱的方式更是进不了李平这种世家子的眼。
  李平在心里重重叹一口气,两子的将来如何,他已经能够看到了。
  昭阳殿内,萧妙音正在给拓跋演整理一些文书,原本这些事都有专门的黄门来,但是她在昭阳殿里呆着也是呆着,干脆就抢了些黄门的活来做。
  送到拓跋演这里的文书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重要的文卷都直接送到东宫去了。萧妙音一开始还真的有些担心拓跋演会在意这个,结果呆的久了发现他是真毫不关心,渐渐的她也就放心下来了。
  “写的累了。”拓跋演放下手里的笔,自己揉捏一下脖颈,他看向旁边的萧妙音,萧妙音正在吹干黄麻纸上的字迹,“阿妙,你帮我写吧。”他一笑,说出来的话也带了些孩子气。
  “行吗?”萧妙音瞧着拓跋演手里的朱笔,头皮有些发麻,宫中呆的久了自然知道这支朱笔代表着什么,她头上的姑母就行朱批了二十多年,说起来她也应该回避一下。
  “我说行就行,而且都是一些小事。”拓跋演哄道。
  萧妙音抿了抿唇,接过他手里的笔,眼睛往文卷上面瞅,还真的是小事,例如宫中要建造一个亭子之类的,预算多少,需要天子批准。萧妙音顿时没了心理负担,手里持笔,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拓跋演,“说罢。”
  拓跋演说,她就一边写。等到翻开另外一边的文卷,她看到的却是各种死刑案子!
  除以极刑不能由当地的长官说了算,而是定罪量刑之后再层层上达天听,天子核准了之后才会执行。
  萧妙音见着那些什么情杀仇杀或者是乡间因为鸡毛蒜皮的事闹出人命的,无一例外上面的犯人判的统统都是绞刑。汉人观念里死无全尸很惨,犯了罪,若不是乱了伦常,一般极刑也是绞杀,她看向拓跋演,“阿演,这次的是极刑,还是你亲自看看吧?”
  她可以把文卷上面的内容读给拓跋演听,但是事关人命,还是让他亲自看看的好。
  “一样的,读吧。”拓跋演靠在凭几上,听到萧妙音有些担心说道。
  “不行,”萧妙音不干了,放下手中的文卷就去拉拓跋演起来,“你是天子,这些事都是你的分内事——”
  毛奇目瞪口呆瞧着文殿内,两个人拉扯在一块,毛奇也不是没见过两人嬉闹时候的模样,但是这也实在是有些过了。
  她拉了好几下,拓跋演睁开眼,他叹口气自己认命似的拿起那些文卷看起来。
  “其实送到我面前的这些案子,大部分都已经是定好了的。”拓跋演道,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文卷的日期上画了一个圆圈,另外在文卷的末尾处写上可。
  “……”萧妙音下意识的想说里头有没有冤假错案之类的,可是送到皇帝面前的都是已经定好的案子,最多是将前因后果叙述一番,然后若是家中有老母和幼子一般会酌情减刑,但准不准那都是天子的事了。
  “你就这么胆小怕事?”拓跋演看了看文卷上的叙述,觉得判决没有太大的问题之后,就在日期上画圈。
  “才不是呢。”萧妙音觉得拓跋演这话可笑,“人命关天,不敢轻易对待而已。”
  “……”拓跋演眉头一挑,他侧首看过去,目光沉沉,将萧妙音看得浑身发寒。
  “怎么了?”萧妙音轻声问道。
  “无甚,只是觉得阿妙的性子和大母实在不一样。”拓跋演道,太皇太后视人命如粪土,多少人命都不会让她的眉头皱一下,作为侄女的阿妙行事作风都和姑母完全不一样。
  “你不是早知道了么。”萧妙音听到拓跋演这话,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拓跋演已经被太皇太后压制了这么多年,除非太皇太后活成个祥瑞,不然总有一天还是会给拓跋演腾出位置来的。
  没有哪一个皇帝被压制了如此久之后,还会喜欢和太皇太后一样的性子。最典型的,汉武帝被窦太后压制成那样,到了临终为了不让儿子遇见他年轻时候的状况,竟然下令赐死钩弋夫人,然后再令后宫中所有可能成为新天子养母的嫔妃全部殉葬。
  一样的都是皇帝,萧妙音觉得拓跋演应该也差不了太多,虽然鲜卑人里有尊母之风,但的确是没有哪个皇帝愿意被压制的这么狠。
  “对啊,我早知道了。”拓跋演手里拿着文卷,唇边噙着一抹笑意。
  “陛下,太皇太后令人给陛下送来一卷文书。”正说着,一名黄门趋步走入。
  “呈上来。”拓跋演听到是太皇太后让人送过来的,开口道。
  毛奇上前将那只长匣子接过,双手呈送到拓跋演面前,拓跋演拿过打开里头的文卷一看愣了愣。随后他的嘴角勾起来,带着些许的喜悦。
  萧妙音见到拓跋演这样,心下有些稀罕,拓跋演经常笑,但是这笑也分面上的和心里的。她一眼就能看出来,拓跋演这回是真的心里高兴。
  “阿演?”萧妙音轻轻开口。
  “……”拓跋演抬头看着萧妙音一笑,将手里的文卷递给她。
  萧妙音伸手接过展开一看,发现里头是一些平城周围城邑的三长人选,“这里头……”她看着看着眉头就开始皱起来。
  “王……李……还有……步……”萧妙音发现上面不是一些汉人大姓就是鲜卑中的大姓。
  “这些都是豪强吗?”萧妙音说出心中的猜测,她对朝政并没有太多的关心,看着文卷也只能靠猜。
  “阿妙可真聪明。”拓跋演夸奖了一句。
  萧妙音顿时见鬼一样的瞪着手里的文卷,三长是什么她当然知道,不然她之前的那些书就全部白读了,三长制是太皇太后主持汉化改革的一部分,如今太皇太后将这个送到西宫,里头的意思就很惹人深思了。
  在实行汉化之前,实行的是宗主督护制,后来太皇太后采取李平的那一套该鲜卑的老一套,所谓的三长制,就是在地方上制定邻,里,党,三级,每一级都取乡人强谨者为长,照着秦汉的老规矩,应当会选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而如今担任三长的几乎都是当地豪强的人,其用心也一目了然。
  果然世上的事就没有简单的。
  “……”拓跋演拿回萧妙音手中的文卷,面上的笑意越发浓厚起来,那双黝黑的眼眸看到的满满的都是他面前的那卷文卷。
  萧妙音看着拓跋演,心下开始羡慕。说实话她羡慕的人挺多,在家的时候羡慕二娘,在宫中见到了太皇太后的□□,她心里隐隐约约有些向往。人能到太皇太后那一步,在这个时代实在是十分难得了,即使里头有时运,可是也要靠自己的。
  “阿妙?”拓跋演回过头看着萧妙音一副快要挠他的模样盯着他,不禁吃了一惊,他这段时间常常将萧妙音带在身边,甚至晚上也是留她在昭阳殿,萧妙音自己的宣华殿都没有住过几夜。
  “阿演……”萧妙音趴下来垂头丧气的,“阿演我觉得自己每日都没甚么事可做。”
  “我说过要你掌管宫务,”拓跋演好气又好笑的捏了一把她的脸,萧妙音不满的伸手就去抓他,结果一把抓了个空。
  拓跋演是有意让萧妙音来掌管宫务,宫务原本是皇后的职责,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