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妙步生莲 >

第101章

妙步生莲-第101章

小说: 妙步生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皇帝都老大了,还这么做,简直就是让天下人都看笑话。
  朝堂上是太皇太后和皇帝一起压阵,何太后成了个背景,她昨日才去拜见了太后,今日不用去了。何况就算要去拜见,也应该是太皇太后在前,越过东宫直接去长秋宫,恐怕何太后会吓得不轻。
  她看到出来何太后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不会受她这份大礼的。
  “贵人?”听到帷帐内的响动,秦女官袖手在外面出身,“贵人可起身了?”
  “嗯。”萧妙音应了一声,“你们都进来吧。”
  此言一出,外面守着的宫人将帷帐拉起来勾好,宫人们手持巾栉等物鱼贯而入。萧妙音昨日里被折腾的有些狠,起来的时候两腿还有点哆嗦,宫人扶着她完成了洗漱,坐在镜台前才真的是松了口气。
  “贵人,陛下临走的时候,吩咐让太医署的人过来给贵人看看。”秦女官道。
  “看甚么?”萧妙音一听反问,等到她反应过来,脸上忍不住红起来,“让女医过来看看吧。”她不是个迂腐的人,既然有这么好的条件,为何不好好享受呢。只不过那地方原本就很私密,光靠着望闻问切恐怕也看不出甚么。
  宫廷中有女医,叫来看看是最适合不过了。
  “太医署的人来诊脉一下也好。”秦女官道,“当然贵人要女医来,也行。”
  “就这么定了吧。”萧妙音瞧着自己的头发被梳成了高髻,一支金色的鹿首枝叶步摇戴在发间。
  这样的自己怎么瞧着都有些陌生,她站起来身子摇晃两下,让宫人连忙扶住了。
  后面的宫人将她拖曳在后的长裙摆给提起来,方便她能够行走。她走了几步,身下似乎有什么在涌动,她伸手捂住小腹突然想起个要命的事来,她昨天和拓跋演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甚至拓跋演最后也没有体外,一股脑的都在里面了。
  萧妙音脸绿了。
  要命啊!
  朝食在秦女官的示意下准备的格外丰盛,萧妙音吃了两匕就没甚么兴趣了,她在心里开始算自己的安全期,结果痛苦发现自己这会月事还不规律,根本就没法算!
  只能让家里人或者是二娘想个办法找点羊肠子或者是鱼鳔进来了。在宫里做这个太扎眼。
  朝堂上今日有大事,代地一块在冬日里遭了雪灾,牧民的牛羊几乎死绝了,到了开春天上没下雨,农田也倒霉,没有雨水田地里的麦苗就不能活,全年的赋税和全家口粮都没有着落。
  一旦闹灾荒必定会有大乱。
  散朝之后,太皇太后和一众汉臣继续回东宫,这次她没有把皇帝忘记,而是一起回东宫。
  说起来这也要算李平一份功劳,李平最近都在劝说太皇太后,至少让天子多听那么一点朝政,权太皇太后不必放,但可以让皇帝多听一些,毕竟日后要接太皇太后事业的会是皇帝。至于侄女,这一时半会的还看不出天赋如何,但皇帝已经被太皇太后养了十几年,好坏太皇太后心里清楚。
  太皇太后看着下面的朝臣,左边就是皇帝。向来右为尊,如今这尊位被太皇太后占着,皇帝一边去了。
  “看来如今这灾民不放不行了?”太皇太后靠在凭几上问道。
  “启禀太皇太后,如今鲜卑人与汉民都受灾,官府开仓赈灾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不如开关放灾民就食。”
  汉人的三长制,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将人牢牢的拴在土地上,轻易离不开,如今要让灾民外出就食,可见已经坏到了甚么样的地步。
  “灾民若是不放出关外,那么势必会向平城等城邑聚拢,到时候恐怕会多出许多隐户。”李平沉吟一二说道。
  拓跋演坐在枰上,双手放在膝上。他从进来开始一直都没有说话,太皇太后也让他开口的意思,索性他就干脆闭口不言,听这些汉臣的话。
  鲜卑原本起于草原,逐水而居,甚至当年中原大乱,五胡乱华,鲜卑还是后来的占据了蓟州一代。
  鲜卑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所有的东西都靠口口相传,所以如今鲜卑人也是用汉字,学习着汉人的东西。
  他瞧了一眼下面的汉臣们,汉臣们比起那些绝大多数一根肠子通到底的鲜卑贵族要有趣的多,那些鲜卑贵族就算是用计也是带着一股傻劲。
  拓跋演察觉到,有几个汉臣装作不经意飞快的看了他一眼。他嘴角的笑意逐渐加深起来。
  “大郎,此事你怎么看?”太皇太后看向拓跋演,漫不经心。
  “大母,此事儿觉得诸公所言可行。”拓跋演道。
  “嗯。”太皇太后点点头,也没有问他为何会这么说。
  闹荒原本就会引起民心不稳,何况北朝在几十年里吏治*,□□门口的小吏都敢大咧咧的伸手索要贿赂,即使从先帝开始整顿,弊病已久,不是这么容易根除的。强行将人留在故乡,会引发逃亡,到时候人就会南下,给那些世家贵族带来招用佃户的便利。既然这样不如放出关外,至少关外还有草原。
  拓跋演这些年每次上朝都装出对朝政没多少兴趣的模样,但是私底下没少翻以前先帝批阅的文书。
  李平瞥了一眼那个年轻的天子,面上沉静,他掌心里出了一层薄汗。
  太皇太后那里毕竟长久不了,萧家上下出了一个萧大以外,其他都是一副等着吃女人饭的模样。太皇太后驾崩之后的场景,李平都能预料的到。
  当年窦太后邓太后也是和如今的太皇太后一样,娘家还有不少的人才,可是呢,人一走全家都被清算。他如今在朝堂上和太皇太后绑在一起成了后党,但不代表他真的对太皇太后忠心耿耿,士族是最没有忠心的。谁得势就为谁做事,太皇太后如此,皇帝也是如此。
  李平为家族计,也想和几个汉臣来敲一敲皇帝的钟。
  朝堂上的汉臣,一半以上都是太皇太后提拔上来的,都被算在后党里头。瞧着东宫和天子越来越祖孙情深,他们也心里越来越没底。
  那份祖孙情深,都是装出来给人看的,哪个皇帝能够容忍差点废黜自己的祖母?
  偏偏他们又和东宫捆在一块,被东宫一手提拔上来,那些鲜卑贵族都心里头都记得他们是太皇太后一块的,他们为了谋求靠山也不得不靠在太皇太后这里。
  如今天子已经长成,他们也担心起自己的后路来了。
  “那么就这样吧。”太皇太后靠在凭几上道,她转过头去看拓跋演。少年皮肤白皙,身姿挺拔,双目奕奕有神。
  等到殿内的臣子都出去了,太皇太后才开口说道,“大郎长得真快,一眨眼就长得这么大了。”当年她听到皇长子出生,罢朝回到后宫,那会的拓跋演浑身都红彤彤的,脸上皱的和个小老儿一样,双手握成小拳头哇哇大哭。
  十七年眨眼就过去了,当年襁褓里的孩子也长成到如今的模样。而她近来越发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儿能有今日,全靠大母。”拓跋演面上全是对祖母的留恋,他头颅微垂,似乎在等待太皇太后和小时候一样,将手放在他的头上揉弄。
  他这幅小儿女态,获得了太皇太后那么一丝半点的欢心,“你呀,恐怕过不了多久也要做阿爷了,怎么还是这样子呢?”
  “儿不管长到多大,都是大母的孙子。事事都要仰仗大母。”拓跋演道。
  太皇太后的嘴角浮现出一丝笑容,“你很懂事。”
  曾经何时,她因为这个孙子的聪慧而起了疑心,想要废黜换个年纪小的上来,既容易控制又能利于她继续掌权。后来因为忌惮有鲜卑勋贵借此事生出甚么变乱来,不了了之,不过如今拓跋演的表现真的很得她意。
  “儿不过是个没经历过多少事的小子,多事还需大母提点。”拓跋演道,他面上越发诚恳,似乎太皇太后不答应,他就能跪下来求。
  “好吧。”太皇太后点头,“你这孩子我向来放不下心,还是趁着如今老妇还能动弹,就多帮你做些事。”
  祖孙之间其乐融融。
  拓跋演从长信殿出来,上了步辇之后,脸上的笑一下子消失个干净,面色阴的几乎能够滴下水来。
  果然太皇太后打的还是当年之事重现的注意,他三岁就被立为皇太子,五六岁就登基。先帝之死,他早就知道。太皇太后那时能够毫无顾忌下手,恐怕也是因为手里有一个皇太子,只要皇太子在手,无论如何她永远都是长辈,大权在她的手里。
  他的手臂压在手边的凭几上,凭几上叠着一层锦帛,他力气很大压的凭几咯吱作响。
  皇长子就是太皇太后的一把环首刀,只要皇长子在手,她想要拖多久不返还大权都可以,而且他们父子还对她恭恭敬敬,报答养育之恩。
  然后再给皇长子安排一个萧妃,就算日后太皇太后仙去,萧家还是能够屹立不倒。
  当真是打得一手的好算盘。
  “呵呵……”在步辇中,拓跋演不禁笑出声来,也难为那位好祖母想着甄选那么多的良家子入宫,就盼着有个皇长子能够继续被抱养,然后宫中又多出一道孤魂来。
  皇长子照例是要立为太子,到时候他这个皇帝,太皇太后哪天看不顺眼了,一杯毒酒下去毒死,都能扶持小太子继位。
  好计谋啊。偏偏又是这么光明正大,挑不出错来。这位祖母的阳谋当真让他拍案叫绝。
  “陛下?”毛奇在外面听到步辇内传来笑声,有些摸不着头脑,靠近了小声问道。
  “无事。”拓跋演道。他已经被压制了这么多年,连阿爷也一块儿丢了性命,太皇太后冷酷无情比吕后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和前几代先帝毫无差别。
  他不能把自己的儿子就这么交到太皇太后手里,成为一把随时砍向自己的刀。
  宫中为了这种事死了的女子也够多了。先祖当时建立立子杀母是为了放置外戚干政,可是生母没了,还有乳母和养母,保母被尊为皇太后之事已经有好几起,保太后们参与朝政简直不要太多。如今的太皇太后能够有如今的权势,完全是立子杀母带给她的。
  拓跋演苦笑:当年先祖们恐怕都没有料想到会有这么一日吧?

☆、第71章 归宁

  出嫁了的女儿,若不是远嫁,出嫁三日后,夫君会陪着回娘家,又称归宁。萧妙音在宫中是贵人,不是皇后,哪怕她就是皇后,也是让娘家人到宫里去拜见她的道理。不过她是庶出,就算进宫也只能见到博陵长公主,至于常氏,身份低微除非皇帝或者是太皇太后宣召,不然是进不来的。
  她如今被封了贵人也没有给常氏带来半点身份上的好处。
  “怎么?”在车驾中,拓跋演低头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她额头饱满,是有福之相,他很爱亲那里。
  “我在想,我如今和你坐在一辆车上,回头御史台是不是该骂我了?”萧妙音有点担心,她要是皇后也就罢了,偏偏不是。西汉时候的班婕妤就以自己不是皇后不能和皇帝同车为由,拒绝了皇帝让她同车的要求。
  “谁敢喃。”拓跋演噗嗤笑出声,太皇太后十多年前收拾了一批对她有怨言的大臣,造成冤狱无数,那会御史台也不敢说甚么,如今太皇太后更是公开了自己对皇后之位的野心。他带着阿妙也有这么一份意思在里头。
  又不是毫无背景的妃嫔,哪个御史敢这么找茬的。
  “没有就好。”萧妙音又不是真打算写班婕妤来个进谏,说自己身份不够,还是赶紧滚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