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240章

生活在明朝-第240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瑾闻言上前一步,笑道,“我是个没见过世面地,还没下船,已紧张的手脚都不知往哪里放了,哪里还禁得住老汪管家这样说。这下子,我连路都要不会走了呢。”

    陆三夫人也笑,“你莫吓她,快上车前头引路。”

    老汪管家听五少奶奶口声简断,又落落大方,已知她是个性子活泛爽利的人,心下一松,忙应了一声,自往前头上了车。

    他一走,陆三夫人携了苏瑾的手,往正中的一辆马车走去,陆仲晗刚接过仆从牵的马,翻身而上,伴在马车右侧。余下的仆妇行人,见状也都纷纷上了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陆府而去。

    “瑾儿,到了府上,你呀该怎样,便怎样。若有人说什么,你只管莫往心里去……”马车辘辘而行,陆三夫人心中有句话儿一直不知怎么说出口,眼瞧陆府的进士牌坊已远远在望,只得硬着头皮说了。

    按理说,婆婆与媳妇儿有什么话儿不能说地?只是这个媳妇样样做得周全,本是不想招人褒贬、落人口舌的意思,与那等不知礼数,样样计较的人不同。

    她自己尊重,便由不得旁人轻易地说三道四。

    陆三夫人活了这么大的年岁,这点还是看得透的。因而本是一句极简单的话,生生憋到这时候。

    “母亲放心,我晓得。”苏瑾含笑点头。她是不喜刁难和指责,只是事到临头,又能怎样?硬着头皮上呗。所谓舍得一身刮,能把皇帝拉下马。

    豁出去,旁人又能耐她何?

    大不了眼角上斜四十五度,无视掉

    苏瑾暗中想象那场景,不由抿嘴儿笑起来。

    陆三夫人被她笑得有些抓不着头脑,想想陆府那一府死寂沉沉的气氛,和她这性子,也笑,“我呀,常和周妈妈说,晗儿能娶你为妻,是他的好福气。这也是我的福气”

    苏瑾忙道,“遇着这样地好相公,遇着母亲这样地好婆婆,岂不也是我的福气?”

    马车已过第二道进士牌坊,陆府已然在望,门头大红灯笼高挂,旧符已换新颜,较之以往,多了几分轻松喜气儿,少了几分沉闷。

    陆仲晗骑着高大马,伴着车子缓行,眼望陆府,耳中传来婆媳二人的说笑声,不由也微微露出丝丝笑意。

    久远的,娶妻当娶这类女子的念头又浮现心头。抛却其它不提,只单那份凌厉鲜活,便是在陆府少见的。柔弱的女子在这样沉闷的府中,必和陆三夫人那般,以泪洗面,艰难度日。

    如今看来,她不止凌厉豁达,且内心强大。从未见过她恐慌无依,即使苏士贞出事的消息传到归宁府时,也不曾以泪洗面,四处求告……

    因而回徽州府,在他看来,这样的小小沟坎,与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因为相信她不会让自己受委屈,他才能这般放心地带妻儿回来。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在到门前下车时,借扶陆三夫人的功夫,悄悄在她的小手捏了一下,要她放宽心。

    苏瑾晓得他的意思,回头抿嘴儿一笑,微微点头。

    有陆三夫人站在前头支事,苏瑾着实轻松许多,只消跟在后头做乖乖媳妇便是。在陆三夫人与几个堂嫂的寒喧声中,到了陆老太太的正厅。

    “莫怕,有我呢。”在苏瑾将进去之际,陆仲晗到底还是借机在她耳边低语一声。

    苏瑾再次微笑点头,扶着陆三夫人进了厅中,穿过一道穿堂,便是天井。天井之后,则是正厅堂。无门无窗,与开井连为一体。

    四周的房屋则以连廊相连,形成独特的徽宅布居。

    陆老太太上着沉香色锦缎宽袖大褙子袄,露出半截宝蓝棉长裙,脚下是踩着一只方形原色紫檀木套铜火盆儿,手中抱着一只纯银小暖炉,坐得板板正正,面容威严,望着进来的婆媳二人。

    陆三夫人轻推苏瑾一把,道,“快给你祖母请安奉茶。”

    苏瑾忙应声往前一步,跪拜,“孙媳苏氏见过祖母。”声音落后,半晌没音儿。苏瑾也不管,只管拜了几拜,抬头向丫头丛中找端茶地人。

    那丫头端着茶,看看老太太神色,又看看正要茶的苏瑾,不知该不该送上去。

    气氛登时有些微妙,还是陆大老爷见势不对,向那丫头一摆手,她才忙的把茶端到苏瑾跟前儿,苏瑾面色不改端在手中,高举过头,恭声道,“孙媳请祖母喝茶。”

    陆老太太只抬了抬眼皮,仍是没动。

    苏瑾等了半晌不见有人说话,于是再请。

    请了三请,还无人应声。陆仲晗眼眸微沉,身子一动,便要上前,被陆三夫人一把拉住。这是一礼,便是受些委屈,也不能闹。不然一个孝字压顶,到头来反倒是儿媳落一身的不是。

    陆仲晗何尝不知,只是于心不忍。

    苏瑾抬头环视众人,准确接到方才那端茶地丫头,神态从容自然地招手叫她近前来,把茶碗往上一放,声音轻而清晰地道,“再换杯热茶来,这大冷的天儿,穿堂风呼呼的吹,祖母如何吃得冷的?”

    那丫头不知如何是好,又见众人皆不应声,五少奶奶偏又这样理直气壮地使唤,不敢不应,忙诺诺应声,手脚麻利地重新换了杯新茶端来。

    “哼你倒不把自己做外人”陆老太太眼皮一挑,板着声音硬梆梆地说道。

    苏瑾心中冷笑,面儿笑得体贴恭顺,“……孙媳妇是陆家三媒六聘,明媒正娶地,自然不是外人。虽是初来,也不在祖母面前装客人。再者,孙媳也是为祖母着想,天这冷,吃了冷茶怎能受得住?故而才叫人换了热地。祖母请喝茶”说着又把茶碗高举过头顶。

    陆大老爷深知老太太心里不顺畅,稍稍做态,倒也罢了,这样为难,岂不是大年节下又要闹一场。老五的性子可是极倔强地忙道,“母亲,孙媳妇请你吃茶呢。”一边示意老太太跟前的丫头将茶接了。

    那丫头一接过茶碗,苏瑾便伏身一拜,“多谢祖母大伯父体恤”

    陆大老爷一发话,陆大太太和二太太也都笑说,“母亲喝茶。侄媳妇一行来家,船上受冻不少时日。不为旁的,冻坏了曾孙子,您岂不心疼。”

    陆老太太这才接过茶碗,浅浅啜了一口,顺手搁在茶几上,向身后的婆子淡淡摆手。

    身后那婆子忙端着红漆托盘上前,将一个大红封封着的物件儿递到苏瑾面前,“这是老太太的心意,五少奶奶接了罢。”

    “谢祖母。”苏瑾不客气地将那大红封抓在手中,又伏身一拜,就起了身。转眸一瞧,陆仲晗神色阴沉,满目不悦,忙悄把手中的大红封向他晃了晃,展示自己新得的赏,宽解他的心。

    陆仲晗微微牵了一下嘴角,扶着陆三夫人近前,等她见过礼之后,这才跪着拜了一回。

    这回老太太倒是没难为他,受了他的礼就叫起,奶娘趁机上前,抱着陆文聪给老太太跪了礼。陆老太太脸上这才有了点点笑意,招手,“来,叫我瞧瞧。”

    还是那送赏的那婆子忙上前,自奶娘手中接过,送到她面前儿。

    大太太二太太见礼仪已过,都存心凑趣儿,围上去夸赞这孩子生得好,脑门大,耳珠厚,将来是个有福气的等等。也有人趁机将见面礼一并送上的。

    原本肃穆无声的厅里,也有了点热闹气息。

    苏瑾这才暗叹了口气,转身叫常氏把自家备的礼单也呈上来。

    这是她在原先预备送来的布匹、皮毛、茶、粮、干货与银钱上面儿,又添了几样值钱精致新鲜地西洋物件儿。统共备了六七口大箱子,流水价地搬进来。

    苏瑾看着陆老太太板正着,不辩喜怒地脸儿,心里暗哼,老太太再敢给自己冷脸儿瞧,使什么下马威,明年春节,她就敢只送些咸肉干鱼来。

    ………………………………

277章 这就是所谓的缘分?

   

 

    见过礼后,就轻松多了。反正有陆三夫人在前头挡着,家常俗事也找不到她头上。她只管跟着婆婆,看婆婆的眼色行事,或见几个堂嫂做活,也跟着去做。

    会不会倒在其次,反正她是装装样子。

    早先陆家这几位堂嫂去杭州为儿子做满月,苏瑾也是以礼相待地,基础打得也不算差,故而除了第一日,她也没再受什么委屈。

    转眼四五日已过,这日早饭后,她正和大堂嫂坐着闲话儿,老太太跟前的丫头来传,“咱们家大姑奶奶派人来说,请五少爷和五少奶奶家去玩一日。”

    这位倒是正该去瞧瞧的。苏瑾和大堂嫂歉意一笑,“如此,我去瞧瞧,嫂子先坐。”

    陆大少奶奶忙道,“无事,你自忙去罢。”

    待苏瑾款款地和那丫头出了门儿。这位当初因和陆三夫人略亲热些,而被老太太不喜,直直赔了几年小心方才缓和过来的陆大少奶奶,就和身边的妈妈感叹,“由老五媳妇儿可见,旁人再有,都不如自己个儿有。你瞧她,老太太那样不喜,她却半点不怕,把个腰杆儿挺得直愣愣地,还不是因她有些钱财,有些本事,也就有底气儿”

    “话虽这样说,倒底是商户人家女儿,旁人难免不在背后说嘴。”她身边的妈妈知她想起前事,忙笑着说道。

    “说嘴又如何?你看她可是在意地?连老太太那样当众给她脸子瞧,她神色也不曾变一下。”陆大少奶奶感慨颇深,脸上略有向往之色,“若是旁人,怕是早就躲着人哭去了还有心思整日四处闲逛说笑?”

    说着又是长长一叹,“说到底,她是没把老太太放在眼中,故而才这样地。”

    话到这里脸上又浮上一抹兴灾乐祸地笑,喃喃自语道,“不知老太太如今怎样想呢?”

    那妈妈忙压低声音道,“不管怎样,到底是老太太,是长辈。若老太太存心恼她,与她添堵,她难道不得受着?”

    陆大少奶奶摆摆手,“如今你还没看明白么?她可是把三太太的心都拢到她那边儿去了三太太这回回来,也是一副扬眉吐气地模样。老太太若想给老五媳妇儿气受,怕得先过了三太太这一关”

    那妈妈没了话说。

    陆大少奶奶也沉默下来,半晌,感叹道,“说到底,她这是不求老太太赏饭吃倒是我们,这一个个的,都死死捏在她手里……”

    苏瑾回来时原本就打算要去拜一拜程家主母,只是第二日就是小年儿,没得功夫。再有老太太见天沉着个脸儿,她也懒得往她跟前自讨没趣儿。

    紧接着陆家二老爷回乡,又是一阵忙活。陆仲晗又被他二位伯父拉去,整日家说仕途。没个空闲地时候,这才没提。

    今儿那边儿来请,正和她的心意。——并非她多喜欢程家主母,实是过去或直接或间接,也有过交集,受过旁人的帮助,这点她是不能装作不知地,故而,喜不喜都要去。都该去

    回到院中和陆三夫人说了那边来请。陆三夫人也笑道,“正是,今儿那边不来叫你们,我也打算叫你们过去走一趟。年前走一遭儿,是远道而来,合该去拜见的礼。年后去,方是年节礼。”

    说着就叫人叫陆仲晗回来。这边忙忙的把备好的礼,叫周妈妈清点出来,待陆仲晗回来,陆三夫人嘱咐一回,叫他们抱着儿子,带周妈妈和奶娘出了门儿。

    已近年关,街上的铺子都关了门,商人们也都回了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