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72章

生活在明朝-第72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仲晗眼睛扫过苏瑾手中的鞋子,摇头,“并非买鞋,只是来望望。”

    苏瑾看了眼不远处的小伙计,含笑道,“苏瑾听闻此处新开了鞋店,价钱甚是公道,便也来望望。陆公子请自便。我再看看旁的”

    陆仲晗点头。

    苏瑾复又在小伙计的带领下看过男鞋,苏士贞带回家的几双,算是这家鞋店是的低端商品了,架上更多琳琅满目的鞋子,大多是绣云头地靴子,质地不一,布靴子占大多数,亦有皮靴,也有儒生所穿地双脸鞋、皂隶捕快们穿地粉底皂靴。

    而女鞋的样子,一半是小脚金莲鞋。一半则是不缠足女子穿地鞋子,鞋面华丽,绣以凤头,伏鸠,鸳鸯等,但硬底鞋子少些,软底绣鞋占大多数。也是分码子地。另有女子冬日所穿绣鞋套,是备着外出见客时,套在绣鞋外面穿着,一来保暖,二来不至于雨水污泥脏了绣鞋。

    在苏瑾看来,这个种绣鞋套,大抵和前世的雪地靴子样子差不多,粗笨,但却极可爱。

    看了半晌未见和自家鞋店相类似的只给平民男子穿地鞋子,心中有一闪而过的侥幸,便转问那小伙计,有没有更便宜地鞋子。

    那小伙计的回答,霎时让她心中地侥幸顿时全失,“有呢。只是现在坊子里忙,顾不及做。小姐过些日子再来罢。”

    苏瑾笑了笑,微微点头。粗略扫过铺子,已不见陆仲晗地身影,又亲眼确认这鞋店确实强过自家很多。而且自小伙计到掌柜,不提半个“苏”字,明显是没有拿自家的鞋来比较衬托。也算是厚道地。

    便带着梁小青出了铺子。刚跨过铺子门槛,却见大道旁边立着一人,正是方才所见的陆仲晗,手中拎着一串纸包,象是在等人的模样。

    苏瑾正在想要不要去打个招呼,他已转过身来,看见苏瑾,似是想了一下,举步往这边儿走来。

    这是在等自己?便含笑迎着过去,问道,“陆公子莫不是有什么事要找苏瑾?”

    陆仲晗望了望这鞋铺子,无声点头,修长地手指自苏瑾眼前掠过,指向西侧,“那边有间茶楼,尚算清雅,苏小姐请过去一叙。”

    苏瑾看他面色,想来是有什么正事。可又想不出自己与他之间有甚么正事可谈。微笑着点点头,边走边没话找话,“按理说陆公子今日应在书院,怎会出现在此处?”

    陆仲晗微微偏过头来,施礼道,“因昨日得孙公子相邀,在城中畅游。偶遇徽州在此处做生意地相识同乡,叫他留了一宿。”

    说着身子一顿,往大街对过指了指,苏瑾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对面是一间三间开门,三层小楼地铺子,上书“程记茶庄”四个大字。

    苏瑾这些日子以来,自苏士贞那里了解到不少讯息,是知道有四大行业,必少不了徽州人地身影。这四大行业中,首当其冲便是当铺,其次是盐、茶、木材。至于其它的行业,也多有他们地身影。而且但凡盐茶之物,必与官府有些关系。眼前这间程记茶庄,单看规模便知其乃大贾。

    有些诧异,这姓陆的,原本以为是穷书生,没想到竟还认得这样的人。

    陆仲晗将她脸上的神色看在眼中,含笑反问,“有何不妥么?”

    苏瑾回神摇头笑道,“无事。不过是感叹罢了。怪不得有人说十徽九商。而在归宁府的客籍商人,十中有九乃徽州商人占籍。果然是无处不在啊。”

    陆仲晗笑了笑,点头,“这话虽有夸大,大抵也近实情。徽州人行商也实属无奈,在那七山二水一分田地界上,不外出行商,百姓们只能饿死了。”

    苏瑾想起前世去宏村游玩时,导游讲解的话,也跟着一笑,“嗯,据说你们那里有一句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说的便是行商地事罢?”

    陆仲晗有些诧异,“苏小姐是如何知道地?”

    苏瑾笑了笑,“归宁府徽州商贾众多,想听不到也难。”

    陆仲晗点点头。

    说起徽州,苏瑾又想起宏村那水墨画一般地景致,心生向往之,话不由多了起来,“《牡丹亭》中,汤显祖有诗云: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地景致当真叫人如此痴迷么?”

    没有人不喜欢旁人夸赞自己的故乡,陆仲晗笑着点头,“以陆某看来,确是如此。苏小姐若有机会,可前往一观。”

    苏瑾点头,“那是自然地。”

    两人说话间到了茶楼,茶博士领着二人上了二楼,选了一处临窗处,坐定,陆仲晗点了一壶清茶,并两样糕点。茶博士退下去。

    苏瑾收起方才的话头,含笑问道,“敢问陆公子有事找苏瑾?”

    陆仲晗向窗外扫过一眼,回头解释道,“因昨夜被同乡留宿,听他提起这间鞋店,晓得此店是用了苏小姐家中地鞋码,故而今日去铺中看看。不想却巧遇苏小姐。”

    顿了顿又道,“这家鞋店我那同乡是知道地,其东家姓钱,至于财资么,据我那同乡所言,不过小贾,但……但……”

    苏瑾明了,接话道,“即能得你那同乡评说是小贾,其财资必在万两以上,对不对?”

    陆仲晗点头,“确是如此,据他言,这位钱老爷为做这间鞋店,投了万两开坊子,并走了本府官员的门路,欲揽在归宁府西驻扎的千卫所军士所穿鞋子。由此可见,他地本钱必在三万两以上。陆某私以为,苏小姐现下不易与之起冲突。”

    苏瑾笑了笑,“看来在陆公子眼中,苏瑾是个好斗的。不然,如何能得你特特与我说这番话?”

    陆仲晗微微偏过头,好一会儿回头,否认道,“倒也并非全是如此。只是行商之人,多数恩怨皆自利起……苏小姐即如此说,想必是并无与之起冲突地心思。倒是陆某多虑了。”

    苏瑾收起笑意,正色道,“能得陆公子提醒,这份心意,苏瑾自是感激地。不过,天下没有独门地生意,只要他们不坏我苏家的名声,是正正当当的做生意,我便没有与之起冲突的道理。若我家的生意因此受损,只能怪自己无能,如何会去恼恨他人?”一面却暗中摇头,不恼恨是因为知道恼恨也无用而已

    接着她顿了顿道,“虽不会故意与之起冲突,积极应对,还是必要的。”

    茶博士上了茶来,陆仲晗伸手执了茶壶,为苏瑾斟了茶,作了请势,才道,“这是自然地。却不知苏小姐打算如何应对?”

    这个苏瑾一时还没细想。这次遇到的对手对她而言实在太过强大。但,话又说回来,自家铺子加坊子,总共算起来千两不到的本钱。不足一千两对三万两。把对方当对手,是她高看自己了。

    想了一会儿摇头,“一时并无明确地想法,不过,法子么,再想想总会有的。”

    陆钟晗沉默一会儿,道,“陆某不懂经商,不过却想到一个词:避实就虚。”

    苏瑾笑起来,“请问何为实,何为虚?”

    陆仲晗认真的想了想道,“简要说来,钱家图大,必有照看不到之处。听闻苏小姐家中的坊子规模不甚大,钱家照看不到之处,想必苏家地鞋也够卖了罢?”

    苏瑾挑眉,“这倒是。可这样一来,我苏家岂不成了跟在旁人后面,捡别人不要地银子?”

    陆仲晗微怔,随即笑道,“方才苏小姐还自称不好斗。在陆某看来,实是好斗地。”

    苏瑾呵呵笑了两声,跟在后来者身后捡食吃,她确实心有不甘。不过还是为自己辩解道,“不纯是斗,而是为了商号地声名而已。不过,苏瑾虽心有不甘,也知自家有几斤几两。法子么,再细想罢万变不离陆公子所言的‘避实就虚’。”

    陆仲晗也笑起来。

    苏瑾端起杯子吃了几口茶,即话已说完,便想告辞,回家和苏士贞商量对策。陆仲含这时将方才手中拎着的纸包,解了绳子,取下其中一包,推到苏瑾面前,“这是我那同乡所赠地天池,虽是雨后茶,味道却还过得去。以此多谢苏小姐父亲的款待。”

    苏瑾挑挑眉头,看着那约五寸见方地纸包,“天池、松萝乃徽州茶中极品,这一包可值不少银子呢。陆公子地同乡甚是大方呀。”

    陆仲晗点头,“徽州商人在外素来顾看同乡,陆某推却不过,只得收下。”

    苏瑾看他那里还有一包,想了想,便毫不客气地伸手抓过,交到梁小青手中。

    两人当下别过,各自乘了马车,又一齐向北城门而去。

    梁小青看着手中这包天池茶,又伸头望望陆仲晗所乘地马车,疑惑地道,“小姐,陆公子和那家程记茶庄真的只是同乡么?”

    苏瑾透过车帘缝隙看着街景,随口道,“不是同乡是甚什么?”

    梁小青缩回身子,摇头,“不晓得。同乡会这般热情么?”

    又嘟嘴问道,“小姐怎么不问问,你问他必说的。”

    苏瑾笑了,拍拍她的头,“我可没我家小青这么八卦”

    梁小青虽不大懂,也知不是好话,不由厥起了嘴巴。

    ……………………………………

 

 

 
 













好久木有求分了,评分的童鞋也越来越少了。。。。。眼泪汪汪的小白求抚摸,求分分,求顶贴,求不要帮更~ 

|收藏|引用回复|评分|举报
 


CJ的小白



认证市民

帖子:543金币:7765威望:650091注册时间:2011…05…13。
发私信关注TA


 。
 


发表于2012…11…08 19:40 只看该作者
83#。

 








 087章 小转机

  

 

    苏瑾回去的路上,又将思路理了理,对这突然出现的竞争者,她目前实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钱记鞋铺对自家生意的影响暂时还看不出来,就象陆仲晗所言,钱家看顾不到的地方,她家仍然有钱挣。

    虽然这种局面实是叫她有些不服气,但现在看来,这算是最好的策略了。另外她可想的,便是乡村包围城。

    即杨君甫那边有意替她发卖,最好的办法是加紧制作,争取比钱家早一步在杭州城打下基础,积累出知名度来。至于归宁府的大本营嘛,按理她是应该拼死也要守住地,可是谁叫自家没钱财呢?

    归宁府下属地几个县并周边的邻县,或许钱家因为图着大宗的买卖暂时顾不得,倒是能走的一条路子。这条路子最大的问题是,自家鞋铺子开张时间太短,品种单一,无知名度,没人愿意来打她家的鞋子回去发卖

    回到家中与苏士贞将她的所思所想说了,苏士贞点头道,“嗯,现在也只能如此了。这几日叫张荀注意些各家代卖铺子的动静,瞧瞧他们是不是会故意找代卖咱们鞋子的铺子发卖他们的鞋子。至于杨小弟那边,且等你常叔叔这回打货回来,问问详细地情况,再说罢。”

    苏瑾点头,实则还有一个路子,她没想好要不要借用这一渠道,一旦启用地话,便意味着她家的鞋子样式要要增加许多,并且档次也要跟着提升——可是她家现在财力不够呀。

    想了半晌,终是没跟苏士贞提及。

    自家铺子出了小问题,苏瑾也没心思去关注孙家的事,整日坊子里走走,偶尔也带着梁小青和张荀去代售地铺子里转转。

    各家铺子暂时未受什么影响。只是冬鞋的利润终还是降下来了。这也没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