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30章

生活在明朝-第30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姚玉莲闻听此言,大大的松了口气儿,嗔怪的瞪她一眼,“你个坏丫头,是不是怪我这么些天不来瞧你,故意拿话挤兑我?”

    苏瑾笑了笑,伸手接过梁小青端来的茶盘,亲自给她倒茶,“原来姐姐也知道呀。”

    姚玉莲见她这样,神色更缓,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解释道,“我外祖母家中有事,叫我去住了半个月,你请假的第二日便走了,你的事儿是我回来才听说的。一得了空儿,赶忙来看你了,你还怪我。”

    苏瑾只好连连赔罪,又问她今日来何事。姚玉莲将她上上下下打量一番,笑道,“先不说那些小事儿。先说说你罢,听说你去臊了汪家一场,我听着都极解气,今儿看你气色好,神情开朗,我就更放心了。”

    苏瑾先前不过是与她客套,听了这几句话,心中莫名的与她贴近了些,不再虚浮着笑意,端正身子任她打量。姚玉莲扫过她裙角绣的碧荷,眼光倏的放亮,低下头凑近细看,半晌抬头惊叹,“这是谁的手艺儿,这几枝荷叶绣得端地精致好看,也极衬你,倒比那些粉的紫的红的花儿好看。”

    苏瑾这条裙儿正是去年做的,单这裙上的绣花,就费了常氏整整一个月的功夫。心中又涌起一股暖流,笑着与姚玉莲道,“是我奶娘绣地,姐姐若觉得好看,待会儿叫奶娘取了花样子,在铺子里配了丝钱给你,你回去也照着绣一条!”

    “好,好。”姚玉莲高兴地点点头,又端详苏瑾的神情,好一会儿才道,“没见你之前,我还在心中想,若你精神头不好,诗会便不叫你去了,我也不去凑热闹。现在看你精神头好,不出去走走,倒叫人家猜你在家在中哭咧。所以这诗会必须得去,好叫她们瞧瞧。少在背后嚼舌头!”

    苏瑾含笑点头,附合几句,便问她诗会是什么情况,都有哪些人去?

    姚玉莲嘴角扯动,笑了笑,“是那姓秦的招集地人,与她相熟的那一拨人定是要去地。是她主动叫我来请你,你往常与她也不熟,却不知是何道理。”

    苏瑾想起梁小青的话,拎起茶壶与她添了水,笑问,“你当真不知道是何道理么?”

    “你个鬼丫头!”姚玉莲又嗔她一眼,“二十几天不见,你倒学会勾人的话儿了!”

    姚玉莲长相属于很普通的类型,不过,却生着一双水汪汪的杏眼,这一嗔,光波流转,别样妩媚含情,苏瑾不由抖了一下,连忙笑着掩饰,“哪里有。不过是经此一事,有些事情想开了罢了。”

    “想开了好,想开了好!”姚玉莲连连附合。又凑近她悄悄地道,“听人说秦小姐自三月去清源山上游玩之后,这一个月中,已往山上已跑了三四趟了,说是拜佛求神,可谁信呢!学里有人猜她是看中清源书院的哪个书生了。五月初五的诗会,恐怕也是个幌子,真正的目地是想去会会她日思夜想地人儿吧!”说着捂嘴轻笑起来。

    这倒与梁小青的说话一致,苏瑾也跟着笑了一回,低声道,“原是这样!那是要去瞧瞧热闹。我在家闷了二十多天,也想四处走走。”

    “嗯,这就对了。”姚玉莲赞赏地点头,说着在她屋中巡视一圈儿,问道,“苏妹妹,听人说你的琴艺不错,怎么你房中不见琴?”

    咝!苏瑾暗吸了口气儿。苏瑾儿会,可是她不会呀,自她醒来的第二日,便以看着碍眼为由头,将那琴收了起来,心想家人一直不见琴,许是慢慢就忘了她的这门技艺呢。

    梁小青在一旁看见苏瑾一脸为难,连忙向姚玉莲打眼色,顺手将洗好的杏子推到她面前儿,“姚小姐,这是我家老爷自城外村子里买的鲜杏子,你尝尝。”

    “哦,好。”姚玉莲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不再追问。

    苏瑾看她神情,心知她是把自己的反应,自动脑补为“情伤”未愈,便也不解释,又叫梁小青拿了些点心来,陪着姚玉莲闲坐。套些最近学堂里发生的事儿。

    姚玉莲今日本是请了假地,回家也没甚事,也乐得和苏瑾在一处说说闲话。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得倒热切,直到午时将至,苏士贞和梁富贵打货回来,才打住。

    苏瑾要留她吃饭,姚玉莲一连地推辞,苏瑾只好帮她叫了顶轿子,送她出了院子。

    用过午饭后,苏瑾帮苏士贞将铺子里的货物做了盘点,又将明日要拉去发卖的旧物一件一件的清理一遍儿,有些卖相不太好地,叫常氏拿熨斗稍微整烫一下。

    一家人忙忙碌碌的过了一下午,才算是将那堆旧物整理完。

    苏士贞看着苏瑾一直忙前忙后,心疼地道,“瑾儿歇会儿吧。你往日又没做过这些事儿,别太累着自己。”

    苏瑾歪头笑道,“爹爹,奶娘自陈太医那里抓的药很有效呢,我吃了那药,胃口也好了,饭吃得多,人也有力气了。一点也不累!”

    常氏赶忙道,“那我明儿再去陈太医那里抓几副来。”

    吓得苏瑾连连摆手,“奶娘,人都说是药三分毒,我现在胃口好着呢,吃什么药?再者也不全药的功劳,”她急切的模样惹得众人笑了起来。
 
034章 初卖鞋子(一)

 


    常贵远因朝廷近期将开海禁的消息很是激动,可惜,厅中的人,没有能和他产生心理共鸣的,说了一会儿,自觉无趣,叫掌珠好好陪着苏瑾,叫苏瑾莫拘束,自己回房休息。

    若说开海禁的事儿,苏瑾还是心动地,无奈自家本钱少,出海捞金的人,莫说千两银子,便是万两银子怕也是不放在眼中的。若手中能有十万两本钱,她肯定比常贵远更欣喜。

    借着常贵远留下的话头,苏瑾与常夫人唠了会儿闲话,便要家去。掌珠本还想请苏瑾到她的房间坐坐呢,谁料她只坐一会儿便要走,不由的嘟起了嘴巴。

    常夫人见状,微微斥责道,“你苏姐姐回家定然是有要事,谁象你见天儿没事的?”一边站起身子,往前走了两步,携了苏瑾的手,笑道,“自到归宁府,你常叔叔没少说你家的事儿。你爹爹在外面奔忙,家里的事儿,事事都要你操心。还有你家做鞋子的那营生,我听你常叔叔说,这主意是你想出来地,又要你在家操持着,那事儿现下看起来虽不起眼,若做得上了路,倒也是一宗极赚的买卖。我这里你便是不来,我也不会怪你地,何苦走这虚礼?”

    说得苏瑾有些赫然,今日她来常家,还真是一趟虚礼。略带歉意的笑道,“常婶婶这么一说,倒叫侄女汗颜了。那鞋子的营生也是开头忙乱一些,等做得上了道,便好了。到时侄女便有时间来多多来陪常婶婶与掌珠妹妹!”

    常夫人的娘家也是经商地,自小耳濡目染,深知时间对生意人的重要性,当下责怪的看她一眼道,“我们在归宁府安了家,日后有的是相聚的时候。你且安心把家里的事儿都安排好,好叫你父亲在外面放心。若是有什么难处,只管使人来说。你常叔叔的生意不大,人却还认得那么一些,能走相熟之人的门路,比你自己闷在家中作难要强些,可知道?”

    苏瑾连连点头。又向掌珠致歉,并约她五月初五一同去清源山上游玩,这才带着常夫人打点的回礼归家。

    回去的途中,苏瑾因五月初五到清源山上的事儿,突地想到,这些鞋子或可不必等苏士贞回来拿去发卖。五月初五在归宁府也算是个大节日,清源山上因香火旺盛,常年游客不断,象这样的节日人则更多。山脚下早已形成一个热闹的摊市,便是平日里也会有商贩在那儿摆摊卖货。到当日不如让常氏带着拴子全福两个,也去摆摊卖卖试试。这样她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市场的反馈,为日后的生意提供参考依据。

    与梁小青将主意一说,梁小青也叫好,又微微有些郁闷,“小姐,我们的沙包若还有些,也能拿去卖呢,定然比我们在铺子卖得快,五文钱一只也是有人要地。”

    苏瑾笑笑,“那你想卖,你就拿那些普通的布做些试试。”

    两人一路说着到清源山卖货地事儿,回到家中,将主意与常氏一说,常氏也说好。碰巧第二日便是巷子里的会茶的日子,苏瑾回到房中稍歇片刻,又去了吴家,提醒吴家娘子可别忘了这事儿。吴家娘子一连声的叫她放心。

    苏瑾自吴家出来时,已是将近傍晚的光景,巷子深深,金黄的阳光在屋顶跳跃着,苏瑾轻轻的吁了口气儿,那些破布做成的鞋底子,本就几十双,若是在清源山下卖的顺利,下一步便是加紧寻找适合的材料,好将这生意继续做下去。

    一面慢慢走着,一面想哪里可以寻到很多破旧不值钱的衣裳拿来糊鞋底子。想了一会儿,大约寻到几个门路,第一个,便是苏士贞趁着去贩卖旧衣的空档,可以以破旧的衣衫换取货物,或者干脆在自家的杂货铺子里打出招牌来,收购不成用的旧衣旧布。另外一条,可以与当铺合作,专门去收购他们铺子里不成用的旧衣;再者,象染坊、小织机作坊里,也都去探探路子,或许能有合用的。至于常贵远说的水浸布之类的,拿来做鞋底子不划算,只挑些品相略好些的做鞋面子吧。

    刚走出对面的巷子,迎面碰上自外面回来的林寡妇,她今日又是一身大红的行头,笑眯眯的下小轿儿,正要往巷子里走,转眼看见苏瑾,便立着不动。

    “林大娘刚忙回来呀?”苏瑾只好笑着迎了过去,扬声问道。

    “嗯,是咧!”林寡妇笑眯眯的应了一声,问她,“苏小姐去西面巷子做甚么?”

    苏瑾并不正面答话,而是又问,“今日是哪家有喜么?穿是这样吉庆?”

    林寡妇笑呵呵的将手掌摊在她面前,手心中托着一锭五两的小元宝,笑道,“可不,去秦家帮忙,一人赏了五两银子呢。”

    苏瑾便客套着赞了两句。林寡妇更是高兴,跟在苏瑾身后,笑呵呵的道,“苏小姐可得谢谢我才成。前两日我特意去汪家臊了那汪婆子一场,将那两个老东西骂得缩在家中不敢出门儿呢!”

    苏瑾心知她是为何去骂汪家,不过听林寡妇这口气,汪颜善去国子监的事儿似乎已没什么改变,否则她该向自己显摆自己家儿子如何如何了吧?

    果然林寡妇接下来便是大骂汪家,又不气林延寿是个榆木疙瘩,叫人欺负到头上了,还不晓得反击等等。直走到苏家小院门口儿,她才住了嘴,看苏瑾一副不上心的神色,微微撇了撇嘴儿,扭着腰向自家走去。

    苏瑾回家到家中,与常氏说各处寻旧布的事儿,常氏连连点头,“好!明儿,正好我要去染房送老爷上次余下没卖完的衣裳,顺道儿帮小姐问问。”

    苏瑾点头,又道,“若鞋子生意能做。咱们两雇两个壮年的伙计跑腿儿。我记得爹爹说过,一个伙计一月顶多一二两银子的工钱。先雇两个月试试这条道可不可行,再签长期的契约。”

    “好,就听小姐的!”常氏笑眯眯的应了一声。看天色不早,便准备去厨房做饭。

    今日听得常贵远说了两句,新城那种两间门面铺子带个小院的宅子,一年的租金大约三十两左右,这个数目自家还是能承受得了的。苏瑾便回到自己的房间,将首饰匣子捧出来。这里面有几件值钱的首饰,虽是朱氏留下地,若鞋子生意能做,少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