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74章

生活在明朝-第74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毓培拧眉道,“是甚么新货物?”

    张茂福道,“那钱老爷不肯说,只说要见了少爷面谈。他等了约有一个半时辰了,看样子是极诚心的。少爷您不若见他一见,或许真的是新奇的物件呢”

    孙毓培仰头望天,好一会儿,才摆手,“嗯,去请来罢”

    张茂福出去,不多会领着个面黄微须,个子瘦高地中年男子进来,其身后跟着两个仆从,两人手中皆托着两只大大的拜匣。

    那人进屋便拱手行礼道,“在下徽州钱会广见过孙大掌柜。”

    孙毓培起身还礼,“钱老爷客气了。请坐茂福,上茶”

    张茂福连忙上了茶水,退至一旁,钱会广拱手笑道,“在下今日冒昧前来,还望孙大掌柜莫怪。听闻贵号即将重新开张,有意添些新货物。在下铺子中的货物虽不新,因做了些小改动,私以为适合贵号发卖。故而想与孙大掌柜面谈。”

    孙毓培挑眉,“却不知是甚么样的货物?”

    钱会广笑呵呵的拈了胡须道,“鞋子”

    “鞋子?”孙毓培又将眉毛挑了挑,“我孙记并不发卖这样的物件。钱老爷莫不是没打听过么?”

    钱会广一副胸有成竹地样子,并不因孙毓培几近一口回绝的话而气馁,笑道,“虽是普通的鞋子,却也不普通。是有鞋码地鞋子。往常孙记不发卖衣帽鞋子之物,皆因这些是必须要试穿地,发卖起来不甚方便,如今我钱家的鞋子有了鞋码子,客人只要晓得自己穿多大地鞋码,无须试穿,只消看得中样子,直接买走便是。如此方便,与其它货物有甚么两样?”

    他一边说,孙毓培的眉头一边挑起,待他说完,孙毓培低头品了口茶,方才抬道,“鞋子可带来了?”

    钱会广方才一直观察着他地神色,见他的诧异看在眼中,心下暗喜,忙笑道,“带来了,带来了各样鞋子均有。”

    一边挥手叫小伙计将拜匣子打开,放到桌上,亲自开了拜匣,邀请道,“请孙大掌柜过目。”

    孙毓培放了茶杯,顺手拿起其中的一双鞋子,往鞋口处淡淡扫过一眼,果然如此,便将鞋子又放了回去,淡淡地道,“敢问钱老爷,这鞋码子可是你自家想出来的?”

    钱会广一愣,因他到归宁府不算太久,仅两个月余,自看到苏家的鞋码子之后,认为这是个绝好地商机,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忙于筹建坊子并鞋铺子,对归宁府的事知之不多。

    且孙记是老商号,在每地皆是以大商号地姿态出现,归宁府地分号更是建了几十年之久,早已有自己的运转模式,并不需要和其他小商号一般,同乡之间相互往来,相互帮衬,交流讯息。

    再加孙毓培自到归宁府,除了丁氏那里走动些,便是德王府这边的公关,关无大动作,甚是低调,孙家和苏家的一纸合约知道地人则是更少。

    此时孙毓培问出此话,叫他有些诧异,愣了好一会儿,看孙毓培仍是神色淡淡地等着答案,忙赔笑道,“孙大掌柜果然目光如炬,这鞋号确不是钱某想来地。不过这鞋子却是我自家坊子里做地,从鞋底到鞋面,针线用料,皆不敢一丝马虎。”

    孙毓培放了杯子,复又去看那些鞋子,男女鞋子皆是以缎面制成,上有繁复地绣花图案,确实比苏家的鞋子强不知多少倍。

    沉吟片刻,挑眉问道,“敢问钱老爷的坊子有多大?须知这货物一旦进了我孙记,便意味着全国地分号都会发卖你家地货物,如此大的生产量,你可跟得上?”

    钱会广大喜,忙道,“孙大掌柜请放心,小号的坊子设在城郊莲花镇,镇上多地无事可做的妇人,自家坊子已招了百十号人,整日做活,货物必跟得上。”

    孙毓培淡淡地点头,“如此,我明白了。鞋子留下,你且先回去罢改日再细说。”

    钱会广不晓得他是何意。立在一旁的张茂福却是心知肚明的,开口道,“我家少爷今日还有重要地事要办,这边有了信儿,必会使人通知钱老爷地。”

    钱会广忙站起身子道,“是,在下倒忘了孙大掌柜为了商号重开之事,连日操劳,在下这就先去,孙大掌柜若有用得上小号的地方,请尽管开口。”

    孙毓培起身,淡淡拱手道,“慢走,不送”

    待那钱会广一离开孙家小院,孙毓培突地转身将那鞋子尽数扫落在地上,拜匣落在地上,发出巨大声响。

    张茂福大吃一惊,连带办完事情,匆匆回来复命的张茂全也跟着一惊,三两步奔进正房,“少爷,因何事发怒?”

    张茂福指着地上的鞋子向他打了眼色,张茂全捡起鞋子一看,看到那徽记下意识开口,“苏家的鞋子?”

    张茂福摇头,他又细看,方认出其中“钱”字。惊讶地道,“钱家?这是……”

    孙毓培坐回椅子上,道,“去打听听这钱家鞋铺。”

    两个贴身伴当,相互对视,忙点头,出了院子,两人各招两个小伙计,匆匆向大门外走去。

089章 兴师问罪

   

 

    钱会广出了孙记,心头欣喜又担忧,欣喜的是,孙记大掌柜并未一口回绝,担忧的是,那鞋码的点子毕竟不是自己想出来的,看孙少爷的神色,莫不是知道这鞋码子出自何家?

    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回到铺子里。守在门口的小伙计一见他,连忙上前回道,“老爷,您前脚出门,后脚对面程记茶庄的掌柜便派人过来,说找您有事相商。”

    钱会广一愣,转头望了望斜对过的程记茶庄,“可有说是何事?”

    小伙计摇头,“没说是甚事。只说您回来后,叫人去知会一声。”

    钱会广收回进铺子的脚步,转身向斜对过的程记茶庄走去。

    程记茶庄的小伙计见他来,连忙热情往里面让。一人飞快上二楼去知会自家掌柜。程记的吴大掌柜听闻他来,也忙自房出来相迎,两人立在房外寒喧两句,便进得屋中。

    吴掌柜亲自斟了茶,请钱会广入座,又闲话几句,方切入正题,“钱兄,小弟冒昧问一句,贵号是否向代售苏家鞋子的铺子里,也铺了货物?”

    钱会广一愣,放了茶杯,脸上的笑意落下来,“敢问吴老弟如何知道此事的?”

    吴掌柜微叹一声,摇头笑笑,“这么说,此事是真的了?”

    钱会广点头,“确实铺了有十来家。还余有十六七家,并未铺货。吴老弟与苏家相识?”

    吴掌柜摇头,“倒不认得。只是受人所托,与钱老弟说一声,这归宁府一千多间铺子,为何偏偏要去和那小户人家抢生意?不若撤了罢。再寻铺子便是”

    钱会广又是一愣,神色凝重起来,“可否问问是哪家所托?”

    吴掌柜摇摇头,看钱会广神色不好,沉吟片刻,笑道,“不是故意瞒着老兄,实是他因有些事情,这两年一直在外游历,若非我偶然遇上,仍然不知他人在何处呢。即便如此,我也不得往徽州那边送信儿,不然,他定然要离了这归宁府,再去他处。所以也不便向老兄透露。只是这家与我程家相交菲浅,与苏家也是相识的。他托我和钱兄说说,生意嘛,你家本钱大,何苦去和小户人家争那几两银子?无非是养熟的铺子,客人多些。你们自找了铺子铺货,不过是费时一个月的事儿,也养成了熟铺子不是?”

    程家在徽州也是知名地大商贾,主营茶粮两行,财资虽无今日他拜会的孙家多,但,徽州地商人也没哪个敢不卖程家的面子。再者他今日走坊了孙记,若无意外,这孙记他是能进的。与孙记比起来,这些小铺子并不算什么。

    思及此,钱会广忙道,“吴老弟所言极是,我这就回去将那些鞋子撤回。”

    吴掌柜笑起来,与他添了茶,“这便是了。来,吴某以茶代酒谢钱兄成全美意。”

    钱会广举起杯子吃了半杯茶,沉吟片刻方问道,“不敢相瞒吴老弟,小弟这鞋码子也是自苏家学来的,敢问关于鞋码子,所托之人可有话说?”

    吴掌柜摇头笑道,“徽州人即便不行商,焉能不知商之一道的规矩?叫钱兄将鞋子撤回,只不过是想向你讨个情面,再者也与那小门户之人留条生路。鞋码一事他倒未提。”

    钱会广这才放下心来,笑道,“如此甚好。也怪小弟心急,急于将鞋子的生意做大。即如此,在下便不多留了,这就回去将鞋子撤回。”

    吴掌柜也不多留,起身又谢了谢,将人送了出去,并再三嘱咐道,“钱兄只说自己认为此举不妥,将鞋子撤了回来便是。至于其它的请莫与外人道。”

    这与钱会广也是保其面子的事,他没有不应的道理,连声应下。

    待他一走,吴掌柜便起身走到里间,将门儿打开,向里面笑道,“表少爷,不知对此结果可满意?”

    依旧一身简衣的陆仲晗自内室出来,拱手笑道,“多谢吴掌柜援手。仲晗无以为谢,请受我三拜”

    吴掌柜连忙躲开身子,摆手笑道,“我可不敢受表少爷地礼,若叫夫人知道,指不定如何责怪我呢。”

    陆仲晗一拜落空,便起了身子,笑道,“还请吴掌柜遵守诺言,莫与姑母递信儿。明年是乃院试之年,又是大比之年,若因此而叫我误了考试……”

    吴掌柜连连摆手,“您可不要拿功名之事吓唬小人,小人不递信儿便是。”

    陆仲晗谦意笑了笑,“将来若姑母知道,你只说不曾遇见我便好。我仍旧自后门出去,不劳吴掌柜相送。”

    吴掌柜忙自帐房桌上拿起一包银子,递来,“表少爷,天寒地冻修府志,不过是为了几两银子,以我之见,您还是别去了。小吏们自有我代您打点。”

    陆仲晗摇头一笑,“我已在知府衙门报了名,即日便启程,钱家还劳您多去盯盯。”

    吴掌柜晓得他的性子,虽不急不怒,却是个有主意的。若自己真要再留,说不得他真会就此离了归宁府,眼看院试和大比之年将至,再到旁处去,真误了功名,叫自家夫人知道,必都责怪他头上去。便只好打住,目送陆仲晗自后门离去。

    陆仲晗自程记茶庄出来,赶在衙门散衙之前,领了差银和路引。他今日下山本已是向师长辞了别,准备领了差银与路引,便即刻出城。到清源山下的铺子中,准备置两双鞋子,不料却看到钱家鞋子也在这铺子发售。问过店主才晓得是刚送到两日。

    却不知苏家晓不晓得此事,到了城中,便没立时去知府衙门,而到了繁华之地,四处闲逛,没想到真叫他找到几家发卖苏家鞋子的铺子,碰上的五家中倒有四家有钱家的鞋子有售。思量半晌,终是又回了程记茶庄托吴掌柜从中说合。

    现在事已办成,有心到苏家去说一说,无奈天色已晚。在去与不去之间踟蹰半晌,终是拦了一辆马车,出城而去。

    却说张茂全与张茂福出了孙记,一人去苏家的鞋铺子,一人去钱老爷所开的鞋铺子,并派了两人去莲花镇。直到天将擦黑才回来。两人将带回的讯息,一一回禀。

    十月下旬,天色黑得极早,议事厅中,并无半丝灯光,模糊一团的暮色中,两人皆看不清大少爷的神情,却能清晰地感觉出他的怒气。

    只是有些不太明白,他在怒什么。钱家偷苏家的点子,又想以此进入孙记,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